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
才子让她进丫丫做点事。她本不想进丫丫。但是。现在又沒别的地方去。只好勉强答应下來。
就这样。李晶梅被安排在办公室做一般的职员。
这天。才子正在办公室。二光來了电话说:“大哥。我准备头年结婚。房子我都买好了。就剩下装修了。”
才子说:“你哪來的钱买房子。”
二光说:“我是用分期付款买的。只交了首付。”
才子说:“买房子怎么不和我说一声。哥就是盖房子的。新世纪花园社区那地方多好。哥。可以送给你一套吗。”
二光说:“哥。你那是高层。我能买得起吗。再说了。买那房子的都是一些有钱人。我和他们也不是一个档次的。也住不到一块啊。再说了。你有那么多钱了。还住在那个老房子里呢!我的标准也不能超过你啊。不行。不行。”
才子说:“那你买的那套房子贷了多少钱。明天我让人给你还上。免得去掉每月的还款沒剩几个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二光说:“大哥。我知道你有钱。可是我白拿你的钱总觉得不好意思。”
才子说:“傻子。哥可不差那几个小钱。要是你觉得不得劲就算哥借你的。就这样办吧。对了。结婚酒席准备在那办啊。”
二光说:“按照爹的意思。他让我回老家办。可是这娘家人大老远的。怎么去啊。”
才子说:“娘家亲属朋友有多少。”
二光说:“怎么地也得有个200多人吧。还有我的一些同事啥的。也都沒法去。”
才子说:“那好办。现在不是时兴婚前宴请吗。你在沈阳先把娘家亲朋和你的沈阳的同事朋友请了。正日子回老家办婚事就成了吗。”
二光说:“这主意到成。不过我还沒和柳欣她家商量。商量好了再说吧。免得出什么分歧。”
才子说:“我看行。她娘家人应该同意。”
晚上。才子把二光结婚的喜讯告诉了哈顺格日丽。并且把二光分期付款买房子的事也和哈顺格日丽讲了。
哈顺格日丽说:“二光这些年。沒攒点钱啊。”
才子说:“就他挣得那点工资。啥时候能攒够买房子的钱啊。”
哈顺格日丽说:“柳欣娘家也沒出点钱。”
才子说:“这我可沒问。不行。咱借他点吧。”
哈顺格日丽说:“你说的算。借就借呗。要是给他将來还有三洋呢。”
才子说:“哈顺格日丽你放心。将來你妹妹和弟弟也同样的待遇。当然得在我们条件应许的情况下。”
哈顺格日丽说:“这事你说的算。反正你有两个弟弟。我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两边一样多。都得扯平。免得将來出现有薄有厚。有远有近。”
才子说:“那你问问你妹妹什么时候买房子。我全包了。反正她那里房子沒沈阳的贵。”
哈顺格日丽说:“不管贵贱。钱数吗。都得一样多。”
才子说:“你放心。对你家人。我从來不抠门。”
过了两天。二光來了电话说:“大哥。买房子的贷款你还上了。”
才子说:“我让李秀娟还的。”
二光说:“大哥。谢谢你了。我有钱了一定还你。”
才子说:“还啥还。等你哥沒钱了再还吧。”
二光说:“婚礼的事。柳欣她的家人也同意了你的意见。柳欣她爸给我们找了日子。定在1月8号。我和咱爸咱妈打电话了。他俩也同意。”
才子说:“行。酒席就在丫丫办吧。一切算在我的账上。”
二光说:“哥。这又让你破费了。”
才子说:“别说沒用的。哥现在不是有这个能力吗。”
二光问:“到时候。你能回家参加婚礼吗。”
才子思索一下。说:“那是我我倒沒啥事了。不过我还得考虑考虑。就怕老丫的母亲听到我回老家了。她会犯病。本來是好事怕她给整杂了。”
二光说:“一个我结婚。也不是你结婚。怎么能刺激到老张家啊。你还是回去吧。”
才子说:“这事容我再考虑考虑。现在先别定下來。”
元旦前的一个星期。柳欣的娘家人在丫丫宾馆举办了婚前宴请。才子。哈顺格日丽。三洋应约参加。主持人简单的做了介绍后。宴席开始。二光和柳欣挨个桌敬酒。才子。哈顺格日丽。三洋作为婆家人由娘家的长辈和二光单位的领导陪着。这里面有柳欣的父母。叔叔柳文超和徐雷。
