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翻(1 / 1)

第47章闹翻

王家对薛家如何?在场所有的薛家各房的当家人全都默默无声。非但没有得过利,被逼着交银子的时日还多,比不了贾家人,甚至连不对付的史家都不如,说是同气连枝,真说起来只有他们薛家是商户。除了银子一无所有的商户,随时都可能被人宰割。“那甄大老爷又是个什么说法?“说出来,对比一下,无外乎也是交银子当保护费,大多数人家觉得并没有多少不同之处。“会给我儿请一个不错的师傅,只要认真学,秀才试问题不大,咱们薛家只需要有一个秀才,改了门楣,一切都有得商量。”一个秀才不算什么,可再想对薛家下手,那就没那么轻松,薛家变成乡绅人家,说出去体体面面,甚至比皇商的名号都体面。大家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冷笑几声。“甄大老爷自家的孩子都考不上,还能让您儿子考上?”“林如海帮忙找的师傅,如果考不上,林如海亲自教导我儿,这是他欠我的。"薛二老爷提到林如海,连着几代的三甲进士之家,他来教才有可能能考上。“当然,你们可以不信,但我想赌一把,而且我跟着甄大老爷浑,如今也是个有头脸的人物,"薛二老爷稍稍往后靠着坐,没有往日那般恭顺,“说来还有件好事,甄大老爷跟我如今称兄道弟,再不是给他办事的马前卒。”“我不需要你们支持,大不了让宫里出头,一样可以拿到皇商的资格,但各位叔伯们不想沾甄家的光,那边自去求王家庇护?我这狗腿子是没能力帮忙的。”

“老二,瞧你这话说得。”一些个年纪大的站出来斥责,“目无尊长,你大哥在时候可不这样,从来都端方有礼的,现在有了些许依仗,连叔伯都不放在眼里。”

“别跟我扯大哥的事,我不是傻子,"薛二老爷冷漠着扫视所有人,“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就是想拿捏我们没有父辈支持,想我们长房自己闹起来,好从中得利,做着两边倒的勾当,我呸,就一句话,支持我的跟着我沾光,不支持我的自去我不会留,咱们大陆朝天各走一边。””你尔……”

“你什么你?你们哪个有资格来说我?"薛二老爷啪的一声怒气站起,“我在外头做小伏低,你们在后头跟着吃肉,回头说我不够端方有礼?是,我是个窃取兄长位置的小人,我这等小人只配给人做奴才,给你们做不了主。”本来脸就肿得厉害,浑身难受,跟他们好生商量,蹬鼻子上脸往人心窝里戳,薛二老爷一甩衣袖,当场离开,还真以为是在跟他们商量。“还有一事,差点忘了通知各位,“快到门口,薛二老爷才想起另一件更要紧的事,“林大人的新太太薛元娘我做主替我父亲将她过继到名下,以后便是我薛二爷的继妹,明儿我会开族谱,你们知晓一二即可,若是不满意的,等我府上办认亲宴之时,也莫要舔着脸上门。”

事情说完,薛二老爷懒得跟他们废话,回到书房躺下休息。他还想要快点给甄大老爷物色一个身份合适的平妻,王家在江南不也是依靠得甄家,甄王氏在甄老太太那儿还算得脸,连带着王氏也得了不少好处。的确这事提得心虚,但王家人常年恶心他,他也要釜底抽薪恶心一下王家。年少的不妥,甄大老爷未必会喜欢,后半辈子要靠着那嫡出姑娘在宫里周旋,必须得是夫妻和谐的,那便守寡的或者延误了花期一直嫁不出去的,最好身份比较贵重,家世没落一点都行。

想着想着,突然就想到永安侯府被养在扬州老家的嫡女,因家世破落,被父亲收了两万两银子卖给了个商户人家,偏偏那商户人家是个病秧子,而且好色成性,家里为了留后也不约束他,最后年纪轻轻死于油尽灯枯。丈夫死后,那嫡女被永安侯府接回府里准备再嫁,年岁差不多二十出头,错过花期,她婆家一直宣扬她克夫,所以一直没能选个妥帖的人家,如今在家里做刺绣换点银钱。

说来,是个妥帖会照顾人的,刺绣女工琴棋书画无一不通,永安侯府早些年还兴盛时养的姑娘体体面面,现在被陛下厌弃后,肉眼可见破落下去,姑娘嫁出去基本都图个银钱和好处,如今只够维持个体面。姑娘品性不错的话,是个不错的人选,眼界高些,养出的闺女会大方有成算些,最主要的还是那姑娘快到山穷水尽之时,不拼命搏一把,迟早会被自家人吞吃殆尽。

正想着,屋外突然传来喧闹声,薛二老爷眉头一挑有点生气,谁敢在他书房周围闹腾?

