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定决心要把水电站项目抓起來以后。严宁就开始着手研究扶余乡的情况。毕竟兴建水电站过程中需要进行的征地、移民、补偿建设等后勤辅助工作。哪一项都需要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哪一项都需要本地干部去抓好落实。扶余乡党委书记和乡长成为了严宁研究的首要对象。
扶余乡党委书记张东盛是榆林景中原担任县长时的政府办主任。资格老。但年龄并不大。今年不过四十岁。能力水平都很突出。不过因为一点小事恶了徐东升的姘头周淑雪。被周淑雪怀恨在心。一个劲的跟徐东升吹枕边风。结果。徐东升盛怒。顶着李庆隆和景中原的双重压力。硬是把张东盛拉了下來。直接发配到扶余乡。这一呆就是三年多。
初时张东盛还想着走走门路调回榆林。可等到徐东升先后当了县长、书记。张东盛就知道自己想要再调回县里的想法是彻底成了泡影。索性断了这个念头。踏下心來在扶余乡当起了土皇帝。只是他和妻子两地分居。这感情却是出现了危机。若不是有孩子在中间牵着。他的那个家怕是早就散了。
至于扶余乡乡长魏明慧则是扶余乡土生土长的本土干部。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山里庄稼人。魏明慧小时候跟随父亲去过一趟双江。大城市的繁华有如扎了根一样印在了她的脑海中。魏明慧从小性格泼辣。有着一股韧劲儿。她知道若想跳出大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考学考出去。打那以后。魏明慧一门心思的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魏明慧初中毕业以后。很是顺利的考上了双江农校。也算得上是跳出农门了。
可惜。命运偏偏喜爱捉弄人。魏明慧一家就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一沒钱。二沒人。哪里懂得花钱送礼找关系这样的弯弯绕。毕业分配却成了问題。凑巧。扶余乡离榆林县城太远。县里的毕业生都不愿意去。人事局的领导一商量。就把魏明慧分回了扶余乡政府。魏明慧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曾经泼辣的少女已变成了人妇。曾经的小干事成长成了乡领导。这也是借着了扶余地域性特点的光了。若是其他地方要提拔。是想也别想。
“严县长。乡里的干部都在会议室等着呢。您看是不是去做下指示。”看严县长吃的挺好。魏明慧小心的向严宁请示着。她摸不准严宁的脾气。就按照以往的套路。把干部集中了起來。有得领导就好这一套。排场越大。人员越多。谈性就越大。话題就越多。颇有一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架式。严县长年纪轻轻说不定也喜欢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呢。
“做什么指示。都很闲着吗。把人散了吧。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在饭桌上。魏明慧就旁敲侧击的试探严宁的來意。只是严宁深知筹备水电站可是李国良这个半调子水电工程师单方面的设想。能否可行还不得知。既使可行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落实的。所以。始终沒有透口给她一个明确的答复。不想这魏乡长又整出了这么一个排场。直让严宁心里直腻歪。一点好脸色也沒给她留。
“……我这次到扶余乡來主要是了解一下经济发展状况。另外。你准备一下。先带我到莲花泡子去一趟。我要实地看看情况……”心里直腻歪。这话就说的有些重。虽然魏明慧资历差点。但年纪也在这摆着呢。这完全是一件沒有必要的事。等到严宁意识到的时候话已经说出去了。不得已。严宁又补充了一句。算是把场拉了回來。
“哎哟。严县长。乡址到莲花泡子怎么也得三个小时。赶到哪天都黑了。看不到什么情况。食宿也不好安排。你看是不是在乡里先歇一晚。明天一早再去……”魏明慧是扶余本地人。整个扶余乡边边角角她都走了个遍。严宁一提莲花泡子。她立刻计算出里程來。
“国良说说看……”倒不是不相信魏乡长的话。既然是來考察水电项目。就应该听听李国良的意思。毕竟他才是专业人士。
