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忍者不忍(1 / 1)

两个潜伏的黑衣人,一眼看到赵剑南的目光射向他们,靴底就像抹了油似的,逃得比兔子还快。眨眼间,只在官道上留下一缕轻尘。

他们是谁?

赵剑南不由疑惑。

他们肯定不是白龙帮的人。白龙帮的人凭着人多众势,从一开始就不将他赵剑南放在眼里,呼啦啦的围上来,只想瞬间将他打入十八层地狱,夺走他的宝剑。绝不会去安排潜伏哨什么的。

况且,这是他们白龙帮的地头。如同青帮的人可以在大上海招摇过市一样。

那么,这两个黑衣人难道是“飞鹰帮”或“兔唇帮”的人?

边想着,赵剑南的身子已飘到那棵大树下,鼻子抽抽,一缕异域的气息马上钻入他的心坎。

心头不由一颤:日本人!

他们是跟田木三郎一伙的?

赵剑南心里打了个问号。

他之所以要打个问号,是因为何兰芳从没说过田木三郎有同伙。而且连日本人是否盯着秦陵的信息,也没有告诉过他。

目下的情形已经十分明显,他的行踪不但被白龙帮的人知晓,连日本人也清楚了。

他有点想不明白的是,这两个日本人为什么不趁火打劫?是自认功夫不够高,还是别的原因?

他俩虽然逃得快,却逃不过他赵剑南的目光。看他俩落树落得无声无息,逃逸逃得如一缕轻风,就可以看出他们的身手木龟。

这木龟的身手,并非一般的特高课特工所能为。

倒是——

忍者!

日本忍者。

从日本忍者的历史来看,忍者的工作,主要是为主君进行秘策、破坏、暗杀、收集敌方前线情报、搅乱敌方后援基地等种种谍报活动。由于生前必须隐姓埋名,过着终生见不得天日的生活;更不能留下只言词组,以免日后东窗事发,因此,日本忍者的起源,到底该回溯到哪个时代?没人敢断言。不过,忍术秘本中,留有圣德太子(五世纪末至六世纪初)身边有位名叫“大伴细人”忍者的记载。所以,现在一般说忍术是十七世纪左右日本幕府时代的产物,德川幕府时发展到顶峰。忍者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后来逐渐形成各种流派,较著名的有伊贺派、古贺派等。

而忍术的理论基础是由中国传到日本的孙子兵法而来,之后再加上修练道,以及在山中的伏击技巧发展而成。武术,是各国古代自然而然地发展来的,世界各国必然都有这样一个过程。日本自然也不例外。可是,在中国的孙子兵法传入日本之后,日本的军事思想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最爱用忍者的武将武田信玄就受到了中**事思想的彻底改造。武田信玄是孙子的崇拜者,他非常赞赏“行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这个孙子首先提出来的作战艺术,并且把“风林火山”这句话写他的军旗上,因此他的部队被称为“风林火山”部队。

因为信玄非常讨厌自己国家的秘密被他人知道,所以喜欢训练忍者。他最爱驱使自己培养的忍者(他叫他们为“乱波”,还有“叁者”,这也是武田家叫忍者的一种称呼)。“乱波”的由来是来自於甲,信,越叁地的流浪无业游民,或是强盗集团把他们组织化,教以山地战还有其他的战斗技巧,於是这样就成为忍者啦。此外,“叁者”是“间见”,“见方”,还有“目付”的总称,这些人是斥候和间谍的专家。信玄派富田乡左卫门去统驭“叁者”这些忍者。

日本战国时代,各地诸候纷纷称霸,妄图统一日本,取代天皇。武田信玄打赢多场重大战役,武田家一度强大无比,当然也结下无数仇敌。武田信玄之弟武田信廉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盗贼相貌与其兄酷似,于是将其留在了身边,作为替身使用——日本的传统称之为“影子武士”。接下来武田信玄与织田信长德川家康联军作战,传说他不幸阵亡,实际是酒色过度,因病而死。但是他的儿子不成大器,于是武田信廉决定让“影子武士”上战场,他从旁进行辅助和支持,争取时间,让武田信玄的儿子取得统治经验,变得成熟以后再把政权交给他。

在平安时代时,由于武士阶级兴起,在山中伏击的兵法就由武士去发展。在源平时代,学会在山中伏击的源义经成功的使用了山中伏击的技巧,完成了攻击面战法的理论。在南北朝时代,楠木正成发展出防御面的兵法,在此同时,忍术跟武术才分开成不同的系统。

在日本战国时代,忍术开始有长足的进步,因为这个时代非常需要忍术,武术和兵法。但是和兵法,武术不同的是,忍术有他的独特性。忍术发达的地区有以下几处忍术的流派也就是用以下的地名当作流派的名称:武藏,甲斐,越后,信浓等四州;伊贺,甲贺,纪伊等叁州。其中后叁州的忍术在日本是最为发达的。

