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港区建成(1 / 1)

穿越1550 三十未疯 4470 字 2014-11-28

流光飞逝,物换星移,时间已经是来到了公元1553年的11月份。

距离大明移民计划正式实施起,至今已经是两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两年中,在付梓枫的安排下,陈光的福江岛这边已经先后七次派船队前往大明,一共运回了八千多的明朝移民。加上最初来到福江岛的原裴家的几个掌柜带来的那批人和左铭等一众船工船匠,如今的福江岛上的明朝移民人数已经达到了将近九千人的规模。

而这将近九千的明朝移民人口在如今的福江岛上也不过是占了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份额,同样是在这两年中,堺港那边的移民也是源源不断的涌向福江岛,和来自明朝的移民一起为福江岛提供的大量的劳动力,大大加速的福江岛的建设和发展。

在如今陈光所在的福江岛,原有人口加上这两年移民过来的移民人口加起来,总人口数量已经达到了两万两千多人。

目前福江岛上的开发面积也已经达到了将近福江岛总面积的百分之三十,包括福江岛上原先就有的三个村庄,现今的福江岛上一共已经设立了十一个村级行政单位,每个村的人口都约在三百到七百之间,十一个村加起来共计五千人左右。

这十一个村的这五千左右人口,主要都是如今福江岛上从事农业和渔业的一些人口,再加上少量早起移民过来,有享受到分地政策的各类工匠家庭。

自从两年前陈光从堺港的葡萄牙商人劳伦斯手中获得土豆,回到福江岛后经过两轮扩种留种,现今土豆种植已经推广到了福江岛全岛,加上一些水稻和麦子之类的种植以及福江岛附近海域丰富的各种渔业资源。陈光的福江岛如今的粮食产出不但完全能够满足岛上这两万两千多人口的日常所需,并且已经拥有了可供这两万多人食用两年左右的粮食储备。

而且随着土豆的全面耕种,未来的福江岛产的粮食产量将会进一步大大提升,到时候就算是将人口扩至十万左右,福江岛在粮食上依旧都能做到自给自足,并且还能有所富余。

在小冰河时期,全球各地粮食产量大大降低的这个时期,正是多亏了有土豆这个神器,陈光才能够做到在食物上面无后顾之忧的快速扩张福江岛的人口。

像土豆这样的神器,在现在的这个小冰河时期的背景下,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作用都不亚于千军万马,历史上这一时期世界各地的许多国家爆发的****,包括如今的日本战国之乱以及原历史中数十年后的明末****,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食物短缺所造成的。

不过别的,就说现在,在无其他原先这个历史时期的外力干预的情况下。如果明朝能够大范围耕种土豆的话,大明挨饿的人口势必也会大大的减少,下层人民生活也就过得下去,也就不会爆发那么多的农民起义,明朝的社会矛盾也就不会那么快的加剧激化,统治期亦可以因此多拉长一些,而不是在短短的几十年后便开始走向灭亡。

虽说土豆如此重要,但是陈光却也并不担心他这样大规模扩张会导致将土豆这一神器外流到日本或者明朝,相反的,陈光并不担心土豆外流会给他未来的发展造成什么不利的影响。要知道土豆这东西,从开始在被航海冒险家带回欧洲开始到在欧洲那边全面推广种植开来,中间可是足足花了数百年之久,甚至在推广之初的时候,许多欧洲人宁愿饿死都不愿意食用土豆,称土豆是“恶魔的果实”。

而在东方这边,如今的日本正值战国混乱,到处都只有破坏没有建设,在这样的情况下土豆能够在日本很快推广开来就有鬼了。至于大明,除非是从明朝廷到各地方官府都同心协力的大力推广,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将土豆推广开来,不过按照目前明朝的政治局势看来,这个可能性也是相当的小,即便现在土豆就流到明朝,而且明朝廷也重视的话,想要真正推广开来的话至少也得花上几十年之工,而有这几十年,陈光和付梓枫如果能够的话,也应该差不多能够将明朝攻略下来了,所以根本不用担心明朝会因此强大起来反将他们所吞并。

至于剩下的一万七千左右人口,则基本都在福江岛的港区范围内,主要是由福江岛的行政以及工商业从事者和目前岛上各个产业里面的工人家庭所组成。

目前福江岛上的工农业人口都已经趋于饱和,鉴于近期并没有新的大型用人工业建设展开,加上陈光暂时也不打算对岛上剩余的森林地区进行开发。因此陈光也是暂时放缓了引进移民的步伐,堺港那边对普通流民的招募也已经是暂停,只有少量工匠的招募还在继续,至于大明那边引进移民的数量也是有所减少。