“县长。现在都快两点了。赶到莲花泡子最快也得两个半小时。这都赶了一上午的山路了。再跑下去。李师父的身体怕吃不消。还是听魏乡长的建议吧。明天一早再去……”李国良盘算了一下。觉得这个点赶向莲花泡子还真不是什么好时间。索性认同了魏明慧的提议。
“这样吧。魏乡长在附近找两个村。先看看产业发展状况。莲花泡子明天再去……”虽说赶了一上午的路。身体有些疲劳。但严宁还是不愿意浪费了这大把时间。考虑了一下。还是决定打个时间差。看看扶余乡的具体情况。也好为下步工作的谋划提前摸摸底。
“严县长。前面就是边农村。村子不大。不过三百多户。一千多人。人均耕地不过四亩……”别说。这魏明慧倒是干炼。不过一会儿的功夫就安排好了工作。然后沒有一丝作做的钻进了严宁的车里。当先给老李指起了路。
魏明慧选的两个村子都在乡址周边。比较有代表性。通过这两个村子考察。严宁对扶余乡的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扶余乡的各村落总体状况都差不多。属于那种人多地少。比较贫困情况。老百姓也就是维持个温饱而矣。
不过。严宁在东海镇推广的黑木耳种植项目经扶余乡干部的推广已经在全乡铺开了。严宁考察的这两个村子中。几乎家家户户的院落里都铺满了木耳椴。一根根的码的很是整齐。看椴木上的锯茬。明显是刚刚从山上采伐下來的。有的木耳椴上还沒有打孔。显然是在为明年的生产做着准备。从这一点看。扶余乡对种植黑木耳还是比较认可的。张东盛和魏明慧在种植推广上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严县长。怎么不声不响的就來了。也不给我点时间准备准备。要知道你來。我就不下乡了。你看这事闹的。实在太失礼了……”两个村的情况都差不多。严宁也就沒了再走下去的兴趣。看看天色已经有些擦黑了。严宁就让老李返回乡里。刚到乡政府门口。张东盛就从楼里接了出來。拉着严宁的手好一通的寒喧。他早先是政府办主任。对于迎來送往。言谈交流极为擅长。几句话就把人说的心里热乎乎的。
下午的时候。张东盛接到严宁到扶余乡的电话后。第一反应就是完了。严宁举着大刀杀向扶余乡了。要知道。严宁就是在找上经贸委的门以后。就把邢智文给处理了。现在整个榆林县哪个部门领导不怕严县长找上门去。不过随即张东盛就把这个想法给否定了。严宁收拾邢智文那是老邢不开眼。一门心思抱徐东升大腿。鸟都不鸟严宁。经贸委可是严宁分管的重要部门。严宁哪能放任不管。如此不收拾你老邢收拾谁呢。
可扶余乡的情况、自己的情况跟严宁根本就不搭边。犯不上严宁一路奔波。如此大动干戈的。那么严宁到扶余乡就不是找麻烦來了。既然不是找麻烦。那干什么就无所谓了。咱好好配合就是了。据说严县长跟钱立运是一条线上的。自己在徐东升那边已经被判了死刑。想要翻身是不可能了。若是能搭上钱立运的线。或许还有转机也说不定。正是打着这个主意。张东胜在第一时间赶回了乡里。
“张书记。下乡回來了。來扶余看看经济发展情况。顺便去趟莲花泡子。事先沒和你打招呼。别介意啊……”严宁以前在东海镇的时候。和张东盛倒是见过几面。虽然接触的不多。但也算得上是熟识。况且他的资格比较老。又是扶余乡的一把手。跟他说话。严宁可不能像跟魏明慧似的那么随意。
“介意什以。我请还请不來呢。严县长。赶巧了。我在木兰集下乡。正好碰上了一个山民在出售一对熊掌。都发好了。听说你來了。我就买了回來。回头让食堂的大师傅做个蜜汁熊掌。让你尝尝鲜……”张东盛拉着严宁的手往屋里谦让着。一边走一边套着话。刻意的对严宁这个年轻的副县长保持着低姿态。极大的表示着自己的诚意。
“你看。张书记。就怕你來这个。所以來之前才沒通知你。乡里条件也紧张。随便吃点就行。那么破费干什么……”深山老林里多有黑熊。熊掌是黑熊就是捕食的工具。厚厚的肉掌中肉和筋拧在一起。炖好以后全是胶质。最是营养不过。据说还有滋阴壮阳的功效。只是肉垫上有着一层角质。吃之前需要用水把熊掌发泡好。直到角质去掉才行。只是。沒听说过谁家卖熊掌还给你发好了。
“这不是赶巧了吗。正好碰上了。乡下地方。弄得不好。你多担待……”这张东盛的话语明显带有虚头。不过严宁可不会刻意的去揭穿。有些时候。有些事情。该装糊涂还就得装糊涂。而且。严宁知道张东盛是个干炼的人才。窝在扶余乡。不过是时运不济罢了。如果水电项目真能开展起來。还真绕不过他这个党委书记。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个张东盛跟徐东不对盘。有必要跟他适当的接触一下。若是能收拢过來。这种全面的人才。倒是一个大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