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太子妃
前文说过,突厥最喜欢在中原大乱的时候从中搅局,以图谋利,甚至寻求入主中原的机会。
洛阳被王世充占了,突厥就扶持河北的窦建德;关中被李家父子占了,突厥自然也不能坐视不管。
这次突厥为老李家匹配的对手,是定杨可汗刘武周。他与李家也算有些渊源,当年刘武周起兵,杀了李渊的老同事,马邑太守王仁恭,还给了李渊招兵买马的借口呢。
后来他依附突厥,得封“定杨可汗”,并自立为帝,进攻雁门关,围城百余日。雁门太守陈孝意悉力拒守,粮尽援绝,其部下张伦暗杀陈孝意,举城投降刘武周。
时易州叛军领袖宋金刚,原与魏刀儿联合,因被窦建德打败,引四千余众投奔刘武周。刘武周素闻宋金刚善于用兵,得之甚喜,封宋金刚为宋王,委以军事,并分一半家产给他。
宋金刚更是休去原妻,聘刘武周的妹妹为妻。都说贫贱之交不可易,糟糠之妻不下堂,原来也是不作数的。三月,刘武周接受宋金刚“入图晋阳,南向以争天下"的建议,率兵两万南侵并州。
齐王李元吉新婚燕尔,就带新婚妻子回晋阳老家镇守,只有平阳公主一个人,守不住山西。
李世民也得了军令,要去镇守河东,以免生乱。天下未定,虽然是帝王家,也各有各的要忙,总难相聚。李世民舍不得妻儿,亲亲大的亲亲小的,又嘱咐朝露她们好好服侍王妃,絮叨的不停。
长孙嫣嫌他唠叨,她已经有了孩子,丈夫就不那么重要了,嗯嗯啊啊的敷衍着,也不当回事。
这引起了李世民的不满,把妻子的头轻轻抬起来看自己:“你看看我呀,别光看儿子。”
“你有什么好看的,胡子拉碴的,"长孙嫣又把头低下去逗孩子,随便扮个鬼脸,就把承乾逗的咯咯乐个不停。
李世民正在蓄须,此刻只冒出来了一截短短的硬硬的胡茬,确实有点潦草,他摸摸下巴:“你不觉得这样比较成熟吗?”“不觉得。"长孙嫣终于舍得白了他一眼:“看起来更幼稚了。”李世民不服气:“我阿耶设宴的时候都是让我宣召的,还夸我帅呢!”其实李渊的原话是:二郎和温彦博相比怎么样?温彦博是当时的著名帅哥,可见李渊的父爱滤镜有多厚。这倒是惹得长孙嫣好奇:“温彦博长什么样子?”李世民瞬间黑脸。
长孙嫣噗的一声笑出来:“好了,不用看就知道,肯定没有二郎帅的。”李世民就高兴了,要再亲亲娘子,被他妻子推开:“行了,还亲没完了,再不走要天黑了。”
长孙嫣还在月子里,不能出门送丈夫,就随便嘱咐了两句:“虽说如今河东军队都归你管理,但大小事务都要跟公爹禀报,不要擅自做主。”顿了顿,她又说:“找个机会,跟裴相也修复一下关系,不要总僵持着。”李世民一句话也没听进去,看妻子抱了半响孩子,想起什么:“岳母说月子里不能总抱孩子,会伤肩膀。”
他轻轻的把孩子抱过来,妻子的眼睛也跟着孩子走,一下也不离开。他心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提醒妻子:“你生他的时候疼了一宿,你忘了?”“我什么时候,"长孙嫣说到一半,想起来了,又哼了声,骂她的丈夫:“那都是你害的,我给你生孩子才疼的!”
