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第五十一章
“你这是什么话,不过吃你两个馄饨而已,你再从大厨房那边要上一碗就是。”
大郎君脸色不愉,说话的时候,勺子也没有放下。“这馄饨可没那么许多,就这一碗。郎君要是想吃,只管再去要了。不过我先和你说了,昨个小娘要的也是这个馄饨。”大郎君的动作一下子就僵了,似乎还想再说什么,何娘子抢在了他前头:“哪是什么大厨房的人怠慢她,把那羊肉馅换成了鳕鱼馅。刚才你也尝了,这味道是好得很。我要这个也不是为了别的,就是想尝尝到底有多难吃,才让小娘说出那样的话来。”
何娘子说完,没看大郎君什么反应,又接着往下说:“如今看来,倒不是馄饨难吃,是小娘压根就没有尝这馄饨,不过是借机发难。”大郎君听了,虽然觉得何娘子说的有道理,可这样被她直接问到了脸上,觉得失了面子。
想走,可又舍不得那碗馄饨,就生起闷气来。何娘子却巴不得他赶紧走,见他这样纠结,和平日大不相同,倒是多看了大郎君几眼。
以前她总觉得自家这个夫君有些太端正了,这也是头一次,在他身上察觉出了几分活人的意思。
王妈妈看小两口这样,就招呼成蕊他们退了出来。小梅早就在外面等着了,一见王妈妈出来,就赶紧走过来,和她说了先前在大厨房的事情。
“我也是说了,才发觉那话说得不对,像是在故意给月姐儿添麻烦一样。”王妈妈当场啐了一口:“这个杨宏娘,也真是越来越无法无天,当真以为府里没人管得了她们。”
她这话也只敢在自个儿屋里说上一说,平日里见了杨宏娘,她也照样得一口一个姐姐地叫着。
谁让人家背景深厚,就是他们家的大郎君看到了,也会给几分面子。杨宏娘一直没走,等着馄饨端到了跟前,才慢悠悠地拿起了勺子。看着那一个个活灵活现像金鱼一样的馄饨,心里先是咯噔了一下。别说是她了,就是柳娘子这样在外头酒楼干了多少年的,也没把馄饨做成这个样子。
怪不得何娘子巴巴地过来要,看着还真是新鲜得很。屋里头的柳娘子也在看着杨宏娘,她是在等着杨宏娘一会儿尝到嘴里,看她怎么说。
她就不信杨宏娘能说出个不好吃来,要真是那样,杨宏娘以后也别在大厨房混了,连个好赖也尝不出来。
杨宏娘也是在吃了一口馄饨之后,就发觉她如今的境况,是说好吃也不能,说不好吃也不成。
脸色比刚才还要难看上几分,心里头这样乱七八糟地想着,嘴巴却很诚实,一个小馄饨没两下就被她吃完了,手也不受控制一样的又去舀了一个放到嘴里。
柳娘子看到了,就朝林杏月挑了挑眉毛,故意高声问:“杨妈妈,你尝了林小娘子做的吃食,可是觉得如何?还有哪里需要改进的地方?”杨宏娘拿勺子的手抖了一下,先把吃了一半的馄饨咽下去,这才开口:“这馄饨好吃是好吃,一多半是靠了那鲟鱼来调味,这才鲜得很。可府里的主子不是人人都能吃得了鱼的,那宋小娘不就不爱这个馅儿。”见她把宋小娘搬出来扯皮,柳娘子阴阳怪气了一句:“那宋小娘先前可没有说不能吃鱼。再说这味道也是林小娘子调出来的,换个人再用了这鲟鱼,也他不出这样的味儿来。”
杨宏娘本就是鸡蛋里挑骨头,哪里能说出个一二三来。见柳娘子怼她,就反唇相讥道:“你倒是护上了这林小娘子,她也好生的有本事,才来了一两天,就在这里拉帮结派,心思难不成都放在了这样的地方。林杏月哪里会让她往自己身上泼脏水,高声说:“拉帮结派这名头我可不敢当,杨妈妈说的这话,倒是让我惶恐。不过是和柳娘子一块儿做早饭,多少要说上一些话。且柳娘子说的也并没错,这鲟鱼的馅儿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出来的。杨宏娘没想到林杏月年纪不大,口齿竞然这样伶俐,冷笑了一下:“你也太轻狂了些,殊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莫不是觉得进了大厨房,自个儿就厉害得很呢?
