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进城
…….
【你是不是忘了我是什么了?)
“啊,你不是那个仨月不发布任务,一发布任务还没挣钱,先让我倒搭200的周扒皮系统吗?这还好有每日签到奖励,要不靠着你这任务发布频率,我可得饿死了呢。”
阴阳怪气一一
……我觉得商城里的东西可以再涨涨价了,来快俩月了吧,该通货膨胀一下了。】
“哎哎哎,我错了我错了,你说你这系统,咋还开不起玩笑了呢。呵呵,我可喜欢你了。哎,咋感觉你比一开始人性化了呢?瞅这聪明劲儿。”迅速滑跪一一
【跟着一个厚脸皮的宿主,变得厚脸皮了呗,统一步调。】惹不起你还不行。
“行行行,说回正事,我知道,你要说你是“优质后妈养娃系统'嘛,所以她是要去当向阳向东后妈?”
“谁啊,哪个大聪明啊?”
【就隔壁刚刚说话那个,罗政委的妹子。】嗯?″张飞″他妹妹也来啦?
说到这,黎安安可就精神了。
当初罗政委说他妹妹长得跟天仙似的,她就存疑。这基因得变异成啥样啊。
现在终于可以看到真人了!
黎安安扒着墙头踮着脚探头探脑往那边瞅。那边正忙着搬家的罗家人冷不丁看到墙上出现个小脑袋瓜儿还吓了一跳。黎安安默了一下,刚刚犯蠢的那个不是她,她是被系统附身了。发现自己做错事了,黎安安赶紧道歉:“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我是您家隔壁袁家的保姆黎安安,刚刚就是听到搬家的声音,一时好奇,想看看,吓到你们了吧。”
说着赶紧出了院门,朝罗家走去,既然都说上话了,得过去打个照面,隔着墙怪不礼貌的。
到了罗家院儿里,黎安安看几人在搬东西,低头看了看自己刚拔过草的手,想帮忙又担心把人家东西弄脏,正犹豫不决呢。罗嫂子看懂了她的意思,眼里闪过笑意,语气温和地说:“我知道你,老罗和我们说了,说你做田螺特别有一手,还给了他一罐剁椒,那几天他去食堂吃饭天天都带着那剁椒酱,说吃饭都香了。”黎安安不好意思地笑了,“瞎,罗政委说那干啥,下次我做剁椒,再给他。”
罗政委还真没说错,他媳妇确实挺和气的。罗嫂子看着眼前这个漂亮又热心肠的小姑娘,想拉她进屋“不用帮忙,东西不多,一会儿就搬好了。你先在这坐会儿,我们随便聊聊啊?”黎安安一看自己在这帮不上什么忙,好像还有点打扰人家,寒暄了几句之后忙提出告辞。
临走的时候又多看了旁边一直很安静不搭话的罗妹子一眼。真好看啊一一
黎安安觉着自己就算长得还不错的了,一百个人里面怎么也能排前五。但是眼前这个,毋庸置疑的第一!
清冷疏离,气质淡然,皮肤雪白,跟梅花仙子似的。刚刚听罗嫂子介绍,名字也特别衬她一一罗雪梅。真好听。
话说……
罗团长和罗妹子,真是一个爹娘生的?
想法不礼貌,但,按照基因学来说,这不科学啊!那这么说的话,她都可以把系统里最好吃的现在还没有对应品种的樱桃树拿出来了,问就是基因突变。
罗政委的妹子都能长这么好看,凭啥樱桃树就不能基因突变一下了。以此类推嘛。
一个吃货的执念,时刻不忘了她那樱桃。
黎安安看美女看得目不转睛,临要出门了还回头看了好几眼。真好看一一
太好看了!
