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水不流外人田(1 / 1)

三日时间很快就到了,松阳县县衙门口聚集着满满当当的百姓,挤都挤不动。

甚至连偏远的乡村百姓也知道了这件事,天不亮就往衙门赶,就想看看这热闹呢。

臭狗屎变金疙瘩可比唱大戏精彩得多。

姜戈脚刚踏出门槛,就被一片黑压压的视线给盯着,这让人还怪有压力的。

清了清嗓子:“三日前,我说请大家伙来看一个表演,现在就让大家伙看看这臭狗屎是怎么变的金疙瘩。”

话音刚落地,黑压压的人群一片嘘声和哄笑。

“县令大人,别拿我们大家伙当三岁小儿糊弄,有什么真东西直接拿出来让我们看看!”吴老秀才这话说的,满满的恶意。

身旁的其他百姓也跟着一起起哄。

“对啊,让我们看看。”

真是害群之马,姜戈眼睛一眯,大声说:“是骡子是马咱拉出来遛遛,我姜戈从来不会空口说大话,今日就让你们看看。”

她准备先拿自己拿几亩试验田施肥给大家伙看,看着这个肥料施下去,看着一亩地是怎么亩产千斤的!

小麦苗子出来几天了,正好趁着这个时候进行初肥施肥。

要不然她这现代的小麦种子这么高的产量也不好解释,不如就推到化肥身上。

松阳县的百姓跟着姜戈走,去看她的试验田,刚一看见,就有人惊呼出声:“这麦苗长得也太旺了,这一亩顶俺家好几亩。”

罗里正直接就扑到地边,深情抚摸着麦苗:“怎么长得?这是怎么长得?”

现在各家的麦苗都出头了,不过除了姜戈这几亩试验田以外,其他的都是稀稀拉拉,麦苗长得也蔫巴。

一看蔫巴的麦苗,罗里正的胃就开始抽痛起来,又想起挨饿的日子。

可不伺候麦子也不可能,他们这样的老农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松阳县没有山也没有大江河,可不就是吃地吗?

他们也想种水稻可没有这个条件。

地里出什么他们吃什么,老天爷心情好风调雨顺他们就吃饱些,要是老天爷心情不好他们也免不了挨饿受冻。

从罗里正的爷爷开始,他们过的就是这种有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三代不改。

“这都是肥料的功劳,化肥可以肥田,就像咱要吃饭一样,麦苗也一样,天天饿着,麦苗怎么长?”姜戈把话尽量说的大家伙都能理解,如果和罗里正他们说什么能够促进叶片健康厚实、颜色鲜亮,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5)来源百度氨肥的作用。

不好意思,说的什么玩意啊?

俺听不懂。

这句话说的大家伙都听明白了,县令大人的麦苗长得比他们的麦苗好就是因为这个化肥,县令大人的麦苗吃饱了,他们的麦苗是饿着的。

二旺拎着一桶化肥,这是刚做好的土氨肥,姜戈考虑到现在麦苗还是幼苗期,肥力太旺容易烧苗,往里面加了几瓢子水来和。

“这桶就是麦苗所需的肥料?”罗里正神情激动,他看着肥料的眼神跟看黄金也没什么区别了。

“是啊,这还是罗里正你拉过来的。”

这样的一亩地只需要浇上肥料就能当他家大半年的口粮,即使这化肥不是黄金也和黄金差不了多少了。

罗里正能不能说他后悔了,肠子都快悔青了,能不能把他村子的粪还给他啊?!

为了感谢姜县令的曲辕犁,罗里正是带着村子的人把每家每户的都给掏干净了。

一桶肥料不算轻,又要拿着葫芦瓢去浇,这活对二旺来说不方便。

姜戈刚准备喊王武来替换一下二旺,还没出声呢。

肥料桶和葫芦瓢就被罗里正给抢过去了,他还仔细闻了闻。

“姜县令,这里面除了那个以外是不是还加了其他东西?”罗里正是不相信这里面只有那个,肯定还加了什么。

就是要看这姜县令肯不肯说了。

“确实有加其他的。”

“啥?加的啥?”他就知道,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可能只加了人畜粪便,肯定加上什么秘方了。

姜戈笑道:“加的杂草落叶,吃过的骨头和菜渣。”

“大人,你又诓骗老夫。”

罗里正不信,可又拿姜戈没有办法,小老头气的拎起化肥桶就去浇地。

虽然不知道这化肥怎么浇,但姜戈说要撒施,他立马就理解了意思并且做的很标准。

就是舀起一葫芦瓢往空中洒。

注意别太高也别太低。

要不然就会误伤到旁边的松阳县的百姓,不过被误伤到估计也不会发火,一个个瞪大眼睛,眼巴巴的瞅着。

他们也想摸摸这金疙瘩。

这麦苗长得太旺了,一下子就把百姓们给震住了,自打他们种地开始就没见过长得这么好的麦苗子。

浇完地的罗里正一身臭味,偏偏他自己不嫌乎臭,他伺候这样的麦地那可是太有劲了,腰也不酸的了腿也不痛了。

这样的麦地他还能再浇一百亩!

这化肥有没有用他不知道,但是这麦苗长得和他见过的都不一样。

从结果看成效。

罗里正磨磨蹭蹭,终于磨蹭到姜戈身边,扭捏开口:“姜......姜县令。”

“能不能给俺村的粪还给俺们?”

