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1 / 1)

第25章第二十五章

“二嫂,你弄反了。不是这样,应该是这么着…”李冬麦一边说一边动手,将她搞反了的鞋子给正了过来。看她旁边的笆箩里放着崭新的棉花,犹豫了一下开口跟她说。“给小孩子做棉衣棉鞋,不要用新棉花,应该用那种压实的旧棉花。”“为什么?新棉花才暖和啊,压实的旧棉花都不保暖了。”“我也不懂,反正老人都是这么说。”

嗯?这意晚就懵了。到底是迷信还是真有什么道理,她谨慎的想着打听一下。不过现在人们都忙着收麦子,表姐她们都下地了。下午出去缓慢的遛弯,遇到几个看孩子的老人家。她虚心的跟人请教,有俩都跟李冬麦一样说不出所以然来,只说是老人传下来的。后来遇到一个特别爱说的,这才跟她说缘故。

“以前有小孩爱玩,炮仗点燃了棉衣。因为是新棉花所以燃烧的快,又不容易熄灭,最后烧伤严重。用压实了的旧棉花就不会这样,它不易燃。往地上打个滚就灭了。”

“哦,原来这样啊。”

“男孩子调皮,火力旺不怕冻。宁可冷一些别留隐患。”“哦,谢谢大娘。”

虽然大娘这么说是有一定道理,但意晚还是给儿子用了新棉花。一来家里没什么旧棉花,想用还得拆李成林的衣裳。他的衣裳留着还能穿,晚上出去巡初一下什么都能披。

棉鞋做起来比较费工夫,她每天除了做饭就是在家里做针线活儿。大队忙着收麦子,李成林忙一天晚上回来基本沾枕头就着,俩人倒是少了许多尴尬。夜里听到打雷声,他一骨碌爬起来就走。这几天麦子收割了有百分之八九十,但脱粒的却不到一半,许多都在打谷场堆着。这样的雨天,可千万不能被沐“晚上我不回来了,你们安心睡不用等我。”意晚听到动静他都出了门,她坐起来披衣到窗户跟前。咔嚓一个闪电划过照亮了天空,轰隆隆的雷声伴随着风声,她在心里祈祷这雨赶快停。“二嫂,别担心,你快睡吧。年年基本都差不多,二哥就是不放心过去看看。”

“好。你也睡吧。”

持续半个多月的夏收终于收尾,地里的麦子已经全部到了打谷场,这些日子开始赶着将麦子脱粒。没电没脱粒机,依旧使用的是老式的牲口或者人力拉着滚子碾,效率低,所以拖的时间有些长。

等到夏粮开始往粮站交,李成林终于没那么忙了。傍晚回家的时候看到他媳妇居然在拆棉袄,蓝色印花的样子,是她的没错。“干嘛要拆了?”

“卫卫棉衣小了,我拆了后发现里头的棉花也不太好,想着给孩子重新做一件。家里没票了,我棉衣多、拆一件没什么的。”刚拆了个小口子,他抬手阻拦她的动作。“别拆了,棉花我来想办法。我刚看你把外皮子洗了,还够大吗?”

“够,之前做的就大,收起来许多,现在也得收起一些,还够明年再穿一年。”

这时期的棉衣大抵如此,孩子的衣服都会做大个三四岁。小时候收起来,慢慢的往下放。

“你别急,得再过一个多月才到棉花成熟的时候。放心,我肯定给你把棉花弄回来,不会耽误你用。”

“好。"她笑笑,穿针引线将自己的棉衣重新缝好。她有四件棉衣,厚度不一样根据气温换着穿。李成林简单,就那么一件,冷也行热了他就脱了,零度左右他经常都是一进屋脱了棉袄就穿里头的二股筋背心。“要不要给你也做一件?”

“我、"他本来想说不用给他做,但一想这是媳妇给他做的,立马把拒绝的话收回去。“我看能不能买到布,可以的话就麻烦你给做一件。”“好。”

意晚自己还有两件毛衣,有些轻微的起球,还是下乡之前妈妈给她织的。如今毛线难买,还是做棉衣性价比更高。她自己的毛衣在这边其实也没穿过,不想让人说三道四。

麦子交了公粮后,剩余的大队开始组织分。按照人口来领,成年的有十五斤,未成年一律六斤。这种时候意晚根本不用操心,都是李成林的活儿。晚上他回来扛着个袋子,里头有五十一斤。麦子品质非常好,颗粒饱满麦香浓郁。

“这个得去哪儿加工?我们是不是得留一部分过年用。”“我去加工一半,公社有机器。下个月咱们大队也开始接电线,年底我定的机器运回来,到时候就方便了。”

“好。”

看媳妇望着麦子满脸喜悦,他小声的跟她说:“我有其他渠道弄到麦子,你坐月子肯定有细粮吃,不用太节省。”

意晚往后退一步,这人怎么回事,现在说话怎么老喜欢凑近。“不违反纪律吧?”