今天。才子很高兴。多喝了几杯。但是他沒走板。他让哈顺格日丽把钱拿给二光。哈顺格日丽从背包中拿出5万元钱。当着柳欣的娘家人的面。哈顺格日丽说:“这红包里是5万元钱。其中2万元是给你俩的贺礼。余下的3万元是给老家父母做筹备结婚用的。”
柳欣说:“大嫂。这可不好意思。我们的房子都是你们出的钱。那份贺礼够大的了。”
才子说:“谁让你们是我的弟弟和弟妹了。拿着吧。这是当哥、当嫂子的一点心意。”
第二天。才子给叔叔家打电话。让小涛了解一下老丫的母亲近况。如果老丫的母亲现在沒犯病。他准备回老家参加二光的婚礼。
很快小涛來了电话说:“老丫母亲最近很好。她一直沒犯病。”
得到这消息。才子和哈顺格日丽商量着要回老家参加二光的婚礼。哈顺格日丽觉得心里还是沒底。但是看到才子欣喜的样子。也沒再说什么。
才子。哈顺格日丽。三洋。娜莎提前一天回到了家里。这时。家里已经很热闹了。远道來的七大姑八大姨们都來了。才子奶奶也被接过來。才子奶奶看着娜莎那个高兴。她的眼泪都流了出來。
婚礼主事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八爷子。按辈分才子的叫他老总总了。因为他的爷爷都得叫他爷爷。按照辈分排序。爷爷……太爷……祖太爷……。因此才子叫老八爷子应该叫祖太爷。祖太爷不好叫。在村里。才子这辈分的都称呼老八爷子为老总总。而这老总总叫晚辈人更不好叫了。只能称呼名字了。
老总总把一切是安排的非常妥当。才子的家人只要听从指挥就行了。别得都不用操心。
才子的3万元的注入。确实这菜肉都买的最好的。量也充足。农村人就讲究个酒席的档次。如果饭菜做得水塌。人们会埋汰办婚事的人家。会说这家抠门、小心眼之类的话。
才子的父亲是个好面子的人。有了才子的3万元。他什么都是选的最好的。买鞭炮就花了2千元。还买了当时新出的一种鞭炮叫做十响一咕咚。就是十个小鞭炮夹着一个大的二踢脚。燃放时会听到10声噼噼啪啪……。……咚……咣……。之后又是噼噼啪啪……。咚……咣……。小鞭炮和二踢脚爆炸声响。随着分贝的高低反复会极大地渲染喜庆气氛。
那时。农村的婚礼一般都在家里办酒席。院子里搭起临时的棚子。里面摆放着从专门出租红白喜事专用物的人家租來的桌椅碗筷。成年的邻居和一些朋友亲属來帮忙。这些來帮忙干活的人叫做捞忙的。捞忙的相当于饭店的服务员。要负责服务婚礼的一切事物。什么买个东西、跑腿通知一些远道的亲属、租借东西、劈柴烧火、洗碗、端盘子等等。一般捞忙的要干三天。这些捞忙的全由主事一人领导。听从主事安排。他们每天吃两顿饭。早晚各一顿。
最后一顿是婚礼结束后。他们才正式吃上一顿大餐。一般都是加厚的酒菜。厨师有的是雇來的、有的是请來的。一般也是三天。
头一天做准备。第二天做点饭菜给远道來的亲属、临近的近亲属、捞忙的吃。第三天婚礼正式举行才进入实战状态。
才子回來是婚礼的头一天。这些捞忙的和厨师都已经齐了。才子的回來。给孙家增添了婚礼的分量。这次回來他是正式和家乡人见面的。乡里乡亲的都羡慕这位发了大财的人物。都觉得他了不得。他的正式露面也增加了孙家的人气。
不少的人。本不想到孙家帮忙做捞忙的。可是一听到他回來了。也都过來帮着干活。都想将來也许自己或者家人借上这个在省城发大财的人什么光。
事实上。现在他的丫丫里。已经有二十几个工人都是他本村的人。他们得到了他的照顾。挣到了一些钱。
才子的荣归故里。确实达到了光宗耀祖的境界。一时间。才子成了孙家乃至于全村的中心。就连响当年瞧不起孙家和孙家沒有礼往的村民也都來庆贺了。
此时。老丫家也得到了才子回村这个消息。老丫的父亲张成玉和老丫的两个哥哥背着老丫的母亲商量着是不是应该到孙家看看。露个面随点礼。当然商量到孙家随礼是有目的的。那就是他们想从才子的嘴里了解一下寻找老丫的进展程度。虽然这些年张成玉偶尔也去诺尔找找。打听一下。但是他沒有像才子那样大张旗鼓的寻找老丫。他也沒能力像才子一样寻找。主要的是沒有才子那样的财力。
张家人前些年对才子确实恨之入骨。但是这位发了大财的人物还是让张家人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