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1 / 1)

第45章047

047

伊丽莎白与简来到伦敦后,寄住在了舅舅加德纳夫妇家。转天上午,伊拉拉拦了辆马车,前往恩典堂街。哪怕信封落款写明了地址,可简担心伊拉拉人生地不熟、找不到路,还特地在伊丽莎白的信件最后添了两笔,写明了加德纳夫妇家周遭的标志性建筑。真好呀!

伊拉拉看到信件里的说明,只觉得心里暖洋洋的:简并非瞧不起伊拉拉,觉得她连找路的水平都没有。而是一名善良的姑娘,把她作为朋友挂在了心上。不过,加德纳夫妇的住处确实没那么难找。百余年后的恩典堂街可是伦敦的金融、商业中心之一,基本没多少居民居住于此。而百余年前的今日,其喧嚣热闹也没差多少。加德纳夫妇能住在这里,不止证明夫妇二人是商人,更是将生意经营得风生水起。伊拉拉按响门铃,一位比她预想中年轻很多的妇人开门。她还没开口,那位妇人就扬起笑容,开心到连眼睛都不见了。“你就是福尔摩斯小姐吧,"她让开门,“我是伊丽莎白和简的舅妈,她们两个一大清早就在等你啦。”

……日安,加德纳太太。"伊拉拉眨了眨眼,礼貌问候。“还愣着做什么?快进来,我烤了蛋糕、茶也煮着呢,这个天气,最适合小姐们靠在炉边吃点零嘴说心里话。”

天呐。

加德纳太太的热情让伊拉拉受宠若惊,她到底有点明白,为什么《傲慢与偏见》原著中班纳特太太如此神经质,却能有个简·班纳特这样泥人性子的大女儿一一原来是继承了舅舅舅妈一家的优点。伊拉拉几乎是被加德纳太太哄进了屋,而如她所说,伊丽莎白和简早就在等待了。

加德纳夫妇的住所就在沿街开设的店面二楼,两位班纳特小姐,正坐在铺面后的小客厅。一个靠在壁炉边绣花,一个手中捧着一本书,好不悠闲。听到脚步声,两位班纳特小姐纷纷抬头。触及到伊拉拉的身影更是站了起来。

加德纳太太将茶壶端过来,放在桌边。

“就不打扰年轻人叙旧了,"她说,“我就在前面的店面,若有需要,喊我或者女仆都好。”

“谢谢你,加德纳太太。"伊拉拉感激开口。加德纳太太笑着点了点头,而后离开。

然后室内瞬间安静了下来。

伊拉拉离开内瑟菲尔德庄园,完全是不辞而别。不用说也知道,她“私奔”走后,梅里顿能掀起怎样的风浪。

如迈克罗夫特所说,伊丽莎白和简一定担心死了。一想到她们不计前嫌,还主动写信给自己,伊拉拉就有些不好意思。向来理直气壮的伊拉拉,难得不知如何开场。她看了看简,又看了看伊丽莎白一一虽是后者写信给她,但在触及到伊拉拉的视线时,却不自觉地挪开目光这终于给了伊拉拉机会,她垂下眼眸,一副很委屈的样子:“你们要是不想理我,我就不讨嫌了,这就走。”

伊丽莎白闻言,灵动的眼眸立刻转了过来。她可不吃这套!起初伊丽莎白也是相信了伊拉拉卖可怜,谁知道她转头就和乔治·威克汉姆私奔。尽管担忧伊拉拉的安危,可她还是有些生气的。但简可不一样,班纳特家的大小姐心肠软的一塌糊涂,听到伊拉拉这么说,赶忙上前:“怎么会不想理你,是我们写信邀请你过来的呀,伊拉拉。伊拉拉做出感激的样子:“谢谢你,简,你真好。”简还扭头看向伊丽莎白,“伊莱扎也特别担心你。”伊丽莎白轻哼一声,才放下手中书籍。

她虽说不如简那般好说话,却也是跟着上前,上上下下打量伊拉拉许久,确认她毫发无伤、且并无受亏待的迹象,才不着痕迹地松了口气。“我还以为,"伊丽莎白委婉说,“你不会一个人来呢。”伊拉拉当然读得懂潜台词:她可是同威克汉姆“私奔"的,理论上来讲,与乔治·威克汉姆共同出席邀请,也是理所应当。“我的兄长迈克罗夫特为乔治介绍了工作,"伊拉拉笑着解释,“他现在很忙。”

伊丽莎白和简闻言,纷纷流露出惊讶之色。二人对视一眼,伊丽莎白率先开口:“威克汉姆先生居然找到了体面的工作?”

