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校场风波(1 / 1)

我的大明朝 逸云风 5137 字 2014-12-26

王安最焦急,窜到我面前劝道:“殿下,您是万金之躯,骑马太危险,万一摔着,老奴贱命不要紧,大明国本必将动摇啊,殿下,您要三思!”

骆思恭也劝道:“王公公所说及是,殿下,为了大明计,殿下不可啊!”

我笑道:“本宫有意加强军备,身为储君,不能身先力行,连马都不会骑,将来如何服众?”

阿巴亥呆立在那,愣愣的看着我,他傻了,别人更傻,这万一摔了一下,在场的人全都没命!谁家的倒霉孩子啊,摊上这么个事,你玩骑马,我们玩命啊!

“殿下,不可啊,这马骑不得!您是天潢贵胄,不可冒险啊!”王安跪下抱住我的大腿劝道。

“殿下,您就听王公公的劝吧!”骆思恭也跪下了,然后,骆思恭狠狠的瞪了正在发呆的那九个人,这九个人看到骆思恭的眼神,明白了过来,也都跪下劝道:“殿下三思!”

这些人,都怕担责任。我提起衣服一甩,甩开了王安,说道:“当年太祖皇帝马上得天下,成祖皇帝为藩王时驻守燕京,驰骋疆场,后靖难南京,也是一路尘骑平踏天下,我大明历代帝王有几人不会骑马?本宫如何学不得?”

众人低头不语,讲道理,他们谁也说不过我,想辩驳我也没词!历代英武之君,哪个不会骑马,阻止皇长孙学骑马无非是怕摔着了,皇帝问起责来谁担的了。

我走到阿巴亥跟前,说道:“阿巴亥,你就做我的骑马师傅吧!”

阿巴亥惶恐,很不安的抬头看看他的头头骆思恭,骆思恭给了他一个恶狠狠的眼神,阿巴亥明白,喃喃的回道:“末将不敢!”

阿巴亥的小动作我看在眼里,知道是骆思恭不让他教我骑马,我微怒回头狠狠瞪了骆思恭一眼,骆思恭瞪着阿巴亥的恶狠狠的眼再接触到我的眼光是立刻没了神,头也低了下去。

我扶起阿巴亥,望着他惊慌的神情,笑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学骑马摔个跟头再也平常不过,你不必担心,尽管拿出你的看家本领,可不要向本宫藏着掖着,教好了,本宫给您晋升!”

阿巴亥一听,谁不想晋升啊,可这是拿命赌啊,这也太大了,真摔了一下,哪怕蹭破点皮我都得掉脑袋,不划算呀!阿巴亥左右思量,还是拒绝道:“末将技拙,实不能胜任,望殿下见谅!”

听到这,我有点恼怒了,这分明是铁了心不愿意教我呀!

我回头冲着骆思恭喊道:“骆大人!你过来!”

骆思恭利落的爬起来一个跳跃蹦我的跟前,“殿下有何吩咐?”

“你给本宫挑一个教练,本宫要学骑马!”我没好气的说道。

骆思恭支支吾吾的,说道:“殿下,这几个人骑马都不行,你还是别学了吧!”

“好,你拦着本宫是吧!本宫自学!”说完,我趁着阿巴亥不注意抢过他手中的马鞭,一下子推开阿巴亥,抓住缰绳,这一霎那,众人看到我要强上马,都惊呼起来,骆思恭眼快,上前一把抱住我,嘴里大叫:“殿下万万不可啊,您千金之躯怎可涉险!”

骆思恭朝着还在发愣的阿巴亥喊道:“还不掰开殿下的手!”

阿巴亥反应过来了,慌忙抓住我抓住缰绳的手用力掰开,怎奈我小小的身躯哪有他们的劲打,阿巴亥把马牵走,我气的乱踢,嘴里大叫:放开我!骆思恭在背后把我抱的紧紧的,不住的劝道:“殿下,您歇歇吧,为了大明江山着想,您不可一人涉险啊!”

王安也跑过来不住的规劝我,其他人都在傻愣愣的看着我在这里闹腾,都不知如何是好。

王安想上来劝我,却被我乱踢近不得身,只得在旁边不住的哄劝。

我根本不吃他们这一套,大怒道:“骆思恭,放开我!你以下犯上!我饶不了你!”

“殿下,您就是杀了臣,臣也不能让您冒险啊!除非有皇上的旨意!”骆思恭是铁了心,就是砍了他也不会让我在这个时候上马。

我听到这安静了下来,骆思恭也累的喘着出气,但手依然紧紧的抱着我不肯松手。

我安静了,是啊,皇上有旨和他们擅自做主不一样啊,如果偷偷的让我学骑马万一摔着了是瞒不住的,那时罪过可不小。

我想明白了,朝王安大呼一声:“回宫!”

