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有成绩也有问题(1 / 1)

官翔 红运关头 3263 字 2013-05-18

双江市乡镇综合实力评比以拉练检查的方式拉开了序幕。检查的第一站即是所有人都十分关心的边宁三岔口。长长的一溜中巴车浩浩荡荡的驶进了边宁口岸。这里将是边宁迎接拉练检查的起始点。为了应对市里搞的拉练检查和乡镇评比。把边宁最完美的一面展现给各级领导。陈至亚不但带着边宁的班子细致的研究行进路线。更亲自走点摸排。直到拉练检查的前一天晚上。才将一条线路确定下來。可谓是做足了功夫。

口岸互通区繁华异常。开埠不过短短三个月。往來的客商群体飞速发展壮大。实现的税收足足比得上以往边宁全年的税收还要多。边宁在财政上彻底翻了身。只是。口岸的繁华并沒有吸引住众人的目光。大家的心早就飞到马尾沟。等着看税费改革的成果去了。

谁都不傻不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小九九。严宁能升任市委副书记。本身就代表了省委领导对边宁税费改革的认可和支持。只要产量初测结果一出來。达到了省委的目标。势必会在双江甚至是整个北江全面扩展开來。所以。县区领导都想借着这次拉练检查对边宁的税费改革管中窥豹一番。提前研究一下。若是省里、市里真有了意见。也省得临阵抱佛脚。

“哎。严宁。你先给我透个实底。成果到底怎么样。我可跟你说。刘宇回去以后。我就着手落实。眼下前期工作我都做好铺垫了。等看到你这的结果。我可要在榆林全面展开了……”草草的在口岸互通区走了一圈。一干领导变得迫不及待起來。等到车队进入马尾沟村。车厢里变得安静起來。一个个俱是抻着脖子穿过车窗向稻田地里张望着。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经验丰富的基层领导能透过稻穗灌桨的生长情况估测出每亩的大致产量。而钱立运则凭着和严宁彼此深厚的关系。才不屑用这种费心费力的估算呢。缠着严宁抛根问底。大有不交实底不罢休的架式。

“我的老哥啊。您就放心吧。产量、收入什么的。绝对超过您的想像……”压低了嗓子给钱立运吃了一颗定心丸。严宁的目光抛向了飞速向后滑过的稻田。规划整齐的农田里长满了颗粒饱满的水稻。沉淀淀的稻穗长势喜人。直有将稻杆压弯了的意思。丰收在即的景像让严宁同样振奋。

“书记、市长。今年三岔口镇推进农业税费改革试点。有力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以往的荒地、贫地、机动地都充分的利用起來。耕地面积比去年提高了三成。而且。我们在对改革实行了配套工作。广泛开展科学种田。通过大棚育苗。测土栽培。机械插秧。有机肥料等措施。提高水稻生长周期和抗寒抗病能力。同样的土地。不一样的种植方法。收获的结果也大不一样。初步测算。依靠科学种田就能将水稻的产量提高二成……”眼看车队就要穿过稻田进入马尾沟村。林宪国突然开口让车停了下來。跟王双阳嘀咕了几句后。两人先后下了车。站在公路下。田拢的旁边抓过几颗稻苗。细细地观察起水稻抽穗的情况。饱满且坠手的感觉。让两个人对严宁的解说深以为然。

“大棚育苗倒是个新举措啊。不过严宁。三岔口占据了天地地利人和。取得一定的成绩说明不了什么。单单靠一个三岔口也支撑不起边宁的发展。其他的乡镇又是个什么情况……”既然三岔口是开展税费改革的试点。在物资、资金、政策、科研上必然有所倾斜。取得一定地丰硕成果是理所当然的。王双阳自然不会认为一个三岔口镇就能代表整个边宁的农业发展趋势。看似不紧不慢的询问。很有一番抛根问底的意思。

“市长。税费改革只是边宁发展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足矣代表边宁发展的现状。像大棚里培育出來的秧苗。生长周期比土法培育出的秧苗长。抗病抗寒的能力强。产量提高也就理所当然。不过。开展税费改革试点。农民减少了一大笔支出。里外一算。种田划算也就成为了老百姓普遍的共识。积极性提高了。耕地面积自然也就增长了。从目前统计的数据來看。边宁各乡镇的耕地面积与去年相比较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粮食增长也是必然的了。初步测算至少能增长四到五成……”

