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1章 世界之都(1 / 1)

下课的铃声响了。

艾澜急急收拾课本和笔记本电脑,挎上蓝色单肩女包,匆匆走出教室……

一路小跑,她来到了校园停车场的C区,径直奔向自己的那辆枣红色的凯迪拉克(Cadillac)轿车,迅速掏出汽车钥匙,打开车门,将肩上的挎包丢到副驾驶的座位,然后一头钻进车里,“砰”的一声关上车门。

随着汽车发动机传出一阵轻微的低鸣,凯迪拉克缓缓倒出停车泊位,一转车头,一阵风似的绝尘而去……

********

北美的初秋景色历来是非常迷人的。

时下正值九月,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刚刚结束,新的一个学年又开始了。

在亨特学院宁静的大学校园里,绿茵茵的草地一片连着一片。一棵棵的绿树依旧枝繁叶茂,虽已染上点点嫩红,可是依然不肯褪去那一身浓郁的盛装,继续散发着夏一般的浪漫气息。

此刻正是下午三点多钟,外面依然阳光明媚,暖风习习。一些学生三五成群的聚在草地上,或席地而坐,或仰天而卧,谈天,读书,啃汉堡包乃至闭目小息。一群鸟儿在他们的身边不时飞来走去,两只小松鼠在草地上欢快的嬉戏追逐,蹦蹦跳跳,一派秋高气爽的迷人景象,令人心旷神怡。

但是,刚上大学四年级的艾澜无福享受这种惬意生活,凯迪拉克出了校区,很快便汇入了川流不息的漫长车流里,向唐人街驶去……

********

纽约的曼哈顿(Manhattan)是当今世界最繁华的小岛都市之一。

曼哈顿位于纽约市(TheCityofNewYork)的中心地带,介于哈得逊河(HudsonRiver)和东河之间,为纽约市五个区中最小的一个区。该岛长20公里,宽4公里,面积大约59。50平方公里。因为前寒武纪古老坚硬的片岩露出地表,所以它的地质环境比较独特,为岛上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提供了坚实稳定的建筑基础。

这里有许多闻名世界的建筑。例如统揽全球事务的联合国总部大楼(UnitedNationsHeadquarters)就位于东河的西岸,还有时报广场(TimesSquare)、百老汇(Broadway)、帝国大厦(EmpireStateBuilding)、中央公园(CenteralPark)、格林威治村(GreenwichVillage)、卡内基音乐厅(CarnegieHall)、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MuseumofArt)和歌剧院(MetropolitanOperaHouse)等许多耳熟能详的国际名胜,它们都集中在曼哈顿岛。

必须特别一提的是小岛南面的华尔街(WallStreet)。这条大街长仅1。54公里,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却是闻名全球的世界金融之都,汇聚着一大批国际知名的银行、交易所、基金公司、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总部。

********

纽约城市大学亨特学院(CityUniversityofNewYork,HunterCollege)位于曼哈顿区繁华的中心地带,校园风光秀丽,景色宜人,充满诗情画意。

学校四周没有围墙,整个校园与其它的城市建筑错落相连,融为一体,这也是许许多多美国大学的一道独特而有趣的人文景观。在校园的西区横着一条笔直宽敞的林荫大道,旁边立着一块白底黑框的路牌,上面印着一行黑色英文:695ParkAvenue(公园大道695号)

大街两旁是以商业、学校和上流社会居民为主的高级社区。这里既有都市商业圈的繁华和琳琅满目,又有城市校园和富贵豪宅幽静淡雅的小环境。街上除了往来穿梭的汽车,就是三三两两、悠闲逛街的各国游客和匆匆赶路的行人。

除了纽约城市大学亨特学院以外,这一地区还有比扬·莫斯理工学院以及美洲皇后音乐学院。

比扬·莫斯理工学院(BiyoungMossInstituteofTechnology)是一所公立大学。这间大学规模较小,学生不多,约有七、八百人。初来乍到的人以为这是一所工科院校,其实里面什么五花八门的学科都有,比如摄影、家政、公共管理等等,其性质属于两年学制的社区高等教育。少数专业学制四年,能够授予学士学位,比如时下最热门的工商管理专业(MBA)。

