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完颜阿骨打(下)(1 / 1)

完颜阿骨打率领女真军刚进入辽境不久,便与敌军相遇,那是一支赶来宁江州支援辽军的渤海子弟兵。阿骨打下令佯装退却,诱敌来追。渤海子弟兵不知是计,以为女真人胆小害怕,随后追赶,突然,阿骨打连射数箭,将渤海子弟兵一员骁将射下马,女真军士气大振,展开猛烈反击。渤海子弟兵见势不妙,仓皇溃退。女真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宁江州,一鼓作气,攻克宁江州城池。宁江州是女真攻占的第一座辽国城池,缴获了大量战略物资。初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女真人的士气,进一步增强了他们抗辽的信心。宁江州之战拉开了女真灭辽的战争序幕。

随后,阿骨打派人去招降同样遭受契丹人欺压和凌辱的铁骊人、渤海人和熟女真人,他同时运用政治手段,来壮大反辽统一阵线。

这年十一月,阿骨打在出河店又大败辽军,女真兵马迅速扩展到一万多人,实力更加强大。接着,阿骨打下令兵分三路,分别直指宾州(今吉林农安北)、祥州(今吉林农安)和咸州。三路兵马所向披靡,分别击败辽军各部。到十二月底,女真已攻占宁江州、宾州和咸州等城池,控制了包括黑龙江流域、松花江流域以及长白山一带的大半个东北,只有辽河流域还在辽国统治之下。

这天,吴乞买、撒改、辞不失等人建议阿骨打称帝,登基建国,阿骨打没同意。第二天,阿离合懑、蒲家奴和宗翰等人又来相劝。宗翰是国相撒改的儿子,本名粘没喝,又称粘罕,这年三十八岁,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有勇有谋,深得阿骨打信任,他劝说道:“现在大功已成,若不称号,无以系天下心。”

公元1115年(辽天庆五年)正月,阿骨打在按出虎水(今阿什河)左岸的大寨里举行了登基仪式,称帝立国,国号大金,是为金太祖。阿骨打说:“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可是宾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

建国后,阿骨打对女真勃极列政治制度进行了改革,将原来由都勃极烈、国相、各勃极烈都参加的比较庞大的议事会,改组为由皇帝和少数高级别勃极烈组成的勃极烈会议制度。勃极烈,女真语本意是“管理众人”,即长官的意思。

皇帝以下设四个高级勃极烈。一是谙班勃极烈,相当于皇储,由四弟吴乞买担任(因为三弟翰带早已去世)。二是国论勃极烈,相当于宰相,由堂兄撒改担任。三是阿买勃极烈,相当于第一副宰相,由堂叔辞不失担任。四是昊勃极烈,相当于第二副宰相,由五弟斜也担任。这五人组成女真最高领导层,女真所有军国大事都有这五人开会商定。

女真军队仍实行传统的猛安谋克制度,但数量有所改变,即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

1115年(收国元年)正月初五,完颜阿骨打亲率大军向黄龙府(今吉林农安)进发。黄龙府是辽国的国库所在地,也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塞。如果拿下黄龙府,对耶律延禧将是一个重大打击。

女真人的反辽声势越来越浩大,这让耶律延禧很恼火,他任命耶律翰里朵为都统,率东北兵团所属二十万骑兵和七万步兵,向宁江州西侧的达鲁古城进发,他以为这次一定能彻底击垮阿骨打。同时,他又派出一个名叫僧加奴的人去会见阿骨打,传递谈判信息,只要女真不与辽国作对,女真还可以继续做辽国的附属国。

金军兵临益州(农安北)时,阿骨打闻听辽军重兵正在达鲁古城集结,他当机立断决定停止攻打黄龙府,大军转头直奔达鲁古城。

在宁江州西边的一片树林里,僧加奴终于见到了阿骨打,向他转达了耶律延禧议和的意向。阿骨打态度很强硬,他说:“议和也可以,但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交还阿疏,二是把黄龙府迁走。否则,无法议和。”

金军逼近达鲁古城时,阿骨打率领众将登高观察,只见辽军已经出城布阵。阿骨打观察了一会儿说:“辽兵队伍散乱,肯定是怯战,人数虽多不足畏。我军要抢占制高点,居高临下,用骑兵冲锋。”

宗雄与宗干率军两翼迂回,娄室与银术可率军中线冲击,辽军一触即败,入城自保。次日黎明,辽军弃城而逃。

达鲁古城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达鲁古城战后,女真军开始进行休整,组织开展打猎、射柳等活动,以训练军队。

经过半年休整,1115年8月,完颜阿骨打率军再次进攻黄龙府,他采纳常胜将军娄室的建议,首先围困黄龙府,然后扫清外围。一个月后,城内守军感到孤立无援,守城无望,遂弃城而逃。金军蜂拥而入,攻占城池,缴获了各种战略物资和武器装备,不计其数。

耶律延禧闻悉黄龙府陷落,大为震惊,他立即调兵遣将,决意亲征。他命萧奉先为御营都统,耶律章奴为副,数路兵马,分进合击。他亲率契丹汉军十多万人马,对外号称七十万大军,自长春州(今吉林前郭县塔虎城)出发,挥师东进,决心与阿骨打决战。

此时,阿骨打手里只有两万人马,他把众将领召集到自己帐下,仰天大哭道:“刚开始,我与你们一起起兵,只因苦于辽国的残酷统治,只是想建立自己的国家,现在辽军大兵压境,耶律延禧是想把我赶尽杀绝,现在怎么办?不如你们杀我一族而降,或许还能保命。”

