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这个人
在战国时代,吴起是能够与孙膑并称的天才军事家。讀蕶蕶尐說網吴起原本是卫国人,特别喜欢兵法,后来师从曾子,侍奉鲁国国君。齐国进攻鲁国,鲁国国君想要任用吴起为将,但是由于吴起娶了齐国的女子为妻,因而鲁国国人怀疑吴起。吴起急于成就功名,于是杀死其妻子,以表明自己不会与齐国串通。鲁国国君最后任命吴起大将军,吴起带着鲁**队进攻齐**队并大败齐军。但是,随后鲁国国君疑忌吴起,并最终罢免了吴起。
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想要前往为之效力。魏文侯问李克吴起这个人怎么样,李克回答说吴起贪图名声并且好色但是他用兵的方法就连司马穰苴也比不过。于是魏文侯任命吴起为将,进攻秦国攻取了秦国的五座城池。魏文侯认为吴起善于用兵,为人廉洁公正,能够获取士卒的爱戴,于是就任命吴起为河西郡守,以抵抗秦国和韩国。
魏文侯死后,吴起接着为他的儿子魏武侯效力。吴起担任西河郡守,声名远播。但是,不久之后,魏武侯疑忌吴起而不再相信他了,吴起惧怕因此而受到魏武侯的怪罪,于是就离开魏国,前去投奔楚国。
楚悼王向来听说吴起能用兵,吴起到达楚国后就任命他为相国。吴起在楚国明法审令,摒弃掉那些闲散的官员,废弃楚国王室中疏远的势力,以便为楚**队征战集中财力与物力。吴起主要通过有兵打仗,来打破诸侯中间合纵连横的联盟。于是,楚国得以向南平定百越,向北吞并陈蔡两国、抵挡住三晋的扩张势头,向西又攻伐秦国。诸侯们都担忧楚国的疆土过于广大,而楚国因为吴起变法而被废黜的贵族们也都想要害死吴起。等到楚悼王死后,楚国的宗室大臣作乱群起而攻击吴起,走投无路的吴起逃到楚悼王的尸体旁边然后伏在楚悼王的尸体上,这时,攻击吴起的人用弓箭射死吴起同时也击中了楚悼王的尸体。楚悼王下葬后,太子继位,新任楚王命令他的令尹将因射杀吴起而射中楚悼王尸体的人全部诛杀,因此而被夷灭宗族的竟然多达七十多家。
吴起每到一个国家都因为其杰出的军事才能而被重任用,并且因此而为当事国带来战场上的胜利。但是同样伴随他的是,每当他在当事国取得辉煌的战绩过后,就会遭到当事国的疑忌而最终被罢免或者逃亡甚至被当事国的人杀死。一些人辩解说是那些任用吴起的国家的国君不懂得如何任用人才而不加猜忌,一些人则争辩说是因为吴起本人的性格缺陷和为人处事的刻薄而招致了他的悲惨结局。但是又有谁能够真正认识到,吴起之所以三度被任用又三度被废弃还有更深层次的原由呢?况且每一个人的性格都有不同,不同性格的人在不同的情势下也会发挥出不同的效用,因而不能从一个人的性格出发来得出他必然会如何的结论。但是,像吴起这样以一个人的传奇式军事经历来探讨为政者应当如何任用贤人,这本身就是避重就轻。
白起
白起,是秦国郿县人,擅长用兵,为秦昭王效力。秦昭王十三年,白起因战功卓著而升迁为秦国左庶长,率军攻击韩国的新城。这一年,穰侯为秦国的国相,他举荐白起担任汉中郡的郡守。秦昭王十四年,白起升迁为左更,率军在伊阙进攻韩国、魏国联军,斩首二十四万,并俘获敌将公孙喜、攻占了五座城池。秦昭王升任白起为国尉,白起又率军渡过黄河攻取韩国安邑以东的土地直到乾河边上。秦昭王十五年,白起升迁为大良造,白起率领秦军进攻魏国,攻占了魏国大大小小的城池六十一座。秦昭王十六年,白起与秦国的客卿司马错合力攻取垣城。秦昭王二十一年,白起率军进攻赵国,攻占赵国的光狼城。二十三年,白起率军进攻楚国,攻占楚国的鄢、邓等五座城池。二十四年,白起再度率军进攻楚国,攻占楚国的郢都,烧毁楚国王室的陵墓,并继续进军直到竟陵。楚王被迫逃离郢都,向东面的陈国故地逃去。秦国于是以郢为南郡。白起因此战功而被秦昭王封为武安君,接着白起又率军攻取楚国的巫、黔中郡。秦昭王三十四年,白起率军进攻魏国,攻占华阳、进军至芒卯,俘获了三晋联军的将领,斩首十三万,白起与赵国的将军贾偃激战并将其两万名士兵沉在河中淹死。秦昭王四十三年,白起率军攻取韩国的陉城,先后攻占了五座城池,斩首五万。秦昭王四十四年,白起率军进攻韩国南阳郡太行道,并断绝韩国的太行道。
