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逼宫(1 / 1)

(今天是小弟生日。祝我生日快乐。加更。必须的。希望各位大大支持哈。)

有消息已经透露出來了。通用电磁针今年销售量应该在5600万台左右。平均出货价为4200人民币。出厂销售额达到了2350亿人民币。上缴的税费不考虑关税的部分为580亿人民币。出口纳税为420亿人民币。创汇305亿美金。公司在通用电磁针上实现的净利润率为38%。净利润额为890亿人民币。折合106亿美金。

医疗电磁针。到年底。出货量华夏国内合计能达到1600台。海外能合计达到1500台。 出口纳税30亿人民币。创汇25亿美金。公司实现的出厂销售额为270亿人民币。利润率暂未知。

看起來。有雁过拔毛的感觉。但是的确如此。

海外国家的商务部门几次向华夏商务部门提出交涉:希望取消华夏国内对电磁针出口的征税。不要将20%的出口税的压力放在海外的消费者身上。

这年。除了矿产资源等一部分国家限制的出口产品。像电子产品。华夏的海关只有“进口征税”。一般不会有“出口征税”的。但很显然。电磁针是块大肥肉。大家都想啃一口。对华夏的海关部门。这是无可厚非的。

所以。蓝茵出货一台通用电磁针。从去年的4500块的价格降到今年的4200块。如果在国内市场销售的话。大概会被不同省份的零售商涨20%到30%的价格。也就是以5000块倒5500块之间的价格销售。

但在海外的价格呢。首先拉到海关。缴纳20%的出口税。价格直接由4200块变成了5040块。这个价格是由海外的代理商承担的。也就是605美元左右。也就是说海外的代理商需要给605美元蓝茵电子。才能拿走一台电磁针。但由于华夏的外汇管理规则。蓝茵电子能拿到的还是那4200块人民币。

海外的代理商以605美元一台的价格拉到自己国家的海关。有些国家可能免税。像北欧三国就是对电磁针免进口税的。但有些国家。由于进口量巨大。比如日美。欧洲一些先进国家。他们的海关也想从中分一杯羹。进口关税定为20%。于是605美金变成了726美金。大代理商要赚钱啊。最少要赚钱啊。发给零售商。价格再提10%。变成798美金。零售商由于零售的过程涉及到的成本比较高。他们也加价20%到30%。于是最终卖给消费者的价格就是950美金到1050美金之间。

950美金。折合人民币7800多块。比华夏国内的销售价格高了2800块。

950美金。当然对美国的日美或者欧洲几个先进国家來说。不是太高的数字。但对不少第三世界国家來说。普通的民众想买电磁针就比较难了。

当然饭都吃不饱的国家。也只有上层阶级有能力消费这种电子产品了。

优质企业是创造财富的发动机。蓝茵电子仅通用电磁针给“国家”创造的财富好像比公司的净利润都要高。这当然也是合理的。不过。出口创汇并不是指的“净出口创汇”。蓝茵电子为了购买intel的cpu。日立公司的电子元件。三星的内存。flash等等。也要向外汇管理部门申请外汇去海外购买的。对华夏的外汇管理部门來说。蓝茵的“净创汇”能力也是相当不错的。“净创汇率”差不度达到了80%。也就是240亿美金。

而买回來的cpu或是电子器件呢。又得经过海关。被层层拔毛。

所以。有专业人士统计。蓝茵电子每销售1块人民币。可以带动6到8块人民币。这个数字比微软少了一些。微软的1美金能拉到相关的15到18美金。

这也是为什么微软如此重要。在资本市场上虽然市盈率非常高。但却一直受追捧的原因。

微软的操作系统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换代一次。就能带动一系列的电脑硬件或是软件的大更新。

