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1 / 1)

国公府小厨房 梨庐浅 12560 字 16天前

第42章第四十二章

蛟客髯可是金贵的东西,林杏月就没让小丫鬟买太多,买上一些回来够用就行。

她没见过那个小孩子,也不知道他的口味如何,只是听来听去,光知道他挑食,偶尔对口了,能连着吃上一段时间的那个东西,怕是有几分食物选择性障碍。眼下她能做的,也就是把饭菜做的有意思一些,看看孩子愿不愿意吃。那个替路爷爷跑腿的小厮也没着急走,在小厨房这边东张西望,赵嬷嬷看了笑骂了两句:“要做什么,鬼鬼祟祟的。”“赵嬷嬷,可还是有剩下的吃食,我先才听说了,你们晌午吃的是那角子?”赵嬷嬷点点头,颇有些遗憾地说:“可惜咱们这边一点也没剩下,来小厨房吃东西的人实在太多。”

小厮很是遗憾:“那角子是个什么味儿,我虽然吃不着,你也说说,让我回头做梦还能想着。”

赵嬷嬷知道他是个滑头的,倒真和他说起来,说完才问:“你们那边如今是谁管事?”

小厮刚才听的口水都流出来了,尤其那什么白白胖胖的,像元宝一样的样式,更是见都没有见过,肚子里了的馋虫都被勾了出来。“嬷嬷,我同你说了,你给我做上一碗可成?”“那算了,回头多的是能人能打听到。“赵嬷嬷才不上当,“不过你要说了,我回头给你一碟子我们月姐儿做的豆腐乳。”小厮赶紧说:“好嘞嬷嬷,再给我带一些那酱八宝,我最爱那一口了。”“忒啰嗦了,说不说。”

“这就说,如今咱们大厨房是李妈妈和杨妈妈一块儿再管,不过杨妈妈不怎么常来动手,也就有贵客来了,才会掌勺。”赵嬷嬷详细问:“那柳娘子是做什么的?还有陈妈妈,我记得仿佛她现今也是掌勺的。”

“是嘞,嬷嬷好记性,陈妈妈的确在掌勺呢,具体到底谁负责哪一顿饭我也不知道。"小厮说完这个,又想起来什么,左右张望了一眼才开口:“嬷嬷,我见那郑妈妈的侄女来大厨房几次,不知道是做什么的。”那个郑念慈啊,赵嬷嬷听说过她,柳娘子还带着她去给平春做过饭。不过后头柳娘子做的饭没有林杏月做的好,郑念慈也没了动静。就是不知道郑念慈又去大厨房做什么,难不成又不死心?林杏月在那边忙活,她把一些粳米上锅蒸了之后,就开始把一小块猪肉清洗干净。

小厨房的人只要不忙的,都过来帮着一块儿干,虽然不知道做什么,只是看着就很新鲜。

且还是给那个挑食的小孩子做的。

松姐儿小声的嘟囔:“我看都是惯的,小孩子这样,打一顿就好了。”亏得那小厮拿了酱八宝就出了门,没留在屋子里头。董婆子开口:“你那张嘴,可是得管着些,没得总是瞎说。”董婆子说了松姐儿,松姐儿还有这些不服气,想要辩驳她也不会出去瞎说,就见林杏月也点了头。

“就是,松姐儿你还真得管管你那张嘴嘞,不都说祸从口出。”松姐儿一下子闭了嘴老实了,乖乖地应了一声,让一旁的其他几个人看的啧啧称奇。

这个松姐儿,是专门在林杏月跟前卖乖呢。那猪肉煮烂之后,林杏月就让她们用擀面杖开始敲击。猪肉经过长时间的炖煮已经非常软烂,在擀面杖反复碾压敲打的过程中,猪肉很快就变成碎块。林杏月又把压碎的肉块一点点地撕开,她撕起肉松来非常快,不大一会儿,这些肉就被她撕成了蓬松的一团。

小厨房其他人一个个地瞪着眼睛在旁边站着,不知道刚才如何做的,那猪肉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林杏月又把丝丝的肉丝放在了炒锅里,开小火慢炒,期间还不断地进行按压揉搓,那肉松也就变得更加蓬松了。

辛嫂子不由自主地吞咽了一下口水:“我的乖乖,这猪肉还能做成这个样子?”