嗯?

这句反问就颇有深意了。

在《傲慢与偏见》原作中,只有达西先生知晓真相。但碍于威克汉姆曾经诱骗他的妹妹私奔,为了保护达西小姐的名声,他不能轻易开口。因而真相是在经历了各种曲折之后,在书的后半部分才得以揭露。而现在,因为伊拉拉提前“拐"跑了威克汉姆,原著的误会和曲折完全没有发生。威克汉姆在梅里顿的形象,理应还是那高大英俊、器宇轩昂的红制服军官才对。

但伊丽莎白这个语气,分明是知道了什么。“还是坐下来聊聊吧。“伊拉拉不着急问,“我还得给你们道歉。”她可没忘记答应迈克罗夫特的。

与两位班纳特小姐落座,伊拉拉很诚恳地开口:“我一时任性,让你们担心这么久,对不起。”

话音落地,室内再次陷入寂静。

这沉默让伊拉拉有些坐立不安,想起自己为了支开女仆就写信给伊丽莎白一一估计按照伊丽莎白的性格,得担心了一整晚,伊拉拉不禁更是愧疚地低下头“你们要是因此讨厌我、责怪我,或者觉得我名声不好,"伊拉拉说,“也是情有可原,我完全理解。但请接受我的道歉,我可以与你们解释一切来龙去脉。两位班纳特小姐又是对视一眼。

最终是简打破了沉默。

“哪里会责怪你呀,伊拉拉。"班纳特家的大姐柔声说,“连你的兄长都接受了这件事,我们自然不好置喙。只要看你好好的,我和伊丽莎白也就放心了。”伊拉拉猛然抬头:“真的吗?!”

呜鸣,班纳特太太这是生了一位天使吗!

“你虽把内瑟菲尔德庄园搞得鸡飞狗跳,"伊丽莎白说,“但我和简又不住在那里,也没有麻烦到我们。只是没想到,你的兄长还为威克汉姆安排了工作,达西先生说他……”

话到最后,伊丽莎白猛然捂住嘴巴。

伊拉拉敏锐地抓住重点:“达西先生同你说的?”伊丽莎白面露尴尬之色,秀丽的面孔顿时红了。嗨呀,这是有戏啊!

临走之前给伊丽莎白写信,就是为了撮合原著中的这一对。伊丽莎白的朋友被达西先生的“敌人”拐跑了,那么二人就有了共同话题。因此拉近距离,岂不是顺理成章。

看伊丽莎白这幅模样,伊拉拉的小伎俩还真成了。“达西先生居然与你聊起了乔治的事,"伊拉拉故作好奇问,“他都说了什么?″

伊丽莎白哪能听不出来她的揶揄之意?她可没忘记临走之前,伊拉拉还委婉地替达西先生说过好话。

当时的伊丽莎白还在嘴硬,坚持自己的偏见。但没有了《傲慢与偏见》原作中达西先生的出言贬低,伊丽莎白对达西先生的好感本就没有很低。如今二人熟稔了,更是不同以往。

她嗔怪看了伊拉拉一眼,却还是认真回答了问题:“当时收到你的信,我第二天早上就去了内瑟菲尔德庄园,结果倒好,你居然和威克汉姆先生一位淑女,实在是说不出朋友与男人私奔这话。“我担心得要命,而宾利先生和德尔贝先生又急于寻找你、联络你的兄长,就只好由达西先生来同我解释情况,“她说,“我见他眉眼之间尽是担忧,发现达西先生原来并非初次见面那般傲慢。让你说对了,他看着冷淡,实则也是位认真负责的好人。”