再多看两眼,哎呦,跟个仙女手办似的,真不能带回家去吗,就立那儿让她天天看。
这要是每天都能看着这样的大美女,她都不敢想她会对这个世界多么温柔!“系统,你管这叫竞品?不替我心虚吗?”“咱就说,打眼儿一看,这罗妹子全是优势,我混身劣势,她全是机会,我毫无威胁。”
“罗妹子是怎么看上李团长的,图他啥啊一”李长风会下蛊?哎呀妈呀,以后可得离他远点儿。一边想着,黎安安一边依依不舍地回了袁家,然后到陈大娘旁边,用四肢和语言开始夸大渲染罗妹子的颜值。
陈大娘看得忍俊不禁。
小石头在一旁都不玩玩具了,扬着小脖子张着嘴看黎安安表演。等黎安安介绍完,去厨房灌了大半杯凉白开,洗洗手,换了身衣服才瘫在沙发上。
“反正中心思想就是,咱家隔壁来了个仙女儿!”陈大娘慈爱地看着黎安安,“我听明白了,罗家闺女长得好看。但是和咱又没啥关系,你这么激动干什么。”
“大娘,你不懂,是震撼型的好看!让人看了都开心的好看。这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以后每天都能看到'小仙女'’,心情都好了。”陈大娘无奈地看了黎安安一眼,还好这是个姑娘,要不跟个登徒子似的,瞧瞧这话说的。
“不过,我刚刚待那一会儿功夫,没看着她家孩子呢?上次吃饭,好像也没听罗政委说起过家里的孩子?”
“算了,不想了,和咱也没啥关系。”
等那边罗家收拾完了,带了一点特产来拜访左右邻居,礼数极周到。陈大娘客气地招待了两人,还多看了罗小妹一眼,偏心地觉得和自家安安长得差不多嘛。
都是好看的姑娘。
大
过了几天,黎安安正在和陈大娘一边吃樱桃看电视,一边逗孩子。黎安安看着越吃越少的樱桃,后悔了,当初怎么就投放了一颗树呢,应该投放三四五六七八九棵!
然后分成早熟晚熟各种熟,这样她就可以一直有樱桃吃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吃得这个珍惜啊。
不过,也就是这么想想,真这么干,多吓人,凭空出现一片樱桃林。这画面太美,她不敢看。
不想樱桃了,再过几天,草莓就好了,到时候可以多吃!一天三顿!
胃不管了,先满足嘴。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喧闹的声音,透过窗户一看,是几个人抬着一台洗衣机,从大门口走过来,领头的是警卫员小陈。黎安安忙打开门,“怎么了这是?”
“这是陈大娘之前预定的洗衣机,今天到货了,我给抬回来了。”小陈一边解释一边指挥着几个人抬着洗衣机到屋里,这东西看着不大,实际上可沉了。
黎安安一听,转头惊喜地看向陈大娘。
陈大娘看着黎安安的样子,笑了,“不是稀罕吗?咱家也买一个,快去看看,放哪儿合适,帮着找个地方放好。”
黎安安顾不得说别的,先去指挥着把洗衣机放好,这东西这重量,放好了之后一时半会儿不能挪位置。
等都弄好,小陈也走了,黎安安稀罕地摸了摸洗衣机,然后扭扭捏捏地走到陈大娘附近。
“大娘,您怎么知道我喜欢这个啊,是为了我买的吗?”“你就差在脸上写着了。但也不算是特意为了你,这洗衣机本身也算是好东西,确实省劲儿,有了它,咱俩洗衣服都省事儿,而且也不是买不起。”黎安安听了还是很感动,她又不傻。
她来之前,陈大娘就没想过买洗衣机,现在她来了,多一个人帮着分担家务,忽然想起来买洗衣机省事儿了?
谁对她好她还是知道的。
就是她没想到,陈大娘能因为她喜欢就花大几百买了回来。黎安安抱着陈大娘,脑袋窝在陈大娘的颈窝,轻声说:“大娘你真好。”陈大娘拍着黎安安的胳膊,享受着她这小女儿态的撒娇,真就像家里的小闺女似的。
黎安安软乎了一会儿,还是调皮地说:“大娘,我觉得我现在就像妲己似的,迷惑你,然后就啥都有了,嘿嘿。"说完自己还憋不住笑。陈大娘一听也乐了,“那你还想要什么,大娘都给你买。”一股女大佬气势!“没了没了,可不用了,咱家这些东西就够用了,可不用其他的了。不过这个洗衣机是真有用,以后咱们床单被罩都不用自己洗了,真方便!”“这洗衣机多少钱啊?”