“不会。”

他开心的笑起来,她不明白他这是为什么。她说什么了,他这么高兴。不就是关心你一句嘛,至不至于这么高兴。你是为我筹谋,我关心一句不是正常。他这人执行力非常高,当天下午就去加工了二十斤白面回来。还有一大麻袋的麦麸和谷糠,交代冬麦让她用来喂鸡。“二哥、东街许大娘说家里的公鸡要卖,要不要买回来留着给二嫂坐月子?”

“坐月子还是母鸡好。别急,我找找买几只母鸡。”“行。”

李成林刚洗了洗,外头有人找他。大队有人分家,找他当中间人。他拍拍手往院外走,告诉妹妹晚饭不用做他的。

就是这样,大队里但凡有人家里办事,红白喜事或者是分家之类的事,都会找大队干部去。临走总要给些烟或者鸡蛋之类的东西,最少也会吃一顿两顿饭他们这个大队人口又多,李成林一年有几个月都不吃家里口粮,就光是这一项就省多少。所以他爹娘对于他分家出来单过才那么不乐意。要是他在家,他媳妇也去上工,一年家里有结余。

“你二哥最近怎么老有人叫他?”

意晚自从穿来,他一般都在家。之前的记忆里倒是经常不在,但她一直以为是因为两口子感情不好,吵架后他离开家的。可自从冬麦来了有人做饭,他经常不在家。

“大队只要谁家里有事,肯定会招呼大队干部。之前他都给推了,应该是回家做饭。”

不用多说,她立马明白了什么意思。如今虽说是小姑子和他掌勺多,但家里粮食什么的都是她在管,她心里有数。

一个月光是口粮就能省下十几斤,可之前跟公婆一起住,老婆婆却总是在她面前说她不上工,消耗的是家里人的口粮。话里话外她占家里人的便宜。却原来现在才知道,李成林的工分足够他们三口吃。而且按照现在这样计算,根本吃不完。明明是李家人在沾他的便宜,他剩下的口粮不都是进了李家人的嘴嘛。

“真是的、我又不是不会做饭。他是支书,这些事儿都该他管的。”这种事儿旁人想做做不了,他却是分内之事。一份文书他来写,盖上大队的印章,那是具有法律效益的东西。就是红白喜事,不论是记账分账,也都得有大队干部主持。

该干的工作,而且是有双方都有利的事儿,这家伙干嘛不好好干?她坐在凳子上吃西红柿,忽然想起来他是为什么了。以前因为这个两口子没少吵过架,她说他不顾家,一天天的走的不见人影。可那时候是孩子小好不好,她一个人带孩子分身乏术。他以为他娘会帮忙照顾,实际上老太根本不管。晚上李冬麦下工在家的话,倒是经常会过来帮忙。“成林在家吗?”

正想着家里口粮能省多少,可以用来兑换细粮。门口一声熟悉的声音,她下意识的站了起来,是婆婆来了。她来干什么?李冬麦也听到声音了,做饭做一半也赶快从棚子下出来。“娘、”“你二哥呢?”

“有事出去了,可能得九点才能回来。”

“你二哥是不是把你的细粮也给领走了?”“是。”

“冬麦,你可是娘唯一的闺女,你瞧瞧你现在在干啥,你真的要这么对自己的爹娘?”

老太一副伤心难过的模样,李冬麦被母亲说的低下了头。她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父母的打算。

“跟自己父母哪有隔夜仇,父母哪会记怪自己的孩子。行了,这都多久了,跟娘回家吧。”

林意晚走了过来,冲婆婆一团和气。你不是会装吗,跟谁不会似得。小姑子是她生的,从小在她跟前长大,咋就没她一成功力呢。就这么两句话,你就不知道该咋答对了。

“娘、您来是为了地里那些冬麦啊,还是为了李冬麦啊?”“老二媳妇,有你这么跟婆婆说话的吗?”“有啊,我就是。而且,我哪里说的不对?”“你、”

以前都是她三言两语把儿媳气的跳脚,如今却是儿媳三言两语把她气的不行。林意晚什么时候如此冷静了,不论说什么都不慌不忙,不急躁气愤。“冬麦是我闺女,她还没出嫁呢,理应跟着我们。"李老婆深呼吸一口,很快镇定下来。

“跟着你们干嘛,让你们再卖她一次。”