“这样子岂不是咬不动肉的人也能吃了。”林杏月一边把炒干之后的肉丝倒入到之前炖煮猪肉的汤汁里面,吸足汤汁之后又拿上来继续翻炒,又放了鱼露和盐调味,听了辛嫂子的话就笑了笑:“这就是猪肉松,吃起来很是松软,口感也变得更加的细腻和柔软了。”还有一点,这个猪肉松特别适合保存,放在各种食物上也都能让味道更好。她做的猪肉松并不是很多,只拿出来一点让大家尝一尝味道。胡娘子接过之后就放到了嘴里,猪肉松经过捶打之后的确是入口即化,偏在咀嚼的时候又有几分弹性和嚼劲,吃起来很是有满足感。“这样的好吃,就是我也愿意吃!”

松姐儿突然羡慕起虎子来,她也想多多吃这些肉松!回头,她打算也学着给自己做一点,要是好吃,就再给平春一点,省得她总是念叨她不上进。

林杏月拿出来买回来的蛟客髯,和芝麻放在一块儿切碎,放到了肉松里面搅拌均匀之后,拌在了已经晾好的粳米饭里。小孩子有选择性的进食障碍,林杏月以前也不是没碰到过这种情况。除了需要专业的医生介入之外,就是让孩子对其他的吃食产生兴趣,有了兴趣,这些孩子才愿意尝试去接受不同的口味。

她把拌好的饭扣在了碗里,做成了一个小猪的模样,眼睛和鼻子都做了出来。

小云和松姐儿看着,都流露出渴望的眼神来。“别着急,还剩着一些呢,我一会儿给你们两个做一个别的动物,就小兔子怎么样?”

“好!"两个人异口同声。

外头的那个小厮不知道跑进来看了多少次,见终于做好了,念了声阿弥陀佛,也不看到底是什么,提着就去找路爷爷回话。路爷爷等得也有些心急,就在耐心心都快要耗尽的时候,小厮总算提着食盒过来了。

路爷爷心里不大高兴,觉得小厨房是有意怠慢,心里想,他倒要看看到底是什么吃食,做了这么长的时间。

一掀开食盒,就看到一个小猪模样的拌饭,洁白的米饭上和深绿色的蛟客髯相互交织,里面还掺杂着红色的胡萝卜丁,金黄色的绒状东西不知道那是什么,金灿灿的。

小厮也探过头过来,想看看到底是什么吃食,这一看,不由得咋舌起来:“路爷爷,这是什么呀?”

路爷爷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但看这样子说不得就能让虎子喜欢,赶紧把食盒合起来,提着就往回走,后头的小厮都赶不上他的速度。到了家里,路奶奶还在那里苦口婆心的劝着虎子。虎子因为心里郁闷,再加上听着自家祖婆不停的念叨,只觉得烦躁得很,就更不想吃饭了。

瞧见路爷爷回来了,两个人都不由的松了一口气。其实虎子肚子早就饿了,昨个的羊肉面也没吃上几口,他心里也馋得慌了。路爷爷不知道这些,自以为虎子还不想吃东西,就赶紧把食盒里的那个小猪拌饭拿了出来,端到了虎子跟前:“来,看看这个是什么吃食,我可是让小厨房那个林小娘子给做的。”

虎子本来想过来看看是什么东西,一听是小厨房林小娘子几个字,就想到他被放鸽子的事情。

他的地盘都被这个林小娘子给毁了,以前他们几个可以为了和大壮打架,连饭也耽误了不吃的。

“我不看。"虎子哼了一声,把头给扭了过去。路奶奶已经伸了头过去看,看到那个小猪之后,忍不住惊呼了一声。虎子听了,心里也好奇起来,眼睛悄悄的往那边瞥了一眼。这一瞧,虎子的动作就僵住了,那哪里是个饭啊,明明是一只看起来就机灵可爱的小猪。

这小猪也太像了一些,粳米饭被摆成了一个圆润饱满的小猪身体,上面铺着深绿色的蛟客髯,那小猪的脸蛋不知道是用什么做成的,看起来很是蓬松,再加上用胡萝卜做出来的小猪的鼻子和尾巴,实在是圆滚滚的可爱。看到自家孙子眼睛都看直了,路爷爷赶紧拿了勺子出来,让虎子尝一尝。虎子不好意思的接过勺子,却是舍不得动,这个小猪也太好看了些,怎么能吃了。

“我要一直留着,让他们都看一看!”

路爷爷没想到,虎子对这饭感兴趣了,可是却不愿意吃。还是路奶奶提醒了一句:“这小猪不是从那林小娘子那里得来的?赶紧再让人帮着做一个,一个拿来看,一个拿来吃。”说着就从荷包里拿出来几个小银课子,胡乱的塞给路爷爷:“也别让人白忙活了,赶紧去。”

路爷爷拿了银课子就赶紧往外走,到了门口,就想着叫个小厮去跑腿,可又想着这样的事还是亲自去才好,直接就去了小厨房。虎子也没在家里闲着,把那个食盒提上就要往外跑。“虎子,你这是要去哪里?一会儿你祖翁就给你打小猪带回来了,你不得尝尝什么味道。”

“知道了,我一会儿就回来。”

虎子头也不回的,提着食盒快步的往外跑,他要拿给那些小伙伴看看,让他们瞧瞧,什么梅干菜扣肉,这个小猪才是好东西。他都没有为了这个小猪,而不去和大壮抢地盘,他们怎么能为了去小厨房排队就不来找他玩!

