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 章 汲古水榭(1 / 1)

夜风解意 闻乐喜 3535 字 28天前

晚意提着食盒的手尴尬地举着。

此刻内心真想一走了之,但把柄握在人家手里,直接甩脸子走人的好事,目前还轮不到她。

“我做的不怎么甜,大公子会爱吃的。”晚意厚着脸皮道。

守门的小童刚开始还算客气,一看晚意如此赖着不肯走,面色便冷淡下来,“我劝姨娘还是走吧。”

晚意心中腹诽:昨晚让门口小厮带了话给自己,今天又不肯放她进去,简直有病。

“...其实我找你们大公子,是有些.......”‘事情’两个字还没出口,忽然门被从里面打开。

出来一个比守门小童年纪还略小的孩童,对着晚意道:“公子有请。”

声音听起来冷冰冰的,脸上也没有笑意,活脱脱崔括的幼年版。

于是晚意便跟着这个只到她腰高的孩童走进了汲古阁。

阁内的步道比外面还要幽暗,光亮只透过窗上的雕花孔洞透进来一些,迷迷蒙蒙地,让人不似走在实地上。

前面几步处不远的墙边各立了一个花梨木透雕落地灯,小童领着她拐过隔扇门,眼前便豁然开朗。

入目是洒进晨光半开的海棠窗,窗外不知是什么花,枝条被雪压得半垂着,宛如女子娇柔的腰肢侧卧。

正中央一张宽大的书桌,案面光洁如镜,几张宣纸随意摆着,被一方青石砚台压住了一角。

书案的左侧是一大排楠木书架,架上整齐地放满了书籍,一只青瓷花瓶立在一旁,插了一株不小的红梅。

右侧是一扇屏风,屏上绘着一副山水画,一叶扁舟悠然行于江面,仿佛将整个书房的静谧都融入了画中。

案上的香炉袅袅升烟,微风穿过海棠窗将烟吹散开来,晚意只觉得一股淡淡的沉香萦绕在鼻尖,让人生静。

“姨娘等一会儿吧,公子快回来了。”小童站定后说道。

“他去哪了?”

“我也不知。”说完便不再理会晚意,走开了。

晚意在屏风前的圈椅上坐下,就这么百无聊赖地等了一刻,最后等得实在无聊,刚好瞥见自己带来的食盒,于是便拿出一块芋头糕吃了起来。

醒酒汤和芋头糕,都是晚意的拿手吃食。

芋头糕软糯却不甜腻,有着一股独有的香味,唯一的缺点就是容易饱腹。

等手中的芋头糕也吃完了,晚意却还未见到崔括。

于是不再枯坐,在书房中闲逛起来。

书案前的宣纸摆放地略显凌乱,显然是主人刚用过,还未来得及收好,晚意拿起一张看了看,上面写着“静水流深”几个字。

走到左侧摸了摸楠木书架,随手在一层翻看了几部书,均是《史记》,《汉书》一类,再往前走翻看几部,又是《齐民要术》,《皇帝内经》一类。晚意不停地拿下书籍看看书名,心中思忖,这崔括的藏书够杂的。

正翻看着,只觉得身后似乎有人,一转身,便看见崔括深如墨潭的眼睛正看着自己,吓得晚意手一抖,书没拿稳掉在了地上。

崔括面无表情地看了一眼掉落在地的书,转身走开,口中却道:“捡起来,放回原位。”

晚意忍不住在崔括身后瞪了他,弯腰捡起书,撒气般将书重重地塞回了书架。

“你倒是让我好等。”晚意不客气地道。

崔括抬眸看了她一眼,语气平静:“有要事需要出门,不是要紧的事便可放放。”

冷漠的声线说着让人不快的话,可真是‘相得益彰’。

晚意心中忍着气,直接开门见山:“大公子捏着我昨日的把柄,是什么目地,直说吧。”

崔括负手立于窗前,却未接话。发上的飘带在风中扬起,整个人在雪的映照下越发俊美无俦。

半晌,崔括幽幽开口:“你与我父亲,是如何相识的。”

晚意皱起秀眉,对于崔括如此突然的提问一时间怔了怔:“在瓦肆相识的,不过,这好像与大公子没有干系吧?”

崔括缓缓转身,一双清冷的眸子直视晚意的眼睛,“你与我父亲年岁相差将近二十载,这个年岁差距,不是为了权便是为了财,亦或者……你有什么其他的目的。”说话间眸色一沉,眼神带着探究:“你是为哪一个。”

晚意被盯的不免心中一怵,但细想他应当不会知道自己的底细,于是宽慰自己坦然,语气故作轻松地回道:“难道不能是因为爱慕老爷么,莫非大公子觉得自己父亲不配得到年轻女子的喜爱?”

“年轻女子喜不喜爱倒未可知,但你这样心思深沉的女子,却另当别论。”

“大公子实在误会了,我怎会是什么心思深沉的女子。”晚意向前几步,姿态婀娜地在椅上坐下,“我只不过是一个希望被疼爱的普通女子罢了,正好崔老爷最懂怜香惜玉。”

说完一双眼睛望向崔括,眼媚生辉。

“接手库房,经营店铺,一步一步,莫非天真单纯。”

“人为财死,我就是爱钱财,难道不行?”