秦昭王四十五年,白起率军进攻韩国的野王,野王投降秦国,原本通过野王而与韩国本土连接的韩国上党郡因此而被秦军阻隔在韩国本土之外。上党郡的郡守冯亭与百姓们商议说:“上党郡通向韩国国都新郑的道路已经被断绝,韩国人一定不要成为秦国人。秦军日益逼迫,韩国无法救援,不如以上党郡归降赵国。赵国如果接受我们的投降,而秦国就一定会因此而被激怒,那么秦国就一定会进攻赵国。赵国被秦国进攻,就一定会与韩国合力对抗秦军,这样就可以抵挡住秦国的进攻了。”于是,冯亭派人向赵国表示愿意归降。赵孝成王与平阳君、平原君商议是否要接受上党郡。平阳君认为不应当接受上党郡,因为接受它就意味着赵国将与秦国处于战争状态,平原君则坚持赵国既然能够平白无故地得到一个君那又何氏而不为呢。最终,赵国接受了上党君,赵王封冯亭为华阳君。
秦昭王四十六年,秦军继续攻取韩国的缑氏、蔺两地。
秦昭王四十七年,秦王派遣左庶长王龁攻取上党郡。上党郡的韩国民众因此而逃向赵国,赵国大军驻扎在长平,以此来收集和安抚从上党出逃的韩国民众。四月,王龁率军进攻赵军,赵王派遣廉颇统率赵军。这一次秦赵交战,秦国临阵换帅歼灭了赵军的主力,是为长平之战。
白起一生征战三十五年,率领秦军百战百胜,攻取了九十多座城池,斩杀诸侯各国的军队有一百多万人。因为他一个人的辉煌战绩,而被公认为是在军事上奠定了秦国帝王之业的根基,在他脱离秦国统帅之职后,秦军立即遭受连续的败绩,以至于诸侯各国再度联合进攻秦国。白起一个人对于秦国的军事胜利与军事失利的影响是如此之明显,以致于谁也无法否定秦国称霸天下是受到了某些军事天才的影响,但是,事实很快证明,白起的离去对于秦**事失利的影响只是暂时的,山东各国的联军始终无法攻入秦国防守严密的函谷关而很快瓦解,秦国随后又立即掌握了相对于山东各国的战略优势。
白起作战的特征是,从来不回避正面交锋,而主要是通过正面的交锋来达到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的目的。
王翦
王翦是秦国频阳东乡人,少年时就特别喜欢兵法,长大后为秦王嬴政效力。秦王嬴政十一年,王翦率领秦军进攻赵国的阏与,大败赵军攻占九座城池,十八年,王翦再度率军进攻赵国,一年后攻灭赵国俘获赵王,将赵地划为秦国的郡县。秦王嬴政二十年,燕国的使者荆轲刺杀秦王,秦王于是命令王翦率军攻灭燕国,燕王喜逃亡到辽东,王翦于是平定了燕地而返回。秦王又派遣王翦的儿子王贲攻击楚国,楚国被打败,随后王翦又进攻魏国,魏王投降,于是秦国得以平定魏地。
秦王嬴政已经攻灭了三晋,迫使燕王逃亡至辽东,并且几次打败楚**队,于是便开始进行攻灭楚国的战役。
在李信所率领的二十万秦军被楚军打败后,秦国依然能够凑足一支数量多达六十万之多的大军继续进攻楚国,秦国的战力如此强劲绝非一朝一夕突然获取的,而是秦国在一种严格的战略运作过程中长期积累而来的。秦国所推行的法家学说的要义之一即在于,杜绝儒家口中的圣人和贤人政治,不是依靠某一个或几个天才来治理国家,而是依靠稳固的法度体系来治理国家。受此影响,秦国的军事战略也自动拒绝依靠某一个或几个军事天才来主导战争进程,而是在自动运作的过程中不断地创造、积蓄和有效地使用其强大的战力。一部分人争辩说,秦朝在统一天下之后之所以迅速灭亡就是因为它长期以来推行这种能够自动运作的军事战略体系的后果,但是秦朝之所以迅速灭亡,并不是它的军事战略体系本身的衰老与无能,而恰恰是在六国被灭亡、天下统一之后秦国的军事战略体系继续创造、积蓄强大的战力却再也找不到能够施加的对象的缘故。秦朝的战力在统一天下之后继续变得更加强大,而它本身又不懂得如何将这种强大的战力转化为建筑稳固的社会体系的能量,因而最终秦朝的统治体系再也承受不了这种巨大的战力而被侵蚀掉。因此,秦朝的灭亡是它不懂得如何转变攻势为守势,而并非是它的军事战略体系本身有问题。
|d!μ*0*0.(\(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