美洲皇后音乐学院(AmericaQueenMusicCollege)则是一间小型的私立大学,其音乐艺术教育水平蜚声全美。当今美国流行乐坛的大牌雅女歌星维罗妮卡·贝里(VeronicaBerry)就是出自该校,并且一直兼任客座教授,因此,这间学院倍受许多热爱音乐艺术的青年男女的垂青,属于美国最顶级的高等音乐学府之一。

纽约城市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的公立大学,也是美国规模最大的城市大学和第三大的公立大学,在纽约市拥有19个学院。学习专业涵盖广泛,尤以公共服务、国际娱乐、行政管理和传播艺术等专业见长。由于它的办学经费来自政府拨款,因此学费比美国一般的大学低廉,一向被人们称为“贫民的哈佛”。

自1847年建校以来,纽约城市大学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包括11位诺贝尔奖(TheNobelPrize)获得者,还有一批普利策新闻奖、电视艾美奖以及格莱美音乐奖得主。目前注册的在校学生达20多万人,其中全日制学生约4。5万名,它的国际学生来自世界145个国家和地区。

亨特学院建于1870年,原是一所女子学院,1970年开始录取男生。如今有在校生两万多人,外国学生约占20%左右。学校拥有城市规划中心、国际金融研究所和Bellevue医院中心等科研机构。图书馆的藏书逾百万册,电脑网络与纽约城市大学计算中心连网,接入美国国家信息高速公路系统(National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NII)。

从1979年开始,伴随着中国逐步推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从中国大陆来的学生开始潮水般的涌入美国各大校园,成为外国学生中的一个庞大群体。这一群体人才济济,精英荟萃,勤奋好学,知书达理,处处展示了华夏文明的魅力。

********

艾澜来自中国大陆,今年刚满21岁。

她,1。68米的个头,鹅蛋脸,身材苗条,皮肤白皙,一头乌黑的披肩发,一双杏仁般的大眼睛清澈明亮。她的上身穿着一件粉红的翻领印花衬衣,腰束一条黄色短裙,脚上一双白色高跟凉鞋,显得娇俏大方,清纯可爱。

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脖子上围着一条金黄闪亮的短项链。项链很粗,只比中国筷子略细一些,下面挂着一块宋代和田仿汉碟形玉佩~榴开百子。玉佩约莫三、四公分大小,白玉质,微受沁,透着一点淡淡的奶黄色,图案是一男一女两个古代娃娃在石榴树下玩耍嬉戏。

这块玉佩款式传统,雕工精致,形态逼真。包括那根粗短的金项链,一看就是独一无二的家传老货,价值不菲。

艾澜的家在太湖之畔的苏州,那是一个散布着“小桥流水人家”,素有“江南水乡”“人间天堂”之称的美丽古城。

她在那儿出生,她在那儿成长。

2003年的1月,她自费去上海参加了美国普林斯顿教育考试服务社(EducationalTestingService,ETS)举办的TOEFL考试,并以628分的优异成绩获得纽约城市大学亨特学院的一份全额奖学金。

说来也是奇巧,她当时一共申请了五间美国大学:坦帕大学(UniversityofTampa)、耶鲁大学(YaleUniversity)、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University)、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College)和纽约城市大学亨特学院。结果,五间大学陆续都给她发来了入学通知和I-20签证表格。

美国大学招生十分看重申请人的综合素质,尤其关注个人特长。因此,为了提高录取概率,吹得一手美妙中国曲笛的艾澜灵机一动,通过网络邮箱,给她心仪的纽约城市大学亨特学院的招生办公室,传了一个她读高二时拍摄的曲笛演奏视频~《鹧鸪飞》。

曲笛原产苏州,故有“苏笛”之称。它用芊芊绿竹雕制,管身细长,音色淳厚、圆润,一音三韵,音调非常优美、精致和华丽,具有极浓厚的江南韵味。

“太湖岸边,金色的夕阳下,一艘小舟静静的停泊在六月的荷花世界里。湖面荷叶片片,青翠欲滴,莲花朵朵,白里透红……一个17岁的窈窕姑娘坐在船头,她的长发披肩,穿着一件缀满小碎白花的浅红色长袖衬衣,一条蓝色裤子,裤腿挽至膝盖,两只白嫩的脚随意泡在清澈碧绿的湖水里。她的双臂抬起,一支长长的曲笛横在唇边,一双灵巧的手指在笛管上游走跳跃,吹出了一段段古朴悠长、空灵婉转的美妙旋律……”

