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出皇都(十九)
未几小太监抬饭进来,沈荃沈公公邀众人入席,邹昌起身搀着沈荃先蹒来到饭桌前。桌上碗碟琳琅满目,好些菜式九鲤连见也未见过,更叫不出个名,两眼好奇地把桌子细瞅了一遍,那酒壶也不得了,颈上竞嵌着三颗红宝石!沈荃笑朝她招手,“来,丫头来坐在我身边。”他悉心给她讲解各样菜色,她也是有礼而不卑不亢,他说着亲自替她盛了碗汤,“这是玛瑙糕子汤,食材都是民间常见的食材,不过做法是宫里的做法,丫头快尝尝细腻可口。"又亲谦了一样胡椒醋鲜虾,“再尝尝这道虾。”九鲤吃了只虾便弯起眉眼对众人说:“好吃,没吃过这样做的。”语毕看众人皆不则声,她道:“大家也吃啊,你们不动筷子,我也不好意思吃了。”
沈荃只管歪着笑眼睇她,“别管他们,他们大概是嫌我老了,和我一桌吃饭腌膀。”
邹昌叙白忙起身打拱,连说“不敢”。
沈荃不理会,接着对九鲤道:“我牙口嚼不动,就爱看小孩子家吃饭,瞧你吃饭不像那些个官宦小姐,吃起来这叫一个香啊!把人胃口都提起来了!”庾祺轻咳一声,九鲤听见自知才刚有些失礼,腼腆一笑,“我没吃过这样好吃的菜,也好些日子没正经吃饭了。”
沈荃一听把额头皱起来,“唷,为什么不正经吃饭呀?饿坏了怎么成?”九鲤心眼一转,正做出一副哀恸可怜的模样,想趁机说说杜仲的死以及路上的遭遇。不想还未张口,又听见庾祺轻咳一声,她一看他的脸色,就咽住不说了,改口招呼大家吃饭。
沈荃又笑道:“管别人做什么,你快吃你的。”邹昌接话道:“沈公公是最随和不过的人,姑娘太拘谨反而不好,快吃吧。”
众人便提起牙箸用饭,沈荃吃过两口就搁住了,捏着绢子一面揩嘴,一面细看庾祺,心中早知九鲤当年是被庾祺由全府大火中救出,明摆着就是全善姮的私生女,却偏不追问。只等大家吃完饭告辞而去,沈荃在椅上坐着吃了碗茶,才换了衣裳吩咐小太监抬轿进宫。
今日大雪未化,皇城处处粉妆玉彻,玉树琼枝,一径走来,路上无数侍卫太监宫女行礼,及至皇上所居玉乾宫,但见殿外守着几名带刀侍卫,一旁还站着小皇子的三位奶母,竖耳一听,陈贵妃正抱着小皇子在殿内同皇上笑说家常,荃只得在殿外候着。
未几便有一珠光宝气鲜艳夺目的妇人袅袅而出,朱唇皓齿,玉骨冰肌,看模样只有二十五.六,目中却不见青春朝气,实则已是三十四岁的年纪。此人正是当朝贵妃陈嬉笙,嬉笙怀中抱着小儿刚至门槛内,奶母忙倾身去将小皇子接过,嬉笙适才迤逦而出。
沈荃忙行礼,嬉笙点头一笑,“沈公公怎么进宫来了?你年纪大了,皇上上月不是特许你每日只早上当差,这会子又来做什么?”沈荃弯着腰笑道:“虽然皇恩浩荡,可奴婢不放心那些年轻崽子,怕他们服侍不好,所以每日算着皇上服药的时辰进来瞧瞧。”馆笙朝他走近了些,声音也放低好些,“怎么,沈公公今日不在家中款待客人?”
