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从镇江出发(1 / 1)

当陈其美坐上自己的马车,准备要离开时;他用不怀好意地目光再次深深地看了看,还在笑容满面地欢送着他的陈平书。

“哼!你这混蛋赤佬,想当都督那么大胃口!等我光复了上海后,再慢慢地对付你!”陈其美在马车里,边抽着大烟,边亨受着美女按摩,边恶狠狠地喃喃自语道。

说毕,他就大口大口地继续美滋滋地抽着大烟。

而陈平书望着越走越远的陈其美,他也慢慢地收起了他那虚伪的笑容。

“哼!好一个混混!想和我争都督做,你还不够资格!看我光复上海后,怎么收拾你!”

随后,陈平书也露出狰狞地面目气恼道。

就在陈其美和陈平书俩人,在暗暗地互相谩骂之际;叶海也已经参加完了刘国民为他准备的晚宴,坐马车回他的武器作坊;准备继续和自己的军官商量明天如何更加有效,和快速地训练那些新兵。

虽然那些新兵都是刘国民和陈东林在一些民团,退伍兵,和武备学堂,以及一些留日;和留洋学生里面挑选出来的,都具有一定的军事实力,但是叶海还是要对他们进行几天短训;让他们之间的协调能力更加好,射击技术更加准,以及更加熟悉他发给他们的武器装备。

在马车上,叶海还是有点失落感的,因为在这次回河南;他并没有见到刘莹,就连她的闺密张娟也没有见到。

当他红着脸打探她们俩得下落时,他才知道刘莹她们到英国那里留学了。

当他得知这个消息后,他情不自禁地在内心里;有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地失落感。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就匆匆地过去了四天。

在这四天里面,叶海亲自带着那一千多号拥有良好底子得新兵们进行着密集式的枪械射击;以及迫击炮训练,至于麦德森轻机枪和马克芯重机枪;因为叶海有带机枪队过来,所以暂时不用怎么特别训练。

四天后,叶海就带着自己的部队,带着充足地弹药;从开封一直来到江苏的镇江,然后在那里坐上了刘国民早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用来掩人耳目的粮船,朝上海秘密地航行而去。

而这些粮船的主人听刘国民说是洪门得人建立的船队,所以这次去上海的路上,应该是比较平安和秘密的。

在叶海带着自己的部队,踏上那十多条乌篷粮船船头时;他就已经为自己的部队改名为中华共和军,简称共和军。

“叶大人,很高兴认识你,我叫罗户,是苏北的船帮老大罗闻的儿子。”

当叶海刚刚按排好自己的部下,各自在自己所乘坐的粮船里坐好后;一个身材高大,精神奕奕地年轻青年,大大咧咧地走到叶海的跟前,自我介绍道。

“你好,我也很高兴认识你!谢谢你们船帮这次的仗义帮助!”叶海满面笑容地回应道。

“哈哈哈!叶大人,你太客气了!我们洪门子弟,从殷洪盛和陈近南等等前辈那一代开始,我们就一直开始进行无数起反清活动了;今天能够帮助叶大人你打满鞑子,反满清,还我汉人江山,振兴我们华夏,这些事情都是我们洪门子弟义不容辞去做的事情的。”罗户激情十足,热血沸腾道。

“这……”

面对如此激情和热血的洪门子弟,叶海一时间尴尬地不知道怎么回应好;因为他现在的目标是为了建立自己的势力和部队,好让自己能够在这个乱世里面过一些安全平稳的生活;而不是像罗户说的那样大义凛然地为国为民,所以他只能够微红着脸,吞吞吐吐道。

“对了,叶大人,罗某有一个小小的请求?”

就在叶海尴尬不已时,罗户突然低声对叶海说道。

“哦,什么请求?”叶海疑惑道。

“我可以加入你们的新军队伍,跟你们一起去打满鞑子,可以吗?”罗户用哀求一般的语气问道。

“啊!这,如果你父亲同意的话,我就没有问题了,但是我听刘先生说你父亲好像就只有你一个儿子而已,所以……”叶海皱了皱眉道。

“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因为我父亲的小姨太刚刚在前天为我们罗家生了一个男丁,所以我父亲是绝对不会阻止我参军的。”罗户一听,立即兴高采烈道。

“这,这样也行?”叶海满头黑线,无语地耸耸肩膀道。

“谢谢,叶大人!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的兵了,有什么吩咐,你尽管对我说就可以了。”罗户依然兴高采烈道。

“……”

面对如此热血参军的青年,叶海被搞得苦笑不得,彻底无语了。

当粮船队全部都各自解开了缆绳,张开船篷;朝那波光粼粼地江面驾驶而去时,还站在船头继续兆望江景的叶海,情不自禁地心潮起伏激荡起来。

想不到自己穿越到这世界已经几个月了,在这几个月里面;自己也竟然从一个普通的穿越者,成为了一个拥有自己精锐部队的都督了。

但随着自己的野心越来越大,以及历史走向越来越变化得面目全非后;他的人生和目标,又应该怎么计划和打算呢?

当想到这些问题时,叶海一时间也没有太详细的计划和打算;但在那一刻,他感觉自己也许应该为自己喜欢的国家,做回一些有建设性的事情。

例如建立工业强国,搞好民生,和经济建设等等,让人们安居乐业……

但对于这些如此大的目标,他能够实现吗?

他不知道,所以他决定了等自己光复了上海后;他就立即回四川,先将四川的经济和民生搞好了,再去想那些大的目标。

时间静悄悄地又过去了两天,当美丽的黄昏;在热热闹闹地,泛着微黑色的波涛的黄浦江上降临后,叶海他们的粮船队就已经到达了上海了。

沿江码头一带的船民帮工,都在各自的家里,或者是船里生火作饭;袅袅的炊烟如美丽的画景一般萦绕着这个码头,让它变化成一副令人陶醉地风景画。

特别是当小孩子们从这条渔船互相嬉戏到另一条渔船的跳来闹去,惹来父母亲的一阵阵喝骂时,更加是将这美丽的风景变化得生动活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