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044
第四十四章
望月楼内,丝竹声声,觥筹交错。
林知县那张板正的脸上难得带上舒缓的笑容,正端起酒杯与王氏家主对饮,“等那条路修好,怕是还要麻烦您家老太爷亲自提笔做一篇文章…王氏家主王令姜低头浅浅抿了一口,闻言便客气地替自家老父推脱:“家父不过举人功名,不及县尊您进士出身,才学深厚,这文章,还是由您来作最合适。虽然是客套话,但这话的确说到了林知县的心坎上。他一向自诩才高,虽是同进士出身,但在东山县的地界上,他的进士身份已是最高,卢县丞也只是个未榜举人,杨主簿更是连举人都不是,只是个秀才,后来捐的官儿罢了。
林知县方才那番话,也未见得有多看得起王家老太爷,只不过是为了将王氏绑在自己这一头的借口罢了。
但王令姜方才之言,虽是恭维他,但也的确拒绝了他的拉拢。想明白之后,林知县唇边的笑意逐渐僵住,心中生出几分恼怒来。就在他正想说些什么的时候,卢县丞忽然端着酒杯走到他与王令姜中间,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看向他,“下官恭喜大人。”林知县看着这个自打他被贬谪到东山县来,就处处同自己作对的县丞,心中油然生出一股厌恶来,只保持着面上的冷淡,“卢县丞此话何意?本官何喜之有啊?″
说话的同时,他不由在心中冷笑。
难不成她见自己方才跟本地大族乡绅们谈成了年后修路的事儿,觉得斗不过自己,便主动弯腰来求和了?
怕是晚了!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如他所想。
只见卢县丞忽地笑了笑,那笑意又很快隐去,“下官在松阳书院求学时,曾与令妹有过一面之缘,彼时她正是山长的得意门生,才学过人,且为人谦逊,在书院中人缘极好,听说她在今年乡试中了举人,还是头名解元,想必来年会试殿试,定能金榜题名。”
“下官可不就得提前恭喜大人,家中又要多一位进士了。”一旁的王令姜闻言,也面露惊讶,举起酒杯,“原来大人家中还有这样的喜事,草民也得敬您一杯。”
周围听到卢县丞方才所说的人不少,不管是顾着面上情分还是真心心道喜,纷纷都端着酒杯来敬。
林知县脸上的笑更僵硬了,但面对众人不断的贺喜和敬酒,只得憋着一口气照单全收。
几杯酒下肚,他不免有些头晕,在心里把卢县丞骂了个狗血淋头。什么叫哪壶不开提哪壶?!
天知道他自小最讨厌的便是林铮这个妹妹。从他记事起,不管是父亲母亲,还是教他们读书的先生,都夸她天分过人,钟灵毓秀,自己要背八遍十遍的书,她看一遍就会了,自己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每日天不亮就起来练字,却还是写得不如她,自己辛苦读书,可乡试还是落榜了两次,第三次才堪堪考上,而后的殿试更是只中了个同进士。可她呢?第一回乡试就中了头名解元!
当盛京那边的报喜信送过来时,他把自己在书房关了整整一日,直到把那封信扔进炭盆里烧成灰烬,心里才总算舒服了些。他为何不喜七娘这个长女,她是方氏所出是其一,其二便是她太像林铮了。从长相到读书的天分,不管是哪一样都让他看了心生厌恶。于是他故意冷落这个女儿,对她不闻不问,碰见便是训斥责骂,任由她被被李氏管治,被下人们怠慢。
好像只有这样,他才能把自己在妹妹那边受的气都发泄出来一般。他收回思绪,对下一个来敬酒的人摆摆手,故作苦笑,“好了好了,若是再喝下去,本官今晚就得被抬着回去了。”话音刚落,就见他的长随从外头进来,面上隐约带着焦急,附到他耳边说了几句什么。
而后就见林知县皱起眉头,随即便找了个借口放下酒杯,掀开帘子出去。长随进来的动静瞒不过旁人,他人走后,王令姜便朝身后的随从使了个眼色,随从很快会意,悄无声息地出门打探消息。卢昭见状也转过身,却看到自家表哥正坐在桌旁,甩开膀子手不停地夹菜,每一筷子都落在肉菜上,一口羊肉一口牛肉,一口鸡鸭一口鱼肉,吃得不亦乐乎。
她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走到对方身边,用力往他胳膊上掐了一把,“顾叶!”