经过这两年的加速发展,目前的福江岛上的工商业体系也基本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即便是在十一个人口相对较少的村子里,各种一般的生活用品已经都能买到。而在人口密度更为密集港区范围,售卖各种各样商品的店铺也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开了许多,除了属于陈光在岛上开设的各项工商业项目辖下所开设的商店之外,越来越多的福江岛居民也是纷纷开始经营起一些工商业来,各种手工业小作坊陆续成立,商业买卖也是日益繁荣起来。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很大程度也要归功于陈光在福江岛港区发展中的一项政策,即是鼓励岛上的居民开设工厂,只要是在福江岛落户满一年且期间表现无任何问题的的个人或是家庭,在有一定的能力以及意向想要开设工厂的话,港区官方不但会无偿为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而且还会提供给从业方一定数量的低息甚至无息的贷款。

陈光心里十分明白,如果将福江岛上的所有工商业全都掌握到自己手中的话,这样做不但不现实也不利于福江岛未来的发展。想要让福江岛更好更快的发展起来,开放市场,让岛上居民参与到福江岛的工商业运作中来才是正道。陈光自己则只需要掌握住大部分的农业渔业以及少量比较重要的重工业和高新科技产业就足够了,剩下的市场完全都可以开放开来,交给岛上的一般居民去进行,因此才出台了这么一个政策。

正是由于陈光的这个政策,福江岛上的工商业也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资本主义的一些萌芽现象,也是陆续的在这福江岛上显现出来。

陈光在福江岛上早起开展的那些产业中,制盐业和砖厂早早就已经开放了出来,如今还被陈光掌握在手里的几个重要工业里,除了早期的水泥产业、炼钢厂和造船厂之外,就只有之后从炼钢厂中分离独立出来的兵工厂,如今在陈光福江岛上的兵工厂里,除了生产数种火绳枪和燧发枪之外,也已经开始能够生产一些加农炮,其中青铜舰炮是目前的主要炮种。

除了农渔业和工商业之外,各种其他配套产业和公共建设在陈光的福江岛上也是陆续开展出来。在目前的福江岛上,包括港区在内,联同岛上十一个村相互之间的道路全部都已经铺好了水泥路面,另外的,沿福江岛最外围一圈的福江岛环岛公路也已经进入了最后一段路面的施工作业,估计用不了多久后便能正式竣工。

港区方面。目前的福江岛港区建设也都已经基本完成,各项公共设施也差不多都已经配套完毕。福江岛港区是陈光参照笔记本电脑里面一些后世的港口建设解构图再结合一些现实条件以及需求而设计建设出来的一个接近后世的现代化港口城市。

在这个由陈光设计,如今已经基本建设完成的福江岛港区里,包括码头在内,港区内的所有主次要的大小道路全部都已经铺设上了水泥路面,而且在这些道路的两旁以及一些空地上,都保存或是植上了足够数量的各种绿色植物。港区内的所有主要街道边上都设有公共厕所,另外,港区的地下排水设施也是十分完善,就算是遇到大雨的话也能够在短时间内将雨水排干净。

和这个时代欧洲那边几乎所有港口城市存在的脏乱现象相比,福江岛的整个港区看起来都十分的干净漂亮,如果能够通上自来水和电的话,差不多都可以赶上后世的一些现代港口城市了。

港区位于福江岛东北偏南,码头附近配套建设了大量的仓库一类的建筑,只是目前港区尚正式对外开放,因此这些仓库基本上都空着,只有少数仓库里面存放着陈光准备运往堺港和明朝出售的一些商品。

港区东北片,也就是码头外面的大片约占港区总面积三分之一的区域为商业区,目前商业区内已经开设了不少的各类商店,不过这些商店也只是占了商业区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不到。

港区北片主要是港区的北面方向港区外的炼钢厂以及兵工厂还有更北一些的造船厂所属员工的一些工匠家庭的聚居地。而更多的普通工人以及大部分的新移民则都居住在港区南片的住宅区。

而在港区的正中央,新建成的港区行政大楼便坐落于此,这栋单层建筑面积达到三千平方米的四层建筑亦是目前福江岛上最大的也是层数最高的水泥建筑,加上外围的一些非建筑面积,整个新落成的港区行政大楼一共占地达到了将近一万平方米。港区总管关胜和他辖下的一百多名行政工作人员每天就在这栋行政大楼里面,处理着各项关于港区的大小事务。

至于剩下的港区西面,则是一些港区的公共设施和公共建筑比较集中的区域,目前这里已经建成了一座公园,一所医院以及一个消防所,还有新建成的港区小学也是位于这片区域,而原先就建成的福江学院也是位于这片区域西面不远的港区郊外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