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被安排在城外。许多顶帐篷被整齐的排列在严密的栅栏里,士兵们还在栅栏的内侧建起了几十座哨塔。每座哨塔上都飘扬着一面军旗。在营地外,则布置了许多内置尖刺的壕沟和陷坑。
在莫伦的马车驶进军营时,正是早饭的时间。营地里各处都燃起了篝火,许多士兵结束了训练,在火堆边一边吃饭,一边说笑。
在出示了身份证明之后,马车一直行驶到营地的最中心,一架宽阔而简陋,门口挂着一面最大旗帜的大帐篷前。
“啊,你终于回来了。”莫伦走进帐篷后,第一个迎出来的便是尹维西。他正在和几个穿军官衣服的人在一起讨论着什么。
看到莫伦过来,他们立刻迎了上来,并行了军礼。“司令官大人!”
“你们好。”莫伦对他们点了点头,径自坐到了正对门的那把椅子上。
在帐篷中间是一张大桌子和十几把椅子。莫伦很高兴的发现,桌子上平铺着一张巨大的帝国北方地图,地图旁边放着几堆不同颜色的小石子。
尹维西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很好。“我刚去了城里。”莫伦说着,脱下了外套,俯身看着地图。“按扎兹阿的意见,敌人暂时不会进攻。”
他拿起几粒石子放到地图上,同时自己和扎兹阿刚刚交谈中的部分内容对周围的人们转述的一遍。“要是那家伙没弄错,这反而是目前最有利的做法。”莫伦从地图的一个盘子里抓起一把炒熟的花生,嚼了起来。“那家伙在这种事情上经常会有一些匪夷所思的想法,糟糕的是他好像经常都是正确的。”
“这是天赋。”尹维西大笑起来,开始收拾手边的文件。“了不起的天赋。跟你在打仗时候做的那些判断一样。既然这样,我们下面开始练兵?”
“恩,你有什么新想法?”
“训练需要什么新想法?我来做交接的时候发现士兵们已经被编好了队伍,在练习队列和长枪的戳刺。巴奇尔做的不错,我也就没做变动。之后你打算怎么办?像我们过去一样训练的话,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或者从武器的使用开始练,这样可以保证他们不会伤到自己;练队列和方阵,以保证他们认得出自己人。”尹维西说着,开始往外走。“上战场之前至少得保证这些。”
“等等。”莫伦叫住了尹维西。“训练的内容可以限定为两种:一、各种武器在队伍中的使用方法;二、辨认各种命令…巴奇尔安排军官了吗?”
“没有,但他筛选出了一批在训练中表现出色的人的名单。他还说,他向政府报告过,扎兹阿大人的意思是这个等你回来解决。”
“唔…”莫伦沉吟了片刻。“这种支持很关键。基层军官的选择极为重要,你记一下:意志坚决、反应速度快、能坚决执行命令的人将被优先考虑。要做好一个军官的工作,必须要能在短时间内弄懂各种命令的传递方式,那些旗号、鼓声所代表的意思。要是能做到看懂军令,传达军令,执行军令,那就更好了。”
“还有…算了,你先去吧。检查一下我们手头的物资。除了城里守卫必须用到的,扎兹阿应该是把其余的装备都拨给了我们。武器、盔甲、马匹,都各有多少。然后我们再决定怎么办。”
“那可是很繁琐的工作,要下午才可以。”
“没关系。”莫伦挥了挥手,“你去吧。”
事务长出去之后,莫伦走到地图前,盯着地图的各个角落出神。
在刚刚占领城市,被任命为总指挥之后,寻找一张尽可能详尽的北方地图是莫伦安排的第一件事。
尹维西对此不置可否。在他看来,敌人兵力的变化、因河水泛滥而导致的改道或堆积、道路的修筑、荒地的开垦、村镇的形成,都有可能导致种种意外的发生。一张小小的地图又能体现多少呢?
莫伦将地图上的石子慢慢收拾起来。然后将一颗白石子放到拉斯卡尔,自己现在所在的位置。
在敌人的位置,洛家,福柯堡的位置,他放了三颗红石子;远处赛多西里家,尼廷堡的位置放了三颗黑石子。
这两家能招募到的兵力都在三万名士兵左右。当然,这是极限的情况。需要他们动员所有的力量,召集手下各诸侯那里的农夫和守卫以及雇佣合作过的佣兵。在平时,他们的主堡里一般留有数百名士兵。
这些都是职业士兵,不从事其他工作,而是长期进行战斗训练。至少过去是这样。
而这,便是自己要面对的最主要敌人。
在远处,地图之外,莫伦又放上了一颗红石子,那里有帝国最精锐的部队之一,北方军团的两万名士兵。
这些人正在剿灭帝国中部的乱党。如果这支军队完成任务并举兵来攻,自己手里的力量就只能依靠工事和战术来抵抗。
莫伦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扎兹阿的思路可能完全正确。如果自己是敌人,也不会在这种主力离开的时候决战。
要是可能的话,莫伦实在不想率领刚入伍的新兵去和敌人动手。但如果完成训练之后要面对的是北方军团,那训练了一个月的士兵又和新兵有什么区别?
一个军人,尤其是一个指挥官的责任,就是确保战争的胜利。至于具体和谁作战,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战略目标,那是自己身后的政府的事情。
即使那是一个才新成立,威望和能力都不足的政府。
这样想着,他拨弄着地图上的石子。
该怎么打?立刻出战?稍微进行一定的训练后出战?