路爷爷急匆匆的到了小厨房,众人见了,赶忙行礼。路爷爷在人群里打量了一圈,就问众人:“那个叫月姐儿的呢?”赵嬷嬷从路爷爷过来,就猜到他是要找林杏月,赶紧叫了林杏月一声,把她带到跟前:“可是有什么事?”

林杏月和路爷爷见了礼,路爷爷脸上堆了几分笑容出来:“要说起来也没什么要紧的,就是你那个小猪饭是怎么做的?我瞧着你还做了小兔子形状的,可还会其他样式?”

旁边的小云一听,赶紧把自己的盘子往自个身边拉拉,一脸戒备的看着路爷爷。

路爷爷刚才就是看到她盘子里的兔子了,看起来就想要抢手!路爷爷脸上抽了抽,他刚才的确有几分的念头,想着把那个小兔子米饭也带走,先哄着他孙子吃了饭才是。见小云这样,倒是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只等着林杏月开口。

林杏月想了想:“剩的粳米饭不多了,肉松倒是还有不少,我看看能不能再做一个。”

路爷爷点点头,林杏月就快速的做起来,这些东西都是现成的话,做起来十分简单。路爷爷不过等了一会儿,一个小兔子模样的拌饭就做好了。他难得多打量了林杏月几眼,虽然还不知道味道如何,但是这份巧思就是别人没有的。

“好好,这些赏钱你且拿着,要是我那不听话的孙子吃了,回头再好好谢谢你!”

虎子到了地盘,就把食盒打开,露出里面的小猪来。“你们看这是什么,可有见过?这也是那个小厨房的林小娘子做出来的!”小伙伴们上午才吃了梅干菜扣肉,虽然肚子里不缺油水,可看到虎子带过来的那个小猪,一个个的还是羡慕起来。

“这也太好看想些,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小猪呢!回头让我爹娘高兴了,也让他们给我买一个。”

虎子立刻就说:“这个可没有买的,是我祖翁单独找了林小娘子的。你们不都说她做的吃食好,我估摸着人也忙得很!”他完全忘了之前是怎么说林杏月的了,这时候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林杏月手艺好得很。

“看我就没有因为这个小猪不来抢地盘,你们做的忒过分了些!”有个小孩趁着虎子说话没注意的时候,就悄悄地伸了手,捏了一点放进嘴里,咂摸了几下嘴,立刻惊喜地说:“这是肉!”虎子一看,这小猪脸蛋上少了一点金色的绒绒,气得就要去打那个孩子,可又怕把食盒放下了,这几个孩子抢着吃,只能狠狠的瞪了他几眼。他都还没舍得吃呢!

“虎子,咱们俩平时关系好,你让我也尝一尝是什么味道,我还没有吃过这样的肉呢。”

“我也没吃过,是不是香的很?这个林小娘子实在厉害,那个梅干菜扣肉和酒焖肉也是,还有才吃的那个角子,我总是吃不够。”虎子都不知道他们已经吃了这么些个东西,听着听着肚子里的馋虫也被勾了出来。

他捏了一点那金黄色的绒绒放在嘴里,里面混合着蛟客髯和芝麻,吃到嘴里只觉得香得很,吃了一口还想吃第二口。眼见着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凑到了跟前,虎子立刻就站了起来,拿着食盒就要往家里走,他才不会把这么好看的小猪让他们这些人吃了的。其他小伙伴可没让虎子就这么走了,拉着他不放,非要说要是好兄弟的话,就让他们尝一尝。

就这样拉扯了一会儿,虎子想着到底是好兄弟才不情不愿地分了一小点,不过大部分都是粳米饭,那个金黄色的东西他可是没舍得分出去。“下次大壮来了,你们可不能再那样跑。”“知道了,回头肯定把地盘抢回来!”

不过就算是粳米饭上面配了一些海苔,这些孩子们吃的也个个瞪大了眼睛:“这到底是什么东西,也太好吃了一些。”虎子一边心疼一边得意:“等我祖翁回来了,一会儿我去问问他。”大壮和几个小伙伴过来的时候,就看到虎子被围在正中间,他们不知道是在吃什么,一个个脸上带着几分陶醉。

“你们做什么呢?不是说要来抢地盘,我们可一直在等着你们呢!”“就是,你们是不是怂了?”

