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强令婚娶(1 / 1)

第四百八十七章强令婚娶

“主公,自吾军攻打冀州之日起,军中敌将俘虏尚多,然降者却是不多,主公何不往那里走一遭。”郭嘉轻摇手中羽扇,笑道。

“横渡大海,寻找一处巨岛,可遣一万水师,由一偏将统帅即可,然统兵大将之选,吾镇北军水战之将虽是不多,且各司其职,戍守一方,善时度事之将却多。主公又何必拘泥于水战之将?”郭嘉见张任眼前一亮,却又陷入沉思,低声问道。

“如此甚好,只是,这治理夷洲之选,不知奉孝有何推荐?”张任微微颔首,心中念及自己拘禁不曾真心投靠的那几位人物,倒也是松了一口气。

“本来吾举荐之人乃伊伯机,如今,却是只能再由公达、文若来为主公解忧了。”郭嘉皱眉道。

“伊籍有治理一州之才,孤亦是心知,然治理夷洲,虽是偏远之地,但对于孤攻占东吴之策事关重要,却只能遣心腹之人前往才行。”张任摇头道。

“打江山易,然守成却难,况且如今天下尚未安稳,若再有波折,牵一发而动全身,东吴大都督周瑜,与文远对峙庐江,不知胜负,吾苦思许久,却是不知是否需要遣将驰援?”

“张文远之才,足以戍守一方安稳,周瑜虽乃当世人杰,熟知兵法,善于调度,然张文远麾下尚有大军十余万,足以匹敌。”典韦随张任入并州之时,却是与张辽熟知,此刻,却也是为张辽担保。

“文远之才,孤自是相信,只是东吴之主孙权绝非袁绍、刘表之流,不思进取。反则是心中雄韬伟略,承父兄基业,有进取之心,而文有张昭处理内事,外有周瑜统帅东吴大军,更有凌统、徐盛、黄盖、程普、韩当、朱桓等将辅佐,拥兵二三十万,却是吾军心腹之敌。”张任伸手搭着窗台,打量着街外的繁荣盛景,突然回头道。

“若是夷洲之事落定,主公只须遣荆州、夷洲水师各自出兵,再由荆州江夏、长沙诸郡遣一大将领军强袭,正面由张文远将军率军渡江袭破豫章郡,足以破吴,到时孙权可擒,便是那江东闻名许久的孙尚香,亦可收入主公囊中。”

“咳咳”张任面色错愕,倒是耳闻着孙尚香的名字,突然一怔。

“主公,那孙尚香乃孙权之妹,平日里习武,统帅两千女兵,亲自上阵,威武非凡,当日江夏城下,袭杀黄祖,便有她一份功劳。”赵云亦是笑着开口道。

“家中亦有几位娇妻美眷,更有几位姑娘挂怀着,孤岂能顾忌这些。”张任抬头看了一眼赵云,笑道。

“咳咳”此番,倒是轮到赵云不知作何答复了,军中之人皆知,镇北王张任,有洛阳才女蔡琰为正妻、大司农之妹糜环为妾、天下第一美人貂蝉为平妻,瀛洲都督蔡瑁之姐蔡琴为平妻,江东乔国老之女,大小乔为侍妾,外族亦有瀛洲女皇卑弥呼、南蛮女将祝融棘,如今便是左车骑将军赵云之妹赵雨、后将军马超之妹马云鹭、马韩王室公主李灵儿俱是住在王府之中,更是欲要嫁与张任,这等苦恼,却是令得张任常年统兵在外,不曾归返。

“非是主公博爱,乃是主公文武双全,乃世间豪杰,当代佳人,何人不以嫁与主公为幸。”郭嘉看了一眼赵云,微微叹气道。

“奉孝今年二十有四,尚无家眷,莫非,亦是想要成家,吾大可修书一封,给汝嫂夫人,让其为汝寻得一大家闺秀,撮合一番。”张任却是忍不住打趣道。

“主公曾言,若非自愿所爱之人,奈何依存一世,切莫强求在下。”郭嘉面色惶恐,当即起身道。

“哈哈哈哈,想不到战场沙点兵,坐观风云,指点江山,万军面前不改色的郭奉孝今日,亦有畏惧之处。”张任一言既出,放肆大笑,在座几将,却也是俱带笑意。

“主公莫要取笑与吾,回到王府之中,主公却更为头疼罢。”郭嘉不怒反笑,一语命中要害,张任顿时语塞,面露思虑之色,许久,却是不耐烦道:

“若是强迫于吾,一并娶了便是,大被同床,当为世之男儿往之。”

“主公若能如此,吾心甚慰。”赵云当即第一个起身拜道。

“主公明鉴。”

“吾等拜服。”

随即,郭嘉、典韦、曲阿等将纷纷起身道。

“汝等俱无家室,此番回归洛阳,孤自会命夫人为汝等寻一良妻美眷。”张任被取笑一番,亦是不怒,反是嘴角微微勾勒道。

“末将已有家室,却不劳嫂夫人操心。”赵云立即惶恐的俯身一礼道。

“吾等知罪,还请主公宽恕。”另外几人亦是齐声道。

“吾夏军征战十余载,老将已老,便是孤,以后亦是少有亲自统军冲杀,夏军青黄不接,二三十载后,若是败于汝等之手,汝等可愿?”张任面色一沉道。

“恶来、曲阿,吾闻上蔡令甄逸书香世家,家有四女,然如今长女、二女皆可出嫁,却未能寻得一良婿,尚且待字闺中,吾有意为汝等做媒。”张任看了一眼典韦、曲阿二将,二人常年侍奉左右,却是为张任牵挂。也不希望他二人无后,而沙场征战,多有死伤,张任倒是喜欢早作打算。

“俺只会舞刀弄枪,学不得容忍那等娇贵女子。”典韦面色凝重道。

“吾年少无父母双亡,追随师父闯荡江湖,此事,却是须得师父做主。”曲阿倒是没有直接抗拒,而是将事情推给了王越。

“哈哈哈,此事易尔,恶来汝无父母,君如长兄,孤可为汝做主便是。至于曲阿,想必师伯亦是乐意见汝成家立业。”张任当即喜道。

“主公”二将齐声急道。

“奉孝,自今日起,拟令,凡军中三十出头还未婚娶者,一律遣回洛阳,寻得大家闺秀婚娶,否则,不可再行统军。”张任冷喝道。

“额.。。”二将面色错愕,眼见着张任这般严令,却是无可奈何。

“主公,此令一出,虽可安保吾军二三十载后武将青黄不接之惨状,但军中众将,恐颇有怨言罢。”倒是赵云有些为难道。

“子龙,汝倒是家有良妻,如今更有一子待产,吾不为汝忧心,然恶来本就粗鲁之人,追随与吾多年,为吾忧心之最,若不能早日为其谋得一子,日后,孤岂有颜面面对恶来。”张任面色亦是有些愧疚,这些武将追随自己长久以来,除了自瀛洲俘虏大半风尘女子,为所在蓟县的数千伤残之兵做媒外,更未有为麾下这班将士做过媒,而军中这些大老粗,张任亦是知晓,少有年少成婚之人,俱是三四十之后成婚,然而,这么晚方有家室,如何能够为军中承接。

“诺。”赵云退后半步,闭嘴不言,抬眼看了一下典韦和曲阿,只能是投以自求多福的目光。

门外,突然传来喝问声,随即,酒菜送上桌来,众将纷纷落座,张任与众人吃喝打成一片,虽有几分之前的愁眉不展,但几将此刻亦是放开手脚。

酒足饭饱,张任站起身来,目中览尽街上风光,口中道:“也罢,既是颍川如此繁华,书院必然鼎盛,吾等也该北上了。”张任当即笑道。

“诺。”众人俱一颔首,当即出得颍川,继续北上,赵云统军在前开道,曲阿、典韦护佑张任左右,黄忠率军断后。

.......

