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COC的接机服务比较麻烦。
江苏的机场资源很丰富, 苏州更是身处一个交通发达的地方,隔不远的上海就有虹桥、浦东两个国际大型机场,加上它本身是跟无锡共用一个民用机场的, 所以, 选择范围一广,参赛选手的接机服务就显得有点困难了。
还好, 大学生志愿者是万能的!
来自苏州大学的傅兰岚,这次跟同伴去虹桥接机,她手里是这两日会抵达的几个运动员行程。
今天有三波, 马上要接到的是来自德国的冰舞组合。
这对组合退役过,今赛季刚复出,他们两周前才结束了在加拿大的比赛, 取得的是第五名的成绩。
女伴玛利亚·萨默尔吉娜,俄罗斯转籍到加拿大之后又转籍到了德国。
她现在的这个男伴是她运动员时期换到的第三个男伴Lioruman(莱昂内尔·杜鲁门)。
两个人合作以后的赛事不是很美好,2010赛季那会儿本来该算是事业上升期,从GP分站赛第四五的名次,升到了前三。
然而,后来, 每次大型赛事里总是差一点,GP分站能拿两个第一,到了GPF却要么第三要么第四。
为了顺利参加冬奥会, 两人提前转籍到了德国。
结果在索契只拿到了第九的成绩。
次年,打分优待全无,ISU总是针对他们。
加上女伴玛利亚·萨默尔吉娜训练里受伤要动手术,两人暂时就退役了。
其实也有被打分伤到的因素在,两人2016年退役,原先的约定是复健之后再看能不能重组, 但实际上他们的意愿没有很强烈。
结果,2018年看到了GP分站的情况,从COC再到最后的GPF,这段时间里,玛利亚·萨默尔吉娜整个人振奋了起来。
她联系了男伴,两人开始找教练重新训练,一年多的时间不够回复到以往的技术高度,但效果也还算不错。
那个时候,AI的议题还没被确定,但玛利亚·萨默尔吉娜就是觉得,机会来了。
她的人生里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压抑,赛场的分数总是变化莫测,在役的三个国家里,三十多场赛事让她越来越崩溃。
玛利亚·萨默尔吉娜渴望一个干净的赛场。
如她这样的人有很多。
今年退役复出的运动员人数比前两年加起来都多,单双人冰舞四个项目,就好像有了新的生命。
来COC是首选,如果有名额的话。
为什么要来?
因为哪怕不为了拿奖,也想体验一场在自己的运动生涯里不曾感受过的赛事。
冰协在审核名单时其实藏了私心,这一站的竞技难度均等,但年龄分布格外有意思。
这个COC,有归来的27岁“老”女单,有一直在役今赛季GP只有一站的31岁“老”男单,还有复出的30+冰舞组合,以及两组年纪在25+的双人组合。
自然,也有丛澜这种20~25之内的女单,有在成年组赛场两年以上的运动员。
还有的,是15岁刚升组的小女单、小男单,以及今年刚升组的组合们。
年龄之外还考虑到了运动员们的竞技实力,被打分压分的大多会选择来COC,因为现在这个分站赛就代表了公平,是受欺压的运动员们的首选。
在这群人里,所谓的压分也不一定是很过分的那种。
就像是以前,有冰迷感慨你们总是说大鹅的莉莉娅被娜塔莉等人压分,尤其是大鹅内部测试赛里,她总是第三档分数,但在国际上,她的分数一直都是很不错的。
因为欧美国籍就是大于其他国籍,在欧美的这群运动员里,大多数人的分数都比亚洲运动员有优待。
只是在不同国籍的食物链里,有些人是被“压分”的。
所以对于被压分的界定,众人的认知并不一样。
但不论怎么说,敢来、愿意来,就是运动员最真诚的选择。
譬如那些技术篓子们,霓虹的木须隆明、阿美莉卡的Morton He……就不敢来COC。
正因此,冰迷们现今戏称COC是照妖镜,敢来的运动员不论技术高低,起码在对待花滑的态度上,是端正的。
·
玛利亚·萨默尔吉娜跟同伴将行李放下,从酒店出来去周围转转。
她来得早,后天才比赛,不过据说中国的比赛规格都很不错,所以她很愿意提前过来。
事实上,她觉得这里真的不错。
玛利亚·萨默尔吉娜上次来中国还是2015年的世锦赛,当时是在上海。
那个场地已经很不错了,只是她没想到,才过去了四年,居然变化这么大!
“苏、ziyou?”她学汉语很为难自己,好不容易才发出了类似的音节。
俄语母语的人,在中文上真的很艰难。
玛利亚·萨默尔吉娜:“好美的城市!”