“和电视差不多吧。”
“我就知道它便宜不了,但是没想到这么贵!”说着说着就去看洗衣机去了,然后就开始拆床单被罩,一通儿洗,这么贵可不能让它闲着!
正好今天阳光好,别辜负了这天气,掐指一算,今天适合洗床单。想起来前几天给丫丫洗那件沾满樱桃汁的衣服,黎安安就脑袋疼。这洗衣机要是早点到就好了,那天她洗到最后,好悬没把那个衣服扔喽。后来还是勤俭节约的美德阻止了她。
现在好了,有洗衣机了,看她怎么大洗特洗!所以,等袁团长回家,迎接他的就是晾衣竿上五花八门的被单。我们家被单真多。
还有,这下都知道咱家有洗衣机了。
袁团长站在门前的台阶上,隐隐约约听到客厅那边传来丫丫的声音。“小姨,这洗衣机可以洗屁股垫嘛,这个屁股垫有点脏了。”“可以,你把它拿过来,我还真没发现。”“小姨,今天我被老师夸奖了,她说我吃饭吃得干净,细嚼慢咽。其实我就是不爱吃,托儿所做得没有家里好吃,所以吃得才慢。小姨,你真的不能去托儿所当老师吗?”
“不能,你小姨我才上到三年级,目前自己也正学习着呢,人家最低都要小学文凭,你小姨没有。”
丫丫现在也改口叫黎安安"小姨"了,而不再是刚开始认识时候的安安姨。生活就在我改变对你的称呼,你改变对我的称呼中悠悠荡荡地过去。大
进入六月,慢慢步入盛夏,菜园里的菜终于不是光秃秃的一棵苗一棵苗的了,开始有了点茂盛的意思。
虽然黎安安种得稍晚,但是长势也慢慢地追上了别人家的。那天黎安安在园子里拔草,袁团长路过还和她说这个来着,说家里的菜长得好。
黎安安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是神农的后人,种地能手。大
这天,荷花姐又拿着针线简箩过来了,来和黎安安聊天,也不耽误了手里的活计。
黎安安把荷花姐迎进屋,又去端了一杯水过来。防止一会儿荷花姐说多了口渴……
黎·贴心、安安
不一会儿,金婶子领着小向东也过来了。
嘿,今天家里真是热闹。
把向东和小石头放一起,几双眼睛盯着,看着他们俩玩儿。一边看孩子一边闲聊天。
金婶子先开始吐苦水,“你们说我们家长风该怎么办啊,他怎么就不张罗着找个伴儿呢。”
又来了。
最近金婶子每次一聊起李团长,就以这句话开头,跟祥林嫂似的。估计直到李团长再婚,她才能不说这个。
要黎安安说,不找咋了,不找挺好。
金婶子给看几年孩子,吃得好也有钱拿,等向阳向东他俩长大了,就无事一身轻了。
也不是非得必须找个伴吧,万一找个不好的,对向阳向东不好咋办。单就这点,她支持李团长保持单身。
但是老人不这么想,金婶子就觉得他儿子老了之后如果没伴那必然是凄风苦雨的。
吃不上饭,穿不上衣服,没人管,也没人陪着,一个人孤孤单单。黎安安只想说:你把国家放哪去了?
按照李团长他们这个级别以及现在工作的势头,以后肯定还能往上升。等老了,国家肯定会管啊,生活得比绝大部分人都安稳,担心他们?属实多余。
但是金婶子这代人思想老旧,觉得离婚是天大的事,离婚后不再婚更是不可思议。
她还算是一个挺不错的人了,也还是有不少糟粕思想。这时,金婶子迟疑了一下。
然后犹犹豫豫地开口:“你们说,他不张罗再找,是不是一一是不是还想着前一个呢?”
