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现在是2026年(1 / 1)

我改变的世界 笑言 3611 字 2013-10-20

收回视线,袁方起身收拾一下,同时脑袋里开始今天的各个事项安排。

首先,他要准备今天的早饭,随后七八点钟,到靠近路边的一间屋子里处理药材。其后的时间,如果有病人来了,那么袁方负责问诊、把脉、用药。没人到来,除了午饭的点儿,他还会处理一些农家活计,一直到晚上。晚饭后,如果有急诊,他也要会出诊的。

这就是袁方十年来的职业,一个北方乡村的小中医,从2016年返回老家开始,他已经干了十年了,现在是2026年。

话说袁方当年也是意气风发,对于未来充满了期待,即使刚入学那阵他的理想也没变过。但是现实的生活,尤其是进入社会后的磨砺,让他的热血激情一起不复返,平平庸庸密密麻麻的生活在都市里,宛如丢掉灵魂的行尸走肉。

校园里的女友毕业后就与他拜拜了,之后又谈过两个,但是种种缘由最后都以失败告终。随着袁方过了冲动的年纪,他的心也平淡了下来,之后就再也没找过女友,直到他三十岁那年。

一天,他接到家中舅舅得病的消息,宛若虚空一道炸雷,让在大城市里朦胧的袁方清醒过来,让他认识到他还有着父母,他可以在城市里庸碌下去,但是父母可等不了他很久。

于是,一咬牙,袁方辞了他的第五份工作,以满是空灵清澈信心,轻轻松松的坐上火车,重返老家。

舅舅年纪大了,走路不小心摔了一下,伤了筋骨,一般老年人都缺乏钙质,这样的现象很常见。

袁方知道其根源,所以在舅舅治疗阶段,就给了舅舅很多养伤养身体的建议,这些知识都是他平时网络所得,年常日久下积累了不少,此时派上了用场。

不仅如此,舅舅、舅妈和袁方父母的饮食也有了调整,除了丰富了营养成分、少盐、多纤维之外,还多了不少钙质、蛋白丰富的食品,如豆腐、牛奶、鱼肉、鸡肉等。

吃饭也本着少食多餐,丰富食材营养均衡搭配,实际上这是他从网络上国家领导人的饮食配方而来,他对此信心很足。

袁方回来了,家中热闹了很多,很多家务袁方都包揽了,甚至连一日三餐都是如此。

家中父母看到儿子回来了,自然非常的高兴,都以为袁方请年假回来,寻思着一些日子后儿子就该回去了,不时的在袁方面前感慨一番。

老两口哪里知道袁方瞒着他们,实际上袁方已经准备在老家就近找活干了,虽然工资可能不多,但是就近啊,怎么也比隔着两千里地远离父母好得多。

袁方也在琢磨什么时候与父母说实话,更是心急怎样在附近找个工作。没想到,一个突发事件改变了袁方日后的生计路线。

村里的刘会计一天过来做客,没想到午饭后突然口眼歪斜,不能动弹,袁方一看就知道是中风了。

家里人就想过去查看,不过马上让袁方制止住了,当时他脑门上就留了一层汗,他知道人在中风的情况下,如果搬动,不仅不会让对方好转,反而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引起脑血管破裂,那简直是要命,这官司可大了。

好在袁方急智,网上浏览的知识有了用处,就取了一根缝衣针,用打火机消毒一下,然后挨个刺破刘会计的十个手指肚,放出血滴来。

随后,袁方拽了会计的两个耳朵,在红润的耳肚上刺出两滴血来。

这样,一番忙碌之后,在袁方和家人担心的目光中,刘会计的神情终于舒缓了下来,呼吸也正常了,最后睁开了眼睛。

之后的事情就不提了,总之袁方从此扬名北原村,毕竟他可是救了村中实权人物之一的会计,想不出名都难。

本来袁方以为事情就这样告一段落,哪里想到半个月的时间里,村中竟然有两起中老年人中风的急症,好在都是同一个村子,离得较近,两个老人都得到了及时的抢救,之后被送往医院。