奥体中心紧挨着5A级的金鸡湖景区,周边的环境非常好,建筑与自然的结合也格外融洽。
运动员下榻的酒店就在不远处,离之后的比赛场馆很近,如果跑步的话还能绕着这边欣赏风景。
玛利亚·萨默尔吉娜掏出手机,一路走一路拍。
路上有很多穿着制服的志愿者们,到处都是来这边玩的游客,见到外国人出现都没什么惊讶的,早就不是以前那样稀奇了。
也有买了门票提前来蹲守,想看能不能在奥体中心的场地里看见参赛选手的。
玛利亚·萨默尔吉娜走着走着,还被人要了签名和合影,对方虽然叫不出来她的全名,却能喊出她的“玛利亚”。
玛利亚·萨默尔吉娜受宠若惊。
花滑的冰迷们说冷漠吧,也还是挺长情的。有许多人都喜欢全项目,追花滑长达数年的比比皆是。
玛利亚·萨默尔吉娜告别了这位冰迷,笑得很是开心。
被肯定了!
尤其是阔别赛场两年多,来这里的第一天就被人认了出来,这种感受神奇又欣慰。
她在网上看过去年的COC,还有世锦赛,知道在中国举办的赛事都非常新颖,与世界各地的花滑比赛都不一样。
真要形容的话,就是:中国在办的是突破性比赛,其他国家只是在敷衍而已。
可是,网络上的视频、照片,都无法真切表达位于赛场内部的全部感受。
玛利亚·萨默尔吉娜尚未进入比赛场馆,却在外围的露天环境里,就已然感知到了这场比赛的用心程度。
她与同伴交谈:“我终于知道了日新月异是什么样子。”
而等到她次日上了副馆的冰面,方才明白为什么去年的世锦赛,二百余选手里居然有一百多人反复在自己的账号里夸赞中国赛场的冰。
太舒服了,太优秀了,脚感太好了。
好到玛利亚·萨默尔吉娜忍不住蹲下去,用手指、手掌,甚至想用脸颊去触碰和感激。
她觉得自己的灵魂在此刻不住地颤栗着,不是惧怕,也非胆怯,而是源自深处的渴望!
我要滑冰,我要在这里滑冰,我要一直滑下去!
用最好的状态,用最好的表现,来回馈这块冰面。
玛利亚·萨默尔吉娜粲然一笑,跟莱昂内尔·杜鲁门说道:“来吧!”
来吧,我的舞伴,让我们在这块冰上释放全部!
·
丛澜在这场比赛里见到了南田文慧。
小姑娘笑眯眯跑来,还送了她好吃的糖果:“你不能吃的话可以分享给其他人。”
吃点糖没什么大问题,不过在比赛期间吃他人的食物,是很多人都不会去做的行为。
丛澜接过了小盒子,顺手塞到了自己的斜挎包里。
“你选了这一站呀?”她说。
南田文慧之前在中国国家队待过一段时间,跟大家的关系都不错,她的技术也很扎实,没什么错刃的情况,偶尔会出现存周。
“是啊,”她说,“有的人不太想来,我却是很想过来。”
她没说谁不愿意来,只是今年她仅有一站,所以干脆就选了COC,离得近,赛场布置也好,她很喜欢。
南田文慧真的太馋首钢那块冰了!
“这里的冰面也是一样的吗?”她眼睛里满是期待。
丛澜点头:“对,一样。”
南田文慧:“好耶!”
她跟在丛澜身边,絮絮叨叨的,是与日本大多数人不一样的开朗。
“我知道要来,还特意准备了好看的礼服!是一条黄色的裙子,上面有漂亮的星星。我们会走红毯吗?我真的好喜欢那个红毯抽签仪式啊!比我们冰协安排的要好看很多!”
JSF承接的比赛大多就是中规中矩的安排,运动员在小屋子里等着被喊名字,然后去抽签。
他们全日的那场赛事,人数多,抽签的流程复杂,服装都是西装队服,看上去跟银行代表开大会似的。
以前卓铮他们还一起吐槽过。
丛澜:“是的呀,漂亮的超长红毯!还有直播,你看这边的设备都是直播用的。”
后台里一堆摄像头,就这一路走来,粗粗算一下,起码上百了。
南田文慧:“我果然没带错!”
衣服带对了!