说到这,金婶子就皱紧了眉头,作为母亲,她真的很厌恶那个女人,连名字都不想提。不在向阳向东面前说她坏话,已经是仁至义尽了。之前那个女人和老二在一起的时候,她就不同意。她那身份背景太不好了,实在是怕她耽误了老二,但是架不住老二喜欢,满心满眼都是人家。
哪个当娘的能拗过儿子,最后还是让他俩在一起了。然后老二就好几年没升职,也不知道和这有没有关系。接着就是向阳出生,她说要来伺候着坐月子,人家也不用,就要自己来,说不希望和父母住在一起。
也行,她还不来了呢,还轻松了。
她就不明白了,这个人咋这么“特”呢,有人照顾还不好,非得自己忙活。后来就是她给准备了坐月子的东西,吃的用的都寄过来了。听老二说,都用上了,也不知道是不是骗她的。
反正她当奶奶的心意到了。
坐月子的时候,是老二在这边雇的人。
行吧,产妇最大。
再到后来就是生向东,和生向阳的时候一样,这些事又重复了一遍。这几年她也就见了向阳向东屈指可数的几面,人家当妈的不愿意和老家人接触。
导致她想孙子都还要看人家脸色行事。
老二回家都少了,但总算钱还算是没少孝敬。紧接着就到了今年,出了那档子事,那女人和老二干脆利索地离了婚。金婶子都不好说自己是开心多一点还是愤怒多一点。说实话,她现在也确实是不希望她再回来打扰老二的生活了。那个女人她根本就不喜欢老二,当时俩人在一起就是形势大于感情。你看,今年可不就出了这事,要她说,这都是早晚的事。不是今年就是明年,不是这个青梅竹马,就是那个。她的心心就不在老二身上。
金婶子一阵阵叹气。
张荷花听了这话,瞪大眼睛,“不能吧,李团长还能想着她?我觉得不可能,谁还能惦记一个给自己戴过绿帽子的女人啊。那都传得沸沸扬扬的,都传遍了。就我这人缘不好的,走在路上都有认识的周围村子里的人拉住我,问我′你认识那个被戴绿帽子的李团长不,他是不是长得特别难看啊,还是打女人啊?”说到这,张荷花迅速瞥了金婶子一眼,“我可都是给澄清的啊,我说不能,李团长我认识,长得一表人才的,脾气挺好,是那女的不好,人家都不信!黎安安赶紧在后边拉荷花姐的衣服,你可闭嘴吧,一口一个“绿帽子”,哪个当娘的能爱听。
金婶子扯了扯嘴角,“可不是嘛,都传遍了。唉一一”张荷花反应过来自己刚刚又说得不对了,想往回找补,“婶子,你也别担心,我觉得李团长不是因为前头那个不想找的,应该是别的原因。反正要是我遇到他那事儿了,我家老周在外面有个小的,我得把他脸挠花,然后去部队大闹,必须要个说法!得恨死他了,不带原谅他的。”说着说着像真有这回事儿似的,还把自己说生气了,胸口起伏不定。黎安安赶紧把水喂到嘴边,缓和缓和情绪,说人家的事呢,这给你代入的。而且,可别给你家周团长乱扣罪名了,他又不傻,知道作为一个军人,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
金婶子听到这话,也觉得,对啊,话糙理不糙。男人还能惦记一个给自己带过绿帽子的女人?那是为啥不再找了呢。