虎子不爱吃饭,长得就很瘦小,大壮却不一样,黑黑壮壮的,总是看不起虎子。

虎子一听就生气,掐着腰说:“谁怕谁,现下咱们都在这里,打一架看看,谁赢了以后那个地方就是谁的!”

大壮不甘示弱:“行,别一会儿输了,回头又去你爷爷那边告状!”“才不会。”

虎子把食盒放下,对他这边的几个小伙伴说:“兄弟们,一会儿咱们要是赢了,我就把小猪饭和大家伙分了,一人一大口!”那些个小伙伴听了,个个摩拳擦掌,哪里有平日半分胆小害怕的样子。大壮和他身后的小孩子们都看傻了,以前他们打架,可从来没有输过的,对面一听说要和他们打架,每次还没打就害怕。今儿个是怎么了?

“那什么小猪饭是什么?"大壮一时迷惑起来。可不等他再问下去,虎子身边的小伙伴已经冲了过来。噼里啪啦,大壮这样壮的人,平时可没人敢来动他,就因为虎子喊了一声,打到大壮可以多吃一口,乌泱泱的人全都跑到大壮这边了。大壮摔在地上的时候,还都没反应过来。

虎子搞笑哈哈大笑,居高临下问大壮:“你服不服输?那地盘以后就是我们的了,可不兴再来我们这一边!”

大壮被打了只觉得全身都疼得厉害,可还是想知道那小猪饭是什么。“这个你就不用知道了!”

虎子一招呼,其他小伙伴就都跑了过来,你一口我一口的吃起来。“太好吃了!”

“以后要是有这个,我天天愿意过来打大壮!”“我也愿意!”

被打倒在地上的大壮,终于知道小猪饭是什么了,那上面金黄金黄的不知道是什么,还有翠绿的小片片掺杂其中。

那一盘子的小猪饭很快就吃完了,不知道是不是争抢的原因,虎子都觉得格外好吃,一点儿也没吃够。

“虎子,下次再有了,记得让咱们吃上一口。”“对,咱们可是你兄弟嘞。”

虎子享受了一呼百应的感觉,地盘也抢回来了,回家的时候都觉得走路在票风。

路爷爷才到家,就看见自家的孙子从远处跑过来,看见他回来了,赶紧过去拉住他的手:“祖翁,你可是给我带回来那个小猪饭了?”路爷爷赶紧把食盒打开,让虎子看了看:“这次和上一个的小猪不一样,是个小兔子。”

才说完,虎子就伸过头去看食盒里的东西,一看是个可爱的小兔子,虎子眼睛就弯了。

路爷爷故意问虎子:“你可尝了这东西味道如何呀?”虎子有些不好意思,还是实话实说:“祖翁,那金黄色的东西是什么做的?味道可是好得很,我从来没吃过呢。”路爷爷之前也不知道,可林杏月做的时候,他可是问过了,就和虎子说:“这是猪肉做的,是肉松。”

虎子一下子呆在原地:“这么好吃的东西,竞然只是猪肉?”大壮从刚才开始就一直跟着虎子,这时候终于知道小猪饭是什么了,跳出来就告状。

“路爷爷,你看看我,被打成了什么样子?”路爷爷一看大壮浑身脏兮兮的,身上还有几道伤痕,虎子在旁边心虚的不行,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不远处还探出几个小脑袋来,都是跟着大壮一块儿过来,想知道那个好吃的拌饭是从哪里得来的。

“爷爷,你让我尝一尝那个小猪拌饭是什么味道,回头我就不和虎子计较了。”

“对,我们以后就是兄弟,再不打架了!”虎子一脸便秘一样地看着大壮他们,嘟囔着说:“谁要和你们当兄弟!”“咱们要和你做兄弟呢。”

路爷爷打开食盒让他们看了看:“总共就这么点,实在不多,要不明儿个我再给你们分一分,虎子好些天没好好吃饭了。”看到那兔子一样可爱的形状,大壮不由自主地咽了咽口水。这也太勾人了。

怪不得那群小子打他打的那样卖力。

“那路爷爷,你可要记得,咱们明儿个还要来。”虎子迫不及待地进了家里面,拿了勺子就吃起来。真香!