·
这次不仅OP全程直播,副馆训练也是。
直播间里,观众们都很闹腾。
【让我看看澜神在哪里】
【现在不是女单,你得再等一会儿】
【我还是第一看到副馆训练也直播哎】
【所以副馆训练就这么一次吗】
【明天的op我很期待】
这场比赛安排了副馆,给了运动员很宽泛的训练时间,如果有人想加长,还可以单独申请。
副馆和正赛场馆的冰面标准是一样的,只是场地大小与不值不同。
副馆比较小,周边没有观众席的位置,哪怕是来这里拍摄的媒体,和待命的志愿者们,也只能站在挡板和墙之间的区域里。
不过这些区域,有的侧边比较宽阔,还是能摆放一排椅子的。
傅兰岚坐在短边外面的凳子上,左右都是跟她一起的志愿者们。
她来这里算社会实践,有相应的学分,但一起来报名的室友们并不跟她一块儿,几人被打散了。
还好,也就是新认识一些人而已,这对傅兰岚并没有什么困难。
她扭头,看了一眼在不远程负责直播镜头的志愿者。
一起坐在这里待命的人里,一个妹子小声说道:“好近啊。”
傅兰岚点点头:“嗯!”
真的好近!
正赛场馆里的公开训练还能开半场的观众席给人买票进入,副馆训练就够呛了,都是媒体来记录的,之后会放出视频给大家看。
负责直播镜头之一的,叫彭卜,他看着不断刷过的弹幕,内心惊叹人可真多啊!
【不知道今年澜神的sp是什么】
【没说,她惊澜上也没披露】
【我很难想象有什么曲子能超越小月亮】
【这句话我似乎在风暴之后见到了不少】
人类就是不断的复读机罢了,哪怕被打脸次数多得数不清,也还是会一次又一次将自己置于两难境地。
当年《风暴》不断打破WR,成为一个让后来者难以企及的高度,就有人说,丛澜之后还能选什么曲子来编自己的自由滑?
这个赛季之后的《第一乐章》其实也很不错,只是在前者的影响之下,还是失去了一些光芒的。
所以看到平昌冬奥时她要重启《风暴》与《荣耀》,冰迷们只觉应当如此。
拿了ogg,又有人开始想,继续在役的话怎么选曲啊?还有什么能超过《风暴》吗?
不可能的。
结果一首原创曲目,《皓月》直接在新规则下,刷新并奠定了女单最佳WR。
这次就不是后来者难以企及了,这是根本不可能有人超过!
高成就带来了高压力,休赛季的时候冰迷们对丛澜选曲一事翻来覆去地讨论,每天都有新热议。
结论就是,不可能了,再没什么能超过《皓月》的。
可还是有些人不死心,丛澜被说过多少次“超越不了”,事实证明,她就是会一次次地超过自己啊!
这话也没错,赞成者有之。
两个论点下,有人来来回回地改变看法,一会儿觉得《皓月》就是最高点了,一会儿又犹豫着去支持“那可是丛澜啊”。
甭提有多纠结了!
【啊啊啊啊是朱鹮!朱鹮!双厨狂喜!】
【这是什么,没听过】
有喜欢看舞剧的,恰好爱好《朱鹮》的,在前奏响起的那一瞬,就认出了配乐出自哪里。
还有更多人不认识,于是追着问这是什么。
知晓者疯狂打字,生怕自己慢了,使出了在考场上最后二十分钟奋笔疾书写作文的速度,发了一条又一条的弹幕。
是中国舞剧,它如何如何,讲的是什么,舞者是什么……
一股子疯狂安利的架势。
还好,不止一个人知道和喜爱,所以几十条评论很快刷屏,介绍清楚了《朱鹮》。
穿着黑色训练服的丛澜,看上去不像舞剧里那么仙,但她动起来以后,人们就忽略了这颜色。
同时,关于她短节目选曲的消息,在网上飞速蔓延着,很快就顶下了COC红毯的热搜,占据了一席之地。
#丛澜 朱鹮#
一个源自东方文化的舞剧,与国家队近些年来连连追求文化自豪的主旨相契合,将属于华夏的风格,再次搬上了花滑舞台。
冰迷们试图去搜这个舞剧的视频,结果根本没找到官摄版本,上海歌剧团压根不出,只巡演。
这令人难过的事实成为了最后一根稻草,瞬间压垮了冰迷。
不过,大家搜到了许多对这个舞剧的反馈。
看到那么多的观后感,见到了舞台照,不少人都打算有机会去看现场的演出。
就像是《荣耀》促进了音乐剧的主创们来中国巡演,这次,冰迷们齐齐去恳求,希望加大巡演场次,大家真的非常想看!
互相影响,正是这个舞剧的优秀让部分人对丛澜的短曲有了更多的期待,也是丛澜的选择让完全不了解《朱鹮》的人有了想看舞剧的渴望。
那可是《朱鹮》啊!
那可是丛澜啊!
