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进军易州(1 / 1)

王黼急匆匆地来到崇政殿,见宋徽宗脸色很严峻,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两眼很紧张地望着宋徽宗说:“陛下,有什么新情况吗?”

“刚收到马扩的一份奏章,朕觉得很有启发,你看一下吧。”

宋徽宗此刻心情有些沉重,他已经意识到,自己亲笔书写的那份国书和事目文书,可能存在严重缺陷,他有些追悔莫及。

王黼接过奏章,一边阅读,一边琢磨皇上的心理。王黼向来自恃脑子聪明,奏章看完后,皇上的心意他以为已摸了个**不离十。再看一看皇上的表情,王黼判断,皇上肯定是对女真人有所担忧。因为马扩在奏章中写道,女真人茹毛饮血,贪婪狡诈,凶残很暴,杀人取乐,皇上大概是被马扩的奏章给吓着了。

王黼忽然想起,前不久,去给高丽国国王看病的王御医回来传话说,高丽国国王认为,辽国仁厚,是兄弟之国,而女真人凶狠如虎狼,不可交,与女真人打交道,千万要小心,一定要多留几个心眼。当时,皇上听后只是笑了笑,不以为然。

可今天,马扩的一纸奏章却能让皇上改变心意,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王黼又扫了一眼奏章,想找出答案,可还是有些茫然不解。

王黼试探着说:“陛下,臣以为马扩这份奏章,可能对女真情况有所夸张。女真使者已来过多次,陛下都亲自接见过,虽说其见识孤陋,生性贫寒,但也不至于丧失人性。”

宋徽宗叹了口气说:“贫寒之人一定会有贪婪之心,此乃亘古不变之理。朕担心的倒不是这个。朕担心,若王师不能夺取燕京,果真需要金军入关夹攻的话,恐怕要让金国轻视我大宋了。”

王黼恍然大悟,他咧嘴一笑:“陛下,臣以为不用担心。大军已经北上,即将占领易州。我看,以我军之力,完全可以夺取燕京。”

宋徽宗两眼直视王黼:“你这样认为?可是,如果万一不能收复呢?是不是还得依靠金军夹击?会不会出现马扩所说的那种情况?”

“这个问题,臣以为,是有多种可能。多种可能……”。

王黼脸色一会儿红一会儿白,支支吾吾,因为他对童贯北伐能否获胜,不敢做出保证。同时,对女真人他也有些担心,他什么也不敢承诺。可是,他又不能动摇不能后退,因为这次北伐,是在他极力鼓动下宋徽宗才同意的。

王黼脸上不知不觉地冒出了一层汗。

宋徽宗对王黼感到很失望,他心里一阵悲凉,他起身走到北窗下,推开窗户眺望北方,只见天空湛蓝而又苍茫。他想,不知河北战场情况到底怎样?童贯和刘延庆两位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应该不会令朕失望吧?

此时,童贯和刘延庆都在雄州宣抚司里紧张地忙碌着,他们对北伐燕京充满信心。这天是九月二十日,按照童贯与明赞大师的约定,宋军在这天应该兵临易州城下。宣抚司已经向驻扎在广胜军的刘光世下达了进军易州的命令。

年仅三十三岁的刘光世是刘延庆的儿子,担任副都统制,他精力充沛,意气风发,他决心在此次北伐收复燕京之役中,获取大功。接到命令后,他立即进行了部署:派遣冀景、赵明、翟进三名将领,各自率领一支队伍共同组成先锋军,他自己和杨惟中率领中军,张思政率领后军殿后。

这天,阳光普照,晴空万里,先锋军三队人马分别渡过水流静静的白沟河,进入辽国境内。他们马不停蹄,人不歇脚,浩浩荡荡,一直向易州挺进。

行进途中,两名探马回来报告说,前方大路上,尘土飞扬,发现一队兵马从远处而来。冀景、赵明和翟进三人一商量,认为很可能是易州城高凤派来接应的队伍,所以都没做任何战斗准备。

其实,这是从古燕城杀来的一支牛栏军。所谓牛栏军,是指牛栏都统领司指挥的军队。早在辽圣宗时期,为防御大宋,辽国在牛栏山设立了一个“牛栏都统领司”,隶属于南京都元帅府,下辖“监军寨统领司”和“石门统领司”,两军互为犄角,防御范围是,沿白沟河(拒马河)宋辽国界东西七百余里。牛栏监军寨统领司,俗称牛栏监军。

