第67章第67章

“十,二十,三十…九百八,九百九,一千!正正好!”韩菁心满意足地把厚厚的一摞大团结放进藏钱的木盒子里。她以前倒不是这么看重钱的人,但是,自打怀孕后,心里的焦虑感那是噌噌地往上涨,总想着孩子出生以后会有各种各样的开销、他们家怕是就攒不下什么钱了。

这不,慢慢地就养成了个习惯,隔上三五天就得把木盒子拿出来,数一遍钱才行?

梁万笑眯眯地看着她,许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吧,只觉得满眼都是大团结、精打细算时的她,也是格外可爱的。

“媳妇儿,钱数完了,该睡觉了吧?“说着,眼见韩菁起身,梁万又自觉地背过身去。

嗯,小金库是媳妇儿的,钱到底藏在哪儿,他这个不掌管财政大权的人,没资格知道!

韩菁不习惯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今天梁万拿回家的一千块钱,她单独用报纸包了起来,放在了柜子下层棉被的夹层里。“行了,睡觉吧!”

自觉地换了个舒服的姿势,韩菁抱着梁万的胳膊,说是要睡觉,但其实,他们小两口每晚睡觉前,都还有一大堆话要聊呢。除了两人平时在单位里遇到的事情、遇到的人,再就是一些家常琐事了。像这会儿,梁万就记起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媳妇儿,你现在肚子慢慢大了,之前的裤子穿着紧不紧啊?明天一早,我给你量下腰围,让奶奶去找裁缝给你再做两条裤子吧!”“还有毛裤,趁着还没入冬,得赶紧改改,要不然,万一突然下场雪,你这都没有合适的裤子穿了!”

梁万说的裁缝,是指巷子里手艺好、收费低、想赚几个钱补贴家用的人。毕竟,去供销社买现成的,也不一定能买到正好合适的,价钱还贵,相比之下,还不如买了布、拿去找裁缝做呢。

反正,虽说现在不让私人做小买卖,但是,像这样接点儿缝缝补补的活儿,一般也没人会特意上纲上线,怎么着,还不允许人家邻居之间互帮互助么?“我手里没有布票了,明个儿我在单位问问,先换到票再说吧!”“算了,还是我来想办法吧!对了,还有爷奶的棉背心,估计也不怎么保暖了,我再想办法跟人换点儿棉花回来,重新续一续!”梁万的朋友圈里,能在短时间里弄到棉花的,除了李唯,也没有别人了。周六傍晚,梁万先在医院附近,找票贩子换了价值十块钱的票,包括油票、布票、红枣票、奶粉票等等。

把能在百货大楼买到的东西先给买齐了,第二天一早,梁万顺路,去找了下刘东和卢海风,问了下他们俩的近况,又问了问他们要不要棉花,而后才去找李唯了。

尽管已经离开了铁路局,但梁万和李唯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疏远起来。其中的原因,除了俩人性格相投之外,也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他们俩依然能够″互帮互助”。

餐厅的食材、从安城到新疆沿途各地的特产,李唯都可以帮梁万捎带,同时,像食品厂那些不要票的点心,梁万每次过来,也会给李唯带上一斤。至于到底是哪一部分原因起的作用更大,嘿,什么事儿都算得清清楚楚,那就没意思了,不是吗?

等李唯把棉花从新疆带回来、梁万分配完以后、带着足足二十斤棉花回到家的时候,一家人都笑开了花。

“本来我还想着,孩子出生都到快四月份了,那会儿天气也该暖和起来了,小毯子做不做都行,但既然家里有了棉花,那我还是抽空做一条吧,以备万一嘛!”

向英说着的同时,也在心里计算着,这些棉花能做哪些东西,今年冬天又该先紧着谁。

她习惯了操持家里的事情,而且,说句真心心话,她并不觉得琐碎,反倒从中获得了在娘家时不曾拥有过的被需要的感觉。不过,她习惯是一回事儿,韩学礼作为丈夫,可不是那种不会心疼人的:“你白天也要上班,累了一天,晚上回来要是还得做毯子、背心什么的,那得多累啊?咱们家的人都挣钱着呢,没必要为了那一块两块的,熬坏了身子。“你先想,想好要做什么以后,拿去托冯婶儿帮忙吧!她家小军不是早产、身体不好嘛?你问问冯婶儿,她要是不想收钱的话,给她拎一罐儿麦乳精也行。”

