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前刘裕、刘韪还见到了吴郡朱氏和张氏的家族代表。
吴郡朱氏未来的代表人物是朱桓朱异父子,未来的名将朱桓此时还是个幼儿,他接替周泰担任濡须都督,曹仁派儿子曹泰,将军常雕、王双等分两路数万人围攻濡须,朱桓只有5000人,却击败了曹泰,斩常雕,俘虏王双。曹仁是魏国名将,以优势兵力损兵折将,这一战可见朱桓之能。
丹阳朱氏代表人物是朱治和朱然,很早就更随孙坚,与吴郡朱桓家并不是一支。
吴郡张氏与徐州的张昭、张纮这“二张”并不是一支,代表人物是张允、张温父子,吴郡张家是大地主,父子二人都是轻视钱财重视贤士,声名显扬州的名士和学者,享有盛名,为孙权所忌讳防备。这里张允不是荆州那张允,张温也不是太尉、扬州刺史张温。
这两家作为当地土豪,非常富有。虽然后人评价东吴世家大族,曾经有“张文、朱武、顾厚、陆忠”的说法,“张、朱”排在前列,但实际上,“张昭、张纮二张”家在徐州,10余年后搬迁到江东与吴郡张氏合流;丹阳朱治跟着孙坚,与吴郡朱氏不是一支,名将朱桓还是3岁幼童。
吴郡的“张”“朱”二姓氏还没有太多值得招揽的文臣武将,出众的人物却远比世代为官“顾、陆”二家为少。
刘裕并不打算与吴郡的“张、朱”建立如同“陆”、“顾”、“吴轩”三家这样的亲密战略合伙伙伴关系,只打算间接开展经济合作。
毕竟市场就这么大,利益就这么多,首先要照顾的必然是核心的团体,核心的家族、有出色能力突出贡献的文臣武将,富有的地方豪强反而很容易成为被打击的对象。
————
刘裕和朱、张两家代表人生意的过程还算融洽,谁会与钱过不去?生意大家做,他们也买了刘裕的马匹、毛皮,卖了部分南方稻谷、布匹、铁器,各取所需而已。
刘韪和刘裕此次共计卖掉骏马30余匹,毛皮、人参难以计数,价值合计近400万钱,这么多的钱重达5吨多,若真要运回去,实在是不方便。
为了方便计数,这次贸易,吴郡四大家族和部分小家族都采取“以物易物”的原始方式,双方算好等值的货物数量,互换货物交易便算达成。
总计从吴郡买到低价稻谷合计11万余石(1石27斤,合计300余万斤,3000余吨,相当于数万亩地的出产),可以足够5000余人吃一年多。
————
如此多的粮食如何运输?走海运当然不是一次能运到。
刘韪带来了家里剩余的全部2艘大海船,外加5艘中小海船,加上刘裕身边的1艘,共计大船3艘,中小船5艘。
刘家的海船主要以平底、方头方尾的海船为主,类似后来的“沙船”,是此时北方航行的主要海船。甲板宽敞,吃水浅,不像楼船和福船那么高大。因其适于在水浅多沙滩的航道上航行,所以被命名沙船。与吃水深的福船相比,沙船江河湖海皆可航行,适航性强,宽、大、扁、浅是其最突出的特点。采用水隔舱的工艺,抗沉性较好。
沙船的特点:一是沙船底平且有多层底,能坐滩,不怕搁浅。在风浪中也安全。特别是风向潮向不同时,因底平吃水浅,受潮水影响比较小,比较安全。第二,顺风逆风都能航行,甚至逆风顶水也能航行,适航性能好。第三,船宽初稳性大,比较平稳。第四多桅多帆,帆高利于使风,吃水浅,阻力小,在海中航行很快。
缺点也很明显:一是船难以做得很大,二是撞击能力不如楼船和福船,三是比较矮胖,没有楼船那样多层,那样多高楼,作战性能不佳,内河打仗时容易被楼船居高临下按着打。
大船长不到30米,宽不到10米,吃水1。5米左右,排水量不到400吨,载重200吨。这还是刘韪将隔水舱中压仓底的部分石头取出,以粮食压仓的结果。中等船仅仅长10余米,5、6米宽,排水量50吨,载重量20余吨,
3艘大船,5艘中小船,船队一次只能运走700吨而已,与3000吨差的太远了。所幸陆家、顾家也提供了载重百吨的大船,以及小船数艘,加入混合船队,虽然不如刘家的大船大。
这样混合船队一次能运输千吨,将各家第一次提供的4万石粮食、布匹、铁器运走,下次回来再运输其他。
————
刘裕对吴轩说:“吴兄,这次感谢你带人帮忙装卸粮食与货物,这次总计换来11万石粮食,吴郡各家先送来了4万石。”
“这次先运走3万5千石,2千石留给顾、陆2家,剩下3千石就留给你吧。”刘裕与吴轩商议。
吴轩推辞:“无功不受禄,我家这几十个人,装卸货物这几天一人一石粮食,共计给我30石粮食,就已经很多啦。”
刘裕:“吴景这次代表孙坚来挖人,明是给你们职务,但职务低微,实际就是想让你的小弟和族人的为他们供血啊。”
吴轩:“是啊孙县丞给的官职才百石,确实很气人啊(孙坚此时是县丞,也无法提供较高的官职)。”
范佐昆吼道:“公子,吴景实际就是想吞并我们,这次你有了粮食,就不怕他们啦。”
黄是易也劝吴轩:“少爷,以前我们,只是因为族人要吃饭,又没有更好的出路,所以才打算跟着孙坚、吴景干。这次刘公子送来这么多粮食,解了燃眉之急,我看就像上次商议那样,以后我们就跟着刘公子干,刘公子绝不会亏待我们的。”
吴昊波也劝吴轩:“吴景这个小白脸,没什么大本事,武艺不如我,智慧更不如公子,是凭借姐姐是孙坚的夫人才发迹的,在这样的人手下干有什么意思?兄弟们不服啊。”
吴轩看了看几人,其实已经意动了,前几天他已经暗中与刘裕商量好,自己带人跟刘裕去北方,留几个老成的照顾家里,就怕几个手下不同意。
刘裕也答应给他粮食,只是他没想到会给这么多。
狗头军师陈风加把火:“吴兄弟,我问你四个问题,一是吴景是支脉,你是主脉,是族长,是否比他尊贵?二是就算要接受招揽,也当孙坚亲自来对吧,否则诚意在哪里?三是就算你比吴景年纪轻,官职也不能居于吴景之下啊,否则在族内主从异位,以后族长之位是否可能不保?四是如果吴景怀有夺取族长和族人的居心,那你投入孙坚、吴景手下,是否相当于将自己生命和族人的安危置于对手的手中?”
这4问一提出,几人鸦雀无声,吴轩的眼睛睁得溜圆,倒不是吴轩智慧不足,而是吴轩向来以较为善意和缓的方式思考和处理问题,如何会以这样的恶意来对待同族之人?
但这几句哈句句在理,越听越让人心惊,吴轩听到后来已经冷汗直下。是啊,孙坚武勇刚强,威名很大,但残忍好杀,乱杀人也不少,投入这样的人手下,又有吴景在旁编排自己,等于把自己的安危置于别人手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