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总督手札(1 / 1)

割据一方 九月十六 3507 字 2014-10-26

果然,守在后堂门外的师爷,这时进来,说道:“县老爷,汤头领,黎志远在门外求见。”师爷一脸的疑惑,不知道黎志远此时为何会登门,微侧着头去看县令,县令脸上露出一脸惊喜的样子,忙说道:“快请进来。”

师爷忍住心中的不解,低头答应一声,转身出去,没一会儿便将黎志远带进后堂,师爷心中虽不解,却也明白黎志远此次来,必然会说一些机密的事情,出去望风时,顺带将后堂的门关上。

黎志远走进屋后,见到汤玉麟坐在这里,先是吃了一惊,又听到身后传出声响,回头看了一眼,见是门被关上,一脸嘲讽的和县令说道:“县老爷这是何意?”

海城县令张了张嘴,不知该如何去和黎志远说,便去看向汤玉麟,汤玉麟从位子上站起来,正色道:“黎志远听令!”

黎志远怔了一下,站在那里却没动,汤玉麟从怀中取出一份手札,半举在空中,又说道:“黎志远,这可是总督大人的亲笔书信。”

黎志远下意识的就要做出跪拜的动作,刚有这种迹象,猛的便停住,看着汤玉麟手中的那份手札,心中猜测其中会是什么内容,电光火石间,又想到汤玉麟此时身在县衙的含义,他黎志远是周治的人,汤玉麟是张作霖的手下,彼此间泾渭分明,这时怎能跪拜。

黎志远拱了拱手,说道:“汤头领说吧,我听着就是。”

汤玉麟脸上现出怒容,心道:“匹夫安敢如此!”

东北总督的亲笔书信,是以公文的形式出现,黎志远不跪拜,便是大不敬,依律当问罪,可是现在正是用得着黎志远的时候,再说武昌暴动,动摇了满清统治的根基,各地官员对朝廷的旨意,都在阳奉阴违,汤玉麟再是不悦,也只能忍气吞声,打开那份手札,读道:“查海城巡防营管带周治,拥兵自重,意图不轨,海城周家与乱党有染,特命汤玉麟为钦差,海城巡防营军官黎志远辅之,擒拿周治,查抄周家,海城巡防营暂交由黎志远代管。”

汤玉麟读罢,将手札合上,脸上挤出一丝笑意,说道:“恭喜黎兄弟了,等将周治法办后,奉天的巡防营便是黎兄弟的了。”

黎志远不动声色,心中却是翻江倒海,说道:“周治拥兵自重不假,可周家何时和乱党有染了?”

“周家老二周齐,留学日本时,便加入了乱党,此时他人在奉天,意图煽动新军叛乱,这都是证据确凿的。”汤玉麟不愿和黎志远在这种事上,多做纠缠,直入正题道,“黎兄弟还是和我一起设法,擒住了周治,早日向总督大人交差的好。”

黎志远没有说话,周治的所作所为,在黎志远看来,确是罪有应得,至少周治从没有效忠朝廷的意思,被朝廷法办了,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对于这个朝廷,黎志远又是很是失望,让他按着总督的命令,亲自动手,将一起共事数年的兄弟,送上刑场,黎志远又不甘心。

问题只有一个,这么做,值得吗?黎志远心中纠结,难以做出决断,此时他已后悔,不该得了汤玉麟送来的书信后,就赶来县衙见他,以致此时他陷入两难。

或许他该做一个鸵鸟,把头深埋在地下,等一切风平浪静了,他再抬起头时,便能重新开始,什么也不做,便不用做出选择,也就不会两难。

黎志远说道:“汤头领要捉周治,你自己想办法就是,我不会帮你。”

汤玉麟哪里肯应,他孤身来海城,就是打的要别人动手对付周治,他自己跳出圈外,不染一粒尘埃的主意。

“黎兄弟这话不该说,想当年徐总督徐大人还在奉天时,你在他手下做亲兵,对朝廷可是忠心耿耿,我们兄弟几个,每每提起你,都是一口称赞,怎么如今到了用你的时候,你却畏缩不前了,你对朝廷的忠心呢,你这样可对得起徐大人对你的栽培?”

汤玉麟一番说辞,很是费了力气,额头上都冒出了汗珠,他是个粗人,打打杀杀还行,可是这种细活,却是难为他了,此时将张作霖在他来海城之前,交代过的说辞,全都说了一遍,然后打量黎志远的神色,就怕黎志远会一口拒绝,那样的话,汤玉麟就不知该如何办是好了。

黎志远此时觉得心中的某个地方,被汤玉麟的这番话,触动了一下,,胸口这时有些憋闷,那是被他深深埋进心底的一份忠诚,他们这种人就是这样,逃不过宿命,不论这朝廷是什么德行,不论他们被这朝廷,迫害的多么悲惨,只要一声召唤,就又蠢蠢欲动了。

张作霖能从一介草莽,跻身东北王,却有其过人之处,只看他对黎志远的了解,不过三言两语,就能动摇黎志远的心防,张作霖的心机还不止于此,他能洞察黎志远,必要长期观察才行,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不难想象,张作霖是黎志远还在徐世昌身边时,就已动起了心思,不过那时是为了对付徐世昌,因缘巧合之下,此时又用来针对周治。

周治虽然已小有实力,可对比张作霖,他还差些火候,如刀尖上舞蹈,稍有不慎,就会被张作霖抓住破绽。

黎志远犹疑不决,心中正没有主张之时,汤玉麟又说道:“黎兄弟好好想想,我也不逼你,哎,本来我还以为可以和黎兄弟,一起为朝廷分忧,没想到黎兄弟却置身事外,看来只能我老汤独自去做了,我老汤别的没有,一腔忠肝义胆倒还不缺,为了朝廷,就是豁出性命也在所不惜。”

汤玉麟去看黎志远的神态,见他被自己的这番话,说的露出羞愧之色,心中冷笑连连,再又说道:“黎兄弟既不愿为朝廷分忧,那再呆在这里,便也没有意义了,请你离开,不要误了我们商议大事。”

黎志远这时很是诧异,没有料到汤玉麟不再继续劝说他,他一拒绝,汤玉麟便请他离开,看着汤玉麟,黎志远心中先是意外,而后便是对汤玉麟一阵佩服,这才是真真的一条好汉。

看看人家,对朝廷忠心耿耿,你呢?

黎志远不禁脸红起来,微微点了点头,冲汤玉麟拱了拱手,转过身子,推开门走了出去,海城县令见黎志远真走了,就急得跳了起来,迈步便要去拦,被汤玉麟用胳膊阻住。

县令见黎志远已走远,急切的和汤玉麟说道:“汤头领做事情真是没有头脑,怎能没劝服黎志远,就放他离去,他若是把今天的事情,告诉了周治,你我还有的命在。”

汤玉麟怎会被一个小小的县令教训,他冷下脸色,说道:“汤某做事,还用不着县老爷教训,我自有道理,黎志远此去,绝不会将你我的事情,泄露给周治知道,我料他此去,不用多久,就又会重新回来,那时便会和你我一道,设计擒拿周治。”

“但愿如此。”海城县令知道刚才冒失,得罪了汤玉麟,不敢再多说什么,只得压下心中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