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 35章 离开东京
圣人知道崔道不可能再康复,安抚了崔括之后,便撤了崔道的职务,换了一个祠禄官的闲职,俸禄照样领。
这已经是给崔道莫大的照顾,外人皆传都是看在了崔家大公子的面子。又过了几日,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已经从八卦艳事转变到了国家大事。因着李朝屡屡侵犯国界,近段时间越发明目张胆,神宗帝已经忍无可忍。于是与李朝即将开战的消息不胫而走。
即使远在东京,寻常百姓也不免担忧,战乱会不会波及到自身。自从上次在崔府门口相见后,晚意已经一个月没见到过崔括。只在逛园子的时候时常看见汲古阁灯火通明,太子与他的幕僚也来了崔府好几次,显然前朝事务颇多让他无心分神管理崔府内务。这对晚意来说是件好事。
这意味着,她带着柳姨娘做的事,他一下子并不能察觉。当今官职冗沉,国库空虚,神宗帝提倡的变法虽然能解一部分危机,但是毕竞受到多方阻碍,很多理想型的条款实际实施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尤其对于底层百姓,赋税徭役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豪强兼并土地仍然存在,时而爆发的佃农暴动反抗早已成为神宗帝的一块心病。而晚意带着柳姨娘做的,便是对佃农放高利贷。虽明面上是放高利贷,但晚意要的是柳姨娘只把银子白白地送出去,而后血本无归,她要崔家担了这个放高利贷的名,却赚不到钱拿不到本金。让崔家,不仅赔了钱还要赔命。
这是神宗帝如今最为头痛的事情,而在朝官员放高利贷,一旦查出来,崔氏一族都无法逃脱。
晚意已布局完毕,半月之后,神宗帝果然宣布了开战。令晚意没想到的是,崔括将作为此战军师,一同赴战。婚事无限期的延后,让沈韵真实在忍受不了,当天得到消息后便直接来了崔府。
但是开战在即,国家大事面前,儿女情长便显得如此微不足道。沈韵真忧心而来,几乎是跑着哭着出了崔府。晚意能想到崔括冷静分析的样子,也能想到对他用情至深的沈韵真必然是没法接受即将成为自己夫君的崔括,马上就要远赴边关。刀枪无眼,古来征战,是输是赢,是生是死,只能听天由命。若他归来,崔府也将是另一番景象,届时以他的战功,或许还能保住崔氏一族的性命,但是崔氏,注定要败落了,一个百年世家,将亲手毁在晚意的手上想到崔抚,想到崔婉,想到.….晚意最后还是手下留情没有把事做绝。她曾设想的通敌叛国或者谋反的罪名,在夜深人静百转千回的时候,已经被她否定。
她终究没办法完全地狠下.心…….
出征那日,晚意如同所有的东京百姓一样,在城门口目送禁军出城。她一眼便看到了那个骑于白色骏马上的身影。他今日身着一身青衣,玉冠温润,身姿卓越,面容依旧犹如天神,淡漠而清傲。
晚意脑中闪过无数复杂的思绪,有一种强烈揪心的感觉蔓延到全身。或许这是此生最后一……也未可知.….…晚意心道。马上的人似乎感受到了什么,忽然直直向晚意看来,刹那间四目相对,二人隔着层层的东京百姓,又好似隔着万水千山,云海之遥。阳春三月,阳光如此明媚,柳枝青嫩,飞燕婉转。不知何时起了风,一片片的海棠花便随着春风肆意纷飞,落在各处。如此春景,眼前的将士,却生死不知。
极致的惬意与极致的沉重。
在这个不一样的春日里,蔓延。
晚意也要在崔家被查之前,悄无声息地离开。那一处水池,晚意在一月前便摸清了来源。本来她想一把大火烧了自己的院子,让人以为她葬身火海,但现在却有了更好的方式。韶华院的水井晚意是在小桃嘴中听得,晚意曾独自夜中寻找那水池源头,果不其然通到了韶华院。
韶华院没有水榭,那一处水井便成了唯一的可能。唐德香,一个负责崔府水榭的管事,在这口井中做了机关,可以让水充盈整个水井,也可以让井中的水瞬间消失。
那日晚意站在井边,犹豫着要不要用梯子往下去看看,却冷不丁看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常年吃斋念佛的二夫人,在月光下犹如一尊肃穆的雕塑,站在墙边就这样面无表情地看着晚意。
幸好晚意不是一个胆小之人,也已经认出了来人的面貌,于是试探性地道:“二夫人为何在此?”