其他人都松了一口气,骆思恭也松开了手,直接跪下:”恭送殿下回宫!“接着又对鲁文他们喊道:“还不快护送殿下回宫!愣着干什么!”

九人听到自己的上司这么一嗓子吆喝,都咕噜的爬起来整齐的站成队列,护送我回宫。

总算把这小祖宗送走了。骆思恭也暗暗的长吁了一口气。

回到宫中,我没有去慈庆宫,直奔乾清宫。

到了乾清宫门,我让站岗的小太监进去禀报,不一会儿,小太监出来宣我进去。

我跨进大殿门槛,就听到东阁有个女人的笑声,我愣了神,好熟悉的声音,忽然大惊,是郑贵妃!怎么这么巧,会在这里遇到她。我心中对她百般厌恶,但此时已来到这,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走了进去。

“孙儿叩见皇爷爷,皇祖母!”我跪下向万历皇帝和郑贵妃行礼。这“皇祖母”我叫的真是恶心。

郑贵妃站在万历皇帝旁边,朝我莞尔一笑,道:“长孙好久不见,近来越发的精神了。”

“谢皇祖母关心,孙儿也想您的好呢!”我没好气的回道。

还有点笑意的郑贵妃立刻阴沉了脸,一点不顾及的甩了一下袖子。万历皇帝看在眼里,知道我们不和,忙岔开话题,“起来吧,孙儿来找朕有什么事吗?”

我叩头谢恩,站了起来说:“皇爷爷,孙儿今日读了《太祖训》,有一事不明,来请示皇爷爷。”

“哦,”万历来了兴趣,心中不免一阵高兴:”孙儿再读《太祖训》,难得孙儿有此之心。孙儿有何不明尽管道来,皇爷爷给你说明!”

“是,”我说道:“太祖言:当群雄初起,所在剽掠,生民惶惶,不保朝夕。朕见其所为非道,心常不然。既而与诸将渡江,驻兵太平,深思爱民安天下之道。自是十有余年,收揽英雄,征伐四克,赖诸将辅佐之功,尊居天位。从中不知太祖武功如何?”

万历皇帝摇摇头,有点不满的说:“孙儿才贯古今,难道不知我朝之事?太祖以布衣反抗暴元,东征西讨十几年,东灭张士诚、西除陈友谅,北伐残元,横扫天下,建我大明,内政修明,外伐割据,始有我今日之基业。孙儿应该好好学学我朝祖宗功绩。”

“哦,这么说太祖也打过仗?”我故做姿态的问。

“当然,太祖披荆斩棘怎能没打过仗!”万历皇帝被我这么无知的问题问的没好气。

“哦,那太祖打仗的时候是怎么打的,在战场上是跑着去的还是骑马去的?”我接着装无知。

郑贵妃在一旁笑开了,“我说长孙殿下,作为主帅到战场上哪有用两条腿跑去的,当然是骑马了!长孙殿下怎么问的这么无知!”

“哦,那这么说太祖是马上得天下啦?”我又问道。

万历皇帝不语,郑贵妃在一旁继续说道:“当然,太祖皇帝是何等英武之君,以布衣之身不靠马上得天下,靠什么?”

我又问:“那我大明列祖列宗武功如何?”

郑贵妃又笑道:“看来长孙殿下对我朝了解甚少啊,那本宫就给你好好上一课。我大明列祖列宗皆是英明神武之君,不说远的,就说你皇爷爷吧,你皇爷爷登基以来大小数十战,其中最大的是平定蒙古人哱拜叛变;援助朝鲜与日本之战;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这三次战争不亚于成祖皇帝的五次北征,你说你皇爷爷武功如何?”

万历皇帝在御座上听着郑贵妃这么夸自己,心中得意起来,脸上的笑容诠释着万历皇帝的骄傲。

我心中好笑,大小几十次战争,大部分都是镇压农民暴动的,还好意思说。唯一的一个抗日援朝,要不是丰臣秀吉死的早,还不知道要打多久。

我故作无知的问:“皇祖母,那皇爷爷是跑着去的还是骑马去的?”

郑贵妃愕然,这小子脑子有病吧,今天问的问题怎么这么无知加幼稚!

郑贵妃没好气的说:“你皇爷爷身为一国之君,岂能身临前线,自然是坐镇宫中运筹帷幄!”

“哦。”我问道:“爷爷是不是不会骑马啊?”

“放肆!”贵妃怒道:“你皇爷爷怎能不会骑马!我大明马上得天下,历代帝王岂能不会骑马!”

万历皇帝在御座上看着我们俩说话,心中明白了几分,笑道:“孙儿,你又开始绕弯子了,有什么事直接说吧!少来给皇爷爷卖关子。你个机灵鬼,看把你皇祖母气的!”

郑贵妃惊讶:“陛下!您说什么!长孙这是逗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