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1 / 1)

第87章第87章

长春宫

大阿哥走进来,看见太监明明通报了,额娘却像是没听到一样,坐着不动。大阿哥喊了一声:“…额娘。”

惠妃扯了扯嘴角,正要准备阴阳怪气几句,却发现胤提脸色不似往日般桀骜,顿了一下,试探跟人说道:“去给大阿哥倒杯茶。”大阿哥原已经和之前一样自己伸手去握茶盏了,突然被伺候,瞧着额娘试探的眼神,无奈苦笑。

惠妃见他这般神色,终是松了口气。

大阿哥见状,声音低沉:“儿子前几日…有些荒唐了,对不住额娘为我烦心。″

惠妃拍了拍他的手,摇了摇头,道"我们母子之间,不用说这些。”她只字不提皇上曾在长春宫对她的敲打,只让人将大阿哥爱吃的点心呈上来。

康熙发现长子身上的躁动骤然消失。

他看着大阿哥突然像是又变回了之前的样子,有些摸不准他的转变,面上却似乎很欣慰的样子,和大阿哥随口聊了几句。大阿哥一一回答了皇阿玛,内心却觉得有些可笑。若非昨日被小家伙闹脾气,大阿哥习惯了去听她说话,虽然不喜但到底听了进去,因此刚好能好好静下心听额娘说话,大阿哥还沉浸在自得之中。可他他回去思考了下这些日子发生的事,却发现皇阿玛对他的态度确实不同以往,突然便想起纳兰明珠那日的欲言又止。围猎场上,各蒙古部落的人对他夸赞有加,可一直跟在皇阿玛身边的人,是太子。被记录在册的人,也是太子。

大阿哥知道自己性情急躁起来无法听人劝告,若不是此次机缘巧合,可能在皇阿玛那里已经落下个不好的印象。

可难得的是太子居然没有趁机落井下石。

胤提看着皇阿玛对太子说道他今年或可能南巡,还需要太子好好监国。太子笑着称自己还需要皇阿玛多教导,皇阿玛也笑了笑。或许是因为,太子并不屑……

三阿哥碰了碰他。

大阿哥回神,收敛神色。

乌西哈正在给淑慧长公主编头发。

淑慧长公主是太皇太后目前仅剩的女儿,前年巴林部灾情严重,太皇太后忧心不已,皇上便派人接她回京,此后一直在京城长住,还能时时回宫看望太皇太后。

她辈分大,但因长久地生活在蒙古,已经有些适应不了紫禁城的生活,因此除了重大节日,只在公主府和慈宁宫活动,不喜欢见后妃或者其他宗室。小娃娃的手指短胖,感受着乌西哈正认真地抓起自己的一捧头发,却还是又掉了几根,然后发现了又用小手去抓,结果导致头发掉落的更多,周而复始,怎么也抓不明白,在镜子里满眼疑惑的样子。淑慧长公主笑了笑,并没有阻止,索性看手中的信,没有去留心看自己的头发变成了什么样子。不过光是看下人们的眼神就知道她这会的样子恐怕有些狼狈。反正也是在寝殿,便随她去吧。

乌西哈认真地学着前几日嬷嬷给九姐姐编头发的样子,这边来一点,那边来一点,这边再来一点,勤勤恳恳,小表情很是认真。等到将姑祖母的一头白发都好好地编进去后,乌西哈忍不住松口气,然后高高兴兴地看自己的成果,就发现姑祖母头发乱七八糟的,一点也不好看。乌西哈疑惑地歪了歪头:“?”

“编完了吗?“淑慧长公主问。

乌西哈眼睛圆圆的:“唔……”

她眨巴着眼睛,在承认错误和再努力一下中犹豫了几秒,然后果断放弃,扑进姑祖母的怀里,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玛嬷,头发被我弄坏了呀~”

淑慧长公主抱住扑过来的小娃娃。

她自己的孙子都有十几岁了,回京一年多,已经习惯了额娘宫中这个侄孙女的粘人。

就算再怎么思念京城这块故土,可她实际上已经在蒙古居住了四十几年,她对紫禁城的规矩早就有些格格不入。这京城,除了皇额娘,也没有她熟悉亲近的人。因此面对着如此率真,活泼,亲近她的孩子,淑慧长公主很是喜欢。她的孙子如今也有十几岁了,她离开蒙古时,乌尔衮壮硕的像头小牛,傻乐地骑马送了他一段路,让她放心地在京城荣养天年,巴林部有他和阿布汗在,定会与族人共渡难关。

一一如此想来,也有两年未见了。

不知道乌尔衮如今能打败他的阿布了吗。

淑慧长公主摸了摸乌西哈的脸,侍女们笑着上前接手,小心翼翼地拆开十格格编的头发。

“没事,"淑慧长公主慈爱道:“等我们小星星长大了一点,再给玛嬷梳头发。”

乌西哈重重地点头:"嗯!”