还有就是中国、韩国的移民与忍者也有关系。因为中国政权的更迭,新的朝代建立了,原来皇帝的忠臣无法在中国生存,于是移民到与中国有2000多年交往的日本定居。这些人在日本的社会地位很低,只能从事一些例如制造陶器,盔甲,服装之类的日本人不愿意从事的手工业。这些人被称为部落民,以明朝时人最多。部落,也就是后来日本侵略中国时实行无人区时对关押中国人的“人圈”的日本名称。这些明朝移民通常都定居京都,然后也有些人就搬到附近的伊贺或甲贺去工作。此外,他们还使用一些他们带来的科技,例如火药,所以这里是日本很早就有的火药制造地。其他的工艺人也在此生根,例如制造工艺品的师傅,耍玩偶的师傅等各种艺人都有。因此造成伊贺,甲贺地区有许多这样的人,造成日后忍者可以以许多民间卖艺工艺身份的技能去从事谍报工作。

此外,还有一些韩国人也和中国人一样受到这种待遇。这里的异民族和归化人(外地人落籍日本,变成日本人,改姓日本姓氏)很多。

忍术的武功来自柳生流剑派、宝藏院流枪术。但是,忍者对这些武功做了很大改进,使它们成为忍刀短枪的用法,以便适合在狭窄的场所作战。

忍者的世界中,有四项基本戒律:不准滥用忍术(只能用在公事上)、舍弃一切自尊(逃命要紧)、必须守口如瓶(即便为此失去性命)、绝对不能泄露身份(这是最基本忍术)。

忍者又分为“上忍”、“中忍”、“下忍””。“上忍”,又称“智囊忍”专门策略作战整体计划。“中忍”,是实际作战时的指挥头子,当然忍术也得超群出众才行。“下忍”,又称“体忍””,相当于现代的特殊部队,在最前线实际作战的忍者。彼此之间等级关系泾渭分明,“下忍”对“中忍”唯命是从,“忍”对“上忍”俯首帖耳。

忍者通常在新月或阴天夜晚潜入敌方城楼与宅邸,如果全身黑色装束,轮廓反而会更显突出,因此,基本装束颜色是深蓝。碰到月明星稀的夜晚,便换成灰色或是茶色装束。有时候外面是灰色,里面是茶色,万一遭遇敌方追击,可以在途中将装束反穿过来,利用颜色错觉逃脱险境。另外,深蓝色可以防治毒蛇、蚊子等虫子侵袭,这是用含有铁分的天然染料染成的布料。至于内裤,当然是日本传统的兜裆布(一条细长白布)。只是,忍者的束法同一般人不同,长度也比较长。他们将兜裆布从脖子缠到胯下,最后绑在腰际。如此,可以随时从脖子后抽出兜裆布,当做绷带或绳子应急。上衣里头有许多口袋,放一些不能淋湿的火药、缝衣针、救急药(包括安眠药、毒药)等;腰带里头则放一些日用杂物。手套与绑腿,通常藏着一些暗器。

忍术的武器主要有七种:手里剑、撒菱、忍刀、吹矢、忍杖、手甲钩、水蜘蛛。“手里剑”是飞镖,刀尖涂有剧毒。“撒菱”,是逃走时撒在身后的一种菱形武器;凡是凹凸不平,能够刺伤双足的东西,例如天然石头、干燥果实、铁器等,都可以拿来代用。“忍刀”,附有一条长约三公尺的绳子,翻越城墙时,可以当踏脚工具,再利用绳子收回;刀鞘,临危时可以当潜在水中的通气管。“吹矢”,则是毒针,通常藏在笛子内;有时候旅途中必需扮装成艺人,因此,忍者除了必须学吹矢手法,还得练习吹笛技术。“忍杖”,顾名思义,是一根藏有链子、长矛、刀剑等武器的手杖。“手甲钩”,各式各样,有装在指甲上的,有套在手背上的,就看当事者擅长哪种功夫,自己变把戏。“水蜘蛛”渡河时用的道具,平时可以叠起来藏在包裹内。

忍者技艺超人,擅长使用剑、钩等各种兵器与飞镖等暗器;他们能飞檐走壁,在沙地上飞跑不发出一点声响;在水中屏息可长达五分钟,如用特殊器具可在水底待上一天一夜;他们善于在水面和水底搏斗,甚至能潜到船底,偷听船上人的对话……

两个忍者身穿黑衣黑裤,而非深蓝色的服装,目的显然是想迷惑他赵剑南,让他误认为他们是中国黑道上的人。

照此情形来看,这两个忍者不过是出头露脸的“下忍”,背后定然还有“中忍”和“上忍”。

赵剑南这么一想,心里也不由闪过一丝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