姜戈闻言止不住的大笑。

这点事还磨磨蹭蹭,作那样一番姿态,她还以为罗里正会说些什么呢?

大手一挥:“罗里正,这剩下的化肥你拉走吧。”

该肥的田肥了,这化肥他们县衙留着也没什么用,净臭人,一个县衙的空气都被它污染好几天了。

正发愁怎么办才好呢。

姜戈一开始的想法是给松阳县的百姓们分发一下,但是罗里正要了加上这本来就是他送过来的,物归原主也算是一个办法。

她大手一挥,罗里正是开心了,可其他人也挤了过来。

“大人,大人还有我们吶!”

百姓们可都眼巴巴瞅着呢。

“俺家地里的苗也要吃饭,不能光给大李村的吃啊!”

“对啊对啊,俺村的人还少,俺们平时饭也吃不起,麦苗又稀,我们比大李村需要这化肥,大人。”

“大人.......”

姜戈觉得自己好像一只老鹰,这些百姓都是嗷嗷待哺的小鹰。

吵的头晕:“好了好了,这个粪是大李村拉来的,现在也是物归原主了,这化肥的制法我会让二旺教给大家,还有什么施肥怎么施肥,大家别急。”

听到姜县令说这个化肥也如同曲辕犁一般免费教学后,大家伙这才安静下来。

耳朵边上瞬间清净了,不变的是她依旧被百姓们围在中间,姜戈笑了笑说:“这个化肥要用到牛粪和黄豆粉,还有熟石膏粉,需要些成本,但是三天就能用了,有一种堆肥法子不需要什么成本,就是时间比较长,要一百天左右才能用。”

“这个化肥能让小麦产量变多,大人我们舍得花钱的。”

说实话,姜戈小瞧了松阳县的农人。

她以为他们会选择时间长的堆肥法,可她低估了百姓对粮食的热爱,对丰收的执念。

“现在大家伙做曲辕犁的部件都攒了些银钱。”二旺知道姜戈在想什么,不忘提醒她道。

现在的百姓手里没有之前那么紧张,自然也会大方些。

“这教授化肥制法一事就交给你了。”

二旺刚一出声,就被姜戈给逮着抓了壮丁,主要是二旺这么些日子里,没了胳膊没办法巡逻,只能跟着自己帮忙,这样长久下去也不是办法。

姜戈有意栽培二旺。

把化肥一事都交给了他,不过她也不是要撒手不管,还是要在旁边指点一二。

幸亏土化肥和堆肥都不算太有技术含量。

二旺接了一个这么大的任务,终于有了一丝安全感,但是他有他的不理解。

挠头问说:“大人,为什么我们不把化肥的制法留下来,请人来做,肯定能卖遍整个大周,这样我们既可以赚钱,农人也能肥田。”

“二旺,你觉得舍得花钱买化肥的农人在这松阳县会有多少?”她脚下的步伐慢了下来。

“估摸也不少吧?今日都有人愿意买熟石膏粉这些。”

她停下脚步,站定。

“他们舍得买熟石膏粉,不代表我们就能让他们买化肥,这化肥原料是牲畜粪便和烂叶杂草,都是一些不值钱的东西,我不愿从农人身上挣利,我是松阳县的县令,就是他们的父母官,县民都不能吃饱肚子,我身为县令还要想方设法从他们身上赚钱,这对于百姓来说,太过残忍。”

这一刻姜戈身上发出的光芒震慑住了二旺,他露出迷茫无知的表情来。

“大人,我不懂。”

“简单来说就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二旺疑惑:“大人,红薯是什么?”

“是一个好东西。”

说是二旺教,其实还是姜戈自己上场。

二旺就是在旁边打个下手。

刚准备教学,姜戈就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县城街道上的人畜粪便基本没有了。

自从松阳县的人知道这东西可以变成金疙瘩之后,出门走两步都会带着一个小袋子,走一步捡一个。

人人都这样,街道上的垃圾也少了很多。

姜戈这还是第一次走在松阳县的路上没有见到脏东西呢。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件好事。

就是原本的教学方式可能用不了了,姜戈原来的想法是再捡些人畜粪便,现场演示一次给松阳县县民看。

但现在就要换成她要去看每个村的土氨肥制作。

使用?鲜牛粪、黄豆粉、熟石膏、密封放置3天,兑3倍水施用。

原料简单,制作方法也简单,其实早就有了化肥的制作方法,但没有人说,有一个好东西就愿意捂着当传家宝。

姜戈不相信这么多百姓没有人发现牛粪对苗子的好处。

松阳县即使再怎么穷,在县里还是可以找到几家养牛的人家,之前养牛家的牛粪都不知道怎么处置。

现在可好了,一点牛粪都成了香饽饽了。

心地好的人家免费让人捡牛粪,最多人家给割几次鲜草,要是碰上计较的,一坨牛粪都要花上几文钱。

幸亏近日人人的家都做曲辕犁部件,一日也能赚上点银钱,要不然光是做化肥用的这些熟石膏粉这些,都让人忍不住心疼钱。

还是要去每个村子去指导一番。

姜戈走在乡间小路上,清风习习,草绿花香。

触目可及的地方再也没有了杂乱的人畜粪便,连枯草杂叶都很少见,原先的废物成了大家眼里的宝贝,自然路上能看见的都捡回家去。

就连孩童都被父母拎着耳朵教导,要是在外面想要上茅房,一定要回家来上。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肥水不流外人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