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刘思远的变化(1 / 1)

穿越1550 三十未疯 5014 字 2014-12-08

平心而论,虽然杜让先表面上看付梓枫人傻钱多,有些占付梓枫便宜的样子,但是每次得了付梓枫的好处之后,杜让先都是有回馈一些东西给付梓枫的。就例如这一次,杜让先将自己的同期,如今的宁波府知府姚捡廉介绍给付梓枫认识,还特地知会姚捡廉以后要关照一下在宁波府做生意的付梓枫。

以杜让先和姚捡廉两人是同期进士的关系,对于杜让先的这个小小的请求,姚捡廉肯定是不会拒绝的,照这个情况,付梓枫今后在宁波府那边的生意多少都能得到当地知府姚捡廉的一些关照,这其中的好处也是可大可小,但是怎么说也是要大于让付梓枫掏钱筹办几次类似今晚这样的诗会所花费那点银两的价值的。

像杜让先这样身居高位的文官,对付梓枫这样一个小小的武官如此青眼有加实在是有些令人不解。即便是当初流民事件付梓枫确实是帮了杜让先不少,但是之后杜让先也给付梓枫报了功,让付梓枫成功的升到了副千户的位置,说起来已经是还够了人情了,可是之后为什么还要对付梓枫那么好,几乎都已经将付梓枫当成自己的子侄晚辈一般看待了。

这里面是有原因的,当初帮付梓枫报了功让其升到副千户的位置后,杜让先也是就此认为自己对付梓枫已经是很够意思的了,后面之所以还有和付梓枫接触,确确实实也是因为觉得付梓枫人傻钱多,抱着占占便宜的心思去使唤一下付梓枫的。

因为流民事件中的功劳成功连任嘉兴知府后,杜让先虽然有念付梓枫的一些功劳,但是也不至于就这样对付梓枫另眼相看,真正让杜让先对付梓枫另眼相看的是之后发生的另外一件事。

在付梓枫升任乍浦千户所副千户后,当初付梓枫在那批流民中招募的那一百个家丁也随着付梓枫搬到了乍浦县城,将其交由自己的心腹伍雄去带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付梓枫为了进一步锻炼一下手下的这支家丁队,便想要让他们积累一些实战经验。

为此付梓枫想出来的办法便是让伍雄带着家丁队去打那些盘踞在乍浦县内大大小小的山贼团伙,准备借剿匪来增加一下家丁队的实战经验。

这个时代的明朝,其人口密度还远远没能达到后世那样密集,因此,在许多乡县之间的路段,尤其是有山的地方,多半都会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山贼势力盘踞着,干着以打劫途径的商队民众为生的勾当。这情况历代以来都有,不仅仅只存在于明朝,而且历来以来的统治阶级都会安排地方官府对这些大小山贼势力进行剿灭,但是这些山贼就如同韭菜一般,今天剿了一波,隔没多久又会冒出来一波,怎么剿也剿不尽,久而久之,地方官方对于这些山贼也就没那么上心了,只要他们不闹出什么大乱子,地方官府也不会太过兴师动众的去对他们怎么样。

江浙地区作为明国内经济比较发展的一块地区,这里的百姓生活条件相对还是比较好的,而且因为的朝廷税收的主要贡献区,因此总的来说这片区域的治安还是相对比较好一些的。因此盘踞在这块地区的山贼势力也就相对少了一些。

由于付梓枫给手下的家丁队人手都配备了火枪,因此剿起这些并不大的山贼群来简直不要太容易,很快的,乍浦境内的山贼群就被伍雄带着家丁队剿灭一空。

在剿完了乍浦境内的山贼之后,付梓枫还没觉得过瘾,于是又将目光转向了乍浦境外,也就是嘉兴府境内的其他山贼群的头上,在禀明了杜让先之后,付梓枫也是开始了在嘉兴府境内的剿匪历程。

近两年的时间过去了,嘉兴府境内原本那些大大小小的山贼势力如今已经被剿了个七七八八。少数残存的也是被付梓枫的家丁队赶得东躲西藏,距离被剿灭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根本没工夫再去祸害地方。

就这样,嘉兴府这两年来,原本就还算可以的治安情况也是大大的改善,两年内几乎没有发生过多少起山贼打劫沿途商队的事件发生,沿途路过或是到此经商的各大小商户们对此都是赞誉有加。

同时,良好的治安环境也是进一步促进了嘉兴府地区经济的发展,两年来,不少商人慕名而来到这里投资,因此嘉兴府这两年为朝廷贡献的商业税收也是大大增加。这些功劳自然也是被朝廷算到了杜让先的头上,因此上面似乎也已经有了想要让杜让先在干多一届的打算。

杜让先今年六十七了,明年这一任到期都六十八了。原本杜让先是打算干完这一届就告老还乡的了,毕竟像他这样在京城朝堂那边没有什么靠山的官员,已经这么大年纪了,又没什么过人的能力,就算他腆着脸想要干多一届,多半也只能被调到一些穷乡僻壤去,因此倒还不如直接告老还乡的来得好一些。

可是现在情况则有些不一样了,因为近两年来收到的商税大大增加,杜让先的能力也是得到了上面的认可,因此他很有希望能够在这嘉兴府再继续连上一任。

对此,杜让先自然知道其中很大的功劳是来自付梓枫,而付梓枫也是从来都不将这个当成了自己的功劳,在杜让先面前还是一如既往的乖巧,从来没给自己邀过功,也没求杜让先给他办过什么事情。