乌西哈奶声奶气道:“我学会了,就给玛嬷梳呀~”她看着马上就高兴起来在她怀里摇头晃脑的孩子,摸了摸她的脑袋,嘴角一直带着笑。

她在公主府中时,几乎每隔一个月便会收到巴林部来的信。信上不仅有对她的关怀,巴林部的动向,还有对皇上心意的试探。皇上上位多年,巴林部一直忠心耿耿,但乌尔衮已经大了,巴林部想要知道是否皇上仍然对他们报以厚望。

宫中如今仅有两位适龄的公主,大公主恬静,二公主活泼,淑慧长公主对她们并无什么不同,也没有去试探皇上。

皇上登基之时,她早已远嫁蒙古多年,虽这些年常有来往书信,皇上待她亲厚。但她深知当今皇上的性情,雷霆雨露俱是天恩,哪有她们去打探的道理。更何况在她看来,皇上如今还需要拉拢巴林部,自然不会薄待他们。贴身侍女曾提醒过要不要问一问太皇太后,可淑慧长公主也不想拿此事来惹额娘烦忧。

她看得出来,额娘今年身体大不如以前了。太皇太后做事不会避开淑慧长公主这个女儿,她曾经多次见到额娘提笔写信,又放下,在书桌上深思,直到忍不住咳嗽了好久,才被她和苏麻喇姑劝下亿息。

她有一次回头,看见那封只有了几个字的信。巴林部没有适龄的小孩子,若想给乌西哈找一个合适的地方,额娘或许在考虑科尔沁部。

可正如同她离开京城太久了一样,额娘也离开科尔沁部太久了。纵使皇上的威慑力还在,科尔沁部和爱新觉罗家世代联姻,自会比其他的蒙古部落善待公主,可谁也不能保证此后会如何,更何况科尔沁部这些年并非没有二心。

如今鄂齐尔与班弟矛盾渐深,皇上前年似乎单独接见过鄂齐尔,或有扶持右翼势力的打算。

那么科尔沁部也不是最好的人选。

乌西哈年龄太小了,无论是哪个部落,都有变化的风险。不管是淑慧长公主还是太皇太后,都知道最好的选择是什么。额娘近年来身体越发的不好,去岁险些没挺过去,乌西哈这孩子在额娘床边日日夜夜哭,任凭康熙哄或者骂,就是不走,气得皇上还将钮祜禄贵妃叫过来,小家伙却扒着床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生气地让阿玛和额娘走。皇上见她手指都快见血,向来刚硬的人也哽了声音,让所有人退下。或许是日夜听着曾孙女的哭声和女儿孙子的唠叨,想着自己还没有把身后事安排好,太皇太后竞真的挺了过来,太医都忍不住道是奇迹发生。从那时开始,额娘便在撑着身体为乌西哈谋划。今年除夕,额娘问她巴林部如何,淑慧长公主知道额娘的意思。她想了许多,她的子孙如今都在巴林部,若乌西哈能去巴林部,或许让鄂齐尔这几年努努力,再生一个孩子,再不济她还有别的几子所出的孙子,让巴材部等着乌西哈长大也不是不行。

毕竟乌西哈是额娘如今最疼爱的孩子,皇上对额娘的情谊非比寻常,自然会更加善待巴林部。

但她望着额娘疲倦的眼睛,却无法说出自己的算计,只微微地摇了摇头。纵使巴林部的首领都是她的血脉,可她也老了,乌西哈此时还小,等她真的嫁过去了,淑慧长公主又能护住她几年呢?若是乌西哈在巴林部过的不好,她又有何脸面去见额娘?她生活在蒙古四十余年,习惯了那里的风和草原,干燥与灾难,额娘出生于科尔沁部,老了,便怀念起那里的故土。可乌西哈不是。

她是紫禁城长出的花,受不住草原的烈阳和狂风。淑慧长公主清楚,太皇太后也清楚。

所以那封拜托科尔沁部要照顾好乌西哈的信无论如何都开不了头。这两年钮祜禄贵妃的态度越发恭敬,太皇太后知道她在想什么。无非是希望自己在世的时候,将乌西哈的事情确定下来。就算清楚,她也并不为此恼火。

她的小星星吃惯了京城的水,她也舍不得。她为了爱新觉罗家族殚精竭虑一辈子,只有这点私心。可皇上始终没松口。

太皇太后咳嗽了几声。

苏麻喇姑端来药,先拿来手帕给老祖宗擦拭。门外,十格格在宫人们的夸奖下,越发起劲,小胖身子一拧,翠羽毽子稳稳落在了她的粉缎小靴子上。

她保持着姿势,小脑袋转过来,兴高采烈地让乌库玛嬷看:“乌乌看呀!”结果还没等到太皇太后夸,脚麻了,毽子掉下来,她哎呀了一声,也不气馁,原本还准备继续踢。见乌库玛嬷要开始喝药了,将毽子扔给宫女,哒哒哒跄进来,乌黑发亮的眼睛盯着苏麻喇姑手里的药,问:“嬷嬷糖呢?”小太监弯着腰:"回格格的话,奴才备着呢。”乌西哈这才放心,等乌库玛嬷喝完了药,小手拿着糖果,喂到乌库玛嬷嘴里:“乌乌啊一一”

太皇太后:“哀家又不像你还怕苦。”

但还是含住了那颗糖。

常年吃药其实已吃不出什么甜味,她摸着小家伙的脸,在她问甜不甜的时候还是无奈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