按理说,孙大娘和余秀芳的关系最好,她的手艺活儿也不差,于情,他们家该先问一声孙大娘的。

但是,冯婶儿中年丧夫,一个人把儿子拉扯长大,好不容易给儿子娶了媳妇儿,儿媳妇也怀上了。

眼看着一家人就能过上和和美美的日子了,结果,儿媳妇不小心在院子里摔了一跤,早产,生下了体弱的孙子小军,自个儿也落下了病根儿。出了这么大的事,不提关上门怎么样,至少对着街坊邻居,冯婶儿从来没有埋怨过儿媳妇一句,只心疼儿媳妇和年幼的孙子受了苦、遭了罪。毫无疑问,比起蛮横不讲理的左家人,韩家还是更愿意和冯婶儿一家这样的厚道人来往,平时有事儿没事儿的,也愿意帮上一把。“知道了,我心里有数呢。”

那厢,时隔数天、终于迈过了心里的那道坎儿、愿意来厂里上班了的梁全友,也总算是打听到了梁万的身份。

哦,不对,他只打听到梁万现在是在玻璃厂的档案室工作,之前是在铁路局。

不过,铁路局,那可是好单位啊!档案室又是大家心知肚明的“关系户集中营″。

所以,尽管只打听到了这么点儿事情,但梁全友已然熄了报复回去的心思。毕竟,从那天的表现来看,梁万不是个软包子,背后也另有依仗。梁全友也不傻,他那好侄子都说了,拿到一千块钱,前尘往事一笔勾销。虽说这样一来,他们家就抱不上这条金大腿了,可至少,他们家也用不着担心梁万仗着有靠山、一而再再而三地来“敲诈”他们了,不是吗?在这一前提下,梁全友巴不得梁万把他忘得干干净净呢,哪儿还会主动找茬儿、再去梁万面前凸显存在感?

就他们家的那点儿家底,按着梁万一次要一千块的水平,够给几回的啊?家庭关系和谐,跟许婶儿等一众同事也格外能聊得来,又没有莫名其妙的人突然跳出来找茬儿,可以说,这段时间,梁万的生活实在是滋润得不能更滋润了!

转眼间就到了年底,俗话说,瑞雪兆丰年,正好在过年前,下了这么场雪,经历过饥荒的人心情都莫名豁然开朗了些!不比去年,因为梁万和韩菁结婚结得仓促,韩家的供应还紧巴巴了一阵儿。今年,为了过个好年,他们家可算是各显身手了!当然,韩菁这个孕妇例外!

不过,蔬菜公司在扩大蔬菜基地规模的时候,连带着引入了大棚种植技术。所以,今年安城的冬天,家家户户依然以大白菜为主,却也偶尔能在菜站买到韭菜、黄瓜、西红柿、茄子这些新鲜蔬菜了。吃水不忘挖井人,老百姓都能买到新鲜蔬菜了,蔬菜公司的职工们还能被落下?有韩菁在,他们家今年冬天饭桌上的菜色,也是显得丰盛了不少!“菁菁回来了?快暖暖手,热水袋都给你灌好了!"看见梁万扶着韩菁进门,向英赶忙说道。

也正是在入冬以后,他们家才意识到,梁万及时找机会、换了工作,这个决定,有多么明智!

档案室本就是养老部门,许婶儿她们也不是难相处的,知道梁万媳妇儿怀孕着呢,他下班以后还要去接媳妇儿,有时候,提前个十来分钟就让梁万走了。而在梁万的香烟攻势下,单位门口的人自然也都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这年头儿,也不存在上下班打卡的事儿,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嘛!可要是换成还在铁路局的时候,一个通知送达,哪怕你正在家里闷头睡大觉呢,也得立刻收拾好东西,奔赴火车站、去出差。当然,倒不是说铁路局没有人情味儿,只是工作岗位和工作职责不同罢了,也没法儿就这样单纯地用来比较。

“媳妇儿,你进去暖暖吧!等会儿再脱衣服哈!小心感冒!我先去孙大娘家把车子还了!”

今儿下雪,梁万就特意去借了孙大娘家的三轮车,毕竞,雪天路滑,这三轮车骑着,肯定比自行车稳当啊!

不怪梁万现在是“惊弓之鸟”、恨不得把方方面面的细节都考虑到位,实在是孕妇的身体脆弱,就算他对自个儿骑自行车的水平有信心,但他敢拿媳妇儿孩子的安危去赌吗?

“等下,我刚炸了点儿肉丸子,你顺手给他们家带过去一点儿吧!”看见梁万把闺女交给她以后、转身就要走,向英赶紧把人叫住。好歹在同一屋檐下生活了一年,向英对女婿还是有点儿了解的,知道这孩子怕不是去了以后就要掏钱。

钱是好东西,但以他们两家的情分,直接给钱,就显得生分了。所以,向英才会在出门前跟公公交代剁肉的事情、又在回家后的第一时间,开始起锅烧油、炸丸子。

梁万讪讪一笑,显然也明白了丈母娘的意思,接过盖得严严实实的铝饭盒,刚炸好的肉丸子,隔着饭盒,到手里也正热乎着呢,依稀还能闻到飘出来的几缕香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