两者叠加,万众期待着正赛中女单短节目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
COC的赛程是两天,11月8日和9日。
下午三点半开始的冰舞,最后一项是女单。
对于这个安排,熟知冰协操作的人们早就习惯了。
反正不管那三个项目怎么变,最后一个总归是给女单的。
COC的赛场与其他A级赛不一样的一点还在于,有时候,明星运动员参加的比赛里,现场的观众席在那一个项目期间是满满当当的,可其余的三个项目就不一定了。
而ISU的官方直播中,也只有在这个明星运动员出场的那一刻,才会有数十倍的观看人数增加。
但随着WINGS地不断精进,它出现在COC的赛场和直播间里,是一个被人默认的事情了。
也使得很多人在可看可不看的选择范围里,会坚定地选择要来看。
凑热闹也罢,想瞅瞅WINGS打脸裁判也好,总之,有WINGS的这几年,特别是它接连发威的两三个赛季里,COC的直播观看人数是翻着倍增长的。
与运动员不一样的话题度,WINGS从来不缺流量。
这就又是ISU想要的了。
转播费可是他们赚钱的大头,要不是打包给了北美的相关公司,一年几千万的转播费根本没戏。
这些年里,中国冰协承办的赛事,转播费都是独树一帜的高。
特别是2019世锦赛,优秀极了。
今赛季WINGS能渗透到大多数花滑比赛里,一部分原因也是转播方要求的。
很显然,有WINGS的比赛都有赚头,既然如此,要引进AI的话为什么不直接让WINGS来呢?
ISU不喜欢AI,北美公司喜欢啊!
人家又不搞花滑,人家只是冷酷无情的资本家,以前随着国际奥委会帮扶ISU,现在终于能收回来钱了,可不就得狠狠地赚一笔嘛!
看在今年转播费有了大幅增长的面子上,年初就元气大伤到现在都没好起来的ISU,捏着鼻子认了。
对于这方面,很多知晓此事的冰迷义愤填膺,觉得凭什么我们出的力和钱和技术,到最后转播费全便宜给了作妖的ISU呢?
但历年来的项目运转就是这样,ISU要有盈利收入,才可以贴补每一个比赛,否则他们哪里来的钱啊!
丛澜最高浏览量的《荣耀》,每年还给ISU的油管账号赚着上百万美元呢!
这歌曲的版权费,可是国家队掏的钱,后来的续约也是丛澜掏了自己的钱,才能在惊澜冰演上演出的。
ISU对这个fs有什么贡献呢?
它只是努力地在两个赛季都试图压分罢了。
谁能不骂一句脏话呢?
·
“欢迎大家收看2019/20赛季的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
孙娅然照旧坐镇央视解说,声音依旧那么的清脆,温柔里带着数不尽的快乐。
休赛季那么一杠,中国冰协对阵ISU,造成的影响非常深远。
就解说频道来讲,孙娅然能说的话就更多了。
以前还要照顾到央视的门面,在一些措辞方面需要谨慎再谨慎。
所以很多冰迷会特意去看网络直播,平台方请来的人不一定有孙娅然资历深,但是在说话方面很不错。
像是褚晓彤在的时候,说得那叫一个犀利啊!
张简方之前忽略了一个战略部署,就是解说。
这个东西一向默认是央视或者平台自己找人去做,可说实在的,这些人里很少能有出色的专业解说。
早些年更甚,连技术动作都分辨不出来的也大有人在。
现在虽然好了一点,但数来数去,似乎也只有一个孙娅然够看。
许多冰迷都问,能不能把退役的运动员安排去做解说啊,他们对项目的理解更为深刻,有些人就很适合吃解说这碗饭的。
譬如褚晓彤。
褚晓彤:我就知道花样滑冰缺不了我!
然而,也不是所有的运动员都能做解说。
以前也出现过,一些项目的退役运动员去解说比赛,跨项目的话就开始瞎说,花滑还出现过双人评价单人的跳跃结果说得啥都不是。
可见,在任何事情上,都是讲究天赋的。
今年还行,考虑到冬奥那会儿肯定也是央视加上平台直播,这样一来,解说的备用人才就很重要了。
一个孙娅然绝对是不够的,那可是自家门口的冬奥会啊!怎么能露怯!
张简方一拍脑门:“对对对!解说工作也得承担起来!”
靠别人不如靠自己,等着外面的媒体自己找能人,干脆就他家的孩子培养起来!
之前只是随便搞过一阵子,没关注后续,现在真想把解说员拉拔起来,也不是多难的事情。
旁人可能会捉襟见肘,张简方是谁啊?他说话,大家还是要给点面子的。
故而,倒霉蛋卓铮就被赶鸭子上架了。
他属于这一批解说人员培养名单里的重点。
卓铮:“……”
我不是个裁判的路子吗?