咱们谁不是有一两个绝活,还有老太太那边的膳房,里头的妈妈各个身手不凡,就连从宫里面出来的妈妈也不是没有,也没像你这样轻狂。”“妈妈说的这话,我倒是听不懂了。一会儿说我拉帮结派不好好干活,又说我狂得没边,成了那等轻狂的人了,这让我去哪里说理去?也亏得我不是头一天进府里,大家都知道我是个什么人,不然说什么也要找人来评评理的。”
杨宏娘见她一步也不肯退让,知道她不是个好惹的。那些留在大厨房干活的丫鬟婆子,也都在那边探头探脑地看着,知道自己再说下去也容易落人口舌。
再加上她还得罪着何娘子,要是真让上头知道了,先治她一个大不敬的罪名。
杨宏娘也就不在这里纠缠,扭身就走,只是落在其他人眼中,就有些落荒而逃的意思。
柳娘子给林杏月竖了个大拇指:“没想到你也是个伶牙俐齿,还以为你是个受气包。”
“柳姐姐这话就错了,难不成你没听说过我娘和我姐姐的名声?她们两个都还怕着我,你当我是个什么受气包。”
那边的婆子见杨宏娘吃剩的碗里,还剩下几个馄饨,一早就看中了。等她人一走,就要过去抢。
昨儿个这馄饨还是一文钱一个,他们都花了钱买,也没有吃够。杨宏娘走出了院子,才发现有东西落下了,犹豫了一会儿,只能又转身回来。
到了门口,就看见这些个婆子,在那里争抢林杏月做的那碗馄饨。杨宏娘嘴巴里还残留着那馄饨的味道,说句实话,是真的好吃,要不然她也不能接连吃了好几个。
那些个婆子没有发现杨宏娘过来了,抢到的就急不可耐地咽下去,没抢着的在那里捶胸顿足,还有人小声地嘀咕:“杨妈妈也真是,我见她可是吃了好几个,要是不好吃,尝一口便是了,还能让咱们尝一尝。”“杨妈妈哪里是觉得不好吃,我看她吃的可香了,就是嘴硬。”两个人一说完,回头就看到了杨宏娘站在他们身后,吓得魂也没了,赶紧行礼赔罪。
杨宏娘倒是想罚了她们,可这要再传出去,还不知道要被怎么说,就呵斥了两句。
东西也不拿了,扭头就往回走,有些后悔回来听了这一茬。二郎君原本在家只休息一天,昨儿晚上和大郎君喝了酒回来之后,吴娘子已经睡下了,他也没去打扰。
今儿个睡醒了才过来吴娘子这边。
吴娘子本来就生着气,还想着二郎君能哄哄她,可是又是扭头就走,又是在外面喝酒的,一点也没有哄她的意思。
眼见着二郎君下午就要去国子学了,两个人这么些天没见面,吴娘子本来有许多话要说,也都泡了汤,心里的那点不舒服就又多了几分。二郎君睡醒之后,见吴娘子已经起来了,也就洗漱好过来。他也不想和吴娘子闹得那样僵,就像大老爷和大娘子一样,没得让人看了笑话。
要是能琴瑟和鸣、相敬如宾,还能成一段佳话。打着这样的主意,二郎君一过来,先问了吴娘子昨个儿睡得怎么样。戴妈妈赶紧给吴娘子使眼色,让她别再使小性子。到时候真把二郎君推出去了,再弄出个通房小娘什么的,吴娘子这个性格,怕真就是再也不会和二郎君好了。
吴娘子也知道轻重,压下心里的那点不愉快,回了二郎君一句,又好奇地问:“怎生就和大哥一块儿喝酒了?”