这一段洋溢着无与伦比的东方美学精髓的音画作品,大大的征服了招生老师的心。鉴于她的优秀成绩,大家一致表决,赞成录取这个遥远中国的美丽姑娘,认为她有经营艺术行业的自然天赋,非常难得。学校很快给她签发了入学通知书和相关表格,并且给她一份2。1万美元的全额奖学金。

在艾澜申请的五间美国大学里,只有纽约城市大学亨特学院给了她最高的奖学金,成就了她的留学美利坚之梦。虽然她的表舅多次表示,愿意为她支付昂贵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但她更想依靠自己的能力实现就读美国一流大学的梦想。

因为属于公立大学,花的是纳税人的钱,所以亨特学院颁发给外国学生的奖学金非常的少。艾澜能够获得这么一笔高额的奖学金实属奇迹,这所学校自然成为她的首选。

2003年7月26日,她办完了所有的手续和签证,收拾好了行装,揣上护照、入学通知书和中国银行(BankofChinaLimited,BOC)的长城卡。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别亲友,在母亲覃海玲絮絮叨叨的叮嘱下,独自一人乘坐火车离开苏州,前往上海。

在上海的虹桥机场,艾澜登上了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国际航班,离开生养她的祖国。历经一天一夜,飞越浩瀚的太平洋,转道东京和夏威夷,最后抵达美国东海岸的纽约,进入纽约城市大学亨特学院,就读商务管理(BusinessManagement)专业。

按照学校要求,她参加了针对外国学生的短期培训课程,为期约一个月。

********

凯迪拉克继续向前……

从亨特学院到唐人街,将近五英里的路程。尽管不算太远,但是由于路上经常塞车,开车需要半个小时左右。

纽约的唐人街位于曼哈顿南端的下城,英文名称Chinatown,意思是“中国城”,不少中文媒体喜欢叫它“华埠”。

唐人街出现于1800年左右,经过两百多年稳步发展,范围越来越大。如今,它已扩展为40多条街道,面积超过4个平方公里。它的区域大致以勿街(MottStreet)为中心,包括坚尼街(CanalStreet)、包厘街(BoweryStreet))、拉菲耶特街(LafayetteStreet)和东百老汇大道(EastBroadway),距纽约市政府仅仅一箭之遥,与世界闻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华尔街也是咫尺之途。

这里流行的语言是粤语和普通话,三分之一的商店是中餐馆。生活在这里的华人即使不懂英文,照样可以听到中文广播,看到中文电视,到大街上的报摊购买中文报纸。在美国这个世界移民的大熔炉里,只有唐人街有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氛围。

随着时代变迁,如今的唐人街已是今非昔比。由于华人家庭不断外迁,新移民们或者去往其它新的中国社区,如法拉盛、布鲁克林等等,或者逐渐融入美国社会。唐人街在外来资本的经营下,开始向高端化演变,成为名符其实的商业街。

********

艾澜摇下车窗。

外面一片丽日晴天,沿途的大街上人流如织,车来车往……

虽然还是下午三点多钟,按理还没放学,但是因为接下来的课业不多,大多是自习和校园活动时间。学生一般都是自行安排一些活动,比如上图书馆读书,开展体育锻炼,或者做些其它与兴趣爱好有关的事情,基本上由学生自己灵活支配。艾澜为了赶往唐人街的一家中国餐馆上班,只得早早“溜号”。

枣红色的凯迪拉克跟着不紧不慢的长长车流,沿着曼哈顿东侧最繁忙的罗斯福东河公园大道(FranklinD。RooseveltEastRiverDrive,FDRDrive)稳稳向前行驶……

路的一旁是美丽宽阔的东河(EastRiver),河水在静静的向东流淌。右侧是栉比鳞次的高楼大厦,一座座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耸入云天。大厦外面一块块的玻璃幕墙在午后阳光的照射下,在高空中闪闪发亮……

炽热的太阳依然挂在天上。远方,蔚蓝色的大海波澜不兴,轻柔似梦。从海湾吹来的阵阵清风飘进车窗,撩起艾澜秀美的长发,她伸出了舌头,舔了舔粘在嘴唇上的淡淡咸味,感觉别有一番诱人风情。

一时之间,她的兴致很高,放开心情畅快的呼吸着,享受着来自蓝天大海的无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