恰好,考裁判证的时候,他对规则那叫一个烂熟于心啊!
当赛场裁判席上的数据助理时,为了方便与WINGS对接,卓铮也是认认真真研究过WINGS操作方法和数据解读的。
而且他还是专业运动员退役,这几年也成熟了起来,长大以后要比当年在赛场上更加稳重了。
特别是他籍贯还东北的,性格又属于外向的那种,还格外喜欢听八卦,勇往直前敢在张简方办公室门口蹲墙角!
瞧瞧,方方面面完完全全的专业对口啊!
解说一职舍他其谁!
卓铮苦哈哈地又增加了一个解说的岗位。
还被姜意提醒:“你英语不是也练起来了吗?到时候我们要是弄面向国际的解说频道,你也能帮上忙。”
这让卓铮想起来了退役以后疯狂补习英语的惨淡人生。
他呢喃:“我就知道,会的多就倒霉得多。”
能者多劳一词,有时候哪怕跟干得多赚得多挂了钩,也是非常难受的。
因为能者偶尔也想咸鱼瘫。
大鱼直播里,卓铮换上了今年的中国队队服,跟专业主持人一起来解说这场COC。
主持人的任务是控场和接话,场前已经为这次的解说做了准备,但肯定还是不如卓铮这个花滑从业者的。
因此,她需要做的是配合卓铮。
这种安排倒不是张简方要求的,而是平台方自己找来的人,他们主要是在联系卓铮的时候发现这人真的太能说了!
卓铮也挺喜欢有人跟自己一起,特别是安排了专业的主持人过来,避免自己兴致猛地爆发,扯着一个话题说半天。
他自己有个网络账号,这两年直播兴起,卓铮抽空发点东西没好好经营,粉丝却都已经二百多万了,直播里更是能连续说十个小时都不停,熬得粉丝都不想看他。
去年他凌晨三点无聊开了个直播,给大家播一场分站赛的时候,就突然聊起来了当时在比赛的那个为爱转籍到了美国的双人男伴,聊八卦聊了得有三十分钟,最后发散到了不知道哪里去。
还被冰迷赋予了“八卦爱好者解说方式”的称号。
算是跟褚晓彤那个更新后的“暴脾气解说方式”齐平了。
卓铮:你们是真有才啊!
本就该如此的,央视直播还好,孙娅然主持人出身,她的基本功没有什么问题,但卓铮这类的人,确实需要与专业主持一起组队,这样带来的效果才更好。
那边,孙娅然兢兢业业讲述着下一个运动员的大致情况,措辞文雅,内容官方。
这边,卓铮的眼睛只在赛事画面和后台评论的两块屏幕上交替,尤其是后者,他很会回答问题。
“这个俄罗斯男单啊,他叫伊戈尔·阿利耶夫还是阿尼西什么的……我知道你们都叫他E哥,实际上我们也随便喊的。对我之前看了,他对WINGS的表白那一连串一连串的,三天得发二十条,谈论AI进赛场那几天,他跟疯了一样在推特里发支持。”
卓铮巴拉巴拉地说了起来。
主持人耳机里有导演在轻声提醒:“你看着点儿时间,一会儿要是选手开始比赛了,就切断他的话,引导回去。”
现在是六练呢,时间还行。
卓铮:“这哥们儿前天到的,非要去机房看看WINGS本体,我在后台还撞见了。我说那这哪儿能给你看,你没买门票。他英语是真烂啊,比我的口语都烂,叽里咕噜地问我去哪儿买票。”
主持人没忍住,默默地笑了起来。
卓铮:“我算是发现了,俄罗斯这群小仙男啊,一半是冲着丛澜,一半是冲着WINGS。”
【费奥尔多,我那抽风炸烟花的白月光】
【可惜小费退役了已经】
【E哥现在还没残,可以再看一年】
【所以澜神也被人追过是吗】
卓铮一拍大腿:“那肯定啊,谁能不喜欢丛澜啊!追她的人能从这里排到法国!对我这句话是电影台词你们听出来了吗?哦追到她跟前表白的,我想想,有,但她都忽略了。”
看着评论激烈了起来,卓铮叹气:“我也好想有人追,可惜我没有。”
【感觉运动员不应该谈恋爱】
【澜神都读博了醒醒,二十多岁了她爱干嘛干嘛,继续滑冰就行】
【好神奇啊,她好像没传出来过什么感情绯闻】
【隔壁同期的莉莉娅都已经被求婚了,她前男友拉出来都可以组个足球队,我当时就纳闷怎么我们澜神没动静】
卓铮:“她追求者也可以组个足球联赛什么的,你们想听八卦吗?”