半响,对面的人才开口,“你又为何在此。”晚意一时间不知如何回答,二夫人却轻笑了声道:“你是不是也在好奇这口井。”
不等晚意回答,二夫人便踱步到井边,幽幽道:“姚姨娘为何执意要搬来韶华院,你可知道。”
“你又知不知道,崔家早就在内里一败涂地,只有表面的光鲜。”晚意皱眉,二夫人今日不仅话多,似乎想要揭露崔家隐秘。晚意不语,只得听她说下去。
“姚姨娘肚子里的孩子,不是崔道的。”
晚意听到此话不免惊愕,不由问:…那是谁的?”“你管理铺子应该认识一个叫王杨的掌柜吧,这孩子是他的。”晚意对王杨有些印象,众多掌柜中,除了年轻的章恒外,王杨也算是一表人才。
“崔道纳你进府同日,这王杨也娶了妻。”见晚意不说话,二夫人转头笑了笑,“怎么,很惊讶吗"顿了顿又道,“那我告诉你一个更令你惊讶的,崔大公子,也不是崔道所出。”接二连三的辛秘之事,让晚意觉得头脑发晕,半响才惊觉过来,这二夫人说的是崔括。
“当年大公子的母亲嫁与崔道的时候,已经怀有两月的身孕,崔道硬生生利用自己父亲的权势将大夫人从爱人身边夺走。他一开始并不知情,直到大夫人早产',稳婆告诉他,这孩子不像个早产儿,于是才有了那一番剧烈的争吵。从此这二人便离心离德,一直到大夫人离世,这件事情便被永远封存。”………那今日,二夫人为何要告知于我”
“因为我知道你在做的事"二夫人明亮的眸子看向晚意,“这也是我想做的事。”
见晚意神情变得紧张,她也没有停下来,依然道:“你好奇的这口井,是当年唐德香私下带人改造的,目的是让人可以从水井处通到崔府。”什么人需要从井口处偷偷到崔府不想被人发现,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从前是大夫人,如今便是姚姨娘。
晚意忽然想到一直不愿让姚姨娘搬到韶华院的崔括,松口的那天是不是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说完那些事,二夫人终于把话头又带了回来,“我可以助你离开崔府,造成你已经死亡的假象。”
晚意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看着二夫人泰然自若地说出这番话,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
“怎么,你没想好?”
“不是”晚意轻摇了摇头,“是我在想,二夫人为什么恨崔家。”二夫人听到此话不由笑起来,她沿着井边走了几步,语气生硬地道:“当年崔家太爷不知利用自己职权做了多少恶事,崔道崔表贪功好色,也是坏事做尽。当年我的两个孩…”
二夫人说到此处停了下来,不再继续,只道:“如果你需要帮助,我可以帮你,如果你不需要,就当今日你我二人从未见过。”“你放心,我不需要你承诺我什么,也不需要你的银子。"二夫人转过身直视晚意,“我只是想帮你一把,就好似我也参与了这场谋划,让我心心中能得到解脱。”
那日之后,晚意再没有见过二夫人,直到晚意真正打算离开崔府的这天。大宋的军队已经抵达与李朝的交界,那里正是当年晚意的父亲任职的隔壁郡县。晚意自小在那长大,如今即便复仇,她也没有办法再回到那个地方,那里终将成为一段记忆,一段再也回不去的时光。晚意收拾的东西也很简单,银票加上那两封信,便是她全部的行礼。深夜,晚意与紫檀便悄声到了韶华院的后院之中。二夫人早已等在那里,除了唐德香,或许她是唯一一个会操控井下机关之人了。事情进行的很顺利,天擦亮之前,晚意便与紫檀坐上马车离开了东京。先解决崔家,晚意看了看包裹中的信,今后再好好查出藤蔓上的其他人。租赁的马车比不上高官家的马车,一路颠簸摇晃,直晃得人眩晕。但是晚意却格外清醒。她掀开帘子看着离自己越来越远的东京城门,心中是从未有过的惬意和松弛。
“小姐,我们今后去哪?”
晚意转头看向紫檀:“你想去哪?”
紫檀认认真真的地想了想,回道:"听说江南很美。”迎着夜晚的风,晚意的发丝在风中飘荡,她笑起来,顾盼生辉,连月色都羞得躲到云后。
片刻后,只听得晚意道:“好,那我们便去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