下一秒,薛王氏哭喊着的声音传来:“二叔,你就是这么敬重你大哥的?你大哥才死几年,你就忍不住欺负我们孤儿寡母,眼瞧着蟠儿马上要成年,你再按耐不住了是吗?”

“二叔,你出来,别躲在屋子里,我知道你在里面。"薛王氏哭得伤心,跪在地上好似受了天大的委屈。

这才多少会儿,薛王氏已经跑过来闹腾,不用想都知道,比试前院那些叔伯故意多嘴透漏给薛王氏知道,好让薛王氏用王家来压他,以免他真的坐稳薛家家主的位置,不再顾忌他们的利益。

有甄大老爷这条船压阵,他已经登上去,就不可能爬下来,那群叔伯还想用这招,怕是不能够了,他连四王八公同气连枝一事都要彻底撕毁。道不同不相为谋,正好瞅瞅哪家人那么恶心。薛二老爷躺在床上不出去,薛王氏他是真讨厌,温温柔柔的,又蠢又废,把自家儿子宠得没边,他们薛家长房彻底养废,这些年没少给薛蟠擦屁股,多看一眼都怕骂出来。

“二叔,你出来,你别以为躲在里面,我就不能拿你怎么样,你要是敢抢走皇商的资格,我今儿就带着儿女吊死在你家门前,让你以后还怎么做人?让你家儿子以后还怎么科考。”

“好你个薛王氏,你端得是有种,嫌我不抽你是吧。"闻声赶来的薛二太太一听她这话,顿时火冒三丈冲上去扯她头发,“你有种就死,你看我皱一个眉头,我跟你姓,你那瓜皮儿子在江南算得上一个祸害,活着败坏门风,死了更好,清理门户重树家风,你要是不敢上吊,我找几个婆子帮帮你,直接让你们一家四口整整齐齐地去。”

“弟妹你疯啦,你放开我。"薛王氏哪里是她的对手,被她怒极了按在地上,撕得满头乱糟糟,两个耳刮子就把整张脸给扇肿了。“你不是要死吗?现在就死,就说是我薛二太太干的,还真以为我薛家怕你们王家,拿着夫家的东西倒贴给娘家,说出去你们王家的姑娘都不用嫁了。”薛二太太说到这里,哈哈大笑起来:“你那好哥哥王子腾的两个闺女都没嫁出去吧,高不成低不就的,你一个县伯家的姑娘怎么下嫁到我们薛家商户?是你哥哥觉得你低贱,配不上荣国府的门第吧。”“你闭嘴,我跟你拼了。”一提到荣国府,薛王氏的脸涨成猪肝色。“这是说到你的痛处?王家庶女嫁给商户,王家嫡出的嫁到国公府,至此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儿女也全然无法相提并论,恨吧。”薛二太太越说越欢乐:“这皇商的位置你就是不想给也得给,我稍微使点手段,能让你那废物儿子赔得倾家荡产。”“你敢动蟠人儿……”

“我不仅敢动,我还敢让人去带坏你的蟠儿,你的蟠儿斗鸡遛狗无恶不作,好色荒淫惯会在外面做冤大头,你家的银子是大风刮来的,还不是沾得我们老爷的光。”

两个当家太太在薛二老爷书房外撕得有来有回,薛二老爷不闻不问,就着争吵之声,考虑要怎么顺理成章给甄大老爷娶平妻,认亲宴和请忠顺王都需要有个合理的解释,才能让甄二老爷相信。