主持人出声:“男单这组六练快要结束了,我们看一下第一个出场的是谁吧?”
卓铮也就随口一问,没当事儿,闻言立刻回到了比赛里:“哦哦哦好,看看,是的,第一个就是E哥!你看,我就说他非常喜欢WINGS,他还冲着那边抛媚眼呢!”
主持人:“……可能是在跟观众打招呼。”
卓铮坚定否决:“不可能!他都笑成花儿了,视线落脚点就是WINGS的大块头。”
一共12人分成了两组,伊戈尔是第二组,抽到了第一个出来。
他确实在跟WINGS打招呼,但也不是卓铮开玩笑说的什么抛媚眼,只是对着那个青蓝色的标记物笑了笑,眼睛弯了弯。
以前费奥尔多来COC一大半是为了丛澜,现在伊戈尔到这边,则是WINGS。
他喜欢这个给自己正名的AI,非常喜欢!
卓铮:“E哥的跳跃不太行,他的表现力不错,男单里罕见,但四周跳能跳得这么艰难也……好像不是独一份。你看这个3Lz,点冰脚太高了,刃错了,连跳节奏倒是还行。《爱乐之城》挺适合他的,情感、呼吸、炽热,他对花滑需要的细腻和敏感,都把握得刚刚好。你们看这部分,旋转前后的滑行是很不一样的,放松与收缩的力度有个很明显的区别,他的节目风格很有辨识度,节目内容分一向都很高。”
卓铮表示了他的肯定:“瑕不掩瑜,跳跃不行但是节目的完成度很高,男单里的很多人都做不到这点。对,我以前也做不到,现在更是够呛。”
出色的艺术表现力可以后天培养,但进步非常慢,慢到可能一年都增进不了多少。
这也是为何,很多教练都不再对这方面进行打磨,转而一股脑地去提高运动员的跳跃得分。
因为无论怎么努力,有了什么进步,反应到PCS上的幅度都很微弱,兴许只有那么0.25的分段。
但跳跃不一样,只要高飘远质量起来了,GOE加分和PCS里的小分项,都可以加很多。
冰迷之间为“艺术水母”争吵,秉持的观点也是起码这个运动员的表演赏心悦目,符合花样滑冰的初衷,而不是什么不忍直视的群魔乱舞。
说到底,花样滑冰是一个直观的让人感受到美与极限融合的项目,它需要强竞技性,也必不可少运动之美。
不像游泳和跑步,讲究的唯有速度,谁在乎你姿势好不好看,只要标准只要不违规就可以了,探究的是完全的人体极限。
项目特性不同,由此引发的争吵也接连不断。
卓铮对伊戈尔的肯定是基于他对花滑的了解,也是WINGS给分确认后的信任。
他在役的时候出去比赛就没不被压分的,那会儿对他们这群中国运动员,外国人的印象都是“技术干净跳跃厉害但艺术性不佳”。
也不单单是被压分的问题造就这样的结果,主要还是当年的训练环境一般,教练水平不足也压力大,为了追求高分所以只能尽量在确保节目完整的基础上,着重提高跳跃水平。
卓铮的节目里有一个《黄河大合唱》的短曲还不错,他知道自己的弱点,也明白当时的选择偏向跳跃是有点不太好。
可是,他也没得到艺术方面的加分啊!
选择带来的后果他和教练都承担了,所以他没有什么愧疚的。
唯一遗憾的就是,看着这样的赛场,他真的很想晚生几年。
这样的话,也许他在花滑上的表现会更好一点。
等分期间,卓铮无意识地感叹:“羡慕啊!”