包括刘会计在内的三者病情轻重不一,事后袁方分析,大概三种因素促成了中风,一是夏季天气炎热引发,二是酒肉多食或者过量吸烟引发,三是情绪波动引发。

过去中风的人很少,一般都是老年人,现在中风则是年轻化,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生活习惯都有很大关系。

袁方虽然不是专家,但是在养生方面心得很多,各种急症他也了解一些,理论上能说道说道。结合实践,至少袁方在大城市生活这么多年,连感冒都极少,他的同学中,反倒是有三人患癌的。

实际上,这也是袁方下决定返回老家的愿意之一,城市里太危险了,吃不死的都是神人。

村中本来有个卫生所,是另一个乡的小青年,卫校毕业,平时也就给人看看小病、开开药,打个点滴什么的,大病他就不行了,袁方这下可是抢了他的风头。

如果没有刘会计那把事,可能村里有人中风都会去卫生所,不过谁让袁方出名了呢,就近找了过来,让袁方进一步露脸了。

按照正常道理,那个小青年应该不忿一下,这不是抢他生意么?!可是,谁也没想到,这家伙根本没在意村卫生所的破工作,人家正准备去大城市呢!

袁方得知了这个消息,心里一下子抓住了什么,如果他在村中做个中医保健医生,貌似很不错的样子。

不过,他毕竟中医方面了解的多些,西医方面他还真不行,这是他的短项。

又过了几天,实际上也到了袁方口中假期的极限了,家里老两口都要给袁方准备东西了,山木耳、松子、大榛子之类,这些都是袁方喜欢吃的。

袁方想了几天,又从网上查到了不少西医治疗,找到了一个西医简易大百科,只觉得应付一些小病应该没问题,实践上或许要锻炼一下才行。

袁方把西医的一些知识牢记了一下,补充了理论,然后就偷摸去了村卫生所。谁也不知道袁方与那小青年谈了什么,但是第二天,就传出了袁方即将接任村卫生所小大夫的消息。

村里传开了,家中袁方则在苦口婆心的解释他的决定,毕竟舍弃大城市职业老两口还是很舍不得的。

但是,经由袁方一阵述说,虽然老两口看的大多数是新闻联播,但是也知道现实与梦想的差距。尤其是在儿子可以留在身边的诱惑下,老两口最后还是答应了下来。那一刻,袁方怎么都觉得,二老笑的特别灿烂。

之后,经过了了一年时间的学习、实践,袁方终于成为了村里人人称赞的中西医牛人,至少在朴实的村里人眼中是这样。

实际上,这也是袁方辛苦学习得来,他可是使出高考时候头悬梁锥刺股的伟大精神,把自己锻炼成了一个中西医小能手。大病不成,急救没问题,小病则是手拿把掐,最后把脉都会了。

一年后,袁方搬离了村卫生所,把坐诊所在安排到了自己家临街的房间内,建立了村内中西医结合诊所,顺带各种保健、食疗服务,做起了自负盈亏小产业。

实际上,村里都是熟人,袁方要价都很平实,绝对不会像那些大医院一般死要钱,开始两年,平均一个月下来,也有着过四千左右的收入。

到了现在,2026年,平均月收入可以过万。

过万呐,一般人想来都是大城市的高工资了吧。实际上,完全不然。

因为2026年,物价同样翻倍了,单是最普通的大米,都要十块钱,菜好些,自己种的花不了多少,否则话换做大城市里,那生活绝对悲催。

当然,这是身体健健康康的情况下,如果身体有了大病小情,那么这样的收入就不乐观了。所以,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还是健健康康一切平安的好。大富大贵,那是想都不敢想。

回首过去,看看现在,展望未来,袁方真是无限概括,最后时刻,他都得坐在电视机前,好好的补补新闻联播才行。

十年的平静生活,袁方生活的很安逸,他非常的满足。远方的父亲、母亲,也被袁方照顾的妥妥当当,身体康健,容貌焕发的简直比十年前还年轻。

这就是坚持了十年的饮食结构调整,以及各种中医养生法的配合下的卓越成果,袁方也明白了为何领导们总是年轻的,但是吃一样,就落下去普通百姓几里路。

有此心得,袁方甚至开始准备把资料整理一下,出一本书籍,让更多的人们知道健康生活由饮食而来,不用去医院也能自我保健,达到身体康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