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数学科学及应用中心CMSA。
主任办公室中。
丘桐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前,看着相比起之前已经变得空旷了不少的办公室。
下星期,就是他正式卸任数学科学及应用中心主任的时候了。
这个于2013年,在他的主导以及哈佛大学董事会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数学研究中心,也算是他花费了不少功夫。
如今已经过去六年,也算是正式要离开了。
哈佛大学作为一个美国最顶级的大学之一,有着政治家摇篮的称号,不过尽管如此,其在理工科方面也丝毫不遑多让,即使是比起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这两所顶尖的理工科大学,在很多方面也都同样差不了太多。
而在数学这个专业方面,哈佛大学也能够在不少榜单上稳定前二的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丘桐的名头也算是带来了不少的帮助。
忽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随后将会接替他成为下一任CMSA主任的丹·弗里德走了进来。“丘,距离你离任还有几天,怎么这么快就收拾好了?”他说道。
丘桐看了一眼他,笑着说道:“怎么?已经等不及要来巡视你以后的办公室了吗?”
弗里德自然知道丘桐的这句话没有别的意思,单纯的只是开玩笑,他便笑着摆摆手:“那倒不是,只是听说你已经把东西都收拾好了,想着来看看你。”
丘桐摆摆手:“反正接下来几天也没有什么特别事务,就算真的有紧急事务,我也已经通知他们把事情告诉你了,我就还是好好放一段时间的假,休闲休闲。”
“休息一段时间也好。”弗里德点点头,走到了旁边的沙发上坐下。
“喝茶还是咖啡?”丘桐走到了办公室旁边一个特别设立的吧台,笑着问道。
“哦,一杯冰水就行。”弗里德摆摆手道,“说起来,还是有些不敢相信,你居然是为了一名学生就做出了这样的选择,甚至我们这么多人劝你,你都没有放弃。”
“给。”丘桐将冰水递给了弗里德。
“谢谢。”弗里德接过了水,喝了一口。
丘桐坐在了他的旁边,老朋友聊天般地说道:“我这个人算是有个很明显的缺点。”
“什么?”弗里德看了一眼他。
丘桐说道:“那就是对让我的名字在数学界留下更深的痕迹这件事情看的比较重,简单来说,就是对名气看的比较重,你应该也看得出来吧。”
“恩……”弗里德想了想,随后说道:“倒是也没有到特别严重的程度,至少你没有干过坏事。”“说起来当初庞加莱猜想事情发生的时候,我还不认识你,当时看到那些新闻也对你产生了一些误会,所幸的是之后问题得到了解决,直到后来和你一起工作后,我方才改变了我的想法。”
“这种过去的事情,倒是也没必要谈。”丘桐说道:“只是可惜了,佩雷尔曼最终选择了离开数学界,如果他能够继续留在数学界,或许能够带来更多的成果。”
“总是会有这样那样不同的人,老实说你已经算是一个很特立独行的人了,但佩雷尔曼却是一个比你还要更加特立独行的人。”
弗里德摇摇头,整个人靠在了沙发上,仰起头看着天花板,“数学和数学界……或者说科学和科学界,都算是依赖于社会的架构,所以称之为“数学的社会’,或者是“科学的社会’,都只是一个本质。”“所以,对社会失望的人,或许会选择归隐,同理,对数学界失望的人,也就会选择从数学界归隐,离开数学界。”
“当然,也不乏虽然对社会或者对数学界失望的人,依然存在于这个社会,或者是数学的社会中,比如我,我也曾经对数学界失望过一一虽然我更多是失望于数学为什么这么难,而我又这么愚蠢,当然,对于数学界的一些学术竞争,我也失望过。”
“但总而言之,为了不让自己显得懦弱,所以我还是选择在这个数学界混了下去,没有逃离,然后用罗曼·罗兰的那句名言来安慰自己,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只可惜,这么多年,也没有拿到过什么拿得出手的国际性奖项,虽然作为哈佛大学的陈省身讲席教授也算是比较体面,但相对于你的那么多成果和成就来说,我还是差了不少。”
弗里德叹了口气:“所以这几天,我也算是想了又想,在接任你之后,如何能够让CMSA更好呢。”丘桐笑着拍了拍弗里德的肩膀,笑着道:“这就是考验你的时候了。”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就表示,人的需求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需求、尊重需求,以及最后的自我实现的需求。”
“我们现在都算是处于第五个需求层次理论上。”
“你接下来对自我实现的需求,就是将CMSA建设的更好,让它能够真正成为这个世界上知名的数学研究机构。”
“至于我……嗯,就像你所说的那样,我得到的东西已经足够多了,有的人称我为几何世界的国王,可真是一个不错的称呼,但国王也需要最优秀的继承人。”丘桐说道:“虽然这么多年也培养了五十多名博士生,他们大多也都没有让我失望,但我还是很羡慕那些能够培养出一名菲尔兹奖学生的老朋友们。”“菲奖得主的导师这个称号,我还是想要贪心一下。”
“可以理解。”弗里德说道:“自我实现的需求嘛。”
“咱们这些研究纯粹数学的,追求不了赚大钱,也就只剩下身为数学家的名气了,毕竟我们研究的就是这个世界最难的东西嘛……嗯,当然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那就是教育方面的事情了,不过大体上也差不多。”“哦!想起来了。”忽然弗里德说道:“说起来,那个学生也确实值得你这样做啊,我认为他拿菲尔兹奖的可能性非常大,他就是那种相当典型的天才,竟然在孪生素数猜想上面都能够做出成果来。”“哈哈,你也认为他有着拿到菲尔兹奖的天赋啊。”丘桐高兴地说道。
但随后他就是一愣,“嗯?你说什么?什么猜想?”