甄大老爷好骗,甄二老爷却完全不好骗,他表面和善性子却阴狠,极有可能会用斩草除根的方式对付他。

早些年不顺从他的,基本没活过几年,包括林如海在内,一家病秧子,也不知道能不能治好。

林如海没把事情办妥之前,肯定不敢回林府,路上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拦马车。

念着忠顺王还在来的路上,完全不用着急,先把账做好再说,听下属来报,不少人对那些查抄出来的盐庄很感兴趣,开家相当高,其中甚至还有一个打着薛元娘的名号。

听竹离说,是宝儿的干娘,梳着妇人髻,带着几个林府的庄户,近段时间没少在收拾那些铺面和庄子,如今又打到盐庄的声音上来。林如海磨好墨,笔尖之上,道尽这些年无嗣的憋屈,也诉说着新太太儿子无人抚养的现状,好让贾政理解他,同意他过继子嗣,然后让贾琏亲自到扬州来接黛玉,给黛玉撑撑场面。

从子嗣上面说,贾政一定没有话说,更何况他给了好处,将送银入宫之事摊在两人身上,能给贾政谋个外放的实缺,贾琏就来一趟的事,事情全由薛家、甄家和漕帮去做,贾老太太就是想拦,也拦不住贾政想要上进的心。在信中,林如海苦口婆心,说陛下最是看中实干之人,荫庇得官的如何能升官?这辈子大体也就只能在这个位置上待到老,如果外放做出点功绩来,那便完全不一样。

有能力的勋贵人家,陛下是会重用的。

贾政等这个机会等得够久,他就算瞒着贾老太太,也会指使贾琏去干,贾琏应该收到他的信,悄咪咪出发,他媳妇再去跟贾老太太说说这事,不过挨个暨的事情,好处是实打实的拿到手里。

信立刻寄出,估摸着到时候甄家跟他握手言和,再没有让贾政畏惧之时,荣国府消息打探清楚后再做出决定,可别回头说他坑人。徐嬷嬷和张厨娘说好要开酒楼,找到酒楼如今的管事柳氏,柳氏如今是大变了模样,锦衣华服气派无比,娇艳的容颜被搭理得分外妥帖,身后跟着两个古板婆子,一看不是什么好惹的人物。

身后寸步不离带着强壮的打手,举手投足优雅迷人,笑得温柔又疏离,徐嬷嬷差点都认不出她来。

“是太太的意思,要重开酒楼,让你做掌柜的?“柳氏一看她身后一流的媳妇和丫头,“酒楼里大多数都是男厨子,小厮有得是,姑娘却没几个,倒也不是说你不行,就是怕闹出不像话的事来,你也镇不住场面。”柳氏上下打量着张厨娘:“我观你也是个厨子,手艺必然不错,才会被太太指派出来,不如这样,让你家男人来做个副掌柜,原来的掌柜被主家叫了回去,我做主又从外头找了个,准备过几日重新开张,你呢,带着这些人依旧做厨娘,等明年这个时候,我再细看看怎么调动。”张厨娘还在犹豫,毕竞他们是领了卖身契出来的,没有退路可言。柳氏微微一笑:“你们既然从府里出来,就该知道,外头的生意不是靠跟东家的人情就能上位的,没几把刷子,把酒楼带到沟子里去,一样会被卸任,老是你们没有这个自信,那请回林府去,或者另谋高就吧。”“我愿意的。"张厨娘咬牙同意,“副掌柜就副掌柜。”“嗯,在我们太太手底下干活,好处是多多的,手脚一定得是干净的,副掌柜一月五两银子,厨娘按等级,掌勺的一月十两,大厨一月五两,其他一月二两,帮工一月半两,若是错了差事,弄出道不像话的来,端上桌被退回来的,谁做的谁原样赔。”

柳氏话音一转,又笑道:“不过,若是没出过差错,咱们年底拿出两成和润来,给各家都分一分,干得好的多分点,干得一般的也能分到些,都买几身新衣,过个好年。”

这话里话外的,柳氏基本说了算,薛元娘插手的地方已经很少。人是可用的,交给柳氏,能用得上的才是人才。徐嬷嬷带着她干儿子又言明要来查账,柳氏半点不慌张,将她手里这几日的账还有各个铺子庄子的账都交给她。

薛元娘的规矩她比徐嬷嬷更懂。

独自支撑的这么几日,柳氏已经习惯带着人去找牙婆买屋子,谈供货和招人都轻车熟路的,至少不会再害怕。

她本明艳大方,完全不惧怕走到人前,只等时日一长,人手用得顺手,就能按部就班地干下去。

唯一还需要等待的,便是薛元娘为她重新安置个身份,能走上台前跟人谈生意而不被人嘲讽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