将两章合为一章,有时候经常这样做,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意见。

文昭甄皇后是汉太保甄邯的后代,家中世袭二千石俸禄的官职。父亲甄逸曾任上蔡令。

甄氏于183年1月26日(光和五年十二月丁酉)出生。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家里好象有看见有人把玉衣盖在她身上的人,大家对此都很奇怪。甄氏三岁的时候,甄逸去世,甄氏哭的非常伤心,内外周围的人更加看重她了。之后相士刘良为甄氏以及甄逸其他子女看相,刘良指着甄氏说:“这个女孩贵不可言。”因此,甄氏从小到大,都没人敢戏弄她。八岁时,院子外有耍杂技的人,甄氏的家人及几个姐姐都上阁楼观看,只有她没去。几个姐姐奇怪的问她,甄氏回答:“此难道是女人该观看的吗?”

很喜欢读书,九岁时,看过的字文都立刻就知道,多次用她哥哥的笔砚写字,她哥哥就对她说:“你应该学习女工。读书学习,想当女博士(官名)吗?”甄氏答道:“听说古时候贤惠女子,都学习前人的经验,用来借鉴。不读书,拿什么借鉴呢?”[2]?

救济乡里

汉末天下大乱,灾荒连年,百姓们为糊**命纷纷卖掉家中值钱的东西。当时甄家有大量的谷物储备,趁机收购了很多金银宝物。甄氏当时才十几岁,看到这种情形便对母亲说:“乱世求宝,可不是善策啊!一个人本来没有罪,但因拥有一件珍宝便可能被定为有罪,这便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因财丧身。再说眼下众多百姓都在饥饿之中,不如将我家谷物开仓赈济四方乡邻,这才算是一种惠及众人的德行。”全家人都认为她说得有理,是

个好主意,于是将家中的粮食全部无偿分发给邻里乡亲。

甄氏十四岁时,二哥甄俨去世,二嫂很悲伤的同时还要做些琐事,照顾孩子却非常慈爱。甄氏母亲性格严厉,对几个儿媳妇不是很好,甄氏几次劝母亲:“二哥不幸早死,二嫂年纪轻轻就守寡,照顾唯一的孩子,道理上讲,您对待她要当成是儿媳妇,爱护她像自己的女儿。”母亲听了甄氏的话惭愧的流泪,之后对待二嫂的生活起居就像对待甄氏一样,平时也多有走动,关系密切。

建安年间,袁绍为他的次子袁熙聘娶了甄氏为侧室,袁熙正室为吴氏。公元199年(建安四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甄氏留在冀州侍奉袁绍的妻子刘夫人。

公元204年(建安九年),冀州邺城被曹操攻破,刘夫人和甄氏共坐皇堂上。曹丕进入袁府中,见到刘夫人和甄氏,甄氏害怕,把头伏在刘夫人膝上,刘夫人让人把自己手绑起来。曹丕问:“刘夫人为什么要这样?让你儿媳妇把头抬起来!”刘夫人捧起甄氏,让她抬起头来,曹丕看了一眼,见她美貌非凡,惊为天人。曹操知道了曹丕的心思,就为他迎娶了甄氏。?当时还有一说法:曹操攻下邺,曹丕先进袁府,看到有个少妇披头散发,脸上也很脏,躲在刘夫人身后哭泣,曹丕问她是谁,刘夫人回答:“是袁熙妻子。”然后曹丕帮她把发髻挽起,用手巾擦拭面庞,发现她姿貌绝伦。之后,刘氏跟甄氏说:”现在不用担心被杀了!“曹丕于是纳甄氏为妾室,很是宠爱。