二郎君有些不好意思:“我去园子里逛的时候,恰好看到了大哥,想着有段时间没在一块儿说话,这才一块儿喝了次酒。”又说起来大郎君身边的小厮拿过来的那些下酒菜:“倒是稀奇,以往没有见过,味道也不错。”
听着都是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吴娘子根本就没放在心上。说了一会儿,外面的小丫鬟提了食盒过来,两个人就都去净了手。别看二郎君这样,其实最喜欢吃的是甜食,吴娘子也是后来才发现的。每次他一回来,吴娘子总会叫大厨房做些甜口的东西,也不说是二郎君要。二郎君知道这是吴娘子的好意,想到昨个的事情,心里就有几分愧疚,把吴娘子爱吃的推到了她跟前。
吴娘子摆摆手,她早上起来先喝了一碗苦药汤子,再好的胃口也都没了,什么东西也吃不下,只在一旁看着二郎君吃。二郎君吃了几口觉得没意思,就放下了筷子,剩下的东西就都赏给下面的丫鬟,让她们挑了能吃的。
果然像吴娘子想的那样,周大娘子一知道了昨儿个的事情之后,就找了丫鬟来传话,把吴娘子给叫了过去。
吴娘子早有心理准备,可来了看到周大娘子那张脸,心里还是不得劲。行了请安礼之后,周大娘子也没让她坐下,就让她像以前的何娘子一样,站在那里听她训斥。
说了这么半天,吴娘子都有些无动于衷,周大娘子头疼地扶了扶额头:“二郎十天半个月才回来一趟,你不好好地服侍他,还让他跑出去和大房喝酒,这成什么体统。”
吴娘子站在那里乖乖地听着训,院子外面的戴妈妈却很是着急,生怕吴娘子脾气上来了,再顶撞了周大娘子。
这要是顶撞了周大娘子,后果可不堪设想,就是到时候老太太知道了,也不会站在吴娘子这边。
梁妈妈在外头看戴妈妈这样着急,就把戴妈妈叫到了自个儿的屋子里。戴妈妈还稍微有些拘谨,说话的时候也要时不时地往外看上一看。看到戴妈妈,梁妈妈就像是看到了当初的自己,还是有几分怀念,劝她说:“大娘子就是这么个脾性,来得快去得也快。她也是知道了二郎君夜里去喝酒,愁得一晚上没有睡好,这才把吴娘子叫过来,回头等气消了也就好了。”戴妈妈挤出一个笑:“昨儿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家娘子近来身上一直不大舒坦,回去就躺着歇了,二郎君可能看着娘子休息了,这才出门去的。”梁妈妈多问了一句:“我瞧着吴娘子最近可是瘦了不少,可是没好好地用饭?”
戴妈妈说起这个就发愁:“不瞒姐姐说,我家娘子天天喝那些苦药汤子,再好的胃口也都没了,哪里还吃得下去饭。”常吃药的人胃口的确是不好,梁妈妈就提起来林杏月:“她倒是才进了大厨房,手艺不错,先前怀秋宴请的时候,我吃过几道菜。回头吴娘子要是实在不喜欢吃,就去找这林小娘子试一试。”