沈荃只笑不语,嬉笙见他不否认,便微笑着点头而去。沈荃待她走远了些方誓入殿内,外殿候着七.八名太监,却鸦雀不闻,皇帝周颢正在内殿榻上盘坐着看书,榻前有一太监正往熏笼里添炭,只听见噼噼啦啪炭火轻轻爆着。
沈荃忙去接过钳子赶退小太监,再添两块炭,依旧把熏笼轻轻罩上,又转去案上将一碗药端到榻前来,“皇上今日的药吃得晚了一刻。”“才刚陈贵妃来了,说了会话就耽搁了。”“还热着呢,皇上快喝了吧。”
周颢转过龙颜,看着四十多岁,一双眉眼不怒而威,唇隐在胡须里,看不清是喜是忧。他接过药碗刚吃尽,沈荃忙又招来个小太监,小太监跪在榻前,手举案盘,托着漱口的清水及痰盂。
漱毕周颢将碗掷于他双手托着的案盘内,咳了声道:“见过那个庾祺了?”沈荃将小太监挥出去,笑说:“见过了,连那姑娘我也见着了。“顿住抬眼窥他一眼,见他端着茶吃,目光浮在茶碗上微微闪动一下,便接着道:“真是跟全姑娘长得一模一样!冷不丁站在奴婢跟前,奴婢还以为是全姑娘转世还魂了呢。”
周颢慢慢放下茶碗,隔了会才转来看他,“你看她是像我还是像丰王?”“只看模样是谁也不像,只像全姑娘,不过一一”“不过什么?”
沈荃笑了一笑,“那姑娘的脾胃倒是有些像皇上,喜欢吃甜口的菜,喜欢吃虾,爱吃豆腐,玛瑙糕子汤她吃了两碗,专挑里头的豆腐吃!别看年轻,说是苏州乡下长大,却也不怯场,在邹大人和奴婢跟前从容不迫,很有当年全姑娘的气度。”
周颢听得微笑,目光渐渐悠远,“听昭王说她马上就十八岁了,是正月的生日?”
沈荃垂首回应,周颢在心里盘算着,时间倒对得上,只是全善姮性格太要强,她有个女儿的事当年连先帝也瞒得死死的,就是不知她暗地里告诉过丰王没有?她与丰王倒是一向交情甚笃,无话不谈,还曾合谋篡改遗诏--也说不准这丫头是丰王的女儿,不然她怎会冒天下大不韪去帮他?“皇上可要见见这位九鲤姑娘?“沈荃忽然在旁小心试探。当朝虽有一位公主,却是与昭王同胞,乃平王亲生,皇上倒是一个亲生女儿也没有。沈荃从小带他长大,一路看着他从父子离心到兄弟阅墙,后来凳上帝位,又是发妻早亡,亲子早夭,到如今膝下虽添了个小皇子,却因陈家而心存芥蒂,何况这小儿尚不能开口说话,真龙天子竞真成了孤家寡人了。如今圣体欠安,倘有个能说会道的女儿在跟前讨他高兴,兴许龙体能早日痊愈。可周颢半响不吭气,倒弄得沈荃心里鹘突不安,愈发把脑袋低垂下去,″怪奴婢多嘴了。”
没曾想周颢居然宽容地笑了一笑,“沈荃,你跟我多少年了?”“回皇上,奴婢是十.七岁时进的王府,到如今已是五十五岁了,有三十八年了。”
周颢叹了口气,“从我出生以来,就属你陪我的时日最长,你人无大才,就属一颗忠心难得。”
沈荃含笑探起头,“皇上的圣意是要见一见?”“不管这丫头是谁的血脉,到底都是善姮的女儿,见一见吧。邹昌不是想举荐庾祺来查此案嘛,将庾祺也传进宫来,我亲授此命。”言讫从榻上起身,独往里头寝殿去了,心中却久久悬着沈荃的话,那庾九鲤同善姮长得一模一样?善姮长什么样子他都快忘了,他便把束之高阁的那副画卷取下来,展开一看,又像当年在宫中与善姮初见,窗外一样飞雪漫天。