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福江学院(1 / 1)

穿越1550 三十未疯 4073 字 2014-11-07

在这次到来的这将近四百的来自大明的移民里面,裴宽爷子虽然算不上是新移民,只能算是回归,但是裴老爷子无疑是其中分量最重的一个,陈光原本是打算让裴老爷子继续负责对外贸易和日本方面的移民事务的。

只不过在征求了裴老爷子的意见之后,裴老爷子以自己年事已高,不想再四处漂泊为由,拒绝了陈光的这一安排。

既然裴老爷子都这么说了,陈光当然也不会多做强求,因此将对外贸易和日本移民的事物分别交给了许晋安和谷满仓两人负责。

但是向裴老爷子这样优秀的一个人才,陈光自然也不会任由其在这福江岛上无所事事的养老,怎么说都要让裴老爷子发挥一下余热才行。

因此,陈光又着手建立了福江岛上的第一所学校——福江学院。

虽然陈光对这个时代的日本人并无什么恶感,对于日语的使用也并不排斥,但是作为如今这福江岛实际上的统治者,身为中国人的陈光打从心底还是希望能够以自己的母语来作为他治下的这个福江岛的官方语言的。

只不过在之前,这福江岛上除了陈光裴佳期和牛二等少数人之外,岛上几乎全部都是日本人,陈光就算是想在岛上推行汉语也是没有太好的条件,加上那段时间陈光也是忙,根本没多余的精力再去想这件事,因此连提都没有提起过。

可是如今的福江岛已经不比以前了,有了这将近四百个的明朝移民的加入,就算再加上之后的第二批日本移民二百多人的加入,如今这福江岛上已经有了一千六百多的人口,而其中汉人则占了四分之一。

加上福江岛港区的行政机构建成之后,陈光也终于可以从之前每天那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有了足够的时间可以让他去处理其他的事情。

因此,陈光认为,在这福江岛上推行汉语来作为其官方语言,其条件也已经成熟,因此他所做的第一步便是成立了这所福江学院。

考虑到学院以后的扩建,陈光并没有将福江学院建在港区内部,而是将其建到了港区西面偏北不远处的一块空地上。

虽说是学院,但是初期的建设不过就是几间大一点的水泥砖瓦房子,再让木匠制作了一些课桌椅就算完事了。毕竟如今的福江岛上也就只有那么点人口,根本就用不着太大的办学规模。

陈光由自己来担任了这新成立的福江学院的校长,裴宽裴老爷子则被陈光聘用为福江学院的第一位老师。

教育自然是要从娃娃开始抓起,如今的福江岛上已经有一千六百多的人口,其中的适龄儿童也有不少。陈光将岛上所有的十四岁以下的孩子都定为适龄儿童,宣布允许他们免费入学,不但不收取学费,学杂费,书本文具等学习用品也都是免费发放,除此之外,福江学院还包了所有学生上学期间每天的午餐。

为此,陈光还顺带建成了一个印刷小作坊,主要用来印刷接下来福江学院学生的课本等,同时也兼顾着生产一些像炭笔、尺子之类的文具。总之,就相当于是福江学院的附属单位。

这一消息一经放出,立刻在福江岛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尤其是其中来自明朝的那些家庭,之前还生活在大明朝的他们对于“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一句子可都是深有体会,虽然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文盲,但是对于学问的好处也都是十分明白的,因此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也是踊跃支持,纷纷让自己适龄的孩子前去福江学院报名。

至于人数更多的原岛民和其他日本移民,他们的反应虽然没有那些明朝移民那么的强烈,但是对此也是十分的支持。在这个时代,日本的平民家庭的孩子基本上是没有受教育的机会的,平民的文盲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对于他们而言,能够有资格接受教育的,就只有那些贵族家庭,而来到福江岛后,他们也是惊喜的发现,原来自己的孩子也是有机会接受教育的,而且还是免费的,甚至学院还会帮他们解决就学孩子的午餐,这样的好事他们自然也是不会放过,也是踊跃的报名。