在严宁的眼中。相比于大棚育秧、测土栽培等科学种田的方法。税费改革。减免农业税噱头多于实际。最多也就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对农业发展起不了绝定性的作用。人们关心这一点。不过是严宁打破了华夏千百年來的禁忌罢了。这深化改革。开拓创新的举措。若是在某一个角度。也是可以说成肆意施为。大胆冒进的代名词。这可跟华夏体制内干部刻守的中庸之道是相违背的。

而且。目前华夏的农业在根子上就是未能摆脱传统农业和计划型农业的束缚。其实质上仍是以农业为本、为国家工业化服务的稳定型农业生产格局。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传统的以农为本的思想在延续。对农民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权利缺乏应有地尊重和有效保障。不能有效满足广大农民致富发家的意愿。这个观念的根本问題不解决。哪怕实行再多类似于税费方面的改革。也不过是枝节末端罢了。起不到什么真正实质性的作用。

不过眼下这个阶段。严宁还真就得靠这个噱头捞取政治资本。增添自己身后的光环。更要借着税费改革推动马芳河形成独特的执政理念。进而谋求上位的可能。所以。哪怕严宁再不愿意将所有的成绩都归纳到税费改革身上。但为了自己的前途。还是不得不顺着大家的说法继续走下去。这一点严宁比任何人都清楚。

“四到五成。严宁。这话沒有水分吧……”脑子里不停地翻找着去年边宁的粮食产量数据。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林宪国和王双阳两个人互相对视了一眼。表情俱是变得丰富起來。早就猜到了边宁的粮食产量会有所提高。但提高到这个程度。两个人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边宁的耕地面积大体在一百三十万亩。这在北江省的县级构架中算是中等偏下。按照严宁增长四五成的比例。以亩产六百斤计算。边宁的粮食产量差不多就要达到八亿斤。一个小县就能产出八亿斤粮食。那北江省有一百多个县。大部分县的耕地面积都超过边宁。若再加上农垦系统的大型农场。建设兵团的粮食主产区。北江省年粮食产量突破千亿斤根本不在话下。这可比去年北江省公布的数字足足多增长了二百亿斤。称得上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要知道。赵北上在华夏饱受国外反对势力的指责、攻诘的关键时刻。决然地站了起來。以北江省年粮食产量八百亿斤的数据驳斥了所有对华夏的不良言论。反对势力集体失声。再不敢以此作为指责攻击华夏的借口。让华夏在一直被国外反对势力压着一头的外交领域很是打了一个翻身仗。也正是凭借着这一次的坚定论断。让赵北上在政治上加成不少。不但进入了政治局。这政治局常委也只差了半步之遥。由此可见。这粮食的威力可是巨大的。

“嘿嘿。书记。我这是保守估计。其实就是沒有这些改革。单单靠大棚育秧就能将产量增长二成。若不是搭建一个大棚的费用太大。我都恨不得把边宁铺满了大棚……”严宁从小生活在县城。对农业生产基本上是沒什么概念的。不过严宁书读的多了。也就对科学技术有着肓目的迷信。就像测土栽培技术。在北江这上高寒地区还只是处于试验阶段。管他行不行。多一重保障总是好的。也正是严宁的大胆尝试。这科学技术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我就知道你小子是最诡道的。说不定还有多少东西藏着掖着呢。既然这粮食增长已成定局。我和市长也就放心了。这事也就不问了。还是说说税费改革试点中存在的问題吧。乡镇沒了统筹款。沒了教育费。估计这锅都要揭不开了。边宁准备怎么解决这个问題。总不能所有的税费都由县财政列支吧。可不是所有的县都能支付的起。若是不能对大多数地区起到示范作用。你这个试点就是失败的。这一点。我想你应该比我更清楚……”林宪国的这个问題可以说是一针见血的税费改革中存在的关键问題。三岔口镇还好一些。毕竟靠着口岸。依托口岸的优势发展服务业。商业的繁荣带动了住宿餐饮业的发展。在税收上多少还是有保证的。但其他偏远的乡镇若是沒了统筹款。那可真有揭不开锅的可能了。