都说好了伤疤忘了疼,但也不过几日时间,李世民手上的伤口还没好,长孙嫣却已经忘了生产的痛楚了。
所谓母爱天性,竟可怕如此。
长孙嫣毫无察觉,只有初为人母的喜悦,轻轻摸着承乾柔嫩的脸蛋,满腔爱意:“为了生我的孩子,我再疼一宿都愿意。”李世民没辙了,灰溜溜的走了。
三月底,李承乾满月。
李建成去承乾殿吃过大侄子的满月酒,满腹心事的回了东宫。郑观音更是假称身体不适,没有去。
“您是长嫂,不去侄子的满月宴,恐怕不太合适。"乳母赵夫人劝道。“我去什么!看她长孙嫣多么得意吗?“郑观音愤恨道。从三弟妹过门到二弟妹生子,她没有一天是顺气的,虽然这次满月宴二弟没回来,但想想二弟妹炫耀她跟二弟夫妻感情好的样子,她都气的心口发闷。她真是后悔死了,当初为了挑拨二弟和裴相,把二弟的侧妃给挑拨下去了,看着封氏生了儿子还唯唯诺诺跟在弟妹边上的样子,她真是把牙都要咬断了前两天封贵人早产,生下一子,孩子生来便不大好,险些没救回来。李世民写信回来,给这个儿子起名李宽。
因为某些原因,他并不想让自己的儿子行承字辈,承乾是被他爹起的名字没办法,他要是敢改他丈母娘都不干,但其他孩子的名字,他就能做主了。偏赵氏没眼色,还在火上浇油:“家里刚写了信来,嘱咐您也早日诞下嫡子,地位才能更稳固。”
郑观音直接气骂出来:"孩子是我一个人就能生的出来的吗?”东宫丽正殿外,李建成也在徘徊。
左右侍从苦口劝他:“自从秦王有了陛下长孙,朝中风向多有变化,太子也应该早做打算,起码应该和太子妃培养好感情,早日为陛下生一位嫡孙,也安一安臣属之心。”
李建成也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他一看到观音,就会想到元贞,一看到承乾,就会想到承佑。
这让他一直陷于痛苦之中。
丽正殿里灯光明亮,显然也在等待着他,他走到门口,踟蹰了片刻,又一转身,走向了侧殿:“去承徽那里吧。”
侍女流苏满脸为难,小心翼翼的走到太子妃身边,向她低声报告了这个消息。
啪!
满桌的瓷器碎了一地。
赵夫人心疼道:“您轻着些,若惊动太子就不好了。”“听见就听见吧!"郑观音冷哼道:“当初把我姐姐和外甥扔在河东的仿佛不是他一般,如今倒是知道装深情了,我姐姐在天之灵看了都要笑他呢。”她发了一通脾气,心里又无尽凄凉,她也不是没有过对她许过海誓山盟的未婚夫,若非他一病死了,未能娶她过门,她何以今日竞落得如此地步。可若非他一病死了,又哪里有自己这太子妃的位置坐呢?郑观音转念一想,天地皆宽,她是来嫁给未来的后位的,什么李建成张建成的,她不在乎。
好不容易到了这一步,她决不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尤其不能输给杨舍娘。郑观音又斗志昂扬了起来,她交代侍女:“去选几个貌美的宫人,送给太子。”
当然,警惕秦王的不止有太子夫妇。
他靠军功抹平了和大哥的年龄差距,靠嫡长子抹平了和大哥的宗法差距,但刘文静等人的支持,却已经让他可以和父亲争锋了。老李家是家庭创业模式,李渊起兵时已经五十三岁,年过半百,比当年斩蛇起义的汉高祖还大几岁,若不是身后有这几个年富力强的儿女做依仗,谁买他一个老头子的帐。
加冠,娶妻,生子,这是一个古代男性正式成为成人的标志。这意味着秦王不再只是父亲的儿子,兄长的弟弟,而是一个拥有自己继承人的,独立的人。
朝堂之中,人心难免浮动。
裴寂私下对皇帝说:“文静与我有隙,恐怕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秦王。”
李渊起初自然是不信的:“二郎在我与他母亲身边长大,最是孝顺我们夫妻,绝不会有二心的。”
但时间久了,心中难免有所动摇。
恰在此时,晋阳战局生变。
四月,刘武周联合突厥,驻扎黄蛇岭,兵锋甚盛。并州总管、齐王李元吉派车骑将军张达率步卒抵御,至则覆没。刘武周于是袭破榆次。
五月,刘武周攻陷平遥。
六月,刘武周占领介州。
刘武周来势如此凶猛,李世民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向父亲上书,请求带领河东军队支援。
出乎他的意料,父亲没有准许,而是派遣太常少卿李仲文为行营总管,与左卫大将军姜宝谊率河东军队前往介州支援。李世民十分郁闷,回宫问父亲,父亲却只说怕他打仗辛苦,再受了伤,叫母亲的在天之灵难安。
他说不出反驳的话来,只能回了承乾殿。
刚坐到主殿同妻子说了两句话,看了眼儿子,妾室们前来请安。封氏一直奉承着他说话,梁氏心不在焉,给他行了个礼就在一旁呆站着去了。
她年初生了个女儿,小字元娘,十分钟爱,一颗心都扑在女儿身上,也没有心情奉承秦王了。
只是她旁边有一个垂着头的女子,宫人拿来垫子,她跪在上面,给自己行大礼。
李世民觉得莫名其妙,问妻子:“这是谁呀?”他的妻子朝他笑:“你表妹,喜欢吗?”
李世民吓得冷汗直奔天灵盖,立马站起来给妻子指天发誓:“这回我可真没答应!″
宫里有一位炀帝的女儿,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她名叫杨念儿,原是宫人所出,母亲早逝,当年炀帝南巡,带上了妻妾子女,却漏了这个女儿。
因此她就一直长在太极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