伊拉拉扬起笑容。

见她笑容灿烂,像只得意洋洋的小猫,伊丽莎白又是轻哼一声,却没真的生气。

“这之后,我也能同达西先生好好聊上几句话了。我追问威克汉姆是个怎样的人,他才告诉我,他与威克汉姆早就相识,这家伙不仅游手好闲,还嗜赌如命!"伊丽莎白说着拧起眉心,“但我现在怀疑达西先生所言夸张了,否则,你的兄长怎么会为他介绍体面的工作?”

“嗯。"伊拉拉煞有介事地点了点头,“所以你现在和达西先生是好朋友了。伊丽莎白脸上的红晕立刻扩散成绯()红。她本就生得清丽灵动,这么一红脸,更是活生生的。真好看,可惜达西先生看不到,伊拉拉笑眯眯地想。

“那是不是还得感谢你,"伊丽莎白没好气道,“要不是你荒唐,我们还无法成为朋友呢。”

别说,这还真是伊拉拉故意写信给伊丽莎白的初衷。而且没关系,很快就不止是“好朋友”这么简单啦!现在二人都在伦敦,伊拉拉不介意见机行事,再为伊丽莎白和达西先生添一把火。

“所以你与威克汉姆先生……“简迟疑着,还是询问出口,“我看那个地址,可是在工厂区,若是威克汉姆有体面工作,怎会与工人住在一起?”显然,班纳特姐妹还是担忧伊拉拉在伦敦的生活。“请不用担心。”伊拉拉诚恳说,“我与乔治是在帮兄长做事。”伊拉拉当然不会说实话一-她就是为了好玩才和威克汉姆私奔的。至于什么光辉学派,什么眼球吊坠,还有詹姆斯·莫里亚蒂不是普通会计这种事,更是不能拿出来同未婚小姐们讲。伊拉拉可不想吓坏自己的朋友们。所以伊拉拉搬出了之前为格雷福斯准备的说辞,言简意赅地解释:威克汉姆为了门当户对,选择与伊拉拉共同协助迈克罗夫特·福尔摩斯调查工人罢工的事件,而现在威克汉姆得到了格雷福斯的赏识,做了他的私人助理。这一番叙述,叫两位班纳特小姐听得一愣一愣的。她们做好的心理准备,可也没想到,伊拉拉的叙述重心不是在自己的爱情和未来婚姻,而是认真地阐述起火柴厂女工的境遇。尽管不如宾利、达西两家家底殷实,可班纳特家在朗博恩到底是地主。梅里顿的日子犹如田园诗歌,再穷困的农民也不至于吃不饱饭。像什么罢工,什么夜校,什么火柴厂的工人被逼到绝路。这样的事情,对二位小姐来说闻所未闻。

连恐怖故事都不会写,工人们会因为火柴中毒,而导致死亡的!“老天,"简吓得捂住嘴巴,“这工厂也太过分了。”“既然火柴有毒,你岂不是也有危险?"伊丽莎白更是紧张,“伊拉拉,你不要做了!”

这可不是伊拉拉期待的反应!

她看向两位满脸担忧的小姐,深谙对方并非阻挠自己,而是单纯害怕伊拉拉的健康有损。

原来被同龄人担忧是这样的滋味呀。

虽说伊拉拉很感激迈克罗夫特与歇洛克的支持,但两位兄长的关心可不会如此直接。

那一刻,伊拉拉只觉得壁炉里的火钻进了心底,暖洋洋的。“我没有接触过原材料,只是在夜校帮忙,"伊拉拉隐去了参与罢工的事实,“何况现在辉光火柴厂在罢工,厂门都锁着呢,请你们放心。”简还是有些不安:“如果原材料有毒,那我们平时用的火柴岂不是也有毒?这辉光火柴厂,太恶劣了。”

伊拉拉说完,小客厅的门扉打开。

加德纳太太端着蛋糕进来,恰好听到伊拉拉的话。“原来福尔摩斯小姐在帮辉光火柴厂的工人?"她插嘴,“这件事,我也有所听闻。工厂主真是太过分了!加德纳先生正与街上几个铺子商议,要拒绝从辉光火柴厂进货呢。除非火柴厂接受工人们的要求。”咦?这倒是个意外收获。

伊拉拉转头:"真的吗?”

