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睡梦中憋死的人(1 / 1)

风水笔记 正人君子in 3802 字 2014-07-21

我们讨论了很久,也没讨论出个结果来,这也在意料之中,毕竟想象力再丰富也要靠现实来验证的。Du00.coM送老汤回医院之后,我自己搜索了一下广州晨报和泉州晚报,百度出来的结果如下:

广州晨报在1983年停办,原因是报社主编林xx被举报生活作风有问题,与83年11月被免去主编职务。另一家泉州晚报是主编于xx有收受贿赂的经济问题,83年11月被双规,报纸与10月份停刊。

耐人寻味啊。

而那个王爱国在百度上则没有任何的消息,这就有点难办,光是知道个名字,要找到这个人无非大海捞针,而且他要是叫王菲还好找一点,毕竟名字出彩,可“王爱国”“李爱民”之类的名字在那个年代属于烂大街的,跟现在的“都敏俊”“千颂伊”差不多。

我又百度了一下那个棉麻厂,这个倒是有,不过那棉麻厂到95年的时候就倒闭,被私人收购了,08年的时候又倒闭了一回,现在早就荒废了。

唯一的收获就是,我查到了那个棉麻厂有一个职工小区,在无锡的老城区里,现在估计也还有。稍微上点年纪的人都知道,以前的国营企业,都有企业所属的小区,里面的住房是当做福利分给企业里的职工的,大一点的还有职工医院,职工子弟学校,总之,国企的工资虽然不高,但是福利还是相当让人眼红的。

而且,那几代人有个特点,一般进了国企的,就算是端上了铁饭碗,基本上这辈子就不换地方了,不会像现在还有跳槽一说,所以,那时候的人员会很稳定,工作,住地什么的几十年也不会变,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如果能找到这个棉麻厂的职工小区,估计就能找到王爱国,我唯一担心的是,83年的时候王爱国已经是快退役的特警,那他起码有30岁了,到现在至少60了,也不知道还在不在。

事不宜迟,为免夜长梦多我打算第二天就去一趟无锡,看看能不能有什么收获。

苏州到无锡的公车很多,为了能在天黑之前赶回来,我早早的就起床,路上买了两个山东杂粮煎饼做早餐,紧赶慢赶的总算在八点之前赶到了无锡,从车站里面出来后,我随手召了个人力三轮,告诉登三轮的师傅到xx职工小区,那师傅没听清,用绕口的普通话对我说到:“泄猴子,啊去哪里的?”

我说了好几便他才反应过来,然后一摆手让我上车,路上一遍走一遍用那种古怪的普通话跟我交谈,我实在是听不懂他讲什么,就哼哼哈哈的含糊的回答,这三轮车师傅说了两句,估计也觉得这样鸡同鸭讲很没意思,就不再开口了。

来到一个城中村模样的地方,那师傅手一指前面那片破破烂烂的老房子对我说到:“到了。”

我看着眼前破旧的房子,很怀疑里面还有没有人住,走到前面一家看起来是个小杂货店的地方,走进去买了包烟,顺便递给老板一根,跟他闲聊了两句,也许是因为做生意见的外地人多,那老板虽然年龄不小了,普通话倒也马马虎虎能听得懂。

那老板是个五六十岁的老人,斜躺在一把躺椅上,一手摇着一把蒲扇,一副很无聊的样子。看我有意跟他攀谈,接过我的烟,随手递给我一把小马扎,示意我坐下来。

我给那老板点上烟,在他面前坐下,闲扯了两句就扯到了他的生意上。那老板摇摇头叹着气说到:“最近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那老板告诉我,以前棉麻厂还是国企的时候,这里可是无锡数得着的好地方啊,那些人托关系送钱打破头的抢着进棉麻厂,为的就是能在这里分上一套房子。哪像现在,年轻人都喜欢那种卫生便利,几室几厅的大房子,有条件的已经都搬了出去,剩下几个孤寡老人孤独的住在这里。

08年以前,还有外地打工的在这里租房子,那时候这里也热闹过一阵子,后来08年金融危机,无锡的民办厂倒了一大片,那些人一下子都走光了,这里又变得跟以前一样,一天看不到几个人。

又抽了会儿烟,我觉得聊的差不多了,就对老人说道:“老人家,您认识以前棉麻厂里的保卫科科长王爱民吗?”

听到王爱民这三个字,老人的神色突然就变的很诧异,似乎我提到这个名字很出乎他的意料,他看着我说到:“你是?你找老王有什么事吗?”