这也是许许多多退役运动员们的想法。
在今年,这类想法的浓烈程度尤甚。
·
时间到了九点,今日最后一个项目很快开始。
12人满额,中国队是丛澜、慕清晖、宫融。
桑莹今年带了墨仙去SC,她俩的选站是一起的,第二站是RC。
也就是今年选了二四分站赛,一周后就要去俄罗斯参赛了。
宫融今年16岁,但却刚升组。
不是年龄晚半年的原因,而是她技术发挥有问题,在Jr赛场一直起不来,所以让她多待了一年才升组。
前年进的国家队,去年的Jr比赛成绩也一般,JGP上过一次第三的领奖台,第二站才第七,一场B级赛也就到了第三的名次。
世青赛什么的都没抢到名额,在队内属于小透明。
她是于谨跟张简方提到的班主任制度联合教学的学生,但好像也因此,让她感觉自己没有主教练,总是很惶恐的样子。
技术方面滑行不错,入队以来进步飞快。
她的身体比较柔软,柔韧性很优秀,旋转上做得很好。
也是因为柔韧性,导致她的跳跃抽风次数多,训练和赛场的表现都不太好。
茱迪觉得她可以主攻艺术方面,跳跃慢慢来,如果出不了四周跳的话也没办法。
尽管冰迷以为四周跳在女单里已经可谓大白菜了,实际会跳的也就那么几个人而已。
每年都有人新学会,也每年都有去年会的人突然丧失了这个难度。
后者的原因要么是发育要么是伤病,时间带来的不仅是经验的增加,还有未知的劣势。
大鹅、霓虹、泡菜,三个国家的四周跳女单冒出头又消失,第一个的更新换代速度最快。
宫融的三周跳技术只能说是一般,稳定性和质量都差一点,连跳会3S3T和3F3T,其他的连跳表现更差,基本不太适合放到赛场。
她今年只有一个GP分站,还是跟着主办方资格的第三名额加进来的。
了解她的人不算多,看到这个名字感觉一头雾水的则是绝大多数。
Jr的小孩子太多了,表现优异的就那么两三个,人们只能记住最好的,无法记住其余的。
冰迷对慕清晖寄予厚望,因为她去年的爆发让大家都很期待。
新生代女单成长起来就可以接丛澜的班了,而且她的年纪也很适合参加北京冬奥会。
“下面出场的是我们刚升组的小将,慕清晖。她在去年的全锦赛里参加了成年组的比试,并得到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如果不是生日的问题,其实去年她就可以升组的。”
看见了自家孩子出场,孙娅然的声音里不由得带了一分亲近。
这与刚才解说澳大利亚女单时有着明显的差别。
自家孩子真是越看越好看!孙娅然这样想着。
慕清晖两个月前才在队内过了自己16岁的生日。
她和宫融的年岁是一样的。
孙娅然低头看了看自己整理的资料:“慕清晖之前也是因为过早的发育期,导致了技术出现问题,同期又有许多竞争对手,所以去年才分到了一站JGP,不过也有两个B级赛,名次上得到了第四、第二和第三。”
她又补了一句:“世青赛第四,差一点点上领奖台。”
听上去成绩好像不是很强,但大家对她的热情不是装出来的,是真的对慕清晖有着满满的期待!
因为她就是很有前景的运动员啊!
慕清晖去年JGPF之前落冰了4T,当时是蒙出来的。
看到这一幕的是助理教练之一的宣亦凝。
当时于谨也不解,因为慕清晖偏刃跳,她的点冰跳其实有点老大难,虽然肌肉力量增长了但她的使用上是不太擅长的,点冰跳总出现这方面的问题。
那会儿,于谨还以为慕清晖能先出个3A。
4T有点缺周,后来这大半年一直在练,现在已经能有三成的成功率了,质量也偏高,进步非常快。
慕清晖现在也是队内新生代女单里,唯一一个正式度过了发育关的人。
她确实之前因过早出现的发育期而吃亏,乃至于差点断绝花滑之路,但,苦尽甘来,她现在正因其飞快地成长着。
这次也把4T放到了自由滑里,还有新练出来的313跳跃。
短节目的配置倒是中规中矩,2A、3Lz、3S3Lo。
她的跳跃质量很高,WINGS在训练里给的分数也多,力量感控制精准下的轻盈,让她虽然没有3A,但sp的得分并不算低。
这次也是顺利了sp,孙娅然看到最后的ending pose出现时,激动得都拍了桌子。
孙娅然:“标准的技术动作!《行星组曲》里的变化很多,她这个选曲我一开始还挺担心的,毕竟年岁小,里面反差大的话很难呈现出转换带来的差别。但她做得很好!这个跳跃的高远度令人瞠目,浩大、精妙,清晰完整的编排步伐也做得很干脆,流畅方面真的太无懈可击了!她跟去年的表现,宛若换了一人。”
她不敢半场开香槟,但对于一个刚升组就在第一个GP分站里得到了短节目的运动员,孙娅然是真心觉得她未来可期。
丛澜次数太多,让人忘记了这样的表现在赛场是很难得的,也连带着对国家队的女单有了更高的要求。
慕清晖的大心脏,她站在赛场时的大将之风,都隐隐让孙娅然看到了女单梯队未来的希望。
【想到了以前的课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我去年还可惜发育关来得早耽误了mqh,没想到今年就被打脸了】
【能坚持过来也是真的难得,要我早放弃了】
慕清晖去年出4T的消息传出来时,很多人就要搜了她的过往。
其实很好找的,因为她之前在商冰训练,发生的一切都有人见过。
冰迷的圈子说大不大,论坛里发言的人很多,拼拼凑凑的也能知道个大概。
大家很心疼她,为她的过往,也敬佩她,因为她居然坚持下来了。
当时就有人预言,说慕清晖这个小姑娘心态是真的好,大心脏这一点就能强过普通人百倍。
苦难加身而不退,当苦难褪去,也就到了她浴火重生的时节。
就如这一场短节目。
慕清晖最后的得分是72.12,T分38.71,P分33.41。
她兴奋极了:“天啊啊啊啊啊!”
