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您看起来挺年轻的,怎么不继续当官了?”
“年轻?哪里,都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了(50余)。前几年爷爷我还在当兖州山阳郡太守。但是你大爷爷刘宠,前几年病逝了,去世之前,要求我回来接替他担任族长,教育族中子弟,提拔后进。这几年,你大伯二伯,和范伯(没找到刘宠子女信息,于是设定刘宠晚年得子刘范)都步入了仕途。你范伯认为世道不公正,不愿意当官,回到家乡担任郡学和族学的教授,你大伯很顺利,过几年便可以为令(大的县长官称为县令,秩千石,小的县为县长三、四百石)。”接着叹气道“你父亲现在得罪了中常侍,虽然获得了美名,却可能要在蹉跎数年,但若皇帝限制宦官,必可扶摇直上。”
祖父慢慢的讲述家族的情况,刘裕加上对历史的认识,逐渐对父亲刘繇的情况有了比较明确的了解。
简单说,父亲刘繇年轻时为官完全是个愤青,有着知识分子的清高和自以为是,按照知识分子的道德为人处世。黄巾之乱之后,便躲着,同时干干剿匪之类的事情,积累名望。后来被中央政府和士族集团(袁绍等)推荐为扬州刺史,袁绍希望他对抗袁术。
……
刘裕出生于172年的冬天,此时父亲刘繇16岁,16岁便生孩子,令人如何能够hold住?必须有一个传奇的故事:
那年的正月,刘繇一日外出打猎,刘繇不仅文化程度比较高,武艺也算过得去。他追击猎物,马快脱离了家丁,却在路上遇到了很大的猛虎。要是武力有武松这样高,便会上演一出打虎英雄的传说,但是他却不是虎的对手,却被虎所逐,滚下山脚,被山中大户之女太史婉所救。
这次完全是个肥皂剧,大家族富N代和年轻的女子发生了不得不说的故事。此时的刘繇还不是那个守礼清正的刘正礼,由于服饰高档、谈吐举止有大家之气,相貌出众的刘繇被大户的女儿太史婉所喜欢,刘繇也觉得山里的妹子太史婉开朗大方,英姿飒爽,别有风味,和矫揉造作的大家族女儿很不一样。
双方一来二去无媒而结合,太史婉的父亲武艺高脾气暴躁,要求刘繇必须娶女儿,刘繇得了便宜自然答应,留下腰间玉佩作为信物。回家禀报,长辈,但伯父刘宠、父亲刘舆和大哥刘岱都不同意太史婉作为正妻,只有三叔刘韪没有表态。于是要给刘繇另外说亲,刘繇少年意气肯定不同意,就暂时没有再娶。所以太史婉虽然不是正妻,但是却行使了正妻的权利。
刘裕不是嫡子,却是嫡子。
...。
刘繇十九岁时,三叔刘韪被盗匪所劫持为人质。刘韪作为三兄弟的老幺,两位兄长长期在外为官,刘韪则留在家族,负责手工业和跑商路。刘韪读书不行但是对商业很了解,知识比较丰富,对家中贡献颇大。(刘韪和儿子刘正以后帮助刘裕跑和公孙瓒、公孙度等的贸易,与苏双、张世平也颇多联系,贩卖马匹、茶叶、铁器、粮食等,后来北方战乱,更多通过烟台、大连这条商道)。
刘繇为搭救其堂叔,召集同乡游侠、家丁、太史家的兄弟等十多人混进贼窝,趁隙将盗匪头目斩首,成功救出堂叔后而出名。
家里由此对太史家表示赞同,也就不再要急切的要求刘繇娶亲。
176年,刘繇大约20岁时,由于其表现深受乡民爱戴(其实就是关系硬),而被推举为孝廉,拜郎中。
孝廉一般从没有当过官的平民中举荐,郡的首长便可以举孝廉,郎中是皇帝的侍从官或者承担宫廷宿卫,多数是宗族和勋贵之后担任的,在这里可以接触皇帝和高级官员,熟悉中央政治,同时也是中央培养考察年轻官员的职务。孝廉多数仅拜为郎中,郎中仅仅300石(若是没有具体职务,则仅有200石),可以说是低级官员。
