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少年温志(一)(1 / 1)

盗墓禁区 木门毛竹 3871 字 2014-07-09

1976年四月的下午时分,广东与广西交界的崇山峻岭中,穿梭着一个瘦小单薄的少年身影。www.DU00.COm这少年名叫温志,时年刚15岁,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温志的身材明显小于他的年龄。

温志在一个山脊上停了下来,举目四顾,四周都是翠翠茵茵的大山。他不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他只知道在大山中,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到吃的,捕捉到猎物。在森林和大山中,他就像鱼儿放入了大海中一样自在。

几个月前的生死逃亡历历在目,萦绕在温志心头,挥之不去。

温志的老家在驻马店。驻马店位于河南中南部,北接漯河,南临信阳,地处淮河上游的丘陵平原地区。几个月前,温志的老家发生了一场旷世洪灾,他的父母在这场洪灾中双双身亡,甚至连尸首都没能留下。

温志的家族是一个盗墓家族。从他记事起,温志的父亲就带着他在人迹罕至的大山与丘陵中的地下四处游走。在那个江山一片红,文革破四旧的年代,从墓中盗出的东西根本就没人要,也没人敢要。但是,温志的父亲依然谨遵祖训,带着温志,做着他的盗墓老本行。更多的时候,温志的父亲只是为了将家族的手艺传给温志,而不是为了墓中的财宝。

“阿志,盗亦有道。祖有三训:一不毁人尸骨;二不坏其风水;三不掠尽其财。好好记住,只要不危及生命,必须谨遵!”

“爹,盗墓不是不好的事情吗?”

温志的爹爹又何尝不知道呢?

盗墓的动机无非几种:图财、报复、癖好、巫术或几者兼之。

曹操为了军晌,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有专门部队负责盗墓业务,打到哪就盗到哪,“所过隳突,无骸不露”。后来,曹操就遭到了报应,患上了头痛病,每当发作之时,头痛欲裂,生不如死。曹操死后,更是子孙不兴,国运不济,不久就被司马氏钻了空子,取而代之。

春秋末期,伍子胥为报父兄之仇,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力求死者不得安宁。后,吴王夫差听信谗言,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夫差听后震怒,又命人把伍子胥的尸首抛弃于钱塘江中,以果鱼腹。这就是伍子胥的下场。

南朝时陈宣帝陈顼次子陈叔陵,有一种怪癖,喜欢玩弄死人骨头。据《南史》记载,陈叔陵“又好游冢墓间,遇有茔表主名可知者,辄命左右发掘,取其石志、古器并骸骨肘胫,持为玩弄,藏之府库。”后来,陈叔陵叛乱兵败被斩首,他所有的子女和家眷一并被赐死。

明正统年间,山东济南一带民坟被盗现象严重,原因就是当地流行一种巫术——“打旱骨樁”。遇到大旱之年,当地人便认为是死人得罪了上天神灵,要把刚死下葬不久的坟墓掘开,残其肢体,暴晒于阳。然而,越是这样,越是多灾。

所以说,提到这报应之事,自古以来,盗墓者多不得好死。

温家盗墓,却皆非以上种种由头。

据传,温家祖上曾遭灭族,最后幸存的一个子嗣也被黑白无常勾走了。关键时刻,温家的鬼魂在阴间向阎王求情,并与阎王达成了一个协议,这才保住了温家的血脉。但那毕竟是个传说,因为那个协议是什么,连温志的父亲温显也一无所知。不过,祖上传下来的祖训倒是真真切切的,而且祖宗交待,温家只能以盗墓为生,直到完成那个使命为止。

“唉,祖训难违!待我们完成了使命,温家的后代就可以解脱了,永远不要再干这一行!”

“什么使命?”

“你还小,等到哪一天爹爬不动的时候,自然会告诉你……”

有几年,温志随父亲游走于邙山陵墓群中。

邙山陵墓群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孟津县境内邙山上。邙山黄土土层深厚,粘结性好,坚固致密,适于营建墓茔。被认为是死后长眠的理想之地,素有“生在苏杭,死葬北邙”一说。故而,邙山之上古墓众多,“无卧牛之地”。晋人陶渊明诗云:“一旦百岁后,相与归北邙。”唐人王建诗云:“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旧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邙山上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唐六代共计24座帝王的陵墓及其陪葬墓群。这些陵冢交错毗连,动辄高数十米,周长上百米,宛如小山般矗立,虽然历尽沧桑,却仍不失霸气。

温志的老家和邙山虽然同处一省,但相距还是比较远,在那个交通还不发达的年代,去一趟并不太容易。于是,温显带着温志一去就是一年,前前后后一共去了三次。在邙山陵墓群中,很多时候历经九死一生,看着满眼的金银珠宝,却无法下手,因为找不到买家,带出去只是累赘,毫无价值。