渐渐的,杜让先也再不好意思欺负付梓枫人傻钱多了,虽说还是会让付梓枫替他出钱办办一些聚会什么的,但是每次杜让先都会相应的介绍一些官场内的朋友给付梓枫认识,也算是对付梓枫的一种变相的栽培。

杜让先对付梓枫的这些栽培却是让付梓枫大感头大,但付梓枫也是知道杜让先这是对他好的表现,因此头大归头大,每次类似的聚会付梓枫都还是会好好的参加的。

…………

元宵诗会已经是进行到了尾声,作为主办方之一付梓枫自然不能先走,而是留到了最后,待到宾客散尽之后,付梓枫才得以回到他在嘉兴府城内住的客栈。

回到客栈后,付梓枫也是有在考虑,想着要不要好好利用一下今晚杜让先帮自己拓展的宁波府知府姚捡廉的这关系,以姚捡廉宁波府知府的这个身份,有了他的关照的话,他和陈光的福江岛在宁波府那边的生意肯定会好做上许多。

付梓枫很清楚自己之前没有见过姚捡廉,但是从今晚听杜让先介绍说道姚捡廉这个名字的时候,付梓枫确实觉得有些耳熟,想着似乎在哪里听过来着,只不过一时却想不出个具体来,此时又回想了一下,还是没有什么头绪,于是只好作罢,倒头慢慢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付梓枫回到了自己位于乍浦县城的居所。

由于老婆儿子和丈母娘目前都在福江岛,伍雄又是带着家丁队剿匪未归,付梓枫在略显空荡荡的居所也不想多呆,想到有些时日没去马家荡村看看了,于是在吃完午饭后,便只身骑着马来到了马家荡百户所。

马家荡村如今在乍浦地区可谓已经是家喻户晓,经过这两年多的发展,马家荡村现在已经是乍浦地区享负盛名的幸福村。许多人都知道,作为乍浦所内唯一一个满编制的百户所,马家荡百户所辖下的马家荡村的军户不但每年都可以拿到满额的军饷,每户军户都有足额的军田可供他们耕种,而且军户每年两次劳役的买代钱也都有他们的前百户付梓枫代出,加上马家荡村作为乍浦地区最先采用晒盐法制盐的一个百户所,辖下的军户每年都还能从产出的盐上面获得不少的利润,日子过得可谓是那一个红火,这让乍浦所辖下的其他百户所的军户们都十分的羡慕。

和马家荡村内的军户们过着幸福的生活相比,如今的马家荡百户所百户刘思远最近则过得有些郁闷了。

付梓枫升任乍浦千户所副千户时,便将自己马家荡百户所百户的位置交给了刘思远。

刘思远和伍雄同作为跟随付梓枫来到大明进行大明移民计划的两个人之一,在平时付梓枫总是显得对伍雄相对亲近一些,因此当初在得知付梓枫将马家荡百户所百户的位置交给他继任时也是感到很高兴,觉得自己在同为汉人的付梓枫眼里还是比伍雄这个倭人的地位要高一些的。

而后来随着付梓枫将大明移民计划的中转点改到附近沿海的一个小岛上之后,马家荡村受到的付梓枫的关注度也就随之降了下来。

在付梓枫搬到乍浦县城之后,最近这一年多的时间,付梓枫已经很少过来马家荡村这边了,刘思远也只是在每个月到乍浦千户所那边参加月会的时候能够见到付梓枫一下,同时随便汇报一下自己的近况。

随着刘思远在马家荡百户所当百户的时间一长,和乍浦所辖下其他百户熟悉起来之后,刘思远的心态也是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当了百户一年左右之后,刘思远发现比起他的那些百户同僚,自己这个百户当得可谓是有些失败。

在这两年间,刘思远和伍雄两人的月薪已经升至了每个月八两银子,还可以拿到另外的每个月五两银子的在外任务津贴,共计十三两银子每个月,算起来一年光工资收入都有一百五十多两银子了。除此之外,刘思远如今担任着马家荡百户所百户的位置,每年还可以从明朝廷那边拿到十多二十两的军饷,加上如今马家荡村盐池产出卖给官盐办和私盐商人的所得刘思远也可以分润一小部分,总的算下来也都是超过两百两银子每年了。

原本刘思远对于自己的收入还是挺满意的,但是在和他的那些百户同僚混熟了之后,刘思远才发现,他的这些同僚,每年光是吃空饷就能赚上数十上百两,加上他们每个人手下或多或少都吞并了一些手下军户的军田,而且还有着为数不少的私田,田产这方面每年收入又是数十上百两,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晒盐法被付梓枫推广到整个乍浦境内之后,这些马家荡百户所以外的百户所百户们,对于自己辖下盐池产出利润的分润份额可是要比刘思远能够从马家荡村盐池利润那边分润到的要多得多,满打满算,乍浦区内其他的百户们每年的收入都是拿着福江岛和明朝两份工资的刘思远的两倍以上,这让刘思远多少都会有些不爽。

其实光是收入问题的话,还不至于让刘思远的心态发生太大的变化,真正让刘思远感到不爽的是,伍雄虽然在付梓枫升任乍浦副千户之后没获得任何提升,但是却是被付梓枫安排去带他手下的家丁队,随着家丁队近两年来在乍浦以至嘉兴府境内四处剿匪而名声鹊起,相比之下,刘思远在马家荡百户所这边,近两年收到付梓枫的关注则是越来越少,这才是让刘思远心态变得有些不平衡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