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出海(1 / 1)

穿越1550 三十未疯 4723 字 2014-10-26

转眼已经来到了三四月,福江岛上,寒冬的气息已经渐渐散去,气温回暖,草木复苏,预示着新一年的春季即将到来。

如今的福江岛,对比几个月前,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便是港区,福江港区的建设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自从水泥厂正式投产,修完福中村通往港区的道路,之后产出的水泥大部分都被用到了港口的建设上。如今的福江港,虽然距离真正完工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但其中一部分地方也已经有了一些现代化港口的雏形了。

在距离原先营寨五六百米的一块空地上,已经建成了一幢两层楼的水泥砖瓦房。这便是陈光和付梓枫的新住所,原本陈光是打算建得更高的,但是考虑到没有钢筋,地基只能用的木桩,为了安全起见,最终还是只建了两层。一楼的主体是一个大厅,平时作为议事和办公使用,除此之外,一楼还设有厨房,厕所各一间,另外还有一个小储藏室,用于存放原先石屋隔间里面的现银和珠宝;二楼则是四个卧室,如今分别住着陈光、付梓枫、以及暂时客居的裴宽老爷子和小萝莉裴佳期。

陈光他们是几天前才搬进来的。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两层水泥砖瓦房,就连墙壁都没有粉刷,在陈光和付梓枫这两个穿越者眼里根本就是简陋的一逼,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却绝对是首屈一指的,看小萝莉搬进来时的兴奋劲就知道了,当年小萝莉把这幢房子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每个房间每个角落都仔细的参观了一遍,然后便拉着陈光,哥哥长哥哥短的,叽叽喳喳的说着这儿要放些什么,那儿该摆些什么,自己的房间该如何装饰之类的云云,丝毫没把自己当外人,完全把这里当成自己的新家看待了。

看着自家小姐对陈光的亲昵举动,裴老爷子眼里有几分无奈,轻轻的叹了口气,并没有说什么。

在距离这幢两层小楼不远处,每排十间,一共四排四十间的单间水泥砖瓦房也已经完成了地基的施工,正在进行着砌砖的作业,几十个福中村的村民正在工地上辛勤的工作着。

这些村民一边砌着砖,一边看着不远处的那幢两层建筑,眼里满是羡慕的神色,想到也许过不了多久,自己也能住上这样的水泥砖瓦房子,心里一高兴,手下的动作也就变得更麻利了。

吉三郎现在的身份可是水高船涨,作为目前岛上唯有的两个工厂,水泥厂和制砖厂的双料厂长,如从吉三郎的身上,已经完全看不出半点四五个月之前那个破落村长的样子,走到哪里都是昂首挺胸的。吃得饱,睡得香,生活有了盼头,整个人精神气都足了,就连样貌看起来啊都比以前年轻了许多。

吉三郎家也成为了福中村里第一个盖水泥砖瓦房的家庭。作为福中村水泥厂和砖厂的双料厂长,吉三郎每个月可以从陈光那里领到四两银子的薪水,也就是月俸,也就是十六贯文,这个收入已经高于这个时代日本的许多武士阶层,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高收入阶层。

为了盖房子,吉三郎足足向陈光预支了半年的薪水,以内部价格购齐了盖房所需的砖块和水泥,然后又雇了一些村民帮忙。现在吉三郎每天工作结束后都泡在自家工地上,恨不得能够早点把房子盖好,告别原先那间冬天漏风、夏天漏雨的破旧小木屋,从而住进这干净漂亮,结实舒适的新房子。

除了吉三郎之外,福中村的大部分村民都成了砖厂和水泥厂的雇工。和吉三郎一样,其中小部分村民已经彻底放弃了耕种,成为了砖厂或水泥厂的全职员工,完成了从农民到工人的转变。

但这仅仅也只是小部分而已,大部分的村民的身份还是农民,如今春耕将近,许多村民都暂停了工厂里的工作,回到了自家的田里,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春耕做着准备。

砖厂和水泥厂的产量也因此而下降了一大截,对此,陈光也是无能为力,发展工业,建设港口固然重要,但是农业也同样重要,出口暂且不说,至少做到自给自足还是很有必要的。

至于海边盐田那边,这段日子以来,已经开始源源不断的有了产出,并且随着天气的转暖,产量也在不断的提高,如今已产出的海盐已经有十几吨,运出去卖掉的话也能赚上一些银子了。

总的来说,福江岛这段时间的发展还是不错的,但是同样的,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首先便是人口问题,如今福江岛上只有不到800的居民,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里,冻死病死了两个,同时期间也有三个新的婴儿出生,夭折一个,存活二个,整体上来将人口和之前持平,至少没有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无论是港区的建设还是砖厂水泥厂的生产,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盐池那边需要的人手少一些,但是也得安排专人看管。光是这几样,原先福江岛上的人力使用就已经达到了饱和才堪堪够用,如今大量的农民回去忙着准备春耕,岛上的人力资源顿时出现了很大的一个缺口,随着春耕时间的日益临近,砖厂和水泥厂都已经因为缺乏人手而几近停工。港口的建设也暂时处于半停滞的状态。