等吴娘子从正院里出来,戴妈妈还在想梁妈妈到底是什么意思,好端端的怎么就说起大厨房一个做饭不错的姐儿了。她小心翼翼地看着吴娘子的脸色,把这事和她说了。又说了何娘子和宋小娘的事情:“听说也是找这个姐儿做的,也不知她到底是个什么来路,让她们两个打起来擂台。”吴娘子正在气头上,听到这个林小娘子是从小厨房上来的,哼了一声:“先前是给我找大夫,这几天看我瘦了,又给我找厨娘,就想把我养得好生养。”至于何娘子为什么找了林杏月去做吃食,听说还要了什么猪肉做的,无非就是贪图口腹之欲,怕还是有几成是想和宋小娘打擂台。吴娘子现下最不能听的就是生孩子这事了,在屋子里越想越气,干脆就收拾东西要回娘家。
戴妈妈怎么也劝不住,二郎君方才吃了饭,才带着小厮去了国子学,现下连个能劝的人也没有。
吴娘子却铁了心,收拾完东西就让丫鬟跑了趟腿,给她娘家那边送了信。周大娘子处理完府里的事情,主要是眼见着中秋节就要到了,一应事情都得安排下去,才感慨完连个帮她的人都没有,就听到外面来通传,说是郡主府那边来了人。
来的是郡主身边服侍了多少年的老嬷嬷,进来就先和周大娘子行礼,说是郡主身上不好受,想让吴娘子回家陪上两日。周大娘子一听就知道是个怎么回事,面上带着几分不怎么明显的笑,问道:“好端端的,郡主怎么又严重了,可是请了大夫?我库房里还有几根上好的人参,一会儿走的时候拿回去,让郡主好好地补一补身子。”这老嬷嬷如何听不出来周大娘子话里面的意思,她也是看着吴娘子长大的,不想闹出来事,恭恭敬敬地行了礼:“多谢大娘子,不过郡主心里想念娘子,好几次都梦到了她,说她吃不好睡不好的,到底母女连心,这才一下子病就重了。
解铃还须系铃人,才派了我过来,厚着脸皮让大娘子通融一下。”话都说到这里了,周大娘子也不好拒绝,只让平春去叫吴娘子收拾收拾:“让她也别急,我和孙嬷嬷在这里说会儿话。”平春去了没多大会儿就回来了,吴娘子早就收拾利索。周大娘子眼皮跳了跳,知道吴娘子肯定是事先就送了信儿,才来了这么一出。
什么想女儿不想女儿的,她家榴姐儿还在宫里,多少年都没有见过面了。要说想女儿,她才是心里想得发苦。
到底已经说了话,周大娘子也不能再拦着人,说了几句,就让吴娘子跟着郡主府的人走了。
等人一走,周大娘子就让梁妈妈去查一查,吴娘子是不是往外送了信儿。她早上刚说了吴娘子,下午郡主府的人就来了,这不是打她的脸又是什么?梁妈妈只能领命去了,也有些埋怨吴娘子不懂事,好端端的,谁家当儿媳妇的时候不受些委屈。
要真说起来,何娘子在周大娘子这里受的气不知道多多少,也没有动不动的就要回娘家。
郡主府的人也真是,不说好好地管教一下女儿,还要来这里添乱。吴娘子跟着郡主府的人上了马车,就捂着脸开始哭起来。孙嬷嬷看着吴娘子一下子就瘦了这么些,小脸都变尖了,心里也不好受,搂着她安慰了一会儿,就给那边的戴妈妈使眼色。戴妈妈心里也苦得很,等会儿到了郡主府,她肯定还要被孙嬷嬷拎过去,好好地问一下到底怎么了。
吴娘子不会挨骂,她却是少不了一顿说的。“走了?”
