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第三条战线(1 / 1)

共和国战记 m1a1ha 4143 字 2014-11-09

登陆本州岛,可以说是刑天钺迄今为止最大的败绩。他乘坐的39年式重型坦克刚刚从机械化登陆艇上驶出不到100米,就被一发90毫米迫击炮弹集中车首。这门九四式90mm轻迫击炮隐蔽在一个小小的地下工事里,登陆前密如雨点的舰炮火力覆盖没能打中这个地方。在刑天钺的第62集团军开始登陆的时候,它朝着登陆部队最密集的地方开始了急速射,然后刑天钺将军不幸中标。

好在39式的首上装甲十分厚实,90毫米迫击炮弹的威力也很有限,5。26KG的炮弹把首上装甲炸开了一个凹坑,凹坑地部有个小裂口。驾驶员当场毙命,剩下的坦克兵们七手八脚的把刑天钺抬出坦克送回后方,检查后没什么大碍:只有些轻微脑震荡。

在刑天钺住院疗养期间,第62集团军暂时由副军长秦思学指挥。虽说战前62集团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但是战前实力毕竟太过虚弱,全军拥有的坦克不过750辆,大多是老旧的未经过任何改进的36年式中型坦克。唯一的一个39式重型坦克营在滩头登录时误入雷场,损失惨重,全营36辆坦克仅存一半完好。

陆回峰上尉就是幸存的其中一员,不过他的坦克不是39式而是36式中坦。在大口径舰炮和俯冲轰炸机的掩护下,陆回峰指挥着自己的坦克全速往日军纵深突击。只要冲到山下,部署在高处的日军反坦克炮就会因为俯角不够而打不到他。

不得不说,陆回峰的运气非常好,接近3公里的路程,十几发炮弹都是擦肩而过,否则那区区50毫米厚45度倾角的装甲面对高处俯射来的日军47毫米穿甲弹真是和纸糊的一样,这时倾角基本发挥不了多大作用,等于是垂直的装甲,更别说只有12毫米的顶部装甲了。

刚冲到山下,陆回峰就遇到了日军的装甲部队。整整一个坦克师团的150辆“一式中战车”被分散部署在防线后方准备反冲击。当62集团军的装甲部队突破雷场之后,他们出动了。

这种坦克按照共和国的标准来看,无论哪一条都只能算轻型坦克,47毫米主炮发射的不是穿甲弹,而是穿甲榴弹,能够在470米距离上击穿70毫米厚的垂直装甲。面对36式中坦80毫米厚的炮塔正面装甲和90毫米的炮盾穿透力略显不足,不过距离再拉近一些的话勉强可以击穿36式那50毫米45度倾斜的首上。

由于船队在穿越津轻海峡时遇到了10级大风,虽然开足马力按时抵达,但是登陆部队都被颠簸的七荤八素。陆回峰一路上都在诅咒该死的天气,直到自己的坦克开上陆地才觉得又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了。

随着进攻命令的下达,他的坦克一直冲锋在前,一路冲过雷场没有触雷。这固然有舰炮犁地的功劳,但是他的运气也确实不错,重坦营可是被地雷炸趴下一半。

本州岛地形崎岖,为了选择适合装甲部队突击的地点,刑天钺也是煞费苦心。现在这处不知名的地点,地势高低不平,但是起伏都不大,坦克可以通行无阻,就是速度提不上来。这里简直就是天生的坦克战场,太适合练技术了:速度不快也不会慢,大致在20公里上下。短停射击;根据前方地形在行进间预先调整炮口俯仰角;利用地形高低藏住车体,把最坚固的炮盾留给敌人等等。

初上战场的62集团军坦克兵们和他们的日本同行一样,对这些战术和技术都非常陌生。他们往往在冲击一段距离之后,找到一个安全的射角也不错的角落就蹲下来,在这个角落瞄准对面露出的那一点点指挥塔舱盖射击,十发能打到一发就不错了。而且这打中的一发还会因为是穿甲弹而直接穿透指挥塔,如果车长没有把脑袋伸进指挥他的话,对坦克根本没什么伤害。

有些机灵的车组会使用榴弹轰击,可惜榴弹的精度远不如穿甲弹,命中率更低。只听得炮声隆隆,山体被轰的碎石横飞,硝烟弥漫,战况激烈无比---就是不见坦克被击毁。

敢于一直前突的车组不是没有,但是他们很快被日军集火干掉了。在损失了十几辆坦克之后,团长秦思学下令暂停冲击,双方进入蹲坑对射状态,两边都没有经验,各种盲目射击,压制射击,很快许多坦克就耗光了弹药,不得不后退补充。

但是日军坦克兵的反冲击也就是做做样子,虽然目前62集团军的坦克只有一小部分登上了本州岛,日军的坦克占有很大的数量优势,但是只要他们在往前冲击,就会遭到舰炮轰击,在脱离丘陵地带之后,俯冲轰炸机和强击机也会来光顾。

这样的场景,要是被驻守在乌拉尔山两侧的的中苏坦克兵看到,非狠狠的鄙视一下不可,这是一帮多么胆小如鼠的菜鸟啊!