一个人吃完这一整个,实在是太香了。

路奶奶看到了,在旁边激动的差点掉眼泪。“真想不到,小厨房的那个林小娘子手艺这么好。咱们虎子从前可没有吃过这么香的东西,我瞧着那么一大碗的饭,全都让他吃了。”这样下去,他们家虎子肯定能长高的。

路爷爷高兴的躺在榻上,翘着脚,把大壮过来找他们要吃的说了一通,“保不齐以后真就不打架了,那个月姐儿倒是个心思巧的,这样的吃食也能做出来。”

路奶奶更是高兴的合不拢嘴,让路爷爷准备些东西:“回头好好谢谢人家,再问问她可还有什么新鲜的吃食。”

路爷爷爽快点了点头,打算等儿子路管事回来了,再给他吹吹风。酱八宝做好之后,林杏月就同早就等着的黄婆子说了一声。现如今,黄婆子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宣扬的好能手,每次吃了什么好东西,只要她出去一炫耀,很快就有一堆人跟着她过来。林杏月也不白用她,和黄婆子说好了,每次做出来新的吃食,都让她先尝一尝。

黄婆子知道了,高兴得合不拢嘴:“再不成想还有这样的好事找上我来,月姐儿,你只管放心,你这些东西,别人可稀罕得很,只有抢着来买的,没有卖不出去的道理。”

就说这酱八宝,她尝了一口,只觉得又爽又脆,里面的各种东西竟然吃着不像是腌菜,倒像是正经的吃食。

这酱八宝也能用来下酒的,隔壁的罗老汉就是听她说可以用来下酒之后,专门买了一大碟子回去。

两人正说着话,门口就出现了几个人,林杏月以前在府里认识的人不多,如今却都混了个眼熟。

瞧着是大小王嬷嬷两个人,是想来买些豆腐乳回去。看见了酱八宝,尝了味道觉得不错,就自个儿去夹了一些,没让林杏月动手。“你在小厨房累了一天了,只管放心,咱们都知道分量是多少。"小王嬷嬷还特意解释了一句。

她们生怕林杏月真的累了,不再做什么吃食,能自儿个动手的,都不让林杏月忙活。

林杏月知道她们的好意,任由她们去捡了想吃的,自个儿在一旁用红菜和桂花泡了水,打算做些卡通包。

路爷爷今儿给的赏钱可不少,都能正经去外头吃顿席面了。正做着,四娘子院子里的一个小丫鬟,探头探脑地在门口张望着,还是小王嬷嬷眼尖,和那丫鬟也认识,笑眯眯地和她招了手:“你是来找林小娘子的?"这个小丫鬟赶紧点头,四娘子在道观里的时候,吃了三娘子不少的腌菜和豆腐乳,回来之后倒是吃不着了。

今儿吃早饭的时候,突然就想起来,干脆让小丫鬟来找林杏月要一些。这个小丫鬟是知道林杏月的,她在小厨房没少吃东西,只是头一次来这里,好奇地打量着她们家的院子。

小王嬷嬷问了这个小丫鬟都要些什么腌菜,帮着她一块儿盛好,放在了食盒里。

小丫鬟不忘拿出来一大把的银钱,递给林杏月。林杏月只说多了,那个小丫鬟说:“我家娘子说,剩下的都给你买花戴。”林杏月听了这话,也就不推辞了,把那钱都收了起来。看来今儿财运不错,林杏月放在小荷包里,叮叮当当,听着声响就让人开心。

再说外面的张婶娘,今儿一出门,才到了和丰楼,就被那几个泥瓦匠给围了起来。

这些人可是一大早连活都没干,就来等着张婶娘的。瞧见她过来了,一个个才松了一口气,上前抱怨:“大娘,还以为你不来了,咱们可是等了好长时间。”

一个老丈模样的人在旁边蹲着抽着旱烟,这时候都顾不得把烟吸完,直接拿着过来:“可不是呢,昨个吃了那一口肉夹馍,想了我一晚上。”他们几个人一上来,直接把张婶娘给围住了,就连旁边的玉姐也没放过,盯着她手里拿着的那个篮子看:“这里面可是那什么茶叶鸡子?”除了他们几个,远处还有不少的人也在等着张婶娘,都是吃了肉夹馍觉得味道不错,眼巴巴地过来。

瞧见那些泥瓦匠一下子就买去那么些个,这些人也不再矜持,开始拨拉着人群往里面挤。

原先说张婶娘还卖粉蒸肉的一个秀才,没有往里面挤,只是踮着脚在后面使劲地看,不停对张婶娘说,让她给自个儿留上几个。旁边一个小娘子挤出来的时候,对这侯秀才说:“我瞧这里头就剩下一个了,你再不挤进去,怕是一点也不剩。”

那侯秀才一听这个,再顾不得其他的体面,也开始往里挤起来。张婶娘都来不及说什么,这些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很是利索地就把她带来的肉夹馍和茶叶鸡子抢完了。

后头还有好些个人都没有挤进来,在那里唉声叹气:“我还说来早了,却不曾想,还是被别人抢了先。”

