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先下手为强?(1 / 1)

对于袁绍袁术兄弟,刘辩殊无好感,尤其是对于袁术。

自四月十三日继位以后,刘辩发现主自己宿卫的竟然是袁术的时候,心中分外不舒服;而当他想到还有一个袁绍担任典军校尉,亦在禁军序列的时候,更加寝食难安。

刘辩实在不愿,历史上焚毁南宫、公然在寿春称帝的袁公路担任自己的虎贲中郎将,更何况此人还不是自己的亲信。所以,他一直想要把袁术给换掉。但是,换谁担任虎贲中郎将,他一直没有想好。

他想让张飞接任,但是以他的出身贸然接替,反倒会让人诟病。所以,思来想去,只能让张飞暂且担任下军校尉,虽然有些勉强,但是却好过虎贲中郎将这个耀眼的位置。而且,可以实实在在的掌控军权。

“今夜的话,不要泄露。好了,你下去吧。”刘辩对蹇硕道。“替朕掌握好手中的军权。”

“喏!奴婢告退!”蹇硕行礼告退。

“高望,明日将太傅与公达请来。”蹇硕离开后,刘辩吩咐到。

“喏!”

出了却非殿,一直都到了殿前的广场上,蹇硕方才站住,抬头望了望天上的明月,长出了一口气。

这时,他才感觉自己背后冷嗖嗖的,刚才在殿中,出了一身冷汗,如今被夜风一吹,自然感觉有些冷了。四月的夏夜,可并不闷热,更何况却非殿里还放置有冬日储藏的冰块——为了防止先帝尸体变味。这汗水,显然不是热的,而是皇帝身上那种无形的压力让他感觉有些喘不过气来而造成的。

蹇硕此时心中有种直觉,张让赵忠他们,斗不过皇帝的。别看皇帝才刚刚继位不足一个月,但是刚才却非殿里的表现足以说服一切。

军权!皇帝甫一出手,就直往七寸要害而去。张让他们,怎么和皇帝斗?

皇帝既然要挪动袁术的位置,那虎贲中郎将定然会换上心腹之人,虎贲卫也会安插亲信。

蹇硕的估计,这些人定然会从太子卫中选出。他有种预感,太子卫定然会分拆到虎贲卫和张飞即将主持的下军新军中;而且,袁绍的典军校尉,不出半年也定会易主。

回想起前几日张让暗中与他说的话,蹇硕摇摇头,他决定将这些话抛之脑后,彻底忘掉。自此,他蹇硕会对皇帝忠心耿耿。

至于张让赵忠。。看起溃败吧。

两三滴水滴打在了蹇硕的脸上,他伸手一摸,抬头看了看天,明月早已经被乌云遮蔽,要下雨了。

蹇硕紧了紧衣服,加快了自己的脚步。。

一夜大雨,将洛阳城荡涤一新。整个雒阳内外,被雨水冲刷的干干净净。

雍门外的官道上,车辆行人络绎不绝赶往洛阳。

一队两辆马车的车队,在距离城墙一里外,慢慢停了下来。随后前面一辆马车车帘掀开,一个颔下留着短须的中年男子走了下来。

远远望见洛阳城那巍峨的城墙,中年男子神情有些激动。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大汉朝的帝都,这个大汉人心中的圣地。

唏嘘片刻后,中年男子冲仆人道:“走!入城!”

到了雍门,经过城门士兵检查后,就顺利进入了城中。到了城中,中年男子就直往城东而去。寻了一家客栈,问好价钱后,就付钱入住了。

“店家。”进入房间后,中年男子招来殿中仆役。

仆役是一个满脸笑容的年轻人,到了中年男子跟前,躬身问到:“客官,有什么需要的?”

“某家问你一个问题,车骑将军府怎么走?”中年男子问话间,将几枚钱币放在了仆役的手中。

暗中掂量了手中五铢钱的分量,仆役的脸上笑容更胜:“客官,你算是问对人了。洛阳城中,没有我不知道的地方。”

中年男子心中暗笑,这人倒会说大话。

“这车骑将军府,就在。。”仆役张开嘴巴,就再合不上,不仅将车骑将军府的位置告诉了中年男子,还将一些小道消息一股脑讲了出来。“要说车骑将军啊,洛阳城中无人不知。这位可是个。。”

说到这里,仆役突然止住了嘴巴,再不往下说去。

中年男子正听得兴趣盎然,仆役却再不吭声,让他分外扫兴:“车骑将军如何?”