终于,那剩下的18辆39式重型坦克喷着浓厚的黑烟抵达了战场。130毫米大炮那巨大的胡椒瓶式炮口制退器光是看着就让日军车组心惊胆寒。倚仗装甲厚实,39式就这么光明正大的冲了上去,所以射角非常之好。

180毫米厚的正面装甲加上完美的跳弹外形,就算日军威力最强大的75毫米反坦克炮打上去也不过久是一个白印而已。而39式发射的130毫米炮弹,不管是穿甲弹还是榴弹,日军坦克都无法承受,一辆接一辆的被打爆。霎时间,中方坦克兵的欢呼声响彻云霄。

接下来,陆回峰上尉见识到了他毕生难忘的一幕: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之后,一辆39式坦克趴窝了。目测是发动机爆缸.动机爆缸.机爆缸.爆缸.缸.

接着,另一辆39式履带断裂,又有一辆履带脱落,还有一辆主动轮转轴断裂,又有一辆变速箱起火.

短短几分钟时间内,硕果仅存的18辆39式只剩下11辆还能动了。就这11辆坦克,还有一辆刹车失灵,坦克失去控制,一头撞在岩石上。炮管弯成一个弧形,好像被某位武侠小说里的高手用两只手掰弯似得。崎岖的地形和粗暴的驾驶终于让本来机械可靠性就很一般的39式集体罢工了。

“怪不得兄弟部队的人说这种坦克在中苏战场上表现不佳,今天可算是见识到了,还好苏联的KV2表现也不咋样。”陆回峰暗暗咂舌:“幸亏我没有驾驶这种货色。”他完全忘记了刚才面对日军的穿甲弹自己多么希望座驾是一辆39式重坦而不是首上只有50毫米的中坦。

从最初的震惊中反应过来的日军迅速召唤大口径榴弹炮火力覆盖,明治三十八年式150mm野战榴弹炮根据前方报出的方位开始集火射击。没有经验的坦克手们把坦克开的太过集中,在许多坦克出故障之后,又停下来救助其它车组,至少有3辆39年式重坦是在试图拖带出故障的友军坦克时被日军大口径榴弹击中的。

一场混乱之后,只有5辆39式安全撤回,剩下的几乎个个重伤,要返回国内维修,刑天钺手里唯一的重坦营就这么完蛋了。

此时国家主席程知节正和总参谋长防风休吵的面红耳赤。因为程知节在接到德国兴登堡派出隆美尔将军远征北非的消息后,决定也派遣一个集团军前往北非协助德军作战,夺取英法在非洲的殖民地。而防风休坚决反对,海军要支援陆军登陆日本,还要对抗美国海军,已经是竭尽全力了。如果出兵北非,那么又要分兵护卫,还要先击败英国远东舰队。陆军可以不在乎一个集团军的兵力,海军可没有这么多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用来浪费!

这次国防部长刑天槊也没有站在程知节一边,两线作战已经压力很大,再开辟新的战线简直就是自寻死路。至少要等到日本完蛋之后再考虑出兵非洲的事情。但是程知节认为那时候德军就已经占领了整个非洲,根据盟约,战后双方将以军队实际控制区域来划分势力范围,那么共和国就再也难以染指这片广袤的资源丰富的大陆了。

虽然军方认为盟约这玩意和擦屁股纸差不了多少,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德国得到足够的资源的话,战争潜力也是很恐怖的。大战之后的共和国未必有实力马上和昔日盟友翻脸,百姓们也肯定难以接受没能享受胜利果实就马上投入下一场战争。那时候穷兵黩武的罪名肯定是免不了的,议会非把他们都赶下台不可。

如果等到共和国从战争中恢复过来,那时候德国也已经把非洲大陆消化的差不多了。吞并了整西欧、东欧、乃至英国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可不再仅仅是只有8000万人口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小国,在完全消化了这些新增的国土和人口之后,再次开战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所以刑天槊虽然反对,却不激烈,认为可以把出兵北非和进攻苏联同时进行,太平洋上只要拿下夏威夷群岛就可以止步了。登陆美国这种事情纯属防风休的一厢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