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永德兄到扬州之后,怎么才能打动满清的亲王进行议和,如果满清亲王不同意议和的话,永德兄之后还有什么打算”
“子然兄,不必再试探我了,我这手无缚鸡之力之人,所靠的之有这张最了,虽然希望不大,但也想尽为人臣的最后的本份了,之后就是你们说的算了”
“永德兄,如果有议和的可能我们也不想去做那亡国之人,朝中的两位大人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现在满清以有倾占天下之势,我们也只能顺应天下大势,为保存汉人的血脉尽一分力,少些杀戮”
永德对他们的所谓言论没有回应,有的只是心里的鄙视,居然把投降说成少一些杀戮,真是够无耻的了,就算他们是这么想的,那他俩为什么要这么热心的跑过来议和,还不是想早些投降,继续生官发财
他心里越想越感到深深的无奈,整个南京城都是这种只考虑自身利益的人,虽然不能要求每个人在亡国的时候,来殉国,但是还应该有些东西不能放弃的吧
在李自成破京城后,崇祯皇帝的死殉传来之后,朝中各个党派的斗争就没有停过,大家都只为了自己的官位,没人会想去整治军队什么时,维一想做事情地位也足够的大佬史可法还被排挤了出去,如做了督师,现在他们去的扬州城就是史可法在进行督师,只是不知道史督师还是否在坚守
这史督师多次来求援,朝中置之不理,派来的只是明面上的议和,实际的投降人员,卖了大明的希望,来换取高官富贵
不过这本来也不关他的事情,从这几十年大明的天灾不断,各地都有了反叛的军队,明眼人都明白,大明的气数快尽了,只是什么时候到尽头而已
永德对大明的感情还没到一起共存亡的时候,况且他还有一些常人没有的理想还没实现,也不太想死
在他听到京被李自成破城之后,他就开始做了准备,继续给大顺当官是不可能的了,他准备来个,不食敌国之米稻,不踏敌国之土地,去那泰西人口中的世界去看看,想实现他儿时的梦想
小时候他见过泰西来的所谓的传教士,金发碧眼的,在跟他父亲交谈的时候他也在旁边听了,说是泰西人在一百多年前就完成了环球旅行,证明了地球是个圆的,到现在他都没法想像地球怎么是个圆的,那人们不得掉下去了,还有大明只占了世界的一小部分,世界上存在了各种各样奇特的事物,还有那遍地充满黄金的无限宽广的大陆,都是让他很是向往,父亲也很是谦虚的请教各种事物,那精巧的泰西种让他惊叹不已,他那时候就只到原来泰西也有不输于大明的文明
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还是走上了科举的道路,但心中的理想还是没有忘记,这些年他所能通过别的途径了解的关于泰西诸国的事物都是让他半心半疑,只有亲眼去看看泰西人所说的世界他才能完全的相信
本来他都准备在李自成破京后,要是打到南京后他就准备出海了,但谁知道李自成居然败了,而且败的那么快,之后来的就是更强的满清鞑子
要是李自成得了天下,他也不会跟着大明一条道走到黑,在海外的时候没事骂骂大顺,再为大明上几炷香也挺好
但来的是鞑子,他没像别人那样认为,鞑子来了只是换个皇帝而已,蒙元入主中原的时候是只是换个皇帝么,整个华夏都快被换了
所以他才没那么乐观,要是鞑子占居了华夏,蒙元之祸那可能就又一次开始了,而且他还听说鞑子还要剃头的,蒙元那会也没剃头啊
不为大明,只为这可能来的蒙元之祸,他也得做些什么,但他只有一张嘴而且,也没军事才能,只能去做那不太可能的议和,这没有希望的希望,就是他能做的最后的事情了,但要是不成功怎么办,他也不知道,只明白不能像当初想的一走了之
心里长叹,不知道未来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