加德纳太太颔首:“反正工人不工作,辉光火柴厂也会断货。但火柴还是要卖的,我们开店铺的,怎么都要更换货源。做做样子,也是顺水推舟的事情。这……还真是。

对店面商铺来说,火柴厂断货,商店可不能断货。伦敦这么多厂,也不是非要从一家进货。而商人们同样需要名声,如此摆出姿态支持工人,对他们并没有什么坏处。小店面尚且如此,那更大的零售公司呢?

伊拉拉的念头自然而然落在了宾利先生身上。他可是马歇尔零售公司的股东,若非如此,詹姆斯·莫里亚蒂也不会前往梅里顿、进而与伊拉拉相遇。

更重要的是,宾利先生是个原著里所有人都盖章的好人。若是能说服他和加德纳夫妇一样,同样发出声明,这就是从销售线向辉光火柴厂施压,也许比工人抗议还管用。

但一一

伊拉拉可是从宾利先生的内瑟菲尔德庄园逃走的,这堪称丑闻。之所以没有闹大,是迈克罗夫特和宾利先生都没计较。再好的人,也不能随便给对方添麻烦。直接去找宾利先生谈判,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

得想个别的法子。

而简听舅妈这么说,也忍不住出言:“有没有什么是我和伊莱扎能帮忙的?在朗博恩,母亲偶尔也会带着我与伊莱扎去给穷人送衣服。”附…是了!这是个好机会。伊拉拉双眼一亮。贵族妇女可是十九世纪的社会慈善活动主力军。现实历史中,十九世纪中期,仅伦敦就有六百余个运作中的慈善机构。中产阶级和贵族妇女们积极参与其中,能够增加自己在公共领域的地位,以及博得好名声。

这些夫人、小姐,也不仅仅是为自己挣脸面,也是为丈夫、父亲,甚至整个家族出一分力。

像班纳特家这般乡下地主,夫人会带着女儿给穷人赠送淘换下来的用品、衣物。而在伦敦,家族更富有的女眷,则以丈夫或者父兄的名义出面捐款、义卖、撰写文章,乃至创办报刊,参加社会活动。如此既满足了贵族在道德层面的优越,也可以增加家族在议院的影响。甚至是在政治党派、抉择分歧时,她们的行为还会展现整个家族的倾向,亦可算作政治活动。

伊拉拉觉得,别说是百余年前,就是二十一世纪也很重要,那些政客、富豪的女性亲属们,不也在参与福利机构和慈善机构的经营运作吗。简姑且这么想,那在《傲慢与偏见》原著没写到的地方,宾利小姐与赫斯特夫人参加的慈善活动只会更多。

现实世界里,安妮·贝赞特女士同样为火柴厂的女工募集来自贵妇人和慈善机构的资金和救助。而伊拉拉觉得,现实中再富有的慈善机构,也没有简·奥斯汀女士大笔一挥,写的几位未婚小姐有钱。反正对她们来说,帮穷人都是一样的,怎么就不能帮帮火柴厂的女工们呢?“这是个好办法,"伊拉拉认同道,“由我来组织义卖会吧!我有位外国朋友,名叫艾琳·艾德勒,是位很有名的歌唱家。她正愁在伦敦举目无亲,无法融入这里的社交圈。她一定很高兴提供义卖会的场地,只是……她做出为难之色。

“我毕竟是让宾利先生和宾利小姐丢了脸面,虽说他们不做计较,还有意邀请我去做客,"伊拉拉苦笑几声,“但终究不好期颜邀请宾利小姐出席,能由二位代劳吗?”

伊拉拉算盘打的噼啪作响:身边的朋友,以及不是朋友的熟人,一个也别想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