这对于一个亚洲籍刚升组,并且在Jr期间尚未有明显赛场成绩的小女单来说,不论是T分里的GOE还是P分整体,放在以前都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分数!
因为裁判会看脸看国籍看以前的成绩位于什么水平。
靠资历熬上去,靠裁判缘得分,这些虚无缥缈的玩意儿,在今天被WINGS一翅膀扇没了。
为什么要看这些?
年少时的表现差劲,一年后脱胎换骨,就不能直接从这里起飞吗?
“慕清晖超厉害!!!”
“小慕起飞嗷嗷嗷!”
“有生之年啊啊啊!”
为人诟病的隐形规则终于消失,漫天的欢呼声里,是苦熬多年的冰迷看到曙光的庆贺。
这场裁判是直接按照WINGS打分给出的小分表,也有与之出入的,但没什么太大的差距。
顶多就是WINGS给了3他给了4,或者PCS里有个0.25或者0.5分段的差别。
这与以前人为打分时硬生生忽略现场情况,该5的非要给3给2甚至扣分,该9.50的非要8.25,相差太大了。
也是裁判请得好,没那些有病的人。
ISU就算想添堵,专门指派一些有病的过来,也无济于事。
因为在COC主场,赛后申诉阶段,张简方的人一定会秉公办理,到时候吃亏的是裁判自己。
看张简方那么小肚鸡肠,这群新补进来的官员们就知道,他一旦抓住了把柄,就绝不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张简方:给个机会,求求了。
其实他们想得没错。
张简方准备从这个赛季开始,让在中国国土上举办的所有花滑比赛,都成为干净赛场。
也许其中还会有很多小问题出现,无法达到理想状态,但他并不打算一口气吃成胖子,有问题出现就解决,这没什么。
趋向是好的就可以。
这么一来,以静制动,如果后续ISU又想搞什么,或者其他国家的冰协要做什么,他也能做到以其进行反击。
慕清晖在KC区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她情绪不容易崩溃,但她泪点低。
大心脏是面对追求热爱时的不放弃和不胆怯,以及在遇到困难时的不低头,可她也会难受,会想去寻求依赖,会深夜独自一人哭半天。
“好高的分数,嗝,”她还岔了气,“我暂列第一!”
看到屏幕上展示的排名,慕清晖很开心。
于谨:“对对对,超厉害的!”
他看着被一堆玩偶包围的慕清晖,最后发现根本没办法抱着这个学生旋转跳跃。
于谨遗憾。
无知的慕清晖逃过一劫。
“啦啦啦啦啦~我超棒哒~”
慕清晖蹦蹦跳跳下了KC区的台子,还抱着一堆的玩偶,根本不用人哄就调整好了情绪。
于谨觉得她跟丛澜反差很大,不过在一些方面上,其实也挺相像的。
慕清晖很喜欢丛澜,她靠着这份向往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沉湖的日子,直到后来进了国家队,现在又跟丛澜一起参加比赛。
像是梦一样,这一切,这个比赛,这个得分。
孙娅然:“她的过往有许多艰难,但我还是想说,慕清晖生长在了最好的时间里。”
她不必跟褚晓彤一样孤身扛起女单未来,也不必如丛澜那般自无数掣肘打压下艰难向前。
这是最好的时代,前辈顶天立地,赛场干净如雪。
最梦幻的地方,运动员们向往成真的未来起点。
卓铮:“小慕妹妹要加油鸭!”
他笑着说出了这句话,尾音里有着遗憾和释怀。
种花家的兔子们,终于终于,可以在这个赛场得到她们应有的分数了!
如慕清晖的名字一样,愁云浓雾已散,清晨的阳光照耀之下,前途漫长又明亮。
“下一个出场的是……”
比赛一点点过着,很快到了第二组,至少三分之二的人都为她来此,那个身影出现在场前时,全场振奋而起。
“丛澜!!!”
“澜神!”
欢呼声彻天响,有人激动得连呼吸都忘却了。
六人的身影出现在冰场周围,即将开始的是女单第二组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