众将领听罢无不泣下,皆罗列而拜,决心与辽军拼死一战。

十二月初十,当辽军先锋部队刚刚渡过鸭子河时,辽军副都统耶律章奴突然率领两千人马发动叛乱,“夜半奔上京,迎立燕王。”耶律延禧闻讯大惊,无心再与女真决战,急忙下令回军平叛。

两天后,金军抓获了辽军一个督赏官,这才知道,耶律延禧已率大军西撤。于是,金军抓住战机,轻骑飞驰,连夜追击,终于在护步达冈(今黑龙江五常西)追上了辽军。

阿骨打登高观阵,对诸将说:“彼众我寡,兵不可分,据我观察中军最坚,耶律延禧必在其中,将其中军击破,则可以得胜。”

金军骑兵突然横向出击,直奔辽军中军,个个如狼似虎,驰骋拼杀。辽军仓皇应战,死伤无数,纷纷朝长春州方向溃退,辎重全部丧失。

耶律延禧飞速逃奔,昼夜之间狂跑五百里路。退回长春州时,随行卫兵仅剩下三五百人。

护步达冈之战,金军以少胜多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而辽军则威势丧尽,从此一蹶不振,节节败退,直至辽国灭亡。

耶律章奴叛乱对耶律延禧是一个沉重打击,不仅打乱了他征讨女真的计划,而且使整个辽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这场叛乱直到1116年(天庆六年,收国二年,政和六年)四月才平定。

1116年除夕之夜,渤海军马军裨将高永昌率众叛乱,将辽国东京(今辽宁辽阳)留守萧保先刺杀在留守府中,占领东京城,他自封大渤海国皇帝,辽东五十余州除沈州(辽宁沈阳)之外,都纷纷叛辽,倒向高永昌。

耶律延禧令南府宰相张琳在燕京地区招募兵马,前去东京平叛。不到十天,张琳便招募了两万兵马,进攻东京失利,遂退守沈州。

高永昌派人去联络女真,阿骨打任命翰鲁为南路都统,进攻沈州。辽军出城迎战,一触即溃,金军趁机攻入城内,控制了沈州。

随后,阿骨打遣使去东京,责令高永昌削弃帝号。高永昌不肯,阿骨打下诏讨伐高永昌。高永昌一怒之下,将女真使者杀害。翰鲁在沈州闻讯大怒,立即率众猛攻东京。高永昌自知不是对手,遂弃城而逃,在渤海湾长松岛,被金军骑兵追上斩杀,东京道诸州县都向女真投降。

阿骨打手下战将很多,攻城掠地不在话下,但建立政权,巩固统治,还需要大量文化人。阿骨打对此很清楚,他开始网罗文化人,尤其是渤海族中的文化人。在他看来,渤海人与女真人本是一家人,政治上比较可靠。

这时,有一个名叫杨朴的渤海文化人,前来归降。杨朴是辽东铁州(今辽宁营口)人,辽国进士出身,累官校书郎,熟读经书,博学多才,为人慷慨大方,多智善谋。他先是跟随高永昌叛辽建立大渤海国,高永昌兵败后,他投向女真。

杨朴对阿骨打说:“大王创兴师旅,应当变家为国,图霸天下,要谋划建立万乘之国,而不是千乘之国。”他又说:“自古英雄开国,或受禅,或求得大国册封。”他建议遣使去辽国,以求册封。

阿骨打接受了杨朴的建议,遣使者去大辽以求册封,列出了十项内容,包括岁输银绢二十五万匹两,割辽东、长春两路,送还女真阿鹘产、赵三大王等等。

耶律延禧很高兴,答应了全部条件,册封女真为“东怀国”,遣奚王府监军萧习泥烈和翰林学士杨勉,分别担任正副封册使,带领庆问使、管押礼物官、读册文官等一大群人来到大金国。宣读完册文后,杨朴认为册文不对,不符合规矩。阿骨打大怒,下令鞭打辽国使臣,将他们驱逐出去。

在与辽国进行谈判的同时,金军并没停止军事进攻的步伐。金将翰鲁古与翰论领兵,大败辽军于卫州蒺藜山(今辽宁阜新北),乘胜攻占显州(今辽宁北镇)。随后,附近七个州也相继降金。到这时,女真已基本控制了东北全境。

就在此时,马政来到了阿芝川。

完颜阿骨打对马政的到来感到很意外,他从来没想过,大宋能派人渡海来联系自己。他召集国相撒改、四弟吴乞买、五弟斜也、宗翰、希尹、杨朴等人在皇帝寨里开会,商量该如何处理这件事。最后,大家决定,先派宗翰去正面接触一下,了解一下情况再说。

宗翰来到马政住处,直截了当地问:“你们是大宋皇帝派来的吗?你们来的目的是什么?”

马政见来人一句寒暄话也不讲,也不自我介绍,话语很严肃,感到此人非同寻常,他回答说:“是的,我们是大宋皇帝派来的。从前,咱们两家有过来往,我朝太祖时,曾多次遣使来贵地买马。现在,我朝皇帝听说贵朝攻陷了契丹五十余城,想与贵朝恢复从前的友好关系。辽国现今是天怒人怨,我朝也想出兵讨伐,挽救生灵,恢复故地,愿与贵朝共同伐辽。我这次是先来探路,没带国书,如果你们同意合作,我朝将正式派遣国使而来。”

宗翰弄清马政所来意图之后,便匆匆离去。他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自始至终,一直板着面孔,没露出一次笑脸,这让马政感觉很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