“客官。车骑将军这种大人物,其实我等小人可以乱说的。被车骑将军听到了,是要被杀头的。。”仆役再不愿说下去。

“你只讲给某家一个人听如何?某家绝对不会说出去的。”中年男子笑着又从怀中掏出了一些五铢钱放入了仆役怀中,轻声道。

“我和你说啊。。”仆役喜笑颜开,趴在中年男子耳朵边开始嘀咕了起来。

“郎主。”两人正说话间,一个随从到了中年男子身边。

仆役倒也机灵,当即离去,离开前还不忘说客官有什么需要可以尽管叫我。

进了屋中,随从冲中年男子道:“都尉,一个杂役,只得说那么多吗?”

“你知道个鸟。还有,在洛阳城里,要叫我郎主,听到没有?”中年男子轻斥到。

“喏!”随从抱拳道。

“去收拾一下,我们去车骑将军府。”中年男子吩咐了一句,随从离开了以后,他喃喃了起来。“若不是这杂役,将军和司马交代的事情,还真束手无策呢。”

收拾停当后,中年男子就带着随从赶赴车骑将军府。

到了车骑将军府门前,看着门前值哨的军士,还有大门外威武的石雕,中年男子笑了起来:“不愧是车骑将军府!”

“随我来。”中年男子整理了一下衣服,冲随从道。

刚登上台阶,中年男子就被兵士拦了下来:“你是何人?”

中年男子冲兵士抱拳道:“请通禀贵府管家,就说将军南阳故人来访。请通融。。”

中年男子说话间,随从上前将钱财塞进了兵士手中。

“稍等。”兵士盯了中年男子一眼,道了一声。

片刻后,兵士领了一个男子出来。此人身材略胖,不足七尺。这男子,正是车骑将军府管家,何盈。

“是哪个要见我呀?”到了中年男子面前,何盈神情桀骜。

“见过管家。”

“你是将军哪家的故人啊,我怎么从没见过你?”何盈上下打量了一番中年男子,质疑到。

“小小薄礼,不足敬意,请管家手下。”中年男子从随从接过一个匣子递到了何盈手中,随即低声说了一句。“这是上等的。。”

何盈听完,喜笑颜开。

————————————

南宫,却非殿。

整个殿中,只有刘辩,刘陶,荀攸三人。

刘辩将昨夜考虑之事告知两人,末了颇为苦恼道:“虎贲中郎将谁来担任,袁术此人该如何安排,朕却没有考虑好。先生与公达可有主意?”

“虎贲中郎将。。”刘陶思考片刻,说出了两个人选。“尚书卢子干、从事中郎王子师皆可任职。两人皆是文武双全,更是忠心耿耿之辈。”

“熹平四年,扬州九江郡蛮族叛乱,四府卢子干文武修备,征辟为九江太守。到任后,很快平定叛乱。但不久就因疾去职。”

“后来,九江蛮再度叛乱,朝廷再度征辟其为九江太守,叛乱很快平定。一年多后,朝廷调其入京,为议郎。”

“中平元年二月,黄巾作乱,拜为北中郎将,率北军五营将士在冀州连战连捷。若非左丰陷害,又岂会又牢狱之灾。明明有大功,最后只能担任尚书。”

提及此事,刘陶就为卢植抱打不平:“至于卢子干之文事,殿下定然也听说过。”

刘辩笑了起来。

他又怎么会不知道?师从马融,与郑玄是同门师兄弟;与蔡邕、马日磾等人共同勘定“熹平石经”,参与编写《汉纪》(即《东观汉纪》);而且,还是公孙瓒和刘备的老师。

“至于王子师。。历任郡吏、并州别驾从事、侍御史、豫州刺史。”

“中平元年,黄巾作乱,王子师征拜豫州刺史,征辟孔文举、六龙慈明公等位从事,征兆郡国兵,配合槐里侯一举击溃豫州境内黄巾贼,平定局势。王子师昨日入京,就被大将军征辟为从事中郎。”

“两人都是海内大儒,皆是文武双全,陛下可以任选其一。”刘陶最后总结道。

刘辩沉吟片刻,道:“此二人,于十常侍皆有过节。朕虽然有心诛杀十常侍,但此时动手有些不合适。如果冒然任命两人为虎贲中郎将,只怕会引起张让赵忠警觉啊。”

荀攸却说到:“陛下,只怕十常侍已经警觉了。”

刘辩一愣:“何以见得?”

“陛下糊涂啊。”刘陶摇头道。“陛下忘了前几日让大鸿胪寺考究孝和皇帝等人庙号之事时,就在这殿中所讲的话了?”

刘辩猛然一惊,这才醒悟:“朕大意了,若非先生与公达提醒,只怕要出大事。这样,以卢植为虎贲中郎将,王允为河南尹。先生,公达以为如何?”

“陛下要对十常侍动手?”荀攸随即问到。

刘辩面无表情,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