另一边也有个人在那里摇头:“张娘子,回头你可是要来早一些,不然咱们都吃不上。”

张婶娘仔细地点了钱,发现一个字儿也没有少,安心地收好了,和这些人说:“咱们就两个人,手也实在是有限得很,只能做这么些个。”再说除了肉夹馍和茶叶鸡子,她还想着学做一下那个什么卤味呢。一听这些话,围观的人群就有人自告奋勇:“大娘,我跟着你去家里帮忙,也不要工钱,你只要每天给我吃两个肉夹馍就行。”旁边就有人笑骂:“这样的好事怎么就轮到了你,咱们就要一个肉夹馍就行。”

侯秀才刚才挤了进去,把最后一个肉夹馍给抢到了,这时候也不着急走,在那里看着他们打趣,也颇觉有意思。

赵老丈人和许官人两个人原本是相约来喝酒的,瞧见这里热闹,就挤了进来。

一看原来是之前卖粉蒸肉的张婶娘,赶紧打了招呼,还想看看有什么东西剩下的。

旁边的侯秀才就说:“你们来的太晚了一些,这大娘一过来,东西就被抢走了。”

赵老丈人这几天家里有事,不知道张婶娘又做了什么新鲜的吃食,就探头去看侯秀才手里的那个肉夹馍。

侯秀才一看他这个样子,还以为他要吃,立刻把肉夹馍放到了自己的怀里。赵老丈人撇撇嘴:“何至于这样?不就是看上两眼,也不会少块肉。”侯秀才哼了一声:“那你是没尝到这肉夹馍的味道,要是吃了,可就不这么说了。”

许官人看到那个肉夹馍,眼睛就直勾勾地盯着,再看那边有两个泥瓦匠也没有走,就蹲在路边大口大口地吃着。

看着肉汁浸润过后的那个饼皮,和里面不知道是什么的肉和茶叶鸡子,许官人不由自主地吞咽了一下口水。

他赶紧拉住要走的张婶娘:“那什么肉夹馍,明儿个可是还做?”张婶娘对许官人也是有印象,那可是她头一次和林杏月来和丰楼做的买卖,就点点头说:“明儿个还是这个点儿啊,除了肉夹馍之外,我再带一些别的酱菜来。”

不知道是谁开口说了一句:“娘子,你可别带那什么酱菜了,咱们不稀罕,只是这肉夹馍,你可要多带一些。”

张婶娘没吭声,想着那林杏月做出来的酱八宝,可不是一般的酱菜,味道也是好得很,怕到时候也是要被抢的。

有人把张婶娘心里想的说了出来:“先前卖粉蒸肉的时候,还都说不要带这个肉夹馍,如今肉夹馍一来就被抢光,且看着,那什么酱菜定然也是好吃的!许官人和赵老丈人都应和了一声,只是没吃到,实在抓心挠肝的难受,相约了明儿早上过来:“说什么也要头一个来。”那边泥瓦作们虎视眈眈,这边几个娘子也不甘示弱,许官人和赵老丈人突然觉得得把约好的时间再往前提一提。

罗老汉是个爱吃酒的,他平日里没什么事情,就喜欢呼朋引伴地来家里。这次买了辣酱八宝之后,就把几个平日里交情不错的老汉叫了过来,其中还有他女儿的亲家。

女儿的亲家原先和他们东府来往得比较多,可后来两府算是闹掰了,除了逢年过节的时候,也不怎么来往。

东府和西府的下人,渐渐的也有了龌龊。

这西府的亲家就有几分看不起罗老汉,有时候闺女回来,学了东府亲家公说的话,罗老汉就很是生气。

不过罗老汉在府里没什么地位,就算是受了气,也不能替女儿撑腰,只能时不时地请西府的亲家过来吃顿饭,喝些酒。想着看在他殷勤招待的份上,多少对他女儿好一些。这次西府的亲家来的时候,也是不情不愿,过来就摆了一副大爷的模样,阴阳怪气地说:“罗老汉,咱们谁像你这样,整日里清闲得不行。咱们西府的活计现今可不少,没听说,石娘子可是怀了身子。”石娘子是二房,差不多和吴娘子是一块儿进门的。她现在有了身子,可吴娘子那边还没有动静,西府上上下下都觉得压了东府一头,说话的时候,难免就带了出来。

罗老汉对这些事情不关心,只一味地让西府的亲家喝酒,把酱八宝和那糟笋干推到了他跟前:“你快尝尝,这是我新买的下酒菜。”西府的亲家看到那酱褐色的东西,眉头就皱了一下,觉得罗老汉家里实在是穷得很,连个像样的果碟也拿不出来,就拿什么黑乎乎的东西来下酒。要不是酒也是从外面买的,他又好这一口,在家里的时候,婆娘总是管着不能喝,才不过来呢。