而此时的电磁针。还远远沒有成为一个平台。带动的仅是一些电子芯片类产业的发展。

除了通用和医疗用电磁针外。被大股东注入的资产还有LY编译器。这款编译器创造了非视窗类软件的一个神话。到12月下旬。基本上就能知道这年的销售状况了。

华夏国内。使用的是“国民价格”。5000人民币一套。订购量为75万套。销售额为37.5亿人民币。

美国。2000美元一套。订购量为230万套。销售额为46亿美金。

日韩欧洲澳大利亚等先进国家。2000美元一套。订购量为170万套。销售额为34亿美金。

其他第三世界国家。800美元一套。为120万套。销售额为9.6亿美金。

不过。这年。由于华夏已经加入了WTO。知识产权类的产品。诸如软件。是取消了进出口税的。所以2000美元。800美元。是蓝茵电子直接卖给海外消费者的价格。

蓝茵在这款编译器上面获得了94亿美金的销售收入。毛利呢。85%。净利润率呢。达到了60%。

也就是说。在这款编译器上。蓝茵电子获得了56亿美金的纯收入。

蓝茵电子。除了公司暂不愿对外公布医疗用电磁针的利润外。两项主打产品的净利润为163亿美金。

于是有人说。医疗用的电磁针利润率更高。因为大凡价格高的东西。利润率就高。

当然不一定就是这个理。不过对蓝茵电子來说。也差不离了。

医疗用电磁针270亿人民币的销售额。其中净利润率最少也能达到40%。甚至更高。这就是最少13亿美金。

于是。到年底了。华尔街也该盘点了。有人就道:蓝茵电子今年的净利润将达到175亿美金。成为全世界盈利最高的公司。175亿美金的净利润。而今年是蓝茵电子的上市年。华夏李应该会给让小股东丰厚的红利。以表示他一贯所说的蓝茵是个“仁义”的公司。但是。华尔街的不少IT公司。比如微软。思科有不分红的传统。不知道蓝茵电子的大股东是否也会仿效。

于是。当《大剑师1》在全世界的电影院里火爆上映时。华尔街又在炒作“世界第一赚钱公司是否分红”的问題。

老流氓这天。已经回到了罗城的蓝茵生物。他并不知道外界对分红是如何炒作的。

美国的电视台的股评专家就道:蓝茵电子的现金流是充沛的。而由于公司将90%的生产业务都外包给富士康。大大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蓝茵电子正式的员工数量并不高。只有不到4500人。对一个利润世界第一的公司來说。这是十分罕见的。而微软公司的员工有4.5万人。是蓝茵电子的10倍。蓝茵电子的人力成本不高...

这位专家无非就是说:蓝茵电子的净利润已经很高了。公司花不了这么多钱。大股东应该分红给大家。

那分多少呢。

90%。这位所谓的专家在节目里是这样说的。

90%。就是157亿美金。五分之一上市。就是31.5亿美金。20亿股。每股分红1.575美金。以如今的110美金的股价。市盈率为69。

和几个月前专家的预测相比。蓝茵电子的净利润额由于诸多事件的影响。提高了20%。但远比不上股价的涨幅。

股价在56到60美金之间盘整后。借利好冲破前期高点的65美金。然后一路上扬。冲破110美金的大关。整整涨了100%。

于是。华尔街不少评论家道:相比于微软今年大概260亿美金的销售额。76亿美金左右的净利润。7800亿美金的市值。蓝茵电子的净利润以及对应的股价还是合理的。但在蓝茵电子多元化沒有完成之前。我们无法看到他们有可持续增长的业绩点。而微软。在可持续发展上。比蓝茵电子要做得强一些。不过。蓝茵的医疗用电磁针明年也许会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但业绩能力将不会达到通用电磁针的水平。

这位评论家的意思就是:蓝茵的电磁针。如果达到市场饱和之时。销量每年会成递减之势。直到产品需要更新换代之时。销量才会缓缓上升。而LY编译器。明年的销售量是不可持续的。如果市场不出现竞争者的话。以后每年的销售额大概在30亿到40亿美金之间是比较合理的。而医疗用电磁针因为今年销售时间短。明年也许销量会更多一些。但由于东西大。价格贵。需要专用操作人员。所以销量不可能有通用的那么火爆...

这些当然都是对的。不过在因为这些评论。蓝茵电子的股价在《大剑师1》火爆热映的时候。却出现了回调。

因为很多散户或者机构。不愿意为了一股1.58美金的分红。而浪费10美金。或者更多。

于是。蓝茵电子的股价2002年12月30日。一个星期一。

此时。股市一开盘。蓝茵电子的股价就由110美金的盘整价格狂泻6%。

市场一下子恐慌了。

美国人和全世界的投资者都在纳闷:华夏出事了还是华夏李出事了。

由于蓝茵电子带來的恐慌效应。美国两大股市齐跌。跌幅超过了4%。

“怎么回事啊。”

这是市场投资者们的疑问。

但是华夏李和蓝茵公司沒人出來回答他们。

这一天。蓝茵电子的股价由110美金跌到了103美金。

第二天。不少投资者明白了:获利丰厚的机构在抛售呢。华夏和华夏李根本就沒有出什么事。这完全是市场反应。

于是开始了“逃命”式抛售。

这一天。由于是2002年最后一天。股价直接跌了13%。对西方人來说。一个非常不吉利的数字。

而因为蓝茵电子的带动。美国股市又狂跌了5%。

这一天。蓝茵电子的股价由103美金跌到了89.6美金。

两天。跌了19%。

损失惨重。不少投资者损失惨重。不仅在蓝茵电子的股票上损失惨重。而且因为大盘不好。在其他股票也是损失惨重。

当美国的股市停盘。投资者们垂头丧气归家之时。在东方。2003年的太阳将要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