看到老头的反应,我就知道事情似乎有眉目了,赶紧对他说:“我是他的一个远房亲戚,前些天来无锡做生意之前,我爸告诉我这里有一个十几年没有联系过的表叔,以前是在棉麻厂保卫科做科长的,让我顺便过来看看。”

那老人听我这么说,脸色一下子黯淡了,叹了一口气说到:“来看看也好,这人老了,有个亲戚什么的,也还算是个念想,一个人平常也不至于那么凄凉。”

我就问他,这话怎么说?

老人告诉我,95年的时候,棉麻厂倒闭,盘给了私人,棉麻厂原来的职工就都下岗了,很多人没办法就开始自己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王爱民当时是厂里的保卫科科长,棉麻厂就是他跟另外一个人合伙盘下来的,所以当时他的日子过的其实相当的不错。

王爱民的儿子当时是20多岁的小伙子,仗着老爹王爱民有几个臭钱,每天不务正业,喜欢到当时刚流行起来的舞厅玩。王爱民就这一个儿子,难免就有点溺爱,儿子每天花天酒地的,他也不管。

后来就发生了那件全无锡震惊的大事,就是这一年快过年的时候发生的。

那一天大概是上午10点多的时候,老王正跟媳妇儿在厨房里包饺子,那个年代大家的生活水平都不行,老王家里虽然条件不错,但是老两口都是穷日子出来的,除了比较溺爱儿子之外,平时过的也十分的节约。(那个年代人的通病)

由于是快过年了,所以家里买了很多好吃的,那时候刚时兴冰箱,老王家里也有一个,当时他正准备从冰箱里拿什么东西,结果那冰箱好死不死的打不开了,老王弄了很久没弄开(很大程度上是怕用蛮力会把冰箱搞坏,舍不得)

于是,他就喊正在房间里睡觉的儿子来帮自己,年轻人对这些电器总是比较精通的。老王喊了两声之后,儿子没有一点反应。老王还以为他头天晚上酒喝得太多,睡的太沉没听到,就让老伴儿去房间里喊他。

结果,不久就听到老伴儿发出一声惊叫,老王赶紧跑到儿子的房间,想看看出了什么事。一推开门,他就看到老伴晕倒在地上,儿子趴在床上,一副昏迷不醒的样子。

他当时也没多想,赶紧打120急救电话,一边把老伴扶起来,给她顺气。他老伴年纪大了,心脏不太好。由于这小区当时离医院很近,所以救护车马上就赶过来了,医生给他老伴检查了一下,说是惊吓过度,没什么大问题,多养养就没事了。

一直到这里,老王才反应过来,刚才闹腾了这么久,儿子就算睡成了死猪也该吵醒了,可直到现在,他却一点动静都没有。老王一下就慌了,拉住正要离开的医生,让他给儿子也检查一下。

那医生当时就乐了,对老王说道:“这你们家生病的到底是谁啊?”一边医生就来到了老王儿子的床前,可是刚把老王儿子反过来,医生的脸色就变了,挥手招呼两个一块过来的男护士过来做急救。

老王这时候才注意到,儿子的脸色已经铁青了。

人最终还是没有抢救过来,医生给出的说法是,他儿子是死于窒息。

当时那个年代,出人命可是了不得的大事,又是春节期间,警察局下午就派人过来了解情况,还成立了专案组,江苏省公安厅直接发话,说这类影响极其恶劣的案件,要从重从快从严办理。

下面的警察当然不敢怠慢,在老王家忙了一天搜集证据,又在小区里面排查了好几天,搞的小区里面的人,每一个都人心惶惶的。

后来警察局出来的调查结果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王爱民的儿子是睡死的!

我对这个睡死了的说法很疑惑,就问这老人,这睡死了是怎么个说法?

老人把拿蒲扇的右手挡在一侧,用一种交头接耳的方式对我说道:“就是睡觉的时候趴在床上,活生生自己把自己给憋死了。”

我一惊,说道:“这怎么可能呢?”睡的再死也不至于憋死也醒不过来吧。

老人拿着蒲扇的手在大腿上一拍说道:“谁说不是呢?这话说出去谁信啊?打死都没人信,可你知道,警察局调查的结果怎么说的?原来法医一解刨,这小子是吸毒过量,引起的什么神经麻痹,我也说不上来是个什么名词,反正就那样,人动不了,就活生生给憋死了,造孽啊,好端端的一家子就这么给毁了,老王媳妇儿哭的呀,没几天就病倒了,一过年也跟着去了,这十几年,剩下老王一个人孤零零的过,真是造孽啊。”

说着,老人又长吁短叹了一阵儿,我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中年丧子,老来孤独,生命中最沉重的莫过于这些,即便我作为一个看客,也觉得这是不能承受之重,可想而之,这对当事人会是怎样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