顾叶动作僵住,差点儿疼得叫出声来,一抬头对上自家表妹的视线,不由尴尬地笑笑,“哈哈哈,那啥…有啥事儿你说,掐人做什么,咳咳,要让我做什么?″
“林岳刚出去了,你去打听打听,出了什么事儿?”顾叶“哦”了一声,放下手里的筷子,拿帕子潇洒一抹嘴,迈着大步就出了门。
卢昭正要回原处,身边却忽然响起熟悉的声音,对方语气熟稔,“没想到你还认识县尊大人的妹妹,怎么,难不成当年还有一番交情?”她转过身,对上王令姜带着调侃的视线,眼中闪过一抹情绪,随即便哂笑一声,“林铮可是山长的得意门生,同窗们都争相交好的人物,我这种拼尽全力也才勉强考上举人的人,怎么配跟人家有交情?”“是么?”
王令姜若有所思地看着她,话里带着试探,“怎么我方才听着,却觉得不是这么回事儿呢?”
卢昭不想提这件事,话头一转提起旁的,正色道:“别忘了我们先前说好的事。”
“放心吧,忘不了。”
王令姜托着下巴,目露思索,“林岳一门心思想着修路,好做出政绩来,然后打点好上官,尽早调离咱们东山县这个穷乡僻壤,你打算的那件事,怕是难成………
“我比你更清楚,也知道地方文教并非一日之功,但这却是必须要做的事。”
卢昭面无表情地道:“修缮县学,给廪生们发廪米,这些本就是县令该做的,可不管是前一任还是这一任,都对此视若无睹,不闻不问,一门心思想着加赋税,捞银子,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
说到这里她停下来,平复了一下心绪才继续道:“你要知道,你们配合他修路,除了得些名声之外,再无其他,但若是将文教重视起来,将来便会有越来越多东山县籍贯的秀才,举人,乃至进士,官员,这才是真正利于我们的事。”王令姜听罢,晃着手中的酒杯"嗯”了一声,态度有些随意,“但你也知道,这并非一日之功,而且不是谁都看得明白的。”她抬了抬下巴,示意对方去看席上那些正互相寒暄的人们。一个个的面上都带着笑,见了谁都是差不多的态度,就跟带了一副面具似的。
“对他们来说,眼前的名声更近,更容易拿到手,再说了,你以为他们就不知道出个举人,进士的好处吗?”
王令姜摇摇头,面上依旧挂着得体的笑,还同不远处的一位点头示意,口中继续道:“但他们更愿意让这些举人进士出身自家,所以他们会付出家财和人脉把自家的孩子送出去读书求学,而不是给县学花钱,去培养那些跟他们毫无关系的学子,这对他们的好处可有限。”
卢昭把手中的酒换成茶,低头饮了一口,“这些事就不劳你操心了,我已经安排好了。”
“成。”
闻言,王令姜答应得很爽快,点点头道:“既然你都这么说了,我要是再多说几句,倒像是推脱了。”
她这话说完,就见到卢昭那位表哥从门外闪进来,凑到她们旁边,先端起茶盏咕咚咕咚喝了好几口,而后才开口道:“打听清楚了,是县尊大人府上的九娘子不小心落水,刚被人救上来,如今正昏迷不醒着,他家夫人便一时慌了神,让人上来唤他。”
“这个时节,外头的水都冻成冰了吧,哪儿来的水可落?”卢昭皱起眉头,总觉得这里头有些不同寻常。“这谁知道呢?"顾叶耸了耸肩,混不吝地道:“反正我过去的时候,听见里头正哭天喊地呢,咱们这位县尊大人还在斥责他家的另一位小娘子,说什么毫无长姐的样子,不爱护妹妹,没有半点手足之情,语气凶得不得了,活像是见了优人,还叫她跪在妹妹榻前好好赔罪,说什么九娘什么时候醒,她再什么时候起来王令姜忽地想起自家宝贝女儿似乎跟林家七娘很是要好,今日出门前,还惦记这要同对方一道玩,不由开口问道:“你可见到我家阿嬛了?”“王家小娘子?”
