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苦力(1 / 1)

宇宙大探险 浮云子闲 3158 字 2013-06-19

出苦力

等把日本探测器从船舱里运出来,人们又发现,就是这样一个优中选优的地方,想把“弹丸号”完好无损运到那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目的地与陀螺飞船大门相距有上百米,中间有一道半米宽,一米深的沟,还有一段十几米长的的乱石滩,那些石头个个有馒头那样大,能轻而易举地掩住弹丸号的车轮。

这点难题难不住优秀的工程师,只不过这里没有大型机车和装备,多出点苦力罢了。很快,詹姆斯、付子成、中村太郎和奥摩罗多就从仓库里抬出两块大木板,拿出了两根绳子。

他们把木板铺在地上,把日本弹丸号推到木板上,当弹丸号从木板的一端行走到另一端,不等它的前轮掉下来,赶紧在前面铺好第二块木板,小车轮子就顺利地踏上了第二块木板。等走完了第二块木板的路程,再把第一块木板接上,这样滚动着前进。

遇到上坡路,男人们在前面拉,姑娘们在后面推,白立文招呼着全局。更换木板之际,他还负责用一块大石头掩住车轮,防止小车后退,让大家也能松开手,喘一口气。白立文和奥摩罗多一块把后面的木板抬到前面,并且严丝合缝地摆放好。

奥摩罗多最能干,最不惜力气,他既在前面用绳子拼命拉,一旦小车停下,他又放下绳子跟白立文合伙抬木板,所有人中数他出力最大。

可真难为了这帮高科技人才,这些一贯研究高精尖技术的专家,在这鸟不拉屎的火星河道,只能施展农民工的智慧,干原始人的的活。

没多大一会儿,男人们出汗了,姑娘们累了。前面还有一段难走的路,歇一会儿吧

中村太郎向白立文提议,是不是让蒙汉、梅克尔也下来帮忙?

白立文毫不犹豫地摆摆手,干脆地说;“别惊动他俩,让他们继续睡吧,昨天他们又对着夜空忙到半夜,他们也很辛苦。眼前的这点事我们自己搞定吧。”

中村太郎只好作罢。

大家都累了,三三两两坐在地上休息。伊莉娜好奇地小声问坐在身边的付子成:

“付哥,梅克尔所说的那件事——地球在夜空消失,仅仅是出现了一次,有那么重要吗?蒙汉和梅克尔天天夜里对着夜空上劲,真的有那么必要吗?”

付子成听到她那柔软的嗓音,扭过头看着那可爱的小脸、甜美的笑容,很是受用。对于这个讨人喜欢的美女,真想给她个满意地答案,很遗憾给不出,他只好歉意地说:

”我也说不准,天文学按理说没啥东西,但是我感觉跟一般的自然科学不很一样。”

伊莉娜再次对他甜甜地笑笑,说:“是啊,天文学那种东西历史倒很悠久,不过很长时间一直是用于算卦、占卜、星象,给人感觉玄乎的很,大学里也很少开设天文学的课程。”

看来伊莉娜美女也还懂得不少,不完全是个花瓶。

两个人身旁的中村太郎听到了她们两人之间的谈话。忍不住插话说:“我觉得那个德国人梅克尔是小题大做,故弄玄虚,老实的蒙汉是被他糊弄了,。。。。。。。。。”

付子成赶紧向中村太郎摆摆手,示意他赶紧住口,不要再往下说了。

伊莉娜也紧张地四处张望,幸好,没有第四个人听见。

休息就够了,大家又开始拉绳推车,出力流汗。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折腾,终于把“弹丸号”安全运到了目的地。

酒井爱子立即报告联合国,“弹丸号”已安置完毕!

这一次,白立文建议大家别慌着走,歇一会儿再说,管他什么联合国!管他后面还有多少活!先歇会儿再说,总不能把人累死吧。

趁着休息,等一会儿看看“弹丸号”如何在这乱石遍地的河滩工作。

他的话正中大家下怀,他们也有这种想法,都带着强烈的好奇心,想一看究竟。

十分钟过后,只见“弹丸号”的车身晃动了一下,地面人员开始从地球发出命令,遥控它进行工作。车轮转动了,这辆银白色四轮小车开始顺着河滩慢悠悠地前进。

弹丸号来到一个黑色的鸭蛋大小的石头前停住了,车身前端缓缓伸出一个镊子,一直伸到地上,牢牢夹起了那块石头,又缓缓收回,塞进了车身上的一个“活动门”里。石头撞开“活动门”,落入机舱,发出一声“叮当”的响声,活动门随之关闭。接着,里面开始响起了机器转动的噪音。

原来,弹丸号是采集石头样品,放入特制的机舱,粉碎后分析成分,再把分析结果传送回地球。

干完了这项工作,弹丸号又开始向前走,估计要去找另外的样品。没走几米远,前面就碰上了一块片石,掩住了前轮,车轮转不动了。

眼前果然出现了中村太郎担心的一幕,这可怎么办?“弹丸号”又要搁浅吗?要像前期的美国探测器那样让几块石头困住吗?

大家的心都提了起来。

中村太郎一下急了,想跑过去帮忙搬开掩住车轮的石头,被詹姆斯一把拦住了。詹姆斯说道:

“急什么,管了一时管不了一世,我们迟早要离开的,你能管它一辈子?看看它自己用啥方法解决吧!”

中村太郎只能听老大的话,干瞪着眼在旁边看。

这是一块二十公分高的大片石,弹丸号想要登上去,看来并非易事,希望不大。

大家都瞪大眼睛观看着。

只见弹丸号的车身往后倒了倒,左右扭动着摄像机不停闪烁,似乎在查看如何能避开前面的片石。它在通过体内的计算机进行分析,围观的人类却早已看得清清楚楚:“片石根本绕不开!”

弹丸号停着不见动静,它似乎在苦思冥想。过了几分钟,它开始第二次向前面的片石靠近了。

它又一次停在了片石前,人们开始失望了。

这时,正当人们失望焦虑之际,他们惊奇地发现,弹丸号车身下部开始向伸出了两根铁棍,铁棍缓缓伸出如同两条腿,接近地面后,继续下探,竟然支撑着车轮离开了地面一定高度。

“咦?”这时干嘛!众人一阵好奇,纷纷靠近围观,眼睛睁得更大了。

在人们惊奇目光的注视之下,小车的后面也缓缓伸出两条腿,不过角度是倾斜的,两个后腿挨到地面后继续用力,插入了到土里,仍然发力不停。

“咚”,靠着后腿的反作用了力,弹丸号向前猛地一扑,两个前轮竟然稳稳落到了片石上。

“哇噻!”大家激动起来,中村太郎脸上更是一阵抽动,看不出他是想哭还是想笑。

真没料到,其貌不扬的弹丸号竟然“身怀绝技”!

这下,大家彻底放心了。

这一系列的动作显然极大消耗了弹丸号的能量,一个红色的指示灯开始闪烁,显示蓄电池电量不足,“太阳能光伏板”微调了一下角度,正对着中午的太阳,开始充电。人们已经不再担心他,结伴返回了飞船。

亚洲区的探测器已经陆续安置完毕,剩下了最后一个中国的“昆仑号”——唯一将被布置在冰冻的北极区域。那是一片完全陌生的领域,“昆仑号”到底能不能适应那里光滑的冰面和暴风肆虐的气候?所有人心里都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