崔括看了晚意一眼,没有再与她争辩,轻轻关上了门窗,把冷风隔绝在了屋外。

“‘寻香记’的掌柜,用我的人。”

“掌柜对铺子能否存活关系重大,你……!”

崔括直接打断她,“姨娘必然能做到。”

晚意正巧抬眸,两人一瞬地对视,随即快速移开。虽然极不情愿,却最终还是妥协,“......那你找个机灵点的,要是王掌柜那般的就算了。”

“姨娘好好经营,若是铺子有什么问题,库房...恐怕也到不了姨娘手上了。”

晚意咬牙:“知道了。”

说完转身欲走,然而被将了一军,晚意心中越想越不快,于是便道:“对了,老爷说我毕竟是你的长辈,大公子有爱挑食的毛病,让我多照顾你,给你带了芋头糕,你慢慢享用吧。”

晚意说完这话,只觉得瞬间爽快不少,步履也轻快起来。

晚意走后,书房又恢复了原有的静谧。

阿福走上前来,看了看桌上晚意带来的食盒询问:“公子,这糕点怎么处置?”

“扔了。”崔括坐于书案前,头也不抬地回道。

阿福口里应是,却有些不舍地挠了挠头。

“慢着。”正走两步,阿福又听得崔括叫住了他。

“怎么了公子?”

“先放着吧。”

阿福眼睛一亮,“公子是想尝尝?”正欲再说几句,只见自家公子一个眼神看过来,阿福赶紧捂住了嘴,退下了。

崔括看着阿福放在书案上的糕点,眼前忽然浮现出方才晚意吃芋头糕的样子,眸光一沉。启盒拈糕,细细打量眼前浅紫色的方形糕点,不免好奇到底是何味道。

晚意从汲古水榭出来,紫檀便迎了上去。

“姨娘,方才老爷找你。”

“何事?”

“好像是大公子定亲的事情。”

晚意脚步略顿了顿,问道:“老爷现在在哪?”

“去姚姨娘那儿了。”紫檀道。

晚意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便拐了弯往韶华院走去。

韶华院果然比蒹葭院大了不少,石板路一直铺到了主屋门前,一侧八角亭古韵悠然将院子显得雅致非常。亭旁假山小池一应俱全,若平时闲步庭院,必舒适惬意。

“老爷找妾有事?”

崔道正与姚姨娘闲谈,听见晚意的声音,向她招了招手:“来坐。”

姚姨娘的肚子已经显怀,隐隐可见凸出的小腹,她一手按着腰,一手为晚意倒了一杯茶,“许久未见妹妹了,妹妹忙什么呢?”

铺子的事情不便让姚姨娘知道,于是晚意便道:“也没什么事,不过绣绣花,看看书罢了。”

听到晚意这样说,姚姨娘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昨日我的丫环见小桃很晚了还撑着伞在雪地里,伸着脖子不知在等谁,莫非不是等妹妹你吗?”

晚意正拿着茶杯的手不由地紧了紧,脸上却依然平静:“姚姨娘有所不知,因昨日大雪,妾等做芋头糕的食材等了许久,于是让小桃出去看看,厨房的人有没有来报。”

在一旁喝茶的崔道开口道:“这事我知道,前日我提过想吃芋头糕,没想到她隔日便做了。”说着一双略显黄浊的眼睛看向晚意,晚意装作娇羞的低下了头。

“原来如此。”姚姨娘笑了笑。

“听说韶华院的后院开了几株‘勤娘子’,此事可真是稀奇,是吧,老爷。”晚意的手抚在崔道臂上,轻摇了摇他。

“被丫鬟婆子传成稀奇事罢了,其实也没什么,那地方以前挖过井,有些地热,‘勤娘子’本就坚韧些,便长出来了。”姚姨娘不以为意地道。

没想到崔道也露出了好奇的神色:“今日得闲,不如一同过去看看。”

姚姨娘端着茶壶的手一滞,随即笑道:“老爷你们可来晚了,本也就开了两天便败了,昨日一场大雪更是压得什么也没了。”

崔道听罢不免可惜地叹了一声。

晚意抿了一口茶,抬眸见姚姨娘面色淡然,然而放下茶壶时手却不小心被烫了一下,脸色稍变,她见崔道没有注意自己,若无其事地将手缩到了袖中。

这要是晚意自己,被烫到了高低要向崔道撒娇一番,博取同情。这姚姨娘却怕崔道见了遮遮掩掩,她到底是遮掩此事,还是心虚其他事,不想被看出端倪......

崔道将晚意拉得坐近了些,“叫你来,是想让你安排一下过两日沈大人上门做客的事。”

这事晚意前段时间便有所耳闻,因沈崔两家向来交好,沈重介的长子沈知丰与崔道更是多年酒友,偶尔会来府上与崔道把酒言欢。这次明面上说是沈大人上门做客,其实都知晓沈知丰沈大人是想带妻女来相看人家。

崔道也知晓沈知丰的心思,于是就想把这次的待客安排得隆重一些。

“妾知晓了,定会好好安排。”

崔道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又接了一句:“开了春,我也得托媒婆相看崔家主母了,总让你们操持也不妥。”

听得此话,晚意与姚姨娘皆不约而同地看向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