这么说着,到底夹了一筷子的酱八宝放在嘴里咀嚼了一下,很快他的动作就微微地顿住了。

和他想象中那样难吃完全不一样,反而带着一股醇厚的底味。罗老汉看见他这个样子,就故意问:“是不是不合口味?这是咱们小厨房做出来的吃食,你要是吃不惯,我再叫人从外头买些。”西府也是有小厨房的,那是西府的娘娘进了宫,两个府里别劲儿的时候设的。

和东府一样,做出来的东西向来不怎么样。西府的丫鬟婆子,但凡少有些体面的,也不在小厨房吃,不是从外头叫了来,就是吃主子赏下来的吃食。西府章亲家一听这个,就吃惊起来:“你们那小厨房竞然还能做出这样的东西来?尝着味道倒是不错,有三元楼的味道了。”罗老汉也有颜面地说:“可是呢,那个月姐儿就住在这一片,手艺可是好得很。除了这酱八宝,还做出了那酒焖肉和梅菜干扣肉,你要是尝过,那真的是晚上做梦都想咬舌头,香的很。”

罗老汉说的这一些,章亲家都没有吃过,只是单从罗老汉描述出来的,也能想象出到底有多好吃。

只能又夹了一筷子的酱八宝,就了一口的酒,酱八宝里面的食材很是丰富,正好中和酒的单一味道。

回头说什么也要和西府的小厨房说上一说,偏东府的小厨房就能做得这样好,他们远不如,这不就是被他们压了一头了?四娘子在屋里一直盼着小丫鬟回来,这马上就要到了吃饭的点,有了那腌菜,她也觉得能多吃上一碗饭。

没多大会儿,小丫鬟提着食盒回来了,四娘子赶紧过去看:“可是要了那豆腐乳?″

小丫鬟点点头:“除了豆腐乳,还带了些酱八宝,说是才做出来的。”四娘子就不着急去看那豆腐乳了,先去看的酱八宝。她身边的大丫鬟看见了,赶紧给她拿了双筷子递过去,四娘子先夹了一筷子的核桃仁。

这核桃仁在酱料的腌制下,外面的那层苦涩味道也没了,只剩下醇厚的香味和特有的核桃香。

还有那瓜条,吃起来咯吱咯吱的脆,还带了几分甜,吃完唇齿间还存留着些清爽。

“好吃,这个林小娘子的手艺是真的没话说。一会儿从大厨房拿些粥,我就配着吃。”

大丫鬟见她这样高兴,微微地抿了一下唇,把才听到的消息和她说了:“四娘子,一会儿去和大娘子请安的时候,多少收敛一些。”四娘子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仰着头懵懂地问:“可是大娘子又和大老爷闹了起来?”

大丫鬟摇摇头:“倒不是和大老爷闹了起来,只是西府来了人,说石娘子怀上了。”

周大娘子和西府的人向来不对付,一听这个,自然是不高兴得很,早早地就把吴娘子给叫了过去。

四娘子一听,脸上的表情就收敛了起来。喝了茶,漱了嘴,披好披风之后,就去找了三娘子。

三娘子也听说了,银珠早早地就把这消息告诉了她。两个姐妹见了面,互相一对眼神,就知道一会儿怕是日子不好过。周大娘子在这后院可以说是说一不二,老太太平日里又不管事。西府的人过来,这样下了她的面子,肯定是要把这气撒出来的。她们两个到的时候,才发现不仅是何娘子和吴娘子在,就连宋小娘和曹小娘两个也被请了出来。

三娘子和四娘子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见过宋小娘了。早些时候,宋小娘可是风光的很。大老爷那时候时不时地就去她那边坐一坐,就算年岁长了之后,宋小娘还有大郎君和昌哥儿,体面的很。可是现下这么一看,宋小娘竞然比曹小娘看起来还要老一些,脸色蜡黄蜡黄的,身形也比之前瘦了不少。

她们进去的时候,周大娘子正在数落宋小娘,说她做出这副样子给谁看:“都是有孙子的人了,还整天只想着打扮自个儿,也不知道好好保养,把爷们勾引了去,对你有什么好处。”

周大娘子这话说得十分不客气,尤其是当着两个儿媳妇和未出阁的小娘子。可她向来不顾及那么多,只要心里痛快了,她可是连大老爷都敢骂的。宋小娘有些受不住,身子晃了晃,还是旁边的小丫鬟眼疾手快地扶住了她。等宋小娘站稳了,又忙跪下来磕头请罪。