甄氏初有宠于曹丕,生下儿子曹叡和女儿曹氏(即东乡公主)。甄氏对曹丕妾室中有宠的劝勉她们努力上进,对无宠的安慰开导,并常常建议曹丕说:”古时黄帝子孙繁盛,是因为妻妾多的缘故。所以夫君也应该多逑淑媛,让子嗣旺盛。“曹丕听了心里很高兴。曹丕要驱逐任氏时,甄氏问曹丕说:“任氏是乡党名族,不论德、色,我都比不上,为什么要休她?”曹丕说:”太任性,性子急,不温柔,心里对我的怨恨很久了,所以休了她。“甄氏哭道:“我受你的宠爱,所有人都知道,肯定会说你休任氏,是因为我的缘故。往上我怕公婆说我自私,往下其他妻妾会数落我受专宠之罪,希望你能重新考虑!”曹丕不听,就休了任氏。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七月,曹操西征,随行的卞夫人途中生病留在孟津,曹丕留守邺城。当时卞夫人身体虚弱,又担心曹操的安危,睡觉也不塌实,经常流泪。甄氏要去孟津照顾婆婆,曹丕不想让她去,就让下人骗她说卞夫人病好了,甄氏不信,说:“夫人在家,老毛病常犯,现在怎么好的这么快?你一定是安慰我!”所以更加担心。之后得卞夫人回信,说身体已经恢复,甄氏才开心起来。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正月,大军回邺,甄氏去迎接,看到卞夫人悲喜交加,感动了周围的人。卞夫人见甄氏这么关心自己,也忍不住流泪,还说:“新媳妇怕我上次生病也会象以前那样反复难愈吗?我只是有点不舒服,小病而已,十几天就好了。你看看我的气色很好呢。”然后叹道:“真是孝顺的媳妇啊。”

公元216年(建安二十一年),曹操东征孙权,卞夫人、曹丕及曹叡、东乡公主都跟随,当时甄氏生病所以留在邺。

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九月,大军还,卞夫人看见甄氏脸色很好,奇怪的问她:“你跟两个孩子分别那么久,难道不想念他们,怎么脸色这么好,什么原因?”甄氏笑着回答:“曹叡他们跟随夫人,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曹操逝世,其子曹丕继任为魏王。六月,曹丕南征,甄氏被留在邺城。同年,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退位而成为皇帝,即魏文帝。退位为山阳公的刘协将两个女儿献与魏室为嫔。除献帝二女外,曹丕在洛阳,后宫爱幸者有三:贵嫔郭女王,位次皇后;李贵人,生有皇子曹协;阴贵人,东汉大族南阳阴氏女。早在曹丕初即王位时,便进郭女王为夫人,封号等同甄氏。到曹丕称帝,携郭女王到洛阳,进封贵嫔,地位仅次于皇后;甄氏则被留在邺城,仍为夫人,不立为皇后。甄氏愈发失意,有怨言。

公元221年(黄初二年)六月,曹丕遂遣使者至邺城将甄氏赐死,葬在邺城,据传殡葬时披发覆面,以糠塞口。当时,曹丕曾请术士周宣解梦,周宣答:“天下将有贵族女子冤死。”曹丕闻言后悔,派人追回赐死甄氏的使者但已不及。

公元222年(黄初三年),曹丕册立郭女王为皇后,令甄氏之子曹叡奉郭皇后为母。

公元226年(黄初七年),曹丕驾崩,曹叡即位,朝中掌管礼乐祭祀的官员奏请为甄后追加谥号。于是明帝派司空王朗持节以三牲之礼到甄后陵墓祭祀,又专门为她修建寝庙。

公元227年(太和元年)三月,曹叡以中山国魏昌县之安城乡一千户追封甄后的父亲甄逸,谥号安城乡敬侯,其孙甄像承袭爵位。四月,曹叡下诏在洛阳营建祖庙,施工中从地下挖出一块玉玺。此玉玺一寸九分见方,上面刻有“天子羡思慈亲”六个字。曹叡持玺而动情,因而备下牲礼到宗庙祭告。此后曹叡又多次梦见母亲,益发增加了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于是对诸舅氏按亲疏排出顺序,分别予以任用,赏赐累计达到万两之巨,又擢升甄像为虎贲中郎将。是月,甄后母亲病故,曹叡披麻戴孝亲自参加了葬礼,朝中文武百官陪同致祭。[11]?

公元230(太和四年)十一月,曹叡感到母亲甄氏的陵墓过于低矮简陋,便委派甄像以兼职太尉的身份,持皇帝节杖到邺城,祭告土神,改葬甄氏于朝阳陵。

父:甄逸

母:张氏

三兄

甄豫,早终;甄俨,举孝廉,大将军掾、曲梁长;甄尧,举孝廉

四姐

甄姜、甄脱、甄道、甄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