皇上要召见几个平民的消息当日一传开,宫内宫外皆惊,张达尤是个欢天喜地,手舞足蹈跑到正屋来,在庾祺九鲤跟前说了一连串道喜的话,又滔滔不绝说着等此案查明,将来如何如何震惊朝野,保不定还能封官入仕,前途无量!庾祺在熏笼前立着烤手,澹然瞟他一眼,不以为然,“张捕头原来想做官?恐怕要叫你失望了,你能保住性命回南京就算走运,我劝你不要奢求过多。张达不好意思地一笑,誓到罩屏内,“我哪能做官呢,我书都没读过几本。不过我小时候倒是有个算命的说我是吃官粮的命。”“张大哥,你现在不也是在吃官粮么?“九鲤从卧房里抱着件庾祺的袍子出来,走到跟前给庾祺瞧,“叔父,明日进宫,您穿这件衣裳怎么样?”庾祺看了一眼随便点点头,掉身坐在榻上,一时见叙白冒着风雪进来,身后跟进来两个小斯,担着个偌大的食盒往饭桌那头去了。一摆开是七.八叠生羊肉,还摆了个锅子,看意思叙白也要这头同他三人用饭。果然叙白一面拍着身上的雪,一面笑道:“我一个人在那边屋里吃饭怪无趣的,不如做个羊肉锅子,大家围着炉子涮肉吃有胃口些。”庾祺没说什么,朝九鲤招招手,九鲤忙跟着往左边暖阁里去,经过厅上,只淡淡睇了叙白一眼,并未搭话。叙白站在门前微觉尴尬局促,倒像是到别人府上做客没受款待似的,庾祺倒也罢了,怎么连九鲤的态度也忽然有些冷淡起来?想来想去,她多半还是为了杜仲的死。
好在张达招呼了他一声,他讪笑着过来,“外头又下雪了。明日先生和鱼儿进宫可要穿得厚实些,也许要在殿外等候多时,哪里经得住?”九鲤睇他一眼,捧着碗点头,仍不吱声,转过脸却和庾祺说:“叔父,中午在沈公公家里,您为什么不许我提在路上的遭遇?我看那沈公公慈眉善目的,没准把杜仲的事告诉他,他去告诉皇上,还能彻查呢。”闻言,叙白斜眼暗观庾祺的神色,庾祺轻轻一笑,“杜仲到底不是什么皇子,皇上知道了也未必会重视,不过是随便派人查一查,与其叫京城的官查,不如南京那头彦大人和你赵伯伯细细地查,查出实证来才好说话。”叙白忙道:“杜仲虽不是真的皇子,可陈家抱的的确是谋害皇嗣之心。庾祺冷冷看他一眼,“没有证据的事,要是被陈家反咬一口岂不得不偿失?就算有证据表明杜仲是被陈嘉所害,他也大可以说是因为在南京的时候我重伤了他而报复。”
叙白虽有些失望,不过想他说得有理,只得点头,一面兼起些羊肉在铜锅里烫了片刻,越过庾祺放进九鲤碗中,“多吃些暖暖身子。”九鲤只颔首一笑,晚饭吃毕,叙白看她并无私下叙话之意,只得失落回房。旋即张达九鲤也各自回房休息,时辰虽早,天却早黑了,九鲤在床里头的柜上也点着一盏灯,把带来的几件衣裳都铺在床上,煞费精神地配着,却总觉不对,换了这条裙,又换那件袄的,半天也拿不定主意。一时见庾祺推门进来,她忙去挽他过来,“叔父,您看我穿哪身好?”庾祺立在床前朝铺上一瞅,笑说:“你素日不爱在穿戴上费精神,是为明日进宫,想给皇上留个好印象?”
九鲤暗窥他的脸色,不见生气才放心大胆地说:“倒不是为他是皇上,我是想,万一他真是我爹呢?”
“倘或不是呢?“庾祺转身朝榻上走。
“不是就不是墨一一"九鲤追过来,脸色微微失落,“反正我已经没爹十几年了,找不着我也不强求,我有您啊。”
说着坐在他腿上,两只手把他脖子一圈,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