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四(1 / 1)

“荣先生……荣先生不会同意的。”吴玉珍躲避着她的目光。

“只要你答应,我自然有办法让他同意!”荣太太的话说得斩钉截铁,就象是在给今天的谈话做总结陈词。

当吴玉珍磕磕绊绊的从荣太太的卧室走出来时,迎面遇见的,是荣梓义那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和带着疑问的眼神。

所有的一切都是她计划好的。没人知道她是从何时开始的,是从见到吴玉珍那天起,还是她知道自己得了绝症时。吴玉珍所知的,仅只这是她布的一个局。循序渐进,步步为营,不为人知的朝着她的目标,悄无声息的前进。她给她机会,培养她,帮助她,只是因为她象她,可以造就出另一个她,用来替代她。她不惜牺牲她的弟弟,抑或者,也包括她的丈夫。而一切,都是为了她的儿子!她的心思细密、考虑周详往往让吴玉珍毛骨悚然。

但是,吴玉珍不会把一切都推在荣太太身上。如果自己不愿意,没人能强逼她。也许她内心深处的天平,早就已经倾斜了。荣太太算准了她会答应。无论是对幸福的向往,还是隐藏在心底的秘密欲求,都让她难以拒绝。而荣太太,用道义、责任和临终之人的请托,为她打了一个华丽的包装,让她能够比较容易的跨过心里这道槛,从而可以接受得更加心安理得。不过,吴玉珍再不会承认自己象她了,她抵不过她。看起来,只要她愿意,她可以把所有人都玩弄在股掌之间。而她,是永远也做不到这一点的。

---------------------------------------------------

吴玉珍不知道她是怎样说服荣斌的。他们结婚以后很久,她都避免与他谈及此事。

她还记得,当时,荣太太跟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好好生活,你会幸福的。她说完这句话,就疲惫的闭上了眼睛,似乎与吴玉珍的一番谈话,已经耗尽了她的最后一点生命。但她的语气中,仍然有着一丝求而不得的苦痛和看透一切、怜惜世人忧难的悲悯。她当然不甘心,不甘心年纪轻轻就要失去生命,不甘心会有另一个女人占据她的位置,与她的丈夫和儿子组成一个新的家庭。而这一切,还是在她自己的安排之下。可是,她太累了,没有力气再支撑下去。她不想再斤斤计较、计算利益得失、为所有的事费心,也许永远的休息对她来说也是一种解脱。而以吴玉珍个性,原本,会比她更容易得到幸福。

吴玉珍的婚姻生活,正如荣太太所料,是快乐美满的。但这也是多年以后,随着岁月的渐渐流逝,她才逐渐品味出来。

她与荣斌,从开始时的相敬如宾,变成了后来的相濡以沫、同德同心。朝夕相处、日夜陪伴的生活,相近的人生目标,相同的道德观念,让两个人越走越近。他是她孩子的父亲,她注定要与他携手一生。而直到真正失去他的那一天,她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对他不只是尊重敬佩,还有深深的爱慕和依恋。

荣太太比她有眼光,有见识,看问题也更透彻。几十年过去了,原来的青涩少年长大、成人、并慢慢老去,她曾经倾心过的杨人杰,由于性格上的缺陷和懦弱的个性,已经成为76号的门下,新政府的走狗,早就没有了骨气,失去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品格!

如果自己一直与杨人杰在一起,不知道人生会走向哪里。是会改变影响杨人杰,让他成为一个具有正义感的人;还是自己也会随波逐流,变换立场;抑或是与杨人杰终成一对怨偶,分道扬镳。

荣太太最放心不下的儿子,如果她能够看到,应该会为他骄傲自豪吧。荣梓义一向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也是最有主见的那个。他非常聪明,成绩永远是最好的,学东西也是最快的。他从小就表现出超越同龄孩子的成熟和睿智,不允许自己犯错,对自己严格得让人心疼。有时候,吴玉珍甚至偶尔希望他能象别的孩子那样放松一下,证明他也只是个食人间烟火的凡人。

一如她母亲所愿,他平安健康的长大了。吴玉珍代替不了她的母亲,可她已经尽了全力想弥补他从小失去母亲的缺憾,尽了全力想让他不辜负他母亲的期望。相比自己亲生的一对儿女,她放在他身上的精力恐怕要更多些。但他仍然如同他的母亲一般,总想与自己保持距离。

但这一切,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他聪慧正直,行千里路,读万卷书,眼界开阔,阅历深厚;他善良真挚,还是孩子的时候,就能够将街上沦落成乞丐的孤儿阿忠捡回家里,当弟弟一样抚养;他学业优异,成为了著名的专家学者、大学教授。一直到此为止,吴玉珍都是欣慰的,也很满足。有一天,荣梓义会娶妻生子,组成一个美满的家庭。她终究没有违背自己在荣太太的病床前立下的誓言!

尽管,现在的荣太太是吴玉珍自己。她已经做了几十年的荣太太,但还是偶尔会恍惚,自己是不是占了别人的位置。荣斌爱的是自己,还是前妻的替身,或者只是遵从前任荣太太的安排。公爹荣老太爷,从来也没有叫对自己的名字。如她所愿,接替她成为荣家女主人的,是一个家世、美貌、才干都不如她的女人,是按照她的安排,一步步走下来的听话的替身。

如果她在地下有知,也应该知足了吧。

只是聪明智慧如她,同样有预料不到的事情。

那就是这场战争!

她没有想到会发生战争!可是,谁又预料得到呢?

战争摧毁了人们的家园,也摧毁了很多人的信念。它让原本正常的人生曲线划出了诡异莫测的弧线,对错是非的界限突然就模糊了,人们开始疯狂扭曲而不自知。

在吴玉珍心中,荣梓义就是这样。

为了进新政府工作,替日本人卖命,他不惜与家人反目。他持着似是而非的观念,做汉奸而不自知,还能振振有词的讲出一大堆道理。越是聪明的人,往往越是自负。他们只顾听从自己的意愿,而不会听取别人的意见,坚持己见,一意孤行。他继承了他母亲那种外柔内刚的强硬个性。可是,他怎么能够保证,他选择的路就一定是对的呢?事实上,在吴玉珍看来,他在他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已经越走越偏。如果,他是自己亲生的,是不是就会听进去一两句劝告。可实际上,他对自己又误会至深。每当想到此处,吴玉珍真是既焦急又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