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提亚戈席尔瓦和内马尔不能登场之后,更多的球迷,都会认为德国将是胜利者。但当我半夜醒来,习惯性地准备观看“精彩的下半场”时,5比0的比分,让人失望之极。
说好的战斗到最后一刻,说好的决胜于下半场,到哪里去了。当许尔勒继续进球时,真想对他说,你这sb上场德国1比0的比赛,面对机会也不进球,这场比赛也不知道囤积囤积人品,留在决赛用?不知道让可怜的巴西队,在家门口进一个,挽回点颜面?
不,德国人不会这样做,放水不是德国人的民族性,6球之后是第7球。
巴西最后奥斯卡的反击进球,是一场精彩的表演,更像是巴西人性格特点的反映——奥斯卡进球凭借个人天赋的速度和技术,和团队配合关系不大。
看看大部分时候,德国人在场上自如的传球,主动的跑位,你很难想象,如果不看队服,你可能以为他们是巴西队或者西班牙对。要知道2000年以前,这曾经是一支力量型球队——俗称“德国头球队”。
偶尔看德甲的球迷会知道,经历了90年的夺冠和94、98的平庸和丑陋之后,德国人制定了10年足球振兴计划,成名的球星会付出工资的一部分,以发展青少年;新建了40几个青训中心,另外从最低级别联赛到德甲联赛,每个级别都有自己的青少年培训体系。德国有数万个足球俱乐部,虽然其中职业的仅有几十上百家,但却通过这也半职业和业余的俱乐部,锻炼了教练员,选拔了青少年,改善了足球环境——德国的联赛是五大联赛中唯一收支盈余的。
于是,经历了跌跌撞撞的02、06年,虽然成绩也很好,但明显青黄不接,很多人认为那时的德国队是杯赛球队。从10年开始,你会发现德国足球的人才,“井喷了”。
反观巴西,经济越来越好,巴西联赛也越来越上档次,球员收入越来越高。巴西足球联赛的发展,却抬高了攻击型球员的出国转会价格,收入高的攻击型球员(喜爱攻击的巴西人,可以给小罗400万,却并不愿意给中后场球员更多的工资),不愿意冒风险远赴欧洲踢球,反而是收入较低的中后场球员愿意出国。结果却是,在欧洲踢球的巴西著名前锋越来越少,巴西的后卫和中场,反而在欧洲五大联赛中到处都是。
看来联赛的发展未必满满都是正能量,英超如此,巴甲如此,中超也是一样。
足球是集体运动,只有德国队,在禁区里面对球门,却多次传球,机会让给队友的事情会反复出现。你会说,德国队你要不要这么娘。但谁不想看到打发开放,崇尚进攻的球队和联赛?
当13年欧冠决赛,拜仁和多特,直接在欧冠决赛互相以高压快速型打法对攻,完美结合速度、技术和身体之时,要是不看赛程,还真以为他们在在踢联赛,亲决赛不是应该小心谨慎的试探?不德国人告诉你,他们不会这样,两只4231的球队,既有硬碰硬的直拳,又有技术型球员的勾拳,你会知道,他们真的代表了国际足球的发展方向,其实上届世界杯,德国就已经是4231了。
扯远了,回到南方军队和北方军队的战斗力上。南方军队每出一个杰出人物,如恒温、刘裕、陈庆之等,就是一阵北伐,却不能持续,因为南朝物产丰富,国家和君主的运转和统治体制比较复杂,适合政治治理,却不是以战功为国家主要活动。而北方恶劣的自然环境,不能够负担起过分复杂的社会结构和上层建筑,北方的统治,往往简单粗狂,但在面对战争时,却高效并且有效得多。
没有天赋肯定不行,但在古代战争中,锻炼培养人才的土壤和高效运行的体制在战争中却更能持久。诗词歌赋、古玩玉器这些可以令人名垂后世的爱好和学问,在和平时代的价值,节节攀登,但在面对战争和权利斗争时却不名一文,或许这也算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了。
当然最后一统中原的开国之君们,多半是对复杂和简单的运行体制都很了解,对简单粗狂的北风和细腻曲折的南风,对文和武,对军事斗争、经济发展、********等,都有所成就。
这个德国队,包括现在的巴西队都相识,粗狂铁血的、注重纪律的德国队,加入了细腻曲折的技术流,高速运转的机器,加入了穆勒克鲁斯厄齐尔等天赋球员。崇尚自由和技术流的巴西加入了提亚戈席尔瓦等富有纪律和战术意识的球员(可惜前场球员还是那么独,就是不传球)。
在民族性或者说地域特点上,补充上所缺少的,那么往往会强大起来。
所以在初期,中国足球应该学习意大利足球,因为意大利人与中国人有太多的共同点:一样是文明古国,一样注重集体利益,一样有社会纪律意识,一样有明显的地域矛盾,一样注重家庭观念,一样有小商品市场,一样有假球黑哨,一样有社会和潜社会,意大利有用药物、中华有虚报年龄,一样身体条件不怎么出众,一样有小团体,一样既有英雄也有拖后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