因此,在福江学院正式挂牌招收学生之后的短短几天时间内,就成功的招收到了一百二十多名七到十四岁的孩童入学,这一数字也几乎就是目前福江岛上这个年龄段孩童的总人数,也就是说,目前福江岛上的适龄人口,其入学率已经达到了将近百分之百。

由于师资力量暂时比较有限,陈光只是将这一百二十多名学生分成了两个班,每天也只是上两节课,上下午各一节,每节课是一个半到两个小时。

裴老爷子负责教的是文化课,说是文化课,其实也就是叫这些学生识字,算是蒙学,这个对于裴老爷子来说还是比较容易胜任的。

值得一提的是,裴老爷子教授这些学生识字,除了用上中国传统蒙学经典的《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之外,还用上了陈光亲自编撰拼音读本,用于帮助学生更容易的学习生字和规范发音。

裴老爷子小时候当过裴世雄的书童,也是和裴世雄一起学习过的。可裴老爷子活了这六十多岁,还是第一次听说到拼音这一东西。在陈光的一番讲解下,裴老爷子也是见识到了这个叫做拼音的东西确实是十分的神奇好用,同时对陈光的天才评价也更高了。

可惜的是,裴老爷子毕竟年纪也高了,学习新东西的速度确实也慢了一些,和他同时间开始学习拼音的裴佳期都已经能够熟练的掌握并且使用了,裴老爷子却是连六十三个音标都还没背好。

陈光没办法,只好亲自上阵,由他自己来教学生拼音这一块。

除了拼音之外,陈光还编写了一本算数教材,虽然陈光不是读的师范类的学校,但是编写一本小学一二年级程度的算数教材还是不在话下的,算数教材编撰完毕之后,陈光并没有选择亲自去教,算数这一门课程的老师,最后是落到了小萝莉裴佳期的头上。

之所以会让裴佳期来教这门功课,其中很大一方面的原因是小丫头想要帮助陈光分担一些工作,自告奋勇的向陈光推荐了自己,而另一方面的因素则是裴佳期本身的水平也是足以胜任这份工作。

别看裴佳期现在只有十三岁的年纪,但是在陈光这将近一年的教导下,小佳期的数学水平已经有后世初中生的程度了,而且还是成绩很好的那种。因此,由裴佳期来教这小学一二年级水平的算数,陈光觉得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除了基本的文化课,拼音课和算数课之外,剩下的就是体育课了,虽说文化课程很重要,但是在这个时代,光是有一定的文化是不够的,身体素质同样的重要,像如今的日本本土,就是战乱频发,各诸侯间相互争霸,在福江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陈光势必也会介入其中,到时候战争也是在所难免的,而这些学生在今后,肯定也会成为福江岛发展中的一股重要的力量,这些学生里面的一部分将来也有可能参军,所以,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则显得非常的重要了。

因此,陈光给这些学生制定的体育课程,其锻炼强度也是远远的超出了后世和平时代学生体育课的水平,几乎都有些朝着军事训练的强度水平靠近了。

而体育课的老师人选,陈光也是直接交给了手下的武装小队,由武装小队的各个小队长和伍长轮流来给这些学生上课。

除了白天给学生上课之外,福江学院每天晚上也会开设一门汉语课程,这门课程由陈光自己亲自授课,并且是对外开放的,允许岛上的任何一名岛民前来旁听,旨在更好的在这福江岛上推行汉语。

凭借着陈光在福江岛上的超高人望,这门只在夜晚开设的汉语课程居然也是天天爆满,许多岛民在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之余,也是纷纷前去捧陈光的场,至于能够学到多少,这些则不得而知了。

想到随着接下来的移民加速进展,福江岛上适龄孩童肯定还会更多,到时候这福江学院也势必将要扩修,到时候肯定需要用到更多的教师。因此在平时教学之余,陈光也已经物色了几名原先就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原裴家的伙计,准备将他们培养成这福江学院未来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