梁妈妈知道周大娘子一半都是迁怒,她一会儿再闹出什么话来,回头大老爷知道了又要生一场事,赶紧出来打圆场。周大娘子也知道梁妈妈担心什么,也没有再说,只让宋小娘和曹小娘退下。两个小娘也是要分先后出来的,曹小娘跟在宋小娘身后,看着她走路都打晃的样子,没忍住说:“姐姐要是身子不舒服,还是请个大夫的好。”宋小娘朝她露了个笑:“不过是老毛病,就是天气渐渐凉了,才又犯了咳嗽。”

她旁边的小丫鬟低垂着头,一句话也不敢说。要说起来,宋小娘这个毛病的确早些年的时候就有,只是没有这么严重。这次复发,全是因为当时大老爷和大娘子闹起来。宋小娘原本等着大老爷来她们这边,已经都收拾好了,连茶都泡上了,可是大老爷却拐了个弯儿,抬腿往书房去了。这原本也没什么,可对宋小娘来说,这就犹如晴天霹雳。她开始整夜整夜地睡不着,想着大老爷是不是厌弃了自己,自己又是哪里做得不好。

这样吃不好睡不好的,可不就是风一吹就倒了。曹小娘是府里的老人,多少也能猜到一些,也就没有继续追问,和身边的小丫鬟从园子那边绕了回去。

小丫鬟一看是往园子那边走的,立刻就高兴起来:“娘子,咱们可是要去买那茶叶鸡子?”

曹小娘看小丫鬟这么高兴,点头应了一声:“上次那个在园子的冯大娘说是要做了腌菜来,我过去看看可有能吃的。”曹小娘路上还在想宋小娘,为了一个男人不吃不喝把自己病倒了,放在以前,她在乡下低头干活的时候,是如何也想不到的。可到了这深宅大院里,人被困在这四四方方的小院,所有人都围着那一个人打转的时候,即便对他没多少感情,也会开始争。争就会把自己困死在这里头,就像作茧自缚一样,身上的茧子会越来越多,也会把人累得喘不过气来。

哪里还能看到外头这样好的太阳。

曹小娘眯着眼看了看,就抬腿往园子走去。周大娘子屋子里,何娘子和吴娘子两个人并没走,她们两个都垂着脑袋,不知道在想什么。

屋里面一时安静得很,简直是落针可闻。

吴娘子知道西府的石娘子怀了身子之后,就觉得像是一道晴天霹雳劈了下来,到现在还没回过神来。

她虽然和石娘子来往不多,但是她们前后脚进门,原先都没有怀的时候,还聊有慰藉。

可这时候石娘子一怀上,吴娘子就觉得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了她身上。来周大娘子院子里的时候,她已经狠狠地哭上了一场,恨自己的肚子不争气。

周大娘子闭目养神了一会儿,看着这两个儿媳妇,哪个她都不满意。看着吴娘子那单薄的身板,突然说起了远在杭州的表妹:“上次老家那边写信,说是想让她来京城玩上几天,我当时想着咱们家里人多事杂的,又要忙这又要忙那,就没应了。现下倒是没什么事儿,我就想着,倒是可以让她过来住上一段时间。”

吴娘子一听,身形晃了晃,险些跌倒在地上。那个表妹已经及笄了,却还没有婚配人家,这时候把她叫来,周大娘子是什么意思?

就算没有明说,屋子里谁又是个傻的不成?吴娘子从周大娘子处出来的时候,眼圈就红了。何娘子在那里当鹌鹑,听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吴娘子,只能说:“弟妹,你且宽心。我那边还有些方子,回头让王妈妈给你送去。”吴娘子谢过了何娘子,只是那些个老大夫开的药房,她不知道吃了多少,可就是没动静。

梁妈妈等人都走了,才给周大娘子沏了一杯茶:“大娘子,西府那边就算是怀了,能不能生下来还是两说,何至于这样着急上火。”周大娘子哼了一声:“都进门快一年的时间了,如何还能说得上年轻。原先还有西府二房,我也不好说什么,可不能一天天的惯着她。再这样下去,昌哥儿都长大了,以后的事情谁又说得准?”

大房虽然不是她生的,可占了个长子,而且又有了孙辈昌哥儿。周大娘子着急也并非只是因为东府的石娘子,只是石娘子让她心里的那份急切更明显了起来。

大老爷现下看不出来,以前可是偏爱宋小娘偏得很,东西隔三差五地就往她那边送,隐隐的还有把她这大娘子压上一头的趋势。要是吴娘子真的不能生,到时候大老爷想不开,一拍脑门把爵位给了大房,周大娘子以后就得在宋小娘手上讨生活。到时候她就是找根绳子抹脖子,也不受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