“林意晚、"老太还是恼了,想说狠话却又顾忌着儿子。意晚有些后悔,也许不该从他们手里要那六十块钱的。六十而已,留给他们换一个不再掺和小姑子的婚事,其实划得来。“这样,等李成林回来,看他怎么说。”

老太转头看闺女,李冬麦赶快点头。“我听我二哥的。”“闺女,你可是妈的亲闺女,父母健在那就该随着父母的。”李冬麦不吭声了,她不知道该怎么说。她这人口齿不行,许多话表达不出来意思。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她想上学的时候,可母亲三言两语就不让去了,她心里难过的不得了,可却毫无办法。

意晚怀着孩子,不愿意跟婆婆对峙。李家的事儿李成林解决,他之前说过的。他来承担,她也懒得多生气。

李老太被儿媳给打了太极,转而攻克闺女。李冬麦咬着唇,着急的并拢双腿,俨然有了尿急的迹象。

“你就别逼她了,一切等李成林回来再说。”“冬麦是我闺女,说破大天她没结婚也得是我们做主。”“娘、"李成林居然这个时间回来了,他忘记拿东西返回家中,没想到将母亲的作为看了个正着。

“冬麦暂时先住我这儿,具体的等我明天回去细说。娘你以后有事直接找我,别为难晚晚。她性子单纯,不会你们那些弯弯绕。”“我……”

她儿子开口了,她站在那里深呼吸好几口。瞧瞧,这就是她的好儿子,开口就护着媳妇。一点儿面子不给她留啊,说他媳妇不会弯弯绕,那不就是说她弯弯绕多耍心限。这只是几句口角,若是真有什么事儿,他是不是敢开大会批她这个当妈的。

七岁之前她没少打他,可是在七岁后她就基本没跟儿子动过手。有什么不满意的背后跟老头子说,让老头子教训。

这样的好处是她在儿子那儿印象好些,坏处是憋的慌,不能当场撒气。不过这么多年也习惯了,她很快就调整好自己。“你爹听你大哥说冬麦的细粮被你领走了,在家里发脾气,把锅差点给我摔了。我这辈子造的什么孽,你们一个个的都有主意,我是担心心你们父子成仇。“我知道了,我会回去跟我爹说的。”

以往她这么招数一使,孩子们保管服软,心疼。可今儿老二却没松口,没说给她麦子也没说让她领冬麦回家。而且不许她再在他家里待着。俩目的一个都没达到,她被急着出门办事的李成林给送回了家。家门口看到他爹了,急匆匆的跟他交代了一句。

“我给人家分家,今儿顾不上。爹你别急,我尽快抽时间过来。”儿子话语也不激烈,好像一个孝顺的好儿子。可实际行动一点儿没有,他们想要的完全不给。尤其李冬麦的婚事,更是完全不松口。没有他的话,他们老两口做不了闺女的主。

接连等了好几天都不见人,地里的黄豆都长了出来,老汉等不及了,下工直接去了党支部堵他。

“支书啊,好像去公社开会了。这不夏收了嘛,肯定要开会的,年年如此。”

就在老汉要绷不住的时候,李成林终于上门了。晚上一家人都在。看到他来了,都凑过来看热闹。

“爹,您有什么就直说。到底想要咋?”

“让冬麦回来,带着她的麦子。她也不小了,之前那家不乐意的话,我再给她寻一家。”

“她在那边住的舒心,就别折腾她了。我是她亲哥,住我那儿没什么不合乎礼法的。至于她的婚事,我再强调一遍,婚姻自由。这些日子也有媒人上门说亲,让她自己相亲自己挑,我会从旁给她意见,但最后还是听她的。彩礼象征性要一些,我给她准备嫁妆,您就别操心了。”“老子还没死呢,轮不到你来当家做主。”老汉抬起手,烟锅就冲他飞了过来。李成林早有准备,闪身利索的躲开,对于暴怒时像狮子一样凶的老爹,他扛得住。“您看您,跟个炸弹似得动不动就爆炸。您说,就您这样,冬麦那小胆子能不怕嘛。咋,把她抓回来,您继续当您的封建大家长?”“你小子、”

老爹暴怒的时候,门外那仨全都怕,就连最受宠的小儿子都有些发怵。也就李成林不怕他,依旧平心静气的跟他讲道理。“爹、冬麦从没灶台高就开始干活,小学勉强上了不到两年。如今常用字都认不全。这些年在家里她就没闲着的时候,上工挣工分,回家做家务。您拍着良心问问自己,如果真的再眛下她结婚的彩礼,良心能过得去吗?”“我是她老子,彩礼就是该给我的。”

“那要是儿子呢,您当爹的又该如何?”