温志就这样从小开始默默地学习和继承着家族的手艺。到温志15岁的时候,凭借他的天资,已经青出于蓝胜于蓝,他的经验见识和能力都已不在父亲之下了。

然而,这一切改变的太快。

1975年8月初,一场台风进入驻马店地区。在台风尚未到达之时,驻马店就已经开始大面积普降暴雨了。

暴雨来临前,驻马店地区的物候变化异常,先是出乎意料的闷热,而后一些县市,连续几天在日出日落时,都观测到天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紫色。乌云接日,南虹出现。蚂蚁搬家上树,喜鹊成群结队,老鼠乱窜,狗不吃食。鸡落在树枝上不下来,蛇在洞外游弋不回窝。种种迹象预示着,一场大的自然灾难即将来临。

8月4日上午8时,随着几道闪电,一个巨雷在半空中炸开,高达七八级的狂风以锐不可当之势席卷而至,所到之处,房倒屋塌,大树折断,大雨覆盖了除新蔡以外的驻马店地区及周口、许昌、南阳、信阳等广大地区。紧接着,滚滚的山洪呼啸而下,洪河、汝河洪峰迭起,各个水库水位急剧上涨,一场空前的灾难已经逼近。

接下来的几天内,白天如同黑夜,大雨像水牛撒尿,从屋内端出脸盆,眨眼间就接满了。暴雨如矢,雨后山间遍地死雀。

到了八日,上游板桥水库垮坝。夜半,山崩地裂,声震百里。旱地里一道十几公里的洪流像几十万匹脱缰的野马,倾泻而下。当时正值深夜,洪峰所到之处,墙倒屋塌,数万人在睡梦中被吞噬,一棵棵千年古树被连根拔起,一座座村庄瞬间荡然无存。黎明时分,大河干流水面上,人畜尸体随波逐流;几日后,洪水渐落,树上、房顶上,高土堆上挤满人群,许多男女被洪水冲的赤身祼体,人们来不及哭泣,顾不上男女有别,设法救助水中的难友,寻找身边的亲人……

洪水过后,沙河两岸,10公里宽40公里长的泥沼里到处祼露着胀膨的尸体,惨不忍睹。

于此同时,8月15日,洪峰经唐河已到达下游的南阳市。南阳市全城浸泡在水中,洪水再往下,却被下游与南阳相邻的襄阳所建的一条大堤坝挡住了去路。由于洪水无法继续向下泄洪,致使河南境内的灾情更加严重。河南要求炸坝泄洪,湖北却坚决不让洪峰过境,双方僵持不下。由于政令不通,一时间两地剑拔弩张。

在新野县与襄阳县的交界处,大堤是由襄阳修建的。此刻,大堤上正日夜巡逻着襄阳方面的民兵。民兵们荷枪实弹,并已接到命令,对任何企图靠近堤坝进行破坏的人,可就地射杀,不必请示!时间就是生命!在上面交涉无果的情况下,新野县正密谋着一个大胆的计划——招募死士炸掉大提。最终三名多兄弟的勇士应征而出,他们的父母及子女被许诺由县政府供养。在烧完香,祭完祖之后,三名勇士划着小舟,载着炸药,于半夜时分出发了。由于雨势很大,防守大提的民兵警惕性并不高,三名勇士在夜色和大雨的掩护下成功靠近大提,并进行了爆破,随着一声巨响,滚滚洪水泄入湖北,瞬间湖北西北部也是一片汪洋……

在八日夜里,驻马店的温志一家就已被冲走。

趁着闪电的强光,温志看到父亲被一颗抛起的大树砸中了肩膀,然后母亲拉着父亲被洪流吞噬。由于事发突然,温显根本没有时间告诉温志,温家的那个使命到底是什么,只留下八个字:鱼跃龙门,娲皇重生。

温志在洪水中狂叫着,打捞着,可这一切都是徒劳。就这样,温志随着洪峰漂流了三天三夜,他想要就此死去,却被老天眷恋,没死成。

三天后,温志在高丘的地方着了岸。他想要往回走,去搜寻父母,就算能找到尸体也好。然而,到处一片汪洋,往回走根本不可能。在洪水退去的地方,人畜的尸体举目全是。后面几天,尸体在烈日下腐烂,在洪水曾经肆虐过的地方罩起一层可怕的雾,在公路两旁,沿途所有的大树树枝,都被黑压压的苍蝇压弯了。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温志原路返回,在死人堆里到处寻找着双亲,他的泪一次次哭干,最终也没有找到父母的尸首。想起父亲的叮嘱,温志决定活下去。然而,那八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温志却始终也猜不透。也许,温家的使命,到他这里,就要失传了。

温志漫无目的,人生没有了方向,他决定往南走,唯一支持他活下去的理由就是去完成家族的使命!

就这样四五个月过去,温志来到了这个他也不知道名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