由于郎中距离皇帝近,实际是官员预备役,不少官员都是郎中出身。
.。。
180年初,约24岁时,刘繇家里有关系,自己名气学问也不错,所以被任命为下邑长秩400石(安徽砀山县,小县的长官叫称为“长”,秩3、400石,大县的称为“令”秩1000石)。
到任不久,便因为拒绝权贵的请托而弃职逃离,真是个坑爹货。
又因为祖父有关系,自己又清名,于是被州里征辟,担任从事。此时各州不设州牧,仅有州刺史600石,作为州刺史下属的从事仅有300石。
刺史下属的从事俸禄虽然少,确实很有实权的职务,相当于纪委、检察院、组织部、审计署的混合体。
刘繇一日巡行至济南,济南相是中常侍之子,刘繇本就讨厌宦官,欣喜地发现他贪赃枉法,于是立即将其奏免。
刘繇于是名声扶摇直上,同时也和宦官矛盾激烈,要是这样下去,估计黄巾之乱之前几年都没法升职,黄巾之乱就是184年,4年时间对于一个穿越者可以做多少事啊。
..
刘裕对愤青老爸无语了,人家都说坑爹,这个老爸不仅坑爷爷和哥哥,还坑了妻子和儿子,简直就是全坑,坑中的战斗坑。这次一定要帮他一把,要么获得掌控部队的职务,要么就要担任实际的郡守,至少弄个县令当下。
未来青州可是黄巾之乱的重灾区,一点就着的火药桶,东莱那么危险的地方,几天之内就可以被数万没有粮食的灾民淹没,东莱刘家的族人和佃农加起来也不过数千人,除去妇女儿童老人,把全部有力气的男人全部算上,最多能组织起千人的队伍。
带着千人的乌合之众,就算你有吕布关羽张飞之勇也没用啊。
..。。
历史上大伯刘岱任兖州牧期间就是被青州黄巾所淹没,尸骨无存,好好的兖州全部便宜了曹操,好好的于禁、乐进、李典、典韦、许诸、程昱也都便宜曹操了。
刘繇这个坑爹的老爸更没有志气,把家族迁往徐州下邳国的临淮躲避,一躲就是几年,而不晓得组织地方家族和乡勇建立势力,也没能够招揽出色的人才,可以说是能文而“不武”。
当时避祸徐州扬州的人才非常多,包括江东二张,徐盛,吕岱、吕蒙、刘晔,周泰、蒋钦等等,要知道诸葛家就是徐州琅琊郡的,诸葛亮、诸葛瑾兄弟可是王佐之才啊。
约193年,刘繇被朝廷任命为扬州牧,可怜又被袁术撵过江去。到了秣陵又被孙策撵到丹阳,到了丹阳又被孙策、吴景赶到豫章(江西),可以说是几千里大逃亡啊,“刘跑跑”是也。
不几年,刘繇便生病挂了,做了小霸王孙策的背景。部署万人全部被太史慈劝降给了孙策,儿子女儿都给孙策孙权做了属下。而孙策也是郁闷,有能力却死得早。
.....。。
现在如果要顺着历史下去,刘裕就会悲剧,如果不顺着历史下去,刘裕就失去了对历史的把握和判断,如何选择摆在了他的面前。
To-be-or-not-to-be?对哈姆雷特,这是一个问题,但对穿越者来说,这不是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
死过一次的人,会抓住每一分钟,毫无节操地向着目标而去,既为了黎明百姓,也为了守寡熟女、吟诗作画文青、轻音柔体小萝莉,而不像原来的宅男那样,等待,犹豫,彷徨,被大学上了还是个处男。
貂蝉,大乔、小乔,蔡琰,徐氏,甄宓,哥来了.不要说什么法律,那是普通人遵守的,跟哥无关。
丈夫处世兮,当竭尽所能,合天下之良才猛士,提五尺剑,扫平丑类,建立不世之业,醉枕美人膝醒掌天下权,如此方不负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