现在,西南路副都统萧遏鲁兼任牛栏监军,指挥牛栏军。萧遏鲁本来驻扎在新城,前不久奉命后撤至古城,古城位于涿州和易州之间。他闻讯宋军已过界北上,便立即率一千多牛栏军出城,迎头而上。

冀景、赵明和翟进的先头部队,被辽军杀了个措手不及,四处溃散。

刘光世获悉后立即下令,大军停止前进。他要稳住中军,以防全军溃散。大军刚刚过河,在河边扎营结寨,收拢散兵。

翟进率领一部分宋军,转战到古峰台西。这里距离易州不远,翟进打算天黑后向易州城靠近。不料,再次与牛栏军相遇,又发生激战,遭到牛栏军骑兵铁蹄的猛烈攻击。翟进无奈,只好率军向南败退而去。

易州城内的高凤和王悰,获悉宋军已到达古峰台西,立刻命令守将赵秉渊按照预定计划,开始屠杀城内契丹人,尤其是姓耶律的一律杀头,一个不留,斩草除根。易州城内,契丹人口虽不是很多,但一时间也是腥风血雨满城飞,鬼哭狼嚎声声悲。

不久,有人来报告说,大宋军队被牛栏军战败,往南撤退去了。高凤、王悰和赵秉渊闻听此言,相顾失色,不知所措。明赞大师头脑还很冷静,他建议道:“事已至此,可赶快关闭城门,固守以待,宋军还会再来。”

傍晚,萧遏鲁率牛栏军来到易州城下,他想率军进城休整,见大门紧闭,遂令士兵大声呼叫开门。可是,无论怎么叫,大门始终关闭。萧遏鲁断定,城内高凤已发生内变,气愤不已。萧遏鲁怀疑,刚才宋军南撤,是不是诈败?宋军会不会与城内高凤的军马南北夹击?萧遏鲁不敢大意,急忙率军离开城下,往古城方向奔去。

高凤一行人躲在城楼上,观察城外动静。见萧遏鲁率牛栏军已远去,这才松下一口气。高凤对明赞说:“明赞大师,还得劳你大驾,请你连夜去雄州一趟,向童贯报告说,易州城内契丹已经杀绝,牛栏军已经北奔,请他速派兵马来易州。”明赞二话没说,下楼就走。赵秉渊派出十几名骑兵,护送明赞同行。

先锋军冀景和赵明结伴来到中军大帐,向刘光世负荆请罪。刘光世并没怪罪他们,只是安慰一番。可是,久久不见翟进回来,刘光世心里有些担心。他想,翟进作战,有勇有谋,应该不会阵亡吧?

夜色深沉,星空无垠,万籁俱静,大地苍茫。

刘光世向别将冯选庆下达了密令,令其率领精骑五百,趁着夜色悄悄出发,向易州城进军。刘光世一直惦记着兵临易州城的作战任务。白天时,他就已经拿定主意:抢占城池之事,出动大军不如出动奇兵。

冯宣庆率军沿路北上,途中,恰巧碰到了明赞一行,他们都很惊喜。于是,明赞做向导带路,冯宣庆率军随后,天色微明白雾初飘之时,他们来到了易州城下。

高凤亲自出城相迎。可他出城一看,才来了五百人马,高凤有些失望。冯宣庆看出了高凤的心事,遂解释说:“高知州,我们这是先锋军,十万大军尚在后头,很快就会兵临城下。”高凤这才露出一丝笑容。

随后,冯宣庆派人回去向刘光世报告:我军已入城,易州已在我和高凤的控制之中。

刘光世立即派人去雄州向童贯报告:我先锋军已入城,易州已被掌控。

童贯和蔡攸闻讯大喜。蔡攸笑呵呵地说:“如此来看,燕京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我军收复。”

童贯没有笑,他冷冷地说:“恐怕没有你说的那么简单,萧干和耶律大石至今还没出现,他们岂能善甘罢休?辽军主力还没上阵,怎敢妄言轻易收复?”

“奇怪啊,上次,辽军都部署在白沟河沿岸一线防御,可现今,他们都撤到哪里去了?”蔡攸收敛笑容,迷惑不解。

童贯没回答蔡攸的问题。他觉得蔡攸在军事上就是一个白痴。童贯令宇文虚中马上撰写奏章,向朝廷报功请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