何娘子听说吴娘子就这么走了,还觉得有些惊讶,心里也有几分羡慕:“还是有娘家的好,就是受了委屈,也有个地方撑腰。”不像她,就是回去了,也没什么个意思。
何娘子倒是个能想开的,纠结了一会儿,也就不去管,想着晚上的时候吃些什么。
她已经让成蕊打听过了,林杏月只在早饭的时候去大厨房,剩下的时候都在家里。
要是有人找她开小灶,直接去后街巷那边就行。还和以前一样,方便的很。
何娘子早上那一碗馄饨被大郎君抢去了好几个,根本就没吃过瘾,还想让昌哥儿也尝一尝,晚上的时候就让小梅去跑趟腿:“不拘是什么吃食,只看她那边,有什么现成的拿来就是。”
小梅应了一声,就去找林杏月。
等小梅提着食盒回来的时候,在窗户外面看见何娘子的屋子里,大郎君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已经落了座。
何娘子先前就已经赶了大郎君几次,明明早上的时候两个人还闹得不大高\\/
按照大郎君这别扭的性格,得好几天不来她这里。没想到到了晚上就又过来了。
看着大郎君来这里之后,捧了一本书假装在那里看,眼角眉梢却时不时地盯着外头,何娘子也就了然了。
这是奔着她要的吃食来的。
何娘子看明白之后,却不想惯着大郎君。那可是她辛辛苦苦要的吃食,大郎君要想吃,自个儿去找林杏月做就是,何苦来她这里。大郎君也不是没想着,让身边的小厮去找林杏月做一些吃食,只是他不知道什么东西好吃,什么东西不好吃,到时候还得再费劲地试着吃,太麻烦,不如直接来何娘子这里。
小梅去林杏月那里的时候,她正在给大小王嬷嬷装凉皮。小梅没见过这个,就说也要吃凉皮。
林杏月知道她是给何娘子带的之后,就有些犹豫:“到底已经八月多了,早晚的天气变凉,怕是吃这个不妥当。不如你等我会儿,我做一道炒河粉来。”小梅点头应了好,她自个儿却要了几份凉皮儿,让一旁帮忙的林金兰给装好。
“主子怕凉,咱们却是不怕的。”
林金兰这几天是一下了差,就过来给林杏月帮忙,林杏月说好了,如果她干得好,一天就给她几个铜板。
现下她干劲儿可大了。
时下的河粉有用绿豆磨出来的,也有用糙米或者其他谷物磨制出来的,虽然不如后来那样精细,可是做出来味道确实不差什么。河粉得提前用温水泡软,捞出来沥干就能用了,只是炒的时候还得用小火慢慢翻炒。
再把韭菜、豆芽、笋丝等配菜放进去,最后再放入调料调味。小梅在一旁看着就觉得想流口水,那河粉表面上因为吸收了料汁,呈现一种油亮的光泽,再加上豆芽、韭菜等配色,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月姐儿,等下回你也给我炒这个河粉来。”小梅又馋起来这炒河粉了。
今儿个确实来不及了,小梅还得等着回去给何娘子交差。何娘子看到那河粉,先闻到了一种炒制之后散发出来的米香味。大郎君把书放下,问候着的小梅:“这是什么,怎生闻起来这样香?”小梅赶紧回话:“回大郎君,这是炒河粉,是林小娘子专门给做的,里面有豆芽、韭菜、笋丝等配菜,河粉又是绿豆面磨出来的,放了油来炒,自然香的很。”
何娘子已经把食盒打开了,热气腾腾的雾气中,那香味更加浓郁,混合着葱姜蒜的鲜香,令人垂涎欲滴。
大郎君见何娘子就要坐下吃,有些不高兴:“也给我拿一双筷子,这到了饭点迟迟不开饭,我也饿了。”
何娘子拦了一下要给他递筷子的成蕊:“你也看到了,就这一份炒河粉,哪里够咱们两个吃的。
再者你来的时候也不说,不然还能让小梅再给你要上一份。都这个点了,怕是林小娘子也休息了。不若你就让大厨房给你随便送些来。”大郎君闻着那垂涎欲滴的香味,哪里肯走:“这话说的,我来就是想和娘子一块吃饭。这炒河粉是什么,倒还是没吃过,听起来也很是有野趣。”“有什么野趣,如此上不得台面,郎君还是不要为难自己。”两个人在这里说了半天,谁也不让谁。
何娘子眼见着炒河粉要凉了,干脆不理大郎君,直接拿起筷子把炒河粉送到了嘴里。
这一尝,那炒河粉的味道更是让何娘子满意,觉得方才没给大郎君做的可是太对了。
那河粉本身就很爽滑劲道,有一定的韧性,各种配菜又增添了一些清爽的囗感。
大郎君看到何娘子这样,也不再干看着,自己起身去拿了筷子,夹起来河粉往嘴里送。
何娘子看到,吓得愣了一下才继续吃起来。大郎君什么时候这样过!
