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内外夹攻(1 / 1)

共和国战记 m1a1ha 3312 字 2014-12-09

面对全副武装的武警机动部队,尘观大师的不动明王法相真身连三分钟都没坚持下来。无可奈何,只能放弃守卫金阁寺,带领法源等三老僧和卢一发兄弟、龙晴天一路逃往巴尔喀什市国家安全局。其余弟子武功太差,就算还没被杀也带不走了,带上他们只能大家一起死。国家安全局应该是安全的,这段日子就是依靠中央派来的特工海蓝心与当地政府联络协调,支持他们传教,大雷音寺的建造工作才能如此顺利。

果然,他们七人一靠近市区,后面的武警部队和刺客大军都不再追赶,返身而去。尘观远远望见市里开出的警车上有老熟人——巴尔喀什市警察局长龙君易,当即脚下发力几步窜到跟前,凌空踏步就踩上了警车的引擎盖。驾驶员一个急刹车,后面跟着的车队也集体发出尖锐的轮胎摩擦声和叫骂声。

龙君易慌忙打开车窗,伸出脑袋还没来及说话就被尘观一把从车窗中揪了出来。相识一年多,他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位老僧如此的悲愤和狼狈:脸上血迹斑斑,袈裟上都是破洞,花白的络腮胡子被烧得只剩一半,那根从不离身的金刚杵已经扭曲变形,上面铸造的梵文都被各种划痕弄得难以辨识。后面跟着的三位老僧形象更加不堪:法源、法澄、法舟几乎是半裸状态,手中的戒刀禅杖上弹痕累累,布满了凹坑和裂痕;他们都在突围过程中受伤不轻。法澄长老的徒弟龙晴天伤势最重,嘴角不时渗出一缕缕鲜血,逃跑时他从护法神将的铜像手中取下一块巨大的钢盾背上,走在最后,挡住了无数的子弹;反倒是卢一发卢一贯兄弟走在中间,一路平安无事,身上几处伤口都是在大雷音寺内被伊斯兰弯刀划出来的。

尘观恶狠狠的瞪着龙君易大吼:“怎么会有这么多伊斯兰教的高手过来?武警部队为什么会攻击我们?”

龙君易无奈的赔着笑:“大师息怒,我只是警察局长,国安局的人在那边。这些伊斯兰教的高手估计是绕道印度,翻越喜马拉雅山过来的。”

尘观把龙君易塞回车里,身子一转又跳到了一辆黑色轿车旁。车门随之打开,巴尔喀什市长赵静音和中央特派员海蓝心先后下车。海蓝心给尘观大师递上一杯清茶,笑着说:“佛家说四大皆空,勿嗔勿怒。大师怎么都忘记了呢?没想到他们敢在总理即将来视察的时候动手,确实是我们的失误。现在就要给那些枉死的佛门弟子报仇了,大师你听。”海蓝心用手指了指天空。

仿佛事先排练好一般,不到一分钟就远远的传来发动机的轰鸣声。再过几分钟,天空中出现了一片黑压压的战机身影,竟然是数百架九头鸟式战斗轰炸机超大雷音寺方向飞去。海蓝心冷笑道:“叛乱的武警部队和那些刺客肯定回去和少数民族的民兵会合,既然他们决心叛变,我们也不用客气了。出了这种事,我看总理也不会来了。”

这时尘观等人才意识到事情有多么严重:“叛变的部队很多吗?”

海蓝心:“不多,也就百八十万民兵吧!差不多分布在整个中亚地区,国安局和军情局都已经全面出动,希望在叛乱发生前把军官控制住,尽可能减少损失。只怕少民们不买账,我们的人进不了军营就完了。”

尘观:“....。”

市长赵静音找到机会终于开口:“老禅师不用担心,前线已经调兵回来平叛了。大家都受了伤,还是先去医院吧!”说着上前把尘观扶进了自己的市长专车里,又招呼法源等人坐上后面的面包车。

海蓝心冷眼旁观,下意识的看看自己平坦的胸口,再看着赵静音高耸的胸脯紧贴着尘观的胳膊,心里暗骂:“不要脸。怪不得四十多岁了还没嫁出去,****!”等尘观一行人都上了车,海蓝心没有再坐赵静音的轿车,而是上了国安局的一辆越野车。

这次行动无论成败,都让整个哈萨辛兄弟会陷入共和**队和情报机构的全面清剿追杀之中。更可怕的是来自整个中原佛教的报复,同样是暗杀,那些佛门高手配上中国政府提供的情报和先进装备,威胁比特种部队还要高出一截。哈萨辛组织的首脑本不愿这样做,但背后的金主,也是哈萨辛的真正建立者要求必须发动一场“圣战”。即便民族自治区不能独立,也绝不能让其他宗教进入真主的地盘。

此刻他们顾不上检查大雷音寺内还有没有活口,只拿上了供奉舍利子的纯金佛塔,顺手在寺院内点起几处火头就匆匆撤离。那支叛乱的武警部队来没来及正式参与“独立战争”就被九头鸟们追上,在密集的子弹和炸弹下灰飞烟灭。刺客们仗着武艺高强,分散逃跑,或钻入水下,或躲进民居,只损失了一小部分人。

此时此刻,心情和尘观大师一样糟糕的就是中亚军区司令员赵成章了。整个中亚除了吉尔吉斯之外,其余四个民族自治区外加新疆都先后宣布独立,并且组成了中亚伊斯兰联盟。吉尔吉斯虽然在自治区主席阿尔兹克的压制下没有宣布独立,但是自治区内部群情汹涌,伊斯兰教众的游行示威和自杀式袭击一浪高过一浪。要求自治区主席下台的横幅挂的满街都是,如果不是那里驻扎着两个机械化步兵师,只怕阿尔兹克主席已经被点天灯了。

为了消灭叛乱,赵成章不得不从前线抽出三十个师派往各地。虽然这三十个师不是精锐部队,可他们在前线也打了三年,堪称中坚力量。新补充的兵员和武器也要优先提供给他们,以便迅速平定叛乱。

傻瓜都知道中亚的叛乱和苏联在背后的支持分不开。由于战争的阻隔,苏联没法再提供武器弹药给************,但是从一战结束后的20多年和平时光里,苏联通过走私的方式已经提供了相当数量的军火。更重要的一战后苏联与西方列强联手施压,以支持共和国割占日本北海道并获取2亿两白银赔款为条件,要求共和国给予信奉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更多的自治权。

当时的中央政府,乃至现在的中央政府,都没有真正认为伊斯兰教众会成为分裂共和国的力量。历届国家领导人都试图用经济和文化的力量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对国家的认同感。事实证明这一策略对底层民众效果不错,但是对高层几乎是适得其反。少数民族酋长们失去了特权,不再有大批奴隶可供役使,也不能每年娶上好几个十二三岁的处女。虽然他们从经济发展中的获益比普通百姓多得多,但他们只看到了总量:这块蛋糕政府拿走20%,穷人和奴隶们拿到50%,他们只拿到30%,而在以前,他们可以拿到70%。

叛变的部队第一时间切断了驻地附近所有的交通线,这也是苏联人早就教给他们的:只有配合苏军打垮了共和**队,他们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和自由”。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只会被共和国正规军碾压之后灭族。

叛乱爆发后,得到消息的苏联军队立即发动了全面进攻,甚至不惜冒着重炮群密集的轰击发起渡河作战。赵成章的中亚方面军出现了短暂的后勤补给不足,在激烈的战斗中,前线储备物资迅速消耗。很快就出现了弹药不足的现象,许多部队都开始要求等前线侦查员传回精确坐标后在射击,不能再搞大规模覆盖炮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