“儿子欠老子一口棺材,老子欠儿子一个媳妇。当老子的就该给儿子去媳妇,出彩礼。闺女就该收彩礼,是父母应得的。”“哦。那你先把该给我媳妇的彩礼补上吧。”李老汉懵逼了,没想到他儿子在这儿等着他。刚说的时候理直气壮,想用那样的老道理将闺女嫁出去。谁承想他儿子给他挖了个坑,就等他跳。他半天没接上话,一旁的李老太想到什么了却没开口。老二是打定主意给他妹子做主,她今儿要是跟老汉联合,势必让儿子将她当成跟老汉一伙的。“你、你儿子都那么大了,还提什么彩礼。”“爹、就是因为儿子大了才不能就这么过去啊。意晚她父母将她养大可不容易,她可不是从小干活不花钱长大的,她是她爹娘精心心培养的。吃的用的,高中毕业的高材生。如今都给你生孙子了,您怎么能就这么抹过去呢。”“我、”

“爹、大哥三弟都给了彩礼,以后四弟您老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应该也会给,那家里弟兄四个就我没有。”

“所以,你是说我亏待了你跟冬麦?”

“您自己说呢。”

“我、”

李成林走了,让他爹自己想吧。反正小妹他是护定了,小妹的婚事就得她自己点头同意。还有彩礼,让她自己带回去过日子用。谁也别想再剥削她。要是以往,哪个儿子敢在老汉面前这么硬钢,他不动手也得狠狠骂一顿。可在李成林接二连三的反抗中,他如今已经没那么放肆。家里撑场面的就是二儿子,之前得罪了他,老三结婚他都没来。背后多少人笑话他这个老子。做事得留一线,老伙计说的对、他越来越老了,以后要靠的还得是老二。

李成林从这里出去回家,他也不是真想跟老爹要什么彩礼。他们的日子他会想办法过好。当初不在意,如今孩子都这么大了更不在意,他就是借此打消老爹的观念。娶媳妇你可以没出,嫁闺女也没必要非霸占。可是,他是这么想的,媳妇是这么想的吗?结婚到现在原先是吵架冷战,如今倒是温和解决问题,好商好量。

可仔细想想、看似比之前亲近。实际上,那想都是浮于表面的。不说亲热了,他靠近点儿她都赶快往后退,比原先那种冷战吵架好像更疏离。“媳妇,你是不是介意当初结婚没彩礼?”他回去的时候意晚已经躺下了,他洗漱后脱了衣裳上炕,想了想还是问出了声儿。

“彩礼?"意晚有些懵,“我不在意那个。至于新衣裳,我记得你那时候给了我两丈布票、还有三十块钱,够做棉衣和裤子的。结婚时时间紧我又不会针线活所以没做,冬天我不是做了一身嘛。怎么忽然问这个?”他不说话,默默的往她那边挪。果然,她感觉到他的动作,拽着被子往后退。“李成林,你干什么?”

“我、你干嘛这么躲着我,我是你男人,我能吃了你咋地。”“你有话说话,别耍无赖啊。”

屋里他故意没吹灯,昏暗的灯光下能清晰的看到她的面部表情。处理事情时淡定的眼眸,这这种时候却带上了慌乱。姿态明显抗拒,脸颊气鼓鼓的。他往后退,一直退到了墙根。中间留够了安全距离,她脸上的无措这才缓缓平复。眼眸中纠结难平,好像没有决断、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就那么让你讨厌?”

她眼神躲闪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的确是抱着合作的心态在跟他一起生活。明年恢复高考她计划上大学去,拿到文凭以后才更好发展。她是一定要去上大学的,他的工作能轻易放弃吗?他会怎么应对接下来的生活她不知道。虽然他对她真的特别好,让她这么理智的人也开始动心。可如果两人注定不走一条路,那么现在最好不要太亲密。可是,这是她想要的结果吗?

在相处这几个月后,不说她自己的心动,就算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哪怕两地分居也比让孩子只有妈妈要好。他那么爱孩子,目前来看对她也是有感情的。她为什么不往前一步,这个四口之家也许有别的出路。她往他那边靠了靠,伸手揪住了他被子。“生气了?”媳妇主动示好,他立马回身。“没有。就是……“想问问她是不是从来没喜欢过他,但肉麻话他说不出口。

“我怀着孩子呢,不是故意拒绝你。”

媳妇娇娇软软的话,再加上所透露出的意思,让他刚刚掉落谷底的心一下子飞了起来。不是讨厌他,在意他的情绪,在主动跟他解释。男人真是给三分颜色就开染坊,她这厢一示好,他凑过来伸手搂住她,不过是隔着被子的。“我又不是畜生,我没想干什么。我就是……给我抱抱,就抱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