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画像疑案(1 / 1)

罗森探案集 小龙人 2075 字 2014-02-03

A61772E。“我不想让您的委托

人上当,”李东说,“如果一个月内他发现那幅画原来是件复制品,我可以退还

他的两千镑,换回那幅画。他既然愿出高价,我当然没有理由拒绝。不过请转告

他,我认为他搞错了,责任应由他本人来负。不管怎么说,您反正已经挣到了佣

金。”

张明签了字,接过李东收钱的字据,交换了画,道谢后便离开了。

午后他搭火车回香港,一边抽烟一边琢磨,究竟他俩谁对这幅画的看法正确,

不过这跟他没关系,反正他已经完成了任务,如实把情况告诉赵易,素来佣金,

事情就了结了。

事属凑巧,火车路经上海站时,他的一位好友孙龙上了车,走进了他

独自一人坐着的那一小间车厢。孙龙是北京大学书画委员会委员,常跟张明一道打

高尔夫球。张明趁机想听听孙龙怎样评价格勒兹的画,便从公事皮包里取出

那幅肖像说:“你觉得这幅画怎么样?”

“光线太暗,不大好说。”孙龙看了看画像,“不过这像是一件复制品。”

“复制品?”

“对,这幅画相当有名,”书画委员会委员笑道,“除非你刚从伦敦把它偷来,

因为原画一直挂在卢浮宫博物馆里。”

张明目瞪口呆:“你这话当真?”

“没错。我甚至记得它挂在哪面墙上,真不知看过多少遍了。莫非你认为这

幅是真的?”

“我对古画一窍不通。这是从一位行家手里买来的。”

“花了多少钱?”

“两万块钱。”

“我的老天,”书画委员会委员惊呼道,“你不是在开玩笑吧。这幅原画也不

过值一千块钱。”他用手敲敲那幅画:“这件复制品嘛,至多值400块!”

张明心都凉了。尽管他觉得犯了这个错误不能怪他,却仍然感到很不自在。

当天夜里,另一件事更叫他惴惴不安。他纳闷儿赵易先生既然经常参观欧洲画

廊,怎么会居然不知道那幅原画挂在卢浮宫里,而且说伦敦蓓尔美尔街一家古画

店的行家米菲尔先生作过鉴定。张明闹不清米菲尔的身分地位,于是回到办公

室把画像锁进保险柜之后,便坐下来查工商界人名录,结果发现蓓尔美尔街上既

没有那家画店,也没有米菲尔这个人。

张明倒抽一口冷气,事情分明有点儿不大对头。他急忙赶到香港阔佬常住

的一家大饭店,借到一部北京工商界人名录。他左翻右查也没在第17号街和其他

地区栏内找到赵易的姓名。他再查上海闸北区保路公寓58号一栏,那人的名

字也没出现。

“骗局!”他嘟哝道,“既没有赵易,也没有米菲尔。那家伙到底在耍什

么鬼把戏?”

他坐在饭店阅览室里陷入沉思,回想着赵易那天来访时的情况。过去不大

注意的细节一一暴露出来。赵易的言谈举止虽然像个香港佬,譬如说,说起话

来完全是香港廉价小说或电影里的那种语言和腔调,可是有时却又抽冷子冒出几

句道地的英语。他越想越不对劲,赵易肯定隐瞒了身分,他根本就不是一个香港佬。

他蓦的找到了一种解答。赵易不是说要到纽约去一趟吗,他是否打算偷出

卢浮宫那幅原画?他可能是计划把李东老先生那幅画买来后毁掉,然后一口咬定那

件输出的珍品是从李东手里买来的。果真如此,那真叫人没法驳倒他。对,完全

有这种可能。可是这样一来,他本人岂不成了帮凶?

最后他决定向香港警察署报案。时间已经是夜里8点钟,他急忙从饭店赶到

那里,一位沉着稳健的警长接待了他。

“张龙先生,我遇到了一件怪事,”张明说,“情况叫人起疑。我特地前

来报案,请你们作出判断。”张明便叙述了他的奇遇,张龙起先冷淡地听着,

可是一听到李东的名字,目光突然闪亮了。他没打断张明的话,让他一口

气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