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章:蛊毒(1 / 1)

盗墓禁区 木门毛竹 3955 字 2014-07-09

蛊是一种以毒虫作祟害人的巫术,是一种古老的、神秘的、恐怖的巫术,主要流行于中国南方各地和一些少数民族中。Du00.coM古代人们发现,谷子储藏在仓库里太久,表皮谷壳会变成一种飞虫,于是称之为“蛊”。蛊原本是一种专门治毒疮的药,后来才被人用来害人。

其实,早在殷墟甲骨文中,古人们用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已经对蛊有了形象的描述,即在一“皿”型容器中放有多种毒虫。后世的造蛊之法,多与此相类似。

综合典籍以及民间流传的方法,蛊毒的制作方法大体是这样的:取诸毒虫密闭于容器中,让它们当中的一个把其余的都吃掉,然后,就把活着的这个虫称为蛊,并从它身上提取毒素。如《隋书·地理志》中说:“其法以五月五日聚百种虫,大者至蛇,小者至虱,合置器中,令自相啖,余一种存者留之,蛇则曰蛇蛊,虱则曰虱蛊,行以杀人,因食入人腹内,食其五脏,死则其产移入蛊主之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解引唐代陈藏器原话说:“……取百虫入瓮中,经年开之,必有一虫尽食诸虫,即此名为蛊。”

僵尸病毒,蛊毒和鬼魅虫是中国古老神秘巫术的三大发现。僵尸病毒可以制造僵尸,蛊毒可以害人于无形,而鬼魅虫则是鬼魂出现的核心因素。一直以来,这三种巫术都被古代的祭师们视为高度机密,很多秘密都追随祭师们长眠于地下了,后来的帝王将相都寻不可得。现在很多古墓中出现的僵尸、蛊毒和鬼魂都是在特定条件下偶然形成的。

“温大师,这些只是毒虫而已,不见得比黑龙和僵尸之王厉害吧?”杜小婷心虚地问。

“蛊都有弱点。一只蛊或者同一类蛊,只要找到了它的弱点,就不难对付,我们先静观其变。”

“我听说你们古老的中国有一种蛊中之王,不知道今天能否一饱眼福。”詹姆斯显然对蛊也有耳闻。

“大黑痣,你知道不?”王仔这时候特想听大黑痣吹牛。

“蛊中之王?”大黑痣嘴一撇,“不就是金蚕蛊嘛!”

“你见过?”

“没有,那玩意儿养不得!”

大黑痣开始吹牛。

传说,最厉害的一种蛊叫金蚕蛊。金蚕蛊术在宋代尤为盛行。史载,金蚕蛊毒始于蜀中,近及湖广闽粤浸多。清张泓《滇南新语》中也云:“蜀中多畜蛊毒,以金蚕为最,能戕人之生,摄其魂而役以盗财帛,富而遣之,谓之嫁金蚕。”传说中的金蚕蛊形状像蚕,通体金色灿烂。唐代人认为金蚕蛊“屈如指环,食故绯锦,如蚕之食叶”,故又称之为“食锦虫”。金蚕蛊的杀伤力极大,它像人死后尸体上生的尸虫一样,在侵入人的肚子后,会吃完人的肠胃,中蛊之人死时口鼻之间会涌出数百只虫,死者的尸体即使火化,心肝也还在,呈蜂窝状。金蚕蛊的抵抗力很强,水淹不死,火烧不死,刀也砍不死。

金蚕蛊的养成方法,是将多种毒虫,如毒蛇、蜈蚣、蜥蜴、蚯蚓、蛤蟆等十二种毒虫,一起放在一个瓮缸中密封起来,秘密埋在十字路口,让它们自相残杀,吃来吃去,经过七七四十九日后,再悄悄取出,放在家中的香炉中,早晚用清茶、馨香供奉,过那么一年,最后只剩下一只,形态颜色都变了,形状象蚕,皮肤金黄,便是金蚕。

金蚕很爱干净,总是把养它的人家打扫得干干净净。如果你到一户人家,见他家里屋角清洁,没有蛛丝,就要当心他家有金蚕。你进门时用脚在门坎上踢一下,踢出沙土,回头再一看,沙土忽然没了,那便可以确定这户人家养了金蚕。主人请你吃饭,如果见他用筷子敲碗,那就是在放蛊,赶快向他点破,就可避免受害。或者在吃饭的时候把第一口饭吐到地上,或抓抓头皮,金蚕怕脏,也就吓跑了。

据说养金蚕的人家很少生病,养猪养牛也容易养大。还有说得更神的,说是把人下金蚕蛊害死后,可以驱使死者的魂魄,从而使其家中的财产全部转移到自己家中,因此致富。而每年年底,金蚕的主人要在门后和金蚕算账,说金蚕今年打破了碗匙若干,亏本很多,若你说今年得利,家中的人就会渐渐死亡。

金蚕的主人如果不愿意继续把金蚕养下去,也可以把它放走,叫做“嫁金蚕”。嫁的时候,把一包金银和一包香灰〔即金蚕〕放一块,扔在路旁,要养的人就可拿去。如果路人误取金银,金蚕也会跟着去。金蚕平时喜欢睡在铁锅中,闽南乡村人家煮完饭后习惯在锅中放些水,据说就是怕金蚕来睡,以致祸及家人。

“既然金蚕蛊这么厉害,大黑痣你怎么不养一条,还盗什么墓呀?那些什么官二代、富二代的在金蚕蛊面前不都弱爆了。”关于蛊,杜小婷以前偶尔听温大师提起过一些。

“养不得,养不得。”大黑痣直摇头,“养金蚕的人,必须在【孤】、【贫】、【夭】三种结局中选一样,法术才会灵验,所以养金蚕的人都没有好结果,闽南俗语叫做金蚕食尾。”

“反正你上无老,下无小,还不是孤寡一人?”

“这个……”大黑痣尴尬地挤出一点笑容,“我就算想养也没门,养蛊之法早就失传了。”

“金蚕蛊会不会吐丝?”王仔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尸茧,浑身都起鸡皮疙瘩。

“会!”

“那这些尸茧都是金蚕蛊的杰作?”

“不大可能。”夏问秋也看过不少地方志和野史,“传说金蚕临死的时候才会吐丝,而且一条金蚕最多只能吐出一丈多长的丝。金蚕的丝,无色透明,韧性极强,比黄金还耐腐蚀,比钢筋还耐磨损。这里面有这么多的尸茧,不可能是金蚕的丝,况且,金蚕蛊极难养成。”

“快看,人脸蛐蛐和金头大蜈蚣已经打起来了。”大黑痣叫。

“为什么这些蛊不先联手攻击我们?”王仔不解。

“也许在它们眼中,相互才是最大的威胁。”詹姆斯解释。

“并非如此!”温大师说,“所谓蛊,必须百里存一,唯一活下来的那只才能称得上蛊。一千多年前,人脸蛐蛐和金头大蜈蚣分别都是蛊;现在,它们见了面,就不再是蛊了。只有吃掉对方,才能重新成蛊!只有再次成为蛊后,我们才会是获胜方的食物。”

六人眼前的人脸蛐蛐和金头大蜈蚣正是两只已经养成的蛊!一千多年前,人脸蛐蛐和金头大蜈蚣被分别养成蛊后,就被人为植入了人体内,接下来,它们转入了休眠状态,随着宿主一起,被封入尸茧,放置在了巨蛋窟内。王仔他们的到来,改变了巨蛋窟内的环境,让这些蛊得以苏醒。

此时,人脸蛐蛐和金头大蜈蚣正斗得不可开交。

人脸蛐蛐先是跳在了金头大蜈蚣的背上,然后从人面中伸出两颗毒牙,准备偷袭得手。谁知金头大蜈蚣的背上早已修炼出一副铠甲,人脸蛐蛐的毒牙一时半会儿竟然奈何不得。但不管怎么说,毕竟人脸蛐蛐抢了先机,它正稳稳地伏在金头大蜈蚣的背上,并缓慢地向前移动着,去找金头大蜈蚣的脖颈。

金头大蜈蚣也不是吃素的,在地上左扭右摆,想要把人脸蛐蛐颠簸下来,然而这番努力显然是白费力气。金头大蜈蚣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开始在石阶上满地打滚。无奈人脸蛐蛐粘的太紧,任凭金头大蜈蚣再怎么折腾,依然稳如泰山,并慢慢地接近金头大蜈蚣的头部。

“这些蛊真机灵,”王仔也看得稀奇,“策略一套一套的。”

“它们成为蛊后,又以活人为宿主,吸收过不少人的精气。”温大师说,“所以,比起僵尸来,这些东西更可怕!”

“金头大蜈蚣要完蛋!”大黑痣一直盯着眼前的战局。

人脸蛐蛐已经快要接近金头大蜈蚣的脑袋。

“赶紧找它的弱点!”杜小婷说,“接下来,就该轮到我们上场。”

如果就此认为金头大蜈蚣已经败北,那就大错特错了。

就在人脸蛐蛐得意洋洋地接近金头大蜈蚣脖子的时候,金头大蜈蚣忽然捋直身体不动,接着上百只脚突然变戏法地一百八十度翻转,头部紧接着也一同翻转,至此,金头大蜈蚣的背部已成了腹部,腹部则变成了背部。人脸蛐蛐显然没有料到这种情况,还来不及做出反应,身体就被金头大蜈蚣的无数只脚紧紧抓牢。

“咯……咯咯……咯……”人脸蛐蛐最后一次怪叫之后,扁平的人脸忽然开始变形,瞬间变得又尖又长,两颗毒牙终于够到了金头大蜈蚣的脖子,随即,深深地插了进去。与此同时,金头大蜈蚣的尾部伸出一颗毒刺,也深深地插入了人脸蛐蛐的身体。

“注意,这就是它们各自的杀手锏!”温大师挡开众人。

人脸蛐蛐和金头大蜈蚣在地上扭做一团,它们在比谁先死。

然而,这两只蛊不知道的是,就在它们斗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一具尸茧的后面,悄悄地藏着一只血疮大蛤蟆。现在,血疮大蛤蟆忽然跳出,一伸舌头,将人脸蛐蛐和金头大蜈蚣双双卷入了肚中……

“咯哇——咯哇——”血疮大蛤蟆幸福而欢快地鸣叫着。

好一个螳螂捕蝉!

六人只顾观战,竟然忽略了周围的动静,血疮大蛤蟆的横空杀出,让几人惊出一身冷汗。

“温大师,要怎么怎么对付这只血蛤蟆?”

“提高警惕,不要轻举妄动!它绝不是最后一只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