黎安安:闲的,还是向东不够调皮,但凡再调皮一点,上房揭瓦,你就没这功夫思考这些了。
其实黎安安中间也劝了金婶子好几次,让她放宽心,少操心儿女的事吧,他们能把自己活明白。
但就像别人洗脑不了她一样,她也劝不动金婶子。说到后来,金婶子还是决定要给李团长寻摸寻摸"下一春"。行吧,您开心就好。
大
家里有了洗衣机之后,黎安安的心里就像长了草似的。想买点好看的布,做好看的衣服。
之前手洗衣服,当然是怎么方便怎么来,所以黎安安当时觉得灰扑扑的衣服最好了,洗起来多方便啊。
尤其是家里俩孩子,衣服脏得忒快。
现在没有洗衣服的烦恼了,她就开始想做点漂亮但不实用的衣服了。就是部队这边的供销社里,布料类型太少,她系统里五花八门的布料都不好往外拿。
所以黎安安蠢蠢欲动,想着去一趟市里。
这么一想,自从她来了,还一次市里都没去过呢。和陈大娘一说,陈大娘给她塞了一大把票和钱,让她买点家里或者她自己能用上的。
去一次市里可折腾了,好不容易去一趟可得多买点。不过一一
“你之前去过吗?别走丢了。”
黎安安从回忆里搜索了一下,原主还真没去过!这时候的人可真行啊,就在这一亩三分地儿折腾,十八岁了还没去过城里,活久见了。
不过也别说原主,现在大部分人都这样。
而且,有的人还惧怕去外面呢,觉得在熟悉的地方更有安全感。保守且胆小。
不过,对黎安安来讲,这都是小问题,“没事,鼻子底下不还长个嘴吗?我找不到地方还不会问了,您就放心吧。”陈大娘一想,也是,遂带着担心的答应了,然后给黎安安又塞了可多钱,穷家富路啊。
不至于,就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不过还是收下了陈大娘的好意。黎安安觉得不就进趟城,那不手拿把掐的,没想到第一步就败在了汽车上。现在的路况真不咋好,路上坑坑洼洼的,时不时一个大坑,也没人填。汽车里味道还难闻,那个汽油味一直往鼻子里钻,黎安安一个不晕车的人待久了都有点不舒服。
晃悠两个多小时才到市里。
下了车,黎安安远离马路,靠着墙,缓了好大一会儿才缓过劲儿来。不行,这趟得多买点,要不然都对不起她这一番折腾。举目四望。
七十年代末的市里,房子瞅着不算华丽,但是也不是想象中的那种灰扑扑的。
瞅着有一种朴素又整齐的感觉。
大街上的人也不像村里经常下地干活的人一样穿的都是耐脏耐磨的,这里的人穿得艳丽了不少。
衣服色系比她想象中多。
倒是给她很大自由度了。
黎安安这次过来打算把各个地方都转一遍,比如百货大楼、废品收购站啥的。
前者是为了看看“流行风尚”,后者是为了给系统里的东西找个出处。看看大的废品收购站都有些什么,要是有不错的东西,下次她再从系统里拿出来啥,就让系统弄得破旧点,然后说从收购站里淘的。对了,得先去一趟国营药房,买点枸杞、人参须啥的,给她和陈大娘。袁团长倒是不用,人家身体素质好着呢。
她和陈大娘身体都一般。
这一个多月还算吃得不错,但是,还需要对症一点,用点药膳,好好调理一下。
比如,她的姨妈问题,她前几天才发现,自从她来了这之后姨妈竟然就没到访过!