一时间,河粉吸收了调料之后的咸香口感在舌尖蔓延开来,而河粉本身的那种米香却又没有被掩盖掉,吃着让人眼前一亮。何娘子下筷子的动作要快上不少,大郎君也不甘示弱。也亏得这时候屋子里只有王妈妈没有其他人,要不然传出去了,肯定会笑话他们两个。
何娘子也就罢了,平日里她就是个爱吃的,大家也都知道她出身不高,多少能更容忍一些。
可大郎君就不一样了,他可是国公府的嫡长子,在外面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讲究规矩,再不成想也有这样的一面。王妈妈看着这样实在不是个法子,就从屋里悄悄地出来,正想着让小梅再去找林杏月要一份,就见小梅也在等着她。小梅笑嘻嘻地说:“妈妈快过来,我看见月姐儿在卖这个凉皮,大小王嬷嬷也要了两份,可见是好吃得很。”
王妈妈果然看到桌子上放了两碗凉皮,那凉皮上面缀着些胡瓜丝,闻起来也是香得很,还带着一股蒜汁的辛辣。
王妈妈口水就开始分泌出来,只是可惜这凉皮稍微有些凉。不过大郎君倒是不怕的,王妈妈就把那份端了起来,对小梅说:“我先送到屋里,这份凉皮回头咱们两个再吃。”
小梅傻眼了,看着王妈妈把凉皮端着进了屋子,竞然是要给主子吃。屋里面,何娘子和大郎君马上就把那份炒河粉吃完了,但两个人显然都没有吃饱。
何娘子早上吃的那碗馄饨,就被大郎君抢去了不少,如今再加上这碗河粉,真是新仇加旧恨,恨不得把大郎君给赶出去,像以前一样别来烦她。恰好这时候王妈妈提着食盒过来了,何娘子眼前一亮:“妈妈,你这拿的可是那炒河粉?”
王妈妈摇摇头:“是小梅一块提回来的,叫什么凉皮。”大郎君和何娘子两个人同时看向那食盒,等打开看到里面是晶莹剔透、微微有些发白的面皮,上面摆放着翠绿的胡瓜丝和白色的面筋,一时就食指大动起来。
王妈妈后半截话终于说了出来:“这凉皮有些凉,娘子就别吃了。”大郎君听了这话,立刻得意地看向何娘子:“娘子,你也听了妈妈说的,这凉皮的确是不适合你晚上吃。要是馋的话,你就明儿个晌午要上一份。”虽然说的是关心的话,可那副小人得志的样子遮也遮不住,何娘子真想啐他一口到脸上。
“那炒河粉你怎么不说让我一个人吃了,偏又在这里装模作样。”只是这些话她不敢说出来,只能在心里想一想。大郎君看到何娘子的这个表情,心里得意起来,也不和何娘子继续计较,挑起一筷子凉皮送到嘴里。
这凉皮也十分的爽滑,在齿间轻轻滑过,咬下去的时候又带有几分弹性,不会特别软烂。
里面的调料很是醇厚,有蒜汁的辛辣、芝麻酱的醇香浓厚,应该也加了不少的醋,整个口感都十分清爽开胃。
大郎君吃了一口就说好。
何娘子在旁边看着吃不着,可是馋得很。
趁着王妈妈不注意的时候,拿着筷子就挑了一根。入嘴就被那凉皮的本身的香,和上面残留的芝麻酱给蛊惑住了,那种绵密顺滑的口感让她恨不得再吃上几口。
她这个样子,大郎君倒是有很多年没有看到,背着王妈妈又让何娘子尝一尝那面筋。
何娘子给了大郎君一个算他懂事的眼神,把那面筋放到了嘴里。面筋很有韧劲,吸足了料汁里面的香醋和蒜汁的味道,咬下去那料汁就会在嘴里炸开,很是爽快。
王妈妈很快就发现了何娘子在偷吃,用眼神不赞同地看了她好几眼,埋怨道:“这样凉,回头难受可怎生是好?”