和谁打?地方守备队?贵族的私军?还是那最强的帝国正规军?
在什么地方打?平地?山坡?森林?村镇?关隘?
以什么方式打?夜袭?埋伏?包夹?
还是应该主动出击。没有思考多久,莫伦就做了这样的决定。
要做的,就是调集主力来攻击敌人的薄弱部分,以局部优势来击溃乃至消灭对手。有了胜利,就能获取物资、提升己方士兵的士气和信心,包括对自己的信心和对指挥官的信心,还能丰富他们的经验。
训练固然重要,但胜利却能把一只乌合之众(也就是自己手中现在的部队)塑造成一只强军。那么,怎么做更好?
突袭福柯堡?从拉斯卡尔到福柯堡之间,有三百多里的路程。从陆上按一天二十里的普通速度行军的话,要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到达。即使是以三十里的速度进行强行军,也至少需要十天。
并且,在那中间还有十几个洛家封臣的小城堡。倘若要动手,便首先要面对他们。他们城堡的防备都不是特别森严。城堡里也有士兵,但那些人耕种的时间远超训练的时间。
这些小贵族的士兵一般都装备简单的皮甲,使用长矛或弓箭,其中大部分这辈子都没上过战场。
这些士兵的表现,不会比自己手下的这些新兵更好。
但如果前去进攻,会引来敌人的大军吗?那些真正精锐的部队?全副武装的骑士?训练有素的步兵队?
倘若袭击这些小贵族,在消灭他们之后再行撤退的话,洛家就不会将己方的军队视若无物。像扎兹阿预料的那样安排好一切之后再来进攻。
他深深的呼了一口气。
按扎兹阿的说法,敌人的军团至少不会马上来进攻,因此己方有一定的时间来做各种准备工作。
也许这思路在政府那边是对的。但对士兵们来说,等待可未必是好事。
就算训练一切顺利、效果良好,最多也就不过能做到让士兵们勉强合格、稍微熟悉武器、阵型和战斗。到时候,难道他们能击败北方军团的那些老兵?
更何况,物资、人数、装备上也都有很大的差距。
这些要素,即使其中没有哪一种能绝对性的控制胜负,但也没有哪一种是可以忽略其重要性的。而自己,作为一个指挥官,必须把主动权掌握在手里。
他盯住地图。
就地理位置而言,拉斯卡尔可说是极为出色。
这块北方的突出部曾经是维吉尔王国的领土,离红河的入海口很近。在卢兹尔一世的时代里,这块土地并入帝国。在那之后,这个本来的小村镇里建起了帝国最好的深水良港,并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变成了帝国最为繁华的城市之一。
这样的城市被叛军占领,对帝国来说应该是奇耻大辱吧。
莫伦始终对帝国没有立刻派人前来攻打拉斯卡尔的事情感到疑惑。在占领城市之后,扎兹阿曾信心满满的说过,只要他给福柯堡送去投诚信,那这些北方贵族就一定会竭力阻止帝国的军队前来讨伐。
当初莫伦对这个许诺半信半疑,而在事实发生之后,他也始终不能理解。
怎么会有人拿这种事来玩那些政治游戏?那些帝国贵族,彼此间的争执已经到了拿帝国的命运当儿戏的地步吗?他们难道不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帝国的繁荣之上的吗?
但事实就是如此。帝国军队一开始有所反应,但来进攻的人数极为可怜。而在扎兹阿给福柯堡送去投诚信之后。一切就平息了下来,就像从没有什么叛乱发生过一样。
而现在,扎兹阿砍掉了那个福柯堡表示诚意的信物被杀死了,那个女人的头被挂在广场上,莫伦路过的时候还看了一眼,已经烂掉了。而己方在这段时间里积蓄了一定的力量,可以有所行动了。
有关政治的念头在莫伦脑海里闪现了一阵就消失了。他知道自己搞不懂这种事,也没兴趣去多想。
事实上,要托这个事实的福。现在,自己手里有了一支人数颇多的队伍。不管这支队伍多不成熟,训练和装备多差,它依旧是一支军队。
有了它,自己就可以和帝国的军队在战场上见个真章。可以好好回应一下那些认为自己“即使取胜也没有才能”的参议们;可以让那些帝国的贵族军官们好好体会一下战争到底和儿戏有什么区别。
这个念头闪过后,莫伦就将目光转向了最近的敌人。
驻扎在拉斯卡尔南边的是尼希纳城里的红河城子爵,蒲波尼家。
这是一个不太强大,但也不那么容易击败的对手。尼希纳城的工事虽然不太坚固,却并不是现在自己手下的士兵们可以轻易攻破的。
但是…再向南看,要是能拿下尼希纳,就可以用其为支点来保证拉斯卡尔的安全,并有机会威慑南方不远处的瑙洛。如果能稳定的控制瑙洛,那就可以通过那里交通上的便利而威慑整个北方。
甚至直接进军福柯堡都成为可能。莫伦笑了笑,摇了摇头。
在瑙洛东边,有鸦池城,比利诺家的军队。西侧则有白翅城、罗斯塔城和拉科比城的军队。这几家都是北方的大贵族,洛家手下的重要封臣。倘若占领瑙洛之后直接进军福柯堡,那么这些贵族必然从后路袭击自己的队伍。
要进军福柯堡,就必须先击败他们。莫伦用手指在地图上敲打着,随即派人找了过去当过车夫,对周围的地形较为熟悉的士兵们,来询问。询问结束之后,他又拿起笔,在地图上添加了许多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