还是荷花姐说起这个问题,她才反应过来。这可不行,不说生不生孩子,这肯定是身体哪不太好呀,必须得好好调理。之前她都没注意到,还觉得自己挺健康的呢。估计也是人潜意识里的讳疾忌医作祟,要不然她也不能手握系统,却没想着给自己检查一下。
陈大娘身上也有一点年轻时落下的病根儿,不算严重,但是有时候也不舒服。
她让系统给她俩里里外外地检查了一下,没啥大毛病,但是小毛病是有的。省去去医院的步骤,直接按照系统里的药膳方子抓药。接着又去百货大楼逛了逛,东西不说琳琅满目,那也是该有的都有了。一楼都是一些吃的和一些生活中常用得到的东西,比如以前看,嫌弃丑丑的,还过于艳丽的搪瓷盆。
这东西要不说后来就淘汰了呢。
端着特别沉,而且放地上或者哪的时候声音贼刺耳,不小心把瓷摔掉,还容易生锈,除了比塑料盆结实没啥优点。
但是吧,看久了,黎安安觉得,好像还挺喜庆?反正现在搪瓷盆,大茶缸是主流,谁家都有。说到大茶缸,黎安安记得后世有一段时间好像还流行了一阵儿,一群大学生特意淘这种茶缸,说结实耐用还能装,人手一个。军大衣也是,也流行了一阵儿,还是那种劳保军大衣,便宜实用但丑。时尚是个轮回啊。
黎安安收回视线,拿着票去买了两袋洗衣粉。之前她以为这个时候只有肥皂呢,后来才知道洗衣粉早就有了,就是只供应城市。
所以说,不要把七八十年代的人想的太穷,感觉大家都过得不好似的。其实哪个年代都有先享受世界的人。
而且,有洗衣机,咋可能没有洗衣粉。
二楼就是卖布料和其他的了。
黎安安左看右看,觉得没有系统里的好看,就是如果比较的话,都是蓝色,柜台里的就是一般的蓝色,但是系统里的就显得蓝得特别清透。布料品质也是系统里更胜一筹。
所以黎安安就安静地当一个只看不买的顾客,左右看看都有什么颜色。这时就不得不感慨一下了。
要不说这时候当售货员的都态度不好呢,她觉得自己已经很安静了,也不惹事,都还被白了好几眼。
她怂,没上去理论,她也就在家和袁团长能耐,出来举目无亲,嘴可笨。心里阿Q思想:等改革开放了,自视甚高的人终将被世界抛弃!哼!三楼就是一些电器啥的了。
这个家里都有,黎安安就随意扫几眼。
现在的电视真贵啊,普通人得不吃不喝攒大半年才买得起,谁能想到后世电视越来越便宜呢。
而且,做的是越来越大了,是不是因为现代人近视的多啊?从百货大楼出来,黎安安又去了一趟书店,买了点小人书和《十万个为什么》
曾经,黎安安很疑惑为什么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要有这本书,现在她自己带过四岁的孩子之后,也开始买了。
这个书好啊,拿它治家里小屁孩儿去!
让四岁小屁孩儿和这个书互相折磨去吧,可别来折磨她了。到时候让她舅给她念。
最后去了趟废品收购站,市里的废品收购站就是比她们那的大。这规模,可以啊,左右看看,啥破烂东西都有。黎安安看着那些破铜烂铁,现在的人还不怎么看中这些,但以后有些有头脑的就会回收这个,里面有些东西还是很赚钱的。八九十年代好多收破烂赚钱的呢。
旧报纸的话,家里其实不太需要,一些比较重要的,像《人民日报》这种,袁团长因为工作需要是肯定要定的,她跟着看就行,就不拿了。黎安安想看看有没有一些和厨房、药膳、种植相关的书。左右翻翻,淘来淘去,还真让她找到了一本!这本书外面套着不起眼的纸皮,里面讲的都是做菜,翻了翻,没发现出版社。
看起来像是有人随意印的。
但是黎安安身为一个厨师,还是能看出来的,里面有些菜的做法还是国宴级别的呢。
书里有的地方标注"特供”。
黎安安看了,如获至宝,嘿,她就说吧,废品收购站还是能淘到好东西的!倒不是说里面的菜谱多珍贵,而是既然她可以在这淘到一个写着国宴菜的珍贵的书。
那么,哪天发现一本珍贵的药膳书,哪天又运气好淘到一本种植书也不奇怪,对吧。
接着她又到处看了看,眼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就走了。此时,她的筐里也装了不少东西一-洗衣粉、肥皂、药材、书、炉果、桃酥、奶糖、顶针、铝饭盒什么的。
其实黎安安还想去黑市瞅瞅。
不知道别的地方,反正她们这管得还是很严的,集市什么的还没放开,听说有的地方早都放开了。
所以她们这还是有黑市的,就是左转右转也没找到。也是,要是让她随随便便就能找到,那也不叫黑市了。打道回府!