“孪生素数猜想啊,Twin prime。”弗里德说道:“那名学生没有和你说吗?”丘桐露出了茫然的表情。
老实说即使是当年研究卡拉比猜想的时候他都没有像是现在这样懵逼过。
周淮在孪生素数猜想上面也做出了成果?
嗯……嗯……
好像前段时间他考验周淮法语学习的怎样时,顺便问过他最近是在看数学书还是在想新课题,然后周淮给出的回答是两个都在进行,研究的课题,也属于代数几何和数论的交叉领域,想要尝试用代数几何解决一个数论方面的问题。
不过具体的周淮就没有说太多。
难道,就是这个?
“你怎么知道的消息?”他连忙问弗里德。
弗里德说道:“陶哲轩发的博客里面说的,我看了一眼,那篇论文的作者名就叫Huai Zhou,和你那个学生的名字是一样的。”
丘桐立马起身,走到了自己办公桌前,打开了电脑,开始查了起来。
很快他就发现,弗里德说的是真的。
陶哲轩确实发了这样一个博客。
他又赶快点开了博客下面的附上的那个ar.iv网站,点进去一看,首先就确认了,作者名确实是他的学生,周淮。
ar iv数学分类上面能够搜到的叫HuaiZhou的作者名也就周淮一个人。
他又立马将论文下载下来,打开后开始看了起来。
四十多页的论文。
虽然知道自己大概看不太懂这篇论文,但他还是快速浏览了一遍。
里面相当多的遣词造句,都完全符合周淮的习惯。
所以可以肯定,这篇论文的的确确是周淮写的。
至于正确与否……
陶哲轩的那篇博客里面用的已经十分清楚了,丘桐也不觉得自己在素数这种问题上能够比陶哲轩还要权威。
所以,自己那名学生,在自己不知道的时候,又做出了这样厉害的成果出来?
弗里德来到了他的身后,说道:“看来你的这个学生给你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惊喜啊。”
丘桐无奈地摇摇头:“确实是一个惊喜。”
随后他拿出手机,就直接给周淮打去了电话,想要问问他这件事情。
但电话里面传来了提示音:“对不起,您所拨打的电话不在服务区…”
丘桐一愣,随后就想了起来,周淮这几天是在英国参加那什么IM0,现在应该还在天上。只能等到明天之后再说了,周淮落地的时候,他这边的时间还是深夜呢。
随后,他就进入到一些网络论坛,看了看当下的热点话题。
不出所料的,都是在讨论孪生素数猜想的这一巨大突破。
比如在Reddit这个海外版贴吧的数学专栏上面,就有这样一个话题:【我的天!ariv上一篇新论文可能将素数间隙记录从246打破到156!作者叫Huai Zhou,还是陶哲轩亲自推荐的!有没有看过?】而下面已然有相当多的评论。
【156?!这是真的吗?我以为246已经是现有方法的极限了,但话又说回来,Huai Zhou是谁?】【我查了一下这个名字,能够查到的就是他在Duke上面发表了一篇论文,但是也只有这篇论文能够查到了,看起来是个华国人的名字,不过能够在Duke上面发表论文,已经说明了他的实力,有没有看得懂中文的去中文网站查一查这名作者的消息?】
【既然是陶哲轩推荐的,那么可信度就大大增加了,希望能够看到一些专家的评论,但这太令人兴奋了!】
【嗯,刚粗略看了摘要,里面提到了“间隔模空间的算术几何”和“谱筛法”……听起来是非常高深的东西,我只是个硕士生水平,完全看不懂,不过我选择支持他,孪生素数猜想需要这样的一个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