顾叶回想了一番,好像是见到了王家那个胖乎乎的小娘子,就是不知道上蹿下跳的在做什么,像是一副要冲到林家人那边去的模样,不过被她阿爹给拦住了。
他点点头,“自是看到了,正跟你家郎君同在一处,看着没什么事儿。”王令姜这才放下心来。
片刻后,她的随从也回来了,走到她跟前低声汇报起方才打听来的消息。待她听完,就瞧见帘子被人从外头掀开,林知县板着一张脸进来,但很快就恢复如常。
他朝众人笑笑,“方才家中有事,各位见谅。”正主回来,场上的气氛重新活络起来。
见气氛差不多了,卢昭便当着众人的面起身,走到林知县面前,“大人,您先前说会考虑修缮县学之事,如今时间已过去月余,不知您考虑得如何了?”林知县动作顿住,脸上的笑差点就挂不住了,心中忍不住生出恼怒,暗骂对方白瞎了一双眼睛,混像是看不懂旁人的脸色一般,怎的如此不分场合,不知所谓,偏生要在此时此刻提起这种事来?
他咳了两声,打算敷衍过去,“此事要紧,本官还需仔细斟酌一番。”然而他想推脱,卢昭却追着不放,像个刚入官场的二愣子一样,非要问个具体结果出来。
正当林知县不耐烦地想要直接拒绝时,王令姜便笑着开了口:“重视文教是好事,县尊大人既然有修缮县学的打算,那我等身为东山县人,自然也不能袖手旁观,若是大人不嫌弃,我王家愿意出五百两银子。”她话音刚落,对面席位上的苗老夫人也扬声附和,“那我苗家便出三百两去。
而后便有其他人陆续开口,表示自己也愿意出钱,或多或少,各自报了个数。
原本那些没想到会有这么一茬儿的人见状,也不好意思干看着,便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跟着表态。
林知县见状,就知道自己是被架起来了,若是再不答应,就说不过去了。只得捏着鼻子将事情定下来,“好好好,那我便替县学的学子们多谢各位了……”
另一边,李氏已经带着九娘子等人回到了林府。九娘子躺在床上,依旧昏迷不醒,从外头紧急请来的大夫正在替她诊脉,诊完一只手,又换了一只手,反复几次之后才收回手。见大夫的面色有些不大好看,李氏的心也跟着揪起来,红着眼睛问:“大夫,我家九娘怎么样了?”
大夫捋了捋胡子,忍住想叹气的冲动,如实道:“风邪入体,情况危急啊,这般冷的天气落在冰水里,就算是个身强力壮的男子都经受不住,更何况是个小娘子……”
一听这话,李氏险些晕厥过去,一旁的方妈妈赶忙搀扶住她,“大夫,您救救我们家娘子吧!”
看着床上这个面无血色的小娘子,这种情况下,大夫哪里敢打包票,更何况还是县令的千金,若是一个不好,自己怕是就要遭殃了,心里不住的后悔,早知道就不应该贪人家的诊金抢着过来的。
“在下才疏学浅……“大夫面带惭愧,“只能先开一副方子,给小娘子灌进去试试,夫人最好还是多请几位大夫,多人会诊之下,或许能想出更好的法子。”李氏勉强站直了身子,点点头,“方妈妈,去请,去把全城的大夫都请过来,快去!”
见方妈妈快步出了门,大夫也去隔壁开方子,李氏转过头,看到自家女儿还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若不是胸口还在微微起伏着……她忍不住咬紧牙关,手攥的死紧,指甲边缘把手心掐出血印来,她用力闭了闭眼,而后睁开,眸中闪过一丝恨意。
“去!把七娘和她那两个丫鬟给我叫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