路上,黎安安又趁人不注意往筐里放了两个布偶和好几匹她觉得好看又不算张扬的布。
她自己其实不怎么关注穿,就关注吃来着,但是她特愿意打扮小孩儿。她打算给丫丫做条小裙子,其中有块特软的布留着给小石头做小衣服。光是想着这些小衣服穿在他们身上,黎安安就露出了姨母笑。随即又拿出一大块油皮纸袋装着的猪板油,打算回去熬猪油!做菜,油可是基础。
而且,说句不好意思的,自从她到了之后,袁家的油就有点不够用。这回趁着来市里,赶紧偷渡一大块猪板油,能熬一大罐猪油呢,可以吃很久。
有人说猪油对身体不好,也有人说是无稽之谈。黎安安的态度就是,该吃就吃,吃个东西都小心翼翼的,那生活未免太无趣了。
有的菜适合豆油就用豆油,有的菜适合猪油那就用猪油。不因为是否健康,只因为合适。
比如,猪油渣拌饭,谁都无法拒绝的好吃,不用猪油用啥。还有做白菜的时候,用猪油就是比用豆油好吃。也有人觉得用豆油做白菜更好吃,那就用豆油。反过来说,像凉拌菜,大傻子也不会用猪油,对吧。所以什么东西,不需要考虑太多,就看合适与否。猪油这东西,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熬出来的最香,外面买的都不好吃。黎安安也这么觉得,所以她是拿的猪板油,打算回去自己熬!带着或买或兑换的东西,黎安安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咣当咣当的车程,终于又回到袁家。
到家之后,陈大娘都顾不上看东西,忙问:“没遇到什么事吧,能找到路吗?咋去了这么久呢,是不是饿了,锅里还热着饭,赶紧吃点。”黎安安一脸享受地收下陈大娘的关心,说,“没事,都能找到,我就是去市里的回收站看了看,有没有什么好用的书,还真让我找到一个不错的菜谱。到时候我按照上面写的烧给您吃。上面还有国宴字样呢,保不齐是不是哪个国宴大厨的家人扔的。”
“又去废品收购站了?真不知道你怎么就那么爱去那种地方,行行行,那我就等着你做给我吃了。”
黎安安去洗了洗手,然后开始规整东西,该放厨房的放厨房,该给陈大娘的给陈大娘。
还有给丫丫的小人书和糖果。
等丫丫放学回来,看到一大堆糖果,虽然不能吃多,一天只能吃一颗,但还是好开心啊!
有的糖果湘湘都没有呢,到时候她拿到托儿所和湘湘一人半个分着吃,就像湘湘和她分饼干一样。
从这次之后,黎安安每次去市里,都会给家里的孩子带一些零嘴,这是属于家长和孩子的小默契。
而丫丫长大后,还清楚的记得,每次小姨去市里都是她最开心的时候,因为这代表小姨回来就有好吃的和好玩儿的了。这是她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黎安安觉得自己全身都是灰,去洗漱了一下,出来之后把一匹布料拿给陈大娘看,“您看,这布料不错吧,我一眼就相中了,到时候给丫丫做个小裙子,在这缝几个小动物,这个地方再缝个蝴蝶结,得多好看!”陈大娘看着这布料,也频频点头。
第二天,黎安安都没等熬猪油呢,就先去找荷花姐去了,她要让丫丫成为家属院最靓的那个崽。
要问,为什么去找荷花姐,废话,她缝个补丁还行,做衣服真是为难她了。她会编东西也不代表她会徒手做衣服啊,现代社会又用不上。所以这东西,还是得找个明白人弄。
而荷花姐也没辜负她的信任,基本把她脑海里想象出的样子完美复刻出来了。
小裙子相当好看,惹得不少人问她怎么做的还有布料怎么买的。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人,也因为这个衣服特意登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