普通的劳动人口不说,陈光和付梓枫现在手下的人才资源更是奇缺,如今整个福江岛上面,除去陈光和付梓枫两人自身和暂时算是客居的裴宽和裴佳期四人,再加上武装小队的第三队队长刘思远之外,剩下的手下包括所有岛民近800人,全都是大字不认识一个,文盲率高达百分之一百。这些人里面,除了铁匠张四喜之外,也就只有少数几个懂点木工活的村民勉强算得上是技术人才,剩下的就都是普通的农民和渔民了。

虽说目前陈光手下已开展的几个产业都相对比较简单,用不着太过专业的技术人才,但是随着接下来的发展,陈光想要涉及的产业里面,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会大量提升,不说别的,光是陈光现在手头下的这几个产业,现在除了海盐之外的砖和水泥都暂时不对外销售还好,将来手下产业再增加几个,而且产品都进行商业流通的话,到时候每天光是看财务报表之类的,想想都足够让陈光头大了。因此,除了自己培养之外,人才的引进也是迫在眉睫的事项。

其次就是原材料问题,福江岛只是一个面积只有两百多平方公里的小岛,岛上的各种资源有限,而且种类也比较少,光是现在的水泥厂,就因为其中的一项必要原料铁粉即将耗尽而面临着无法生产的窘境,好在现在大部分工人都回去忙着准备春耕了,暂时也没什么人开工,一时问题还不大,但是接下来原料的补充则是势在必行的了,不然没了水泥,福江港的建设进度将大大受阻,对于正在和时间赛跑的陈光和付梓枫来讲,这些都是尤为重要的。

还有就是海边盐田那边已经产出了几十吨海盐,并且随着气温的回升产量还在一直提升,再不把产出的海盐拉出去卖的话,很快光是海盐的存放都会成为问题,再说了,产出的海盐存放时间过长的话,也容易再次受潮,从而影响品质。

综合以上的种种原因,出海贸易,同时从外面收罗各种人才和劳动力,以及对各种所需原材料进行购买和补充已是势在必行。

几个月以来,陈光手下的捕鱼船队几乎就没有过多少休息,一直在辛勤的进行着捕捞作业,目前营寨里面的鱼虾等海鲜储备已经有近十吨。唯一的那一艘可以用于出海的大船总算可以告别被当成捕鱼船使用,回归其原本应有的其他用途。

在组织人手对这艘大船进行一次洗刷,稍微去除掉船上的部分鱼腥味之后。1551年3月中旬的一个晴天,陈光让付梓枫留守大本营,自己亲自带队,开始了他穿越来到这个时代之后的第一次海上的航行。

随行的人员并不多,除了这段时间一直跟在陈光身边的谷满仓和盐田小六之外,还有武装小队里面的一队和三队,两个小队的全体二十二人,剩下的便是裴宽裴老爷子了。

裴老爷子原先是不打算和陈光一起去的,不过在陈光找裴老爷子进行过一番谈话之后,裴老爷子也就改变了注意,答应了陈光邀请其一同出海的请求。

裴佳期裴小萝莉死活都要跟着陈光一起去,陈光原本也打算让小萝莉陪在自己身边一起去的,但是考虑到这次出行需要做的事情比较多,可能没有时间照看好小萝莉,于是只好作罢,又是保证又是发誓的,好不容易才哄住了小萝莉,让其答应呆在岛上等他回来。

三四月的阳光正好,落在人的身上感觉暖暖的。陈光站在船上,上身穿着的是一件蓝白相间的长袖羊毛衫,下身是一条深色水洗牛仔裤,脚上则是一双蓝色的运动鞋,头发因为几个月没剪已经长到及肩,此时已被扎成一小束马尾,脸上倒是用电动刮胡刀刮得干干净净,一点胡渣子都没有,整个人显得格外的精神。

站在陈光旁边的则是裴宽裴老爷子,他们所乘的这艘船正是之前海贼从裴世雄手上抢来的那艘,原先海贼们自己的那两艘大船,其中一艘在抢裴世雄船的过程中被击沉,另一艘也在之后的那次暴风雨中解体沉没。

又一次站长了这艘船的甲板上,裴老爷子感慨良多,去年七月,他的老爷裴世雄正是在这艘船上被海贼杀害,而他则和这艘船一起,落到了海贼的手里,没想到才没过多久,这艘船就再次易主,自己也告别了阶下囚的身份,如今半年多过去了,自己又一次乘着这艘船,再一次踏上了海贸的路途,而自己在这艘船上的身份,依旧是财副。

陈光和裴老爷子朝着岸上前来送行的付梓枫和小萝莉以及一些岛民挥了挥手,以示作别。然后,大船在阵阵海浪声中扬帆起航,驶向了一望无际的海洋。

吹着略带咸味的海风,看着越来越远、渐渐消失在视线中的福江岛,陈光转过身来,将视线放到了更为宽广的海面上,眼神坚定,用只有自己能够听得见的声音说:“我来了,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