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海滩销毁鸦片的壮举并没有起到秋风少落叶的功效。后面的日子里,各地与道光皇帝的文字往来中,拉拉杂杂仍然有很多贩卖,吸食被抓相关的消息,贵州的职官因为吸食鸦片充军发配到新疆,失察栽种罂粟的浙江官员降了级,湖南的官员因为抓获烟犯受到奖励,安微、云贵、山东等地抽鸦片卖鸦片的情况也没见减少。
跟英国人的关系更没见好转,义律雪片般地往英国写信,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告诉巴麦尊他们在中国遭受的各种不公正待遇:商馆区成了监狱,断水断粮,还被逼着写保证书再也不往中国运输鸦片,不然就砍头……尽管鸦片都交出来以后,他已经带着英国商人全部回到了澳门,但是冲突还在继续。中英两国已经走在了战争的边缘,紧接着发生的“林维喜事件”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古今中外,有很多不知名的小人物的意外遭遇成了点燃很多重大战争的导火索,九龙尖沙咀的农民林维喜也是其中一位。费正清老先生曾经如此评价林维喜事件:林维喜事件不仅象征着治外法权争端,而且成了1839年那个炎热夏天加剧紧张局势的主要刺激因素。
五六个英国水手到九龙尖沙咀吃饭喝酒,喝醉了以后耍酒疯,抢劫庙宇,拿着棍棒打中国人,有个叫林维喜的当地农民势单力孤,双拳不敌四手,再加上这几个英国鬼子出手很重,下手挺黑,棍棒交加,结果林维喜被活活打死了。地方官后来查验清楚,林维喜的头顶,左胸一下都有被棍棒重击留下的印记,而且围观的热情群众也都纷纷出来作证: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明目张胆打死大清子民林维喜的就是犬羊之性的英国鬼子。这下真把林则徐给惹急了。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林则徐派人给义律送了信,抓紧把行凶的给交出来,如果不交出来,就别怪钦差大臣不客气。可是义律这次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地跟林则徐卯上了,就是不交人,看你能咋地?
义律倒也不是凶巴巴的极力洗白自己,毕竟自己的人行凶打死人是事实,他自己也理亏心虚。他偷偷派人跟林维喜的家人有做了沟通,悄悄拿出来两千银元来作为赔偿,体恤林维喜的妻儿老小,想私底下把这事聊了。
比较人死不能复生,估计林家的人对补偿金额还算比较满意。一家人闭口不言语了,官府再来调查全家上下都是这事是意外引起,不哭着闹着跟洋罪闹了。
义律这家伙也挺操蛋,他们大英国早就搞起来来三权分立了,而且三权分立原则确立的鼻祖伟大的洛克先生就是他的前辈同胞。他一个政府小公务员竟然敢冒他们祖国法律神圣之大不韪,竟然在搞起了法庭,还组织起了一个由二十三人构成的陪审团,他自己扮演**官审判参与打架的六个英国水手。审判的结果是杀人罪不成立,一人免于处罚,三个为主的监禁六个月,罚款二十英镑,两个责任轻的从犯监禁三个月,罚款十五英镑。
义律此举在咱们看来荒诞可笑,但是在当时的英国人看来也是无奈之举,那时候英国人对中国法律充满不信任,认为中国政府审案过程中充满臆想,定罪非常不严肃,另外两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差的太远。在大清法律框架下,双方斗殴,不问缘由,一方死亡,杀人的这方必须偿命。有件事一直让西方人对大清法律心有余悸,1784年,有个英国水手因为过节庆祝,燃放烟花火礼炮,误伤了一个围观看热闹的中国人并致其死亡,这个水手被迫交给广州政府,结果依照中国的法律被杀掉了,但是按照他们本国的法律这种过失罪罪不至死。不知道是不是这群洋鬼子听说过凌迟、腰斩,抽肠,断椎之类的满清十大酷刑,他们一直觉着大清的刑罚过于野蛮,对大清法律缺乏认同感。所以后来英国人在签订《南京条约》的时候,嚷嚷治外法权,力争洋鬼子在中国犯了罪要适用他们本国法律的权利除了谴责他们霸道之外,法律本身的因素估计也需要好好考虑考虑。
回到这事本身,义律觉着这事处理完了,派人给林则徐回话没有查到打死人的罪犯。他们这么做过于低估了钦差大臣的智商,针对义律这种不配合的玩法,林则徐采取了严厉的制裁措施。
林则徐要求澳门政府马上断绝给所有住在澳门,哪怕坐在澳门附近海面上的英国人的一切食物供应,只针对英国人,别的国家的人照常供应。另外要求给英国人服务的中国人三天内都滚回来,过期不回的一律处以极刑。租借澳门的葡萄牙人开始的时候还半遮半掩地护着他们的欧洲兄弟,后来林则徐传令,停止对澳门的蔬菜瓜果供应,还开始往澳门派兵,葡萄牙人害怕了,不敢再担保英国人的安全,所以英国人不得不撤离出了澳门。
林则徐对于义律的严厉回应,今天也能理解,毕竟洋鬼子在大清地盘上杀了人,入乡随俗,当然得按照《大清律例》惩罚。他给道光皇帝上书时候就说起过:人命关天,不能因为是英国鬼子就网开一面,开绿灯,搞特殊,不然以后无法驾驭胡作非为的外国人,中国百姓也会心生不满闹情绪。
无处可去的英国商人带着他们的家属灰头土脸地离开了澳门,他们把船停靠到香港附近的海面上。这个时候气急败坏的义律咽不下这口恶气,派人火速去印度,他们的殖民地搬兵求救,然后找林则徐干一架,新仇旧恨总账一块算。
英印总督奥克兰得到消息以后,立马派了艘军舰雄赳赳气昂昂地驶达香港海面,试图用武力胁迫林则徐就范,收回他那些荒诞的决议。可是这一天,林则徐也开始给沿海的中国居民做了战争动员,鼓励地方百姓群策群力,购买武器,聚集壮丁,一旦洋鬼子登了岸,一律格杀勿论。还告诫一些人远离洋鬼子,谁敢给洋鬼子带路就地正法,斩首示众。
洋鬼子挺有意思,不知道是行动匆忙还是别的原因,军舰上带的淡水和食物不够了。义律带着几艘军舰闯到九龙湾寻找淡水河食物,正好遇到清军参将赖恩爵带着三艘水师船巡逻。
义律要求赖参将可怜可怜,接济接济,结果被赖恩爵让他先写保证书,然后交出打死林维喜的凶手在谈淡水河食物的问题,然后冷嘲热讽一番。义律脑袋瓜子一热,不过倒还保留着一点费厄泼赖精神,牛逼哄哄地给了赖恩爵半个小时的准备时间。
果然,三十分钟以后,洋鬼子义律打响了鸦片战争的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