大郎君听了,干脆就把凉皮给端了起来,不给何娘子偷吃的机会。何娘子吃不着,就和王妈妈说:“明儿个晌午可千万要给我买了这个来,这几天正是秋老虎,吃这个爽口得很。”
“行,明儿个早早的就替娘子去问。”
二郎君领着小厮去了国子学,压根就不知道府里发生了这么些个事情。二郎君在这里,除了发愁夫子要考校的功课之外,就是对食堂里的那些个饭菜不是很满意。
这次一到了食堂,几个出身差不多的小郎君就过来找他。一个小郎君问二郎君:“这次你来,可是去哪个酒楼带了些吃的?”汴京城里的酒楼食肆可不少,他们这些在外头读书的,还和那些个养在深闺里的小娘子不一样,平日里就时常呼朋唤友地,去外面吃酒喝茶,有时候也会逛瓦子勾栏。
有一些爱吃的郎君,专门会寻了汴京城里的小食铺,尝到好吃的就专门带过来给大伙儿一块吃。
赵小郎君最喜欢吃的是王婆家的炙肉,回回到了沐休的时候,都要出门买上许多。
等到了来国子学的时候,就会拿过来许多,给大家伙分一分。这王婆家的肉不愧是多少年的老字号,味道实在是香得很。久而久之,这些个在国子学里读书的郎君,倒不像是在府里的那些公子,吃东西先要看地方,是不是大酒楼做出来的,不然不吃。赵小郎君问起来二郎君,二郎君就说去三元楼买了不少的吃食过来:“应当能吃上两天,以后天气没那么热了,能放的时间更长。”赵小郎君一听二郎君又是去三元楼买的,就有些无奈:“那三元楼来来去去都是那么几样,有什么好吃的,你还不觉得腻?”以前二郎君回回都是从他们府里面的大厨房,带些吃食过去,也被赵小郎君这样说了一通。
二郎君从那以后才从三元楼买了吃食带过来。二郎君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微泛红:“实在是不知道吃什么,我不像赵兄时常能出去晃悠,一到了放假还得在家里。”都知道他和吴娘子成亲有一年有余还没有孩子,这放了假回去做什么,大家也就都明白。
不知道是谁,还发出了几声善意的笑声,调侃意思很明显。二郎君被笑得有些不好意思,赶紧让解清把带来的这些东西给分了。解清他可是从林杏月那里带了不少的腌菜和卤菜过来,只是没告诉二郎君。那天两个郎君在外头喝酒的时候,问学让解清尝过之后,他立刻就喜欢上了那个味道。
尤其是那些个卤菜,解清都不知道味道怎么可以这样香,简直做梦都让人忘不掉。
他最喜欢吃里面的卤猪蹄了,卤出来之后的猪蹄色泽红润,口感十分的软糯,尤其是猪蹄皮的那一部分,吃着软糯又肥而不腻,光想想他就馋得口水快流下来了。
分完这些带来的东西以后,郎君们就得去温习功课,他们这些小厮却是不用去的,只需要收拾好这些郎君们要用的东西。等郎君回来了,给他们打好洗脚水,铺好床铺。活儿轻巧许多,不忙的时候,他们这些小厮三三两两的聚在一块,也时常把带来的东西分着吃。
赵郎君身边的这个小厮也是个大方的,把他带来的不少吃食拿出来给他们分一分。
解清有些不好意思白吃,也把自己带来的卤味拿了出来,只是心里还是舍不得。
先说这是他们府里的厨娘做出来的:“这厨娘才从我们小厨房那边升上来,你也知道我们那小厨房做的吃食,以前狗都不愿意去吃嘞。”赵郎君身边的这个小厮一看他这个样子,倒是觉得稀奇起来,就故意逗逗他:“无妨,咱们也不是什么精贵之人,我瞧着这些卤味倒是不错。”越这么说,解清的脸色越不好,生怕他要吃了这些吃食。赵小厮看着觉得很有意思,就拿起了筷子,夹了一个藕片放到嘴里。咬下去,先发出了一声"咯吱"的脆响,这藕片是用脆藕做成的,吃到嘴里很是脆爽。
很快,赵小厮就感受到一股甜辣交织,刺激着他的舌尖。从来没吃到过这样的味道,让他忍不住道了一声:“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