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各自的故事(1 / 1)

明末乱世行 子语 2749 字 2014-10-2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论面对怎样的敌人。首先必须地得充分的了解自己的水平。

虽然满清有好几万人。而王维一伙人现在又只有八个人了。但也得充分发挥这八人的优势。

所以又开始自我介绍了。当然不是今天白天那样草草的说了下自己加什么名字。

那对兄弟叫。陈文,陈武。是来自同一个庄子里同族的比较近的兄弟。从这两人的名字就能看出。他们的父母对他们还是有一定的期望。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还没等他们实现他们的抱负。就是在临近的县城里面当个账房和衙役。

可不要小看这两个职业。虽然衙役都是电视剧里面路人甲里面的路人甲。

但是在一座几十万居民的城市里面。除了几个京城派过来的官员。剩余的都是本地的吏史。都是让子孙接班。就是俗称衙役。而且这些衙役也没有多少人。百多人而已。显然每个都是权力很大的。

走到街上那都是集警察。检察官和城管为一身的人物。对于底层人民来讲。拿东西都不带给钱的。

可惜他们的父母在准备钱财找认识的人脉准备把他们弄到吃公家饭的时候。

已经从后金变成大清的。一次固定进关扫荡的行动中。他们的庄子被破。整个庄子。他们的亲人。认识的朋友。还有娇滴滴的未过门的妻子。都被掠走到关外。去当奴隶了。

因为他们两兄弟在县城准备实现各自的人生理想。所以逃过一劫。

等满清退去之后。他们回到庄子的时候。看到的知识一片残骸。和几具尸体。

不行中的万幸是。他们的亲人没在这些尸体之中。最大的可能就是被满清抓走当包衣奴才去了。

经历了这一大变故之后。他没再不相信当地官府的力量了。当满清来犯的时候。他们所以看到的知识。知县老爷卷铺盖跑了。只有本地的吏史勉强组织的人来进行抵抗。

要不是满清的目标是另一座大城。对他们这座小县城没兴趣。这两兄弟也得去给人当奴隶去了。

之后这两兄弟放弃了。国家公务员的工作。毅然决然的加入了光荣的大明军队。

结果也是晴天霹雳。跟有野心的陈二狗一样。大明的军队早就烂的不行了。他们这些有野心。有点能力。却没人脉的人。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战功早就被上层贪走。没他们的份。这两难兄难弟根本没法当上军官。想打到辽东。救出亲人根本看不到希望。

所以混了几年之后。他两还是个大头兵。所幸有点武艺加身。才没在战斗中阵亡。

城破之后。他们也想出城。可是运气不好被发现。然后被包围。然后就人品爆发了一回。碰到了王维一行人被救了下来。才得已活命。

因为也是对鞑子刻苦铭心的仇恨。所以在队长说要跟鞑子拼命。他两才没有走。这对救回亲人没有希望。他们现在逃出城也没多少希望。最后来一个你死我活悲壮的英雄式战斗。也算比较的死法了。

听完这两兄弟的自述。王维拍了拍他们的肩膀说道:“都是苦命人啊。我相信吉人自有天相。你们的父母都一定还活着。等我们打到关外的时候。一定会救出你们的父母的。”

陈文陈武两兄弟。点点头没说什么。现在他们都命在旦夕。王维说的话也只能是当安慰的话了。

一直沉默的有些秀气的放哨的兄弟。沉默程度跟张铁牛有一拼。

不过张铁牛是冷酷的沉默。而这位兄弟绝对是那种忧郁的沉默。那种忧郁的气质。加上秀气的外表。放在后世绝对能引起女生尖叫。

这位兄弟张宇,字伯明。这位兄弟居然还有字。让王伟大大的震惊了一把。

其他人听到张宇有字之后。有头对他行起了注目礼。那种对知识分子特有的尊敬。

这让他这个后世大学生来。到这个时代变成个半文盲。连个字还没时间给自己取了。现在队伍里居然有一个取了字的兄弟。虽然取字不是很难的事情。

但是能取字的必然都是识字的读书人家。平常的市井小民。能有个像样的名字就不错了。取字是不敢想了。

这样王维的自信心大大的受到了挫折。虽然那个陈文虽然说要去当账房。应该识字。但是没说自己有字。也对王维没什么冲击。

但是这个张宇居然有字。让王维在这个小队里面的心理优越感。顿时消失。

所以王维暗暗决定。有时间一定要给自己取个字。为了挽救自己在这个小队里面博学的形象。他准备要好好想想后世都是怎么发动群众